首页 男生 其他 会计理论

(一)综合物价水准的调整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会计理论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让我们假定某一企业拥有货币性净资产M

  ,非货币性资产N

  和剩余权益R

  ,都用t

  时期的美元来表示(假定非货币性负债为数极微,可以不计):

  又假定各项调整都是使用综合物价水准变动指数P

  来进行的,P

  =(P

  1

  /P

  -1),在这里,P

  1

  =t

  1

  时期的物价指数,P

  =t0

  时期的物价指数。那么,该企业按t

  1

  时期的物价重报财务状况就当如下(为了简便起见,假定货币性净资产M

  或非货币性资产N

  都无变动,而且没有应计折旧资产包括在内):

  通过乘法我们得到

  又因为货币性净资产的数额M从t

  ~t

  1

  保持不变,我们从两边减去M

  p

  并把M

  改为M

  1

  ,得到

  依照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说明》第3号所说,(N

  +N

  p

  )代表t

  1

  时期的等值美元所表示的非货币性资产的原始价格;(R

  +R

  p

  )代表t

  时期以t

  1

  时期的美元购买力所重报的股东权益。我们可以认为:如果R

  1

  =R

  +R

  p

  的话,股东在t

  1

  时期处于t

  时期一样的有利地位。由于货币性资产M

  的美元数额不能只因为综合物价水准的增加而增加,R

  1

  就要比R

  +R

  p

  少去M

  p

  的数额;因此,M

  p

  代表持有货币性净资产的购买力损失而综合物价则在上升(M

  p

  将有代表M

  <0或p

  <0时的利得)。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把货币性净资产M

  区分为货币性净流动资产C

  和货币性净长期债务L

  这样的两部分,将M

  =C

  -L

  代入上述方程式(1),我们就得到t

  时期的

  再用(1+p)乘上式各项,我们便得到t1

  时期的

  或

  由于C

  和L

  从t

  ~t

  1

  都保持不变(即C

  =C

  1

  ,L

  =L

  1

  ),我们就必须从该方程式的两边减去C

  p

  ,并在其两边加上L

  p

  ,得到

  如果收益是按剩余权益的购买力净变动计量的,L0

  p就代表该期未还清债务的利得,而C

  p

  则代表持有货币性流动资产从t

  时期到t1

  时期的损失。那种根据机制性观点认为L

  p

  和C

  p

  不是利得或损失的论据,只有根据不同的收益概念才能得到支持。例如,依照收益的经济业务概念,这些都不是收益的一部分,因为它们不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

  另一种认为,长期债务L

  p

  不是该期收益一部分的论据是以这一假定为根据的,即投入企业的资本包括债务和剩余权益资本R

  +L

  ,因此,如果t

  1

  时期的R

  1

  +L

  1

  =(R

  +R

  p

  )+(L

  +L

  o

  p

  ),资本就得到了保持。债券持有人的任何损失就等于股东的购买力利得,但对作为整体的企业的影响则是相互抵消的。 会计理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