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秦基伟上将

§56.“走资派”漫山遍野找松球。司令员爬树摘果,夫人上山拣柴。

秦基伟上将 徐贵祥 2645 2021-04-06 06:21

  历史毕竟是历史,社会只要存在,就必然要前进。

  一九七一年九月十三日,中国这片奇迹辈出的土地上,又引爆了一桩让全世界目瞪口呆的事。刚刚还是毛泽东主席“亲密战友”和“接班人”的副统帅林彪,转眼之间就折戟沉沙。这位当年在抗日和解放战场上叱咤风云、极尽风光的人,却在新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因大树特树红得发紫,终于落得了一个极不光彩的结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中,秦基伟的处境就一天一天地好了起来。

  一九七二年三月,经过一番周折,秦基伟终于被允许去长沙治疗在农场落下的肩周炎。但因没作结论,还带着尾巴,名义上给他派了个警卫,实际上是派了个看守——就是那个自以为对无产阶级专政绝对忠诚的江四。

  从西湖农场乘吉普车去长沙,早晨出发,下午才能到,中午那顿饭,是在路边一个餐馆里吃的。这一回,秦基伟又创造了一个纪录,放开肚皮,吃了四十个饺子,看得店老板都傻眼了。同行的江四和护送的干部都没吃这么多。那些食客也说,从来没见过这么能吃的人。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这个肚里没油狼吞虎咽吃了四十个饺子的人,竟是人民解放军的大军区司令员——他实在是被饿馋了。

  在二六四医院治好肩膀后,再也没有人让秦基伟回西湖农场了。显然,湖南驻军已得到了上面的旨意,把在湖南境内劳动的昆明军区的几位老同志集中起来,转移到宁乡县境内一个叫灰汤的地方。

  灰汤有个温泉叫汤池,原先修了一个高级的招待所,是为参观刘少奇故居准备的。刘少奇被打倒,就改成了一个疗养院。除了秦基伟以外,李成芳、王蕴瑞等五家也被转到这里,六个人住在一幢小楼上,一人一大间,比较阔气,有洗澡间有马桶。

  不久,诸位家属闻讯纷纷前来探亲。这回就热闹了,男人可以打扑克,女人可以扯乱谈,还可以到田野里散步,虽然不是完全自由,但气氛要宽松得多。大家自由做饭吃,用小煤炉,松球引火,一燃就着,几个“走资派”漫山遍野找松球。

  浏阳境内的风景很优美,站在山坡远眺,秋高气爽,山野枫菊交错,红黄相间,江河缠绕,银色如练。

  在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里,秦基伟的心情好多了。他本来就是个乐观豁达之人,压抑已久,猛然间有了一方自由的天地(尽管身后还有个时远时近的“尾巴”)顿时感到“山花烂漫莺歌燕舞”。兴起时引吭高歌,情之所至童心亦发,整个感到人又年轻了一次。每次打松球时,秦基伟爬到树上采撷,唐贤美在下面拣,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累了,就席地而坐,仰望高天丽日,远眺竞秀群山,胸中那一股闷气,也就随着这明净的自然风光的吹拂而荡然无存了。有一次,唐贤美还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毛主席的诗词: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以后,秦基伟在回忆这段生活时,戏之为“苦涩的浪漫”。并说,也就是在那样一片地方,那个时刻,以那样的方式,才更加深切地体验到了毛泽东主席那气势磅礴的胸襟和宏伟的抱负。

  在汤池打松球,既是生活的需要,也是精神的需要。山坡小憩,秦基伟和唐贤美谈得最多的,还是工作和理想。他们相信,早晚有一天会澄清污泥浊水,云雾尽开,像毛主席说的那样,“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秦基伟对唐贤美说,只要让他出去工作,给个省军区副参谋长干就行。实在不行,就找个偏僻所在,唐贤美办学校,他要把近些年不给他看的文件、材料、报纸和有关资料找来,认认真真地学习,研究问题。

  那时候,他对“文化大革命”的怀疑加深了。中央里也有些人过去他根本瞧不上眼,总觉得不对劲儿。不知怎么搞的,一夜之间人家就蹦了出来,而且遥踞高位,成了一贯正确的“革命左派”。

  “总的说来,汤池生活还是挺浪漫挺有情趣的,家属们都来了,人多了,过去就很熟,如今又是难友,同病相怜,处得格外亲热。逢年过节,六家相约,每家做几个拿手菜,端在一起,二十几口人围在一起吃喝,那阵势有点像南方少数民族的聚餐,十分气派,热闹异常。”(秦基伟自述)

  一九七三年四月下旬,广州军区派了一个政治部副主任去灰汤,把秦基伟等人都叫到会议室里,传达了军委的指示,并明确通知秦基伟和李成芳、王蕴瑞三个人去北京,其他人去昆明。上午谈过话,马上集合疗养院的工作人员包括那些监督的人,宣布,从现在开始,再不许喊老秦老李了,要喊首长,要服务好,务必做好保卫工作。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广州军区就派车来接,又组织秦基伟等人到韶山参观了毛主席故居,然后从长沙上火车到北京,由总政治部接待,住在海运仓。

  二进海运仓,情况完全两样,这回住进了主楼的大套间里。秦基伟是四月二十八日到北京的,五月一日党和国家领导人陪同外宾游园,通知他参加。

  名字见报后,老战友们都知道秦基伟被解放了,前来看望的人络绎不绝。久别重逢,各历其险,彼此还能活着相见,实属大难不死,大家感慨万千。

  五月二十八日,中央在京西宾馆召开一个工作会议,通知秦基伟和李成芳参加。

  在小组会上,周总理对秦、李二人说,国务院现在人手很紧张,部长亟需补充,问他们愿不愿意到国务院工作。

  秦基伟和李成芳向总理表态说,我们服从分配,但我们文化程度不高,到国家部门工作有困难。周总理当时点了点头,没有做最后决定。

  不久,中央军委负责人同秦基伟正式谈话,通知他就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至此,秦基伟终于结束了恶梦般的靠边流放生活。 秦基伟上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