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会计理论

(五)成本或市价孰低的计价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会计理论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成本或市价孰低”(lower of cost or market)计价程序既不是产出计价概念,也不是投入计价概念,而是这两种概念的混合物。“市价”可以指产出价格,也可以指投入价格。在这一概念适用于存货时,“市价”这个词通常指重置成本(投入概念),但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指售价或可变现净值(产出概念)。在它应用于证券投资的计价时,尽管成本和售价都是从同一市场得到,“市价”通常是指售价;成本与售价两者之间的差额主要是买进和卖出的成本。不过,由于证券通常都不是为了要在不同市场上按较高价格出售而购入的,其成本和售价都可视作产出价格。关于成本或市价孰低原则应用于证券和存货,将在以后各章中讲述。下面的讨论着重评价这一基本概念本身。

  成本或市价孰低概念在会计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或以前;它很早就为人们所熟知的原因之一是人们着重把资产负债表用作对债权人的报告的缘故。在没有可靠的报告作为预测未来经营的情况下,债权人就重视资产可能变换的最低价值。因此,对资产负债表的计价采取了稳健主义的方针。报表上所列示的计价可以认为即其所值之数。

  随着改变为对收益表的重视,成本或市价孰低原则有了新的意义。现在是指收益应按稳健方针来编报。由于价格下跌而在期末降低资产的计价,本期的净收益就将较少。一切可能的损失都应包括在本期收益的确定中,而一切可能的利得则应递延到销售时或销售以后才予确认。确认利得所根据的标准,和确认损失的标准不同。利得在很少或没有实现可能以前是不予确认的,损失却只要有点可能发生的迹象就应予以确认。

  成本或市价孰低原则是否为会计上的基本概念还是已成为公认的会计程序,尚存在一些问题。虽然它并不使用和前面所述的计价概念有所不同的任何计价概念,但由于它不是一贯地运用各种计价概念中的任何一种,人们可以认为它在应用上至少是一种不同的概念或者可以把它看作各种计价概念的折中应用。不管这一方法的真正价值如何,多年来它在会计理论的论述中却受到了强烈的批评。最令人惊异的是它在这么多年来得到了那么多的拥护者。它甚至已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证券交易委员会、英格兰和威尔斯特许会计师协会以及其他协会和机构所正式确认。

  成本或市价孰低这一概念在会计理论上之所以不能令人满意,有如下一些理由:

  (1)作为稳健主义的方法,它易于低报总的资产计价。个别资产的计价也可能被低报,但因为在未来劳务价值即销售价值已经提高的那些情况下,个别资产的计价不会超过取得成本而增加,应用成本或市价孰低概念时,其资产总计价就容易趋于低报。尽管这种低报对债权人也许无损,却欺骗了股东和潜在的投资者,而管理当局则自己也受到了蒙蔽。

  (2)资产计价上的稳健主义为未来期间净收益的不稳定性的编报所抵消。本期资产计价较低,将导致某些未来期间把资产列作费用时呈报利润较大或损失较小。由于利得不是在当期呈报的,所得出的净收益作为预测手段或效率计量,其效能就差了。

  (3)尽管成本或市价孰低概念可以年年一贯地应用,而就内部来说则是不一贯的。没有一贯地得到使用,单一的计价概念第一年应用某种计价概念,第二年又应用另一种概念了。此外,对于某一类资产在同一年中也不是一贯地应用一种计价概念的。

  (4)一个令人不很信服的观点是,成本或市价孰低原则适用于资产变质、陈旧或生产力减少,而致效用递减、成本变动。可是,成本变动不一定就发生可变现净值的变动。

  (5)最不能令人信服的一种论点是,成本总应结转下去和销售期间的收入相配比,在交换发生以前是没有什么实现利得或损失的。不过,如果是可以得到其他可靠的和客观的计价方法,就没有严格坚持以取得成本作为投入价值计量的合理理由了。 会计理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