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窗外雪花飘飘,我们这间会议室却是春意盎然,高朋满座,《孤独的天空》作品研讨会在认真、诚挚、热烈地气氛中进行。记忆中,很长时间没有参加这样的会议了,它甚至勾起我许多美好的记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近年来文学的处境有点尴尬,不说是低谷,也确实有点孤独。但是,我们空军的蓝天文化没有孤独,我们文学创作的天空没有孤独。今天我从各位老师春风满面的表情和慷慨激昂的声调里,明显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孤独的天空》是一部人物传记,书写的对象是有“中国航空之父”美誉的冯如。冯如是第一个发明试制飞机的中国人,事实上也可以算是中国空军第一人。一九一一年,当他带着试制成功的飞机回到中国之后,先后被任命为广东革命军航空队队长、飞行教官。冯如罹难之后,被孙中山追授少将军衔。冯如这个人物,在中国空军发展史乃至中国军事科技发展史上,都有着举足轻重而且不可替代的地位。因此,研究冯如、介绍冯如、宣传冯如,用冯如的精神激励后人,就成为空军蓝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孤独的天空》的作者郭晓晔是在军内外享有盛誉的诗人,因此诗人笔下的冯如,比起生活中的冯如,又有许多不同,更具有浪漫和审美的弧光,这是不容置疑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一部人物传记归类为传记文学范畴。具体说来,作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对文史材料进行了审美加工,作品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传记文学怎么写?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传记文学不是编年史,也不是大事记。历史资料浩如烟海,民间传说莫衷一是,各种演义真假难辨,一个聪明的作家会从历史的故纸堆里撷取那些最具审美价值、最能体现人物个性、最能表现人物命运和情感的散珠碎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一点,郭晓晔做到了。
作者是个空军作家,我想,空军意识、那种居高临下、由近及远的辽阔视野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创作之中了。作品开篇,即为我们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在二十世纪之初,在贫瘠和动荡的中国的土地上,一个孤独的灵魂在星夜翱翔,向往天空。从童年的几乎出自本能的好奇,到游戏般的发明尝试,到理性的知识积累,到与世界航空事业接轨,无数次想象设计、试飞、失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一条线伸出去,另外一条线拉回来,从大洋彼岸的苦苦求索,到中国乡村亲情的维系,从童少年的梦幻到青年时代梦想成真,时间和空间交织,事件和情感并行,形成一个立体叙事模式,一反我们通常见到的传记文学的流水账般罗列事实带来的沉默,情景交融,有相当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这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作者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在起作用,一般人达不到这个效果。
二是注重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与外部行为相辅相成,人物血肉丰满。
天才总是孤独的,发明家如此,诗人也是如此,因此他们心心相印,相隔千山万水和百年风雨,相互打量,彼此好奇,于是就有了很多奇思妙想。
作品的开头部分,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描绘主人公冯如童年的梦想——这其实也是整个人类的梦想。童年的梦想就像一块块金子,谁把这些金子珍藏起来铺展开来,谁就有了一条金光闪闪的道路。当然,作者从来没有忘记主人公成功背后的磨难,冯如在做着飞翔梦的时候,整个地球还没有摆脱刀耕火种,普通的中国人还拖着长辫子,许多个夜晚,他的母亲还在为全家的生计辗转反侧,而他,已经完全忘记了私塾先生布置的作业,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境界。作品向我们展示的,一方面是一个纯真而又伟大的灵魂,一方面又是一个辛酸悲凉的现实这就好比夜空中的太阳,光芒更加耀眼。
郭晓晔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同冯如应该有多次心灵的对话,因而他比较了解冯如,只有他最清楚,冯如是孤独的。在国内,在家乡,冯如不被理解,甚至被视为离经叛道,是一个精神病人。在异国他乡,他不仅不被理解,还被歧视,更被妒忌,还时不时地遭到阻碍。但这一切都没有掐断他的梦想。可以说,成功者往往都是孤独的,孤军深入,孤军奋战,一意孤行,终于梦想成真。作品里有一段虚实相间的文字,那是冯如在回国之后牺牲之前的一段心理描写——三菊(冯如之妻)忧心:你不是鸟,在天上飞,多危险啊!朱兆槐举着牛皮袋:拿去造飞机吧,这里有三个同胞的命!——寥寥数语,干净利落,入木三分,把冯如的遭遇、情感、命运,几乎全部揭示或者暗示出来了。
三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作品更见艺术真实的魅力。
不管传记文学创作有多少清规戒律,但是文字优美、故事生动、人物个性鲜明应该成为此类题材创作追求的目标。航空事业本身就具有浪漫的特质,本身就有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梦幻色彩,同时也提供了与众不同的浪漫语境。
尽管是真人真事,作品中仍然运用了包括虚构在内的艺术手法。值得称道的是,几个虚构人物,几个虚构情节,在确保重大历史事件不失真的前提下,穿插其中,承上启下,在历史的各个环节上起着链接作用,反衬出主人公聪慧、执著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比如陈石锁、冯树声等人物的设置,可能有点原型,也可能无中生有,但是不影响史实,不冲淡主题,却使得整个作品浑然一体且弥漫着空灵的气息,无伤大雅,有益无害。话又说回来了,这些虚构,或许并没有夸张,或者只是真实的冰山一角。在二十世纪之初,在冯如的人生经历中,还有许多真实的陈石锁、冯树声存在过,并且对冯如产生过更大的影响。谁能否认这一点呢?
作品的结束部分,叙述了冯如之死,一个本来的悲剧,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在浪漫主义的情怀下,作者对于死亡的理解,显得从容淡定。冯如有生必有死,冯如自从献身航空事业,就随时准备慷慨赴死。作者浓墨重彩,渲染了冯如面对死亡的心理活动,如同脱缰野马,尽情挥洒。尽管是作者的主观意识,但是同此前塑造的冯如的人生观、宇宙观一脉相承,不见牵强斧凿痕迹,而喷发出一股惊天地、泣鬼神的磅礴大气,这种平中见奇、虚中见实、淡中见浓的写法,不仅在传记文学创作领域值得重视和研究,就是对于其他文学门类,都是有启示意义的。
转眼之间,百年已过。看天空云卷云舒,望云端飞来飞去,飞机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交通运输工作和保家卫国的武器,可是百年之前,我们的那一双翅膀,要想飞上天去,需要克服的,何止是空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真正将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飞机托上蓝天的,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敢牺牲的勇气!
感谢冯如改变了天空,感谢晓晔让我们知道了冯如。 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