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川——是指广西桂林地区的灵川县。广西有这样一句话:“去桂林不吃灵川狗肉,等于没到过桂林。”
中国有三个地方的狗肉最出名:贵州花江的水煮狗肉、吉林朝鲜族的烧全狗、广西灵川的黄焖狗肉。前两个地方虽然狗肉出名,却没有关于吃狗的著作传世。惟灵川人,不仅擅食狗肉,还把吃狗的种种经验、技法著书立说,流传于世,《灵川狗肉杂谈》就被灵川人奉为“狗肉经”。其作者蒋毅就是灵川人,后来当到桂林地委书记,人称“狗肉书记”——万不要以为这是贬词儿。在广西“狗肉”泛指朋友,北方人常挂在嘴边的“酒肉朋友”就是跟人家抄来的,由于发音的差异把“狗肉朋友”误听成是“酒肉朋友”。
今年秋天,灵川现任县委书记黄荣健请我吃狗肉,狗肉尚未上桌他先讲了一副对联:
上联:狗肉吃狗肉越吃越狗肉
下联:牛皮吹牛皮越吹越牛皮
横批:两个畜牲
上联翻译成普通话就是:“朋友吃狗肉越吃越朋友”。
灵川是中国的“百强县”之一,狗肉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产业,人们谈不谈,我写不写这篇文章,他们反正都会继续卖狗肉、吃狗肉、念狗肉经的。那么吃狗肉是怎么兴起来的呢?
过去广西的农民烧石灰,点窑和灭窑的时候要杀狗,修堰筑坝要杀狗,一个家族在祭祖的时候要杀狗,轿夫在去抬新娘之前主家都会送狗肉吃……可见广西吃狗肉也是出于对狗的喜欢和尊重,把狗当成了吉祥物,可以避邪。后来发展到视狗肉为高贵的食品,富贵人家在过年的时候会杀条狗吃,没有钱的人家才会“杀猪过年”,机灵一点的人就多拿点猪肉去兑换一块狗肉,久而久之狗肉也就大红大紫地发达起来了。
不管怎么样人类大嚼自己“忠诚朋友”的肉可能总觉得有点过意不去,就给狗肉起了许多别的名字,尽量回避说出这个“狗”字。比如,“香肉火锅”——实际就是“狗肉火锅”,“梅花印”——就是狗,说狗爪子踩在地上像梅花,“地羊”——也是狗,好像真正的羊就不生活在地上,为此中国人还创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句子:“挂羊头卖狗肉”。
狗的种类繁多,怎样选择食用狗呢?蒋毅的“狗肉经”里明确申明不能吃狼狗、警犬、猎犬以及观赏狗,在食用狗里依次是“一黄二白三花四黑”。黄狗烧掉了毛皮也是黄的,其肉才是上乘。黑毛狗,皮又发青的,肉质差,有腥味,是狗肉中的下品。多大的狗最好吃呢?过去讲究“斤鸡六狗”——一斤重的鸡六斤重的狗,老秤六斤等于现制七斤四两,这种狗仔还在吸食母乳,刚出满月,肉质细嫩。但“狗肉书记”积多年吃狗肉的体会认为“已经成年却还没有结婚的黄公狗最佳”。
好啦,现在狗选好了,要想吃到嘴里第一道程序就是杀狗。其他地方杀狗不外乎两种办法,一种是用绳子勒住狗的脖子,拉到树上吊死。还有一种是先把狗装进笼子,然后沉到水里淹死。灵川人对这两种杀狗法嗤之以鼻,以为太残酷,也太笨,更为重要的是被这样“勒死”和“闷死”的狗,会把狗血都留在狗肉里,这叫“呛血”,呛了血的肉做熟了会发黑,味道不鲜美。灵川人杀狗时背后会藏一根小木棒,先跟狗戏耍,乘其不备猛敲一下狗鼻梁——这是狗的命门,狗会立即昏倒。然后再用刀杀死,放出所有的血,紧跟着就烫毛……
灵川的黄焖狗肉关键还在“焖”上。但程序复杂,非常细致,而且牵涉到“技术专利”的问题,我在这儿就不能讲得太细,只提纲挈领地讲一点精华。蒋毅的《灵川狗肉杂谈》里有这样几个小题目,读者诸君可以据此自己体会,去发挥创造性:“吃狗要吃全,头脑、心脏到足尖”、“一鞭值几十金”、“吃狗不吃肠,等于没有尝”、“狗肉不带皮,味道降三级”、“一只狗脚,三付补药”……
怎么样,会做了吗? 我说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