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少一点遗憾
最近有人打问我今年的创作计划。一年之始谁能没有个计划?在工厂的时候每到年底年初,我愿意和计划员、统计员、调度员在一起:去年干得怎么样,亏了还是超了,得意之处在什么地方,哪儿失算了;今年怎么干,干多少等等。数字是实实在在的,计划是把握十足的,一切都心明眼亮。
然而,我若以一个作家的身份来想这些事情,那就麻烦了,会陷于一种自我抱怨的痛苦之中:写得太少了,创作计划没完成,有许多题目应该作而未作,旧账没还清又背新债,已经发表的作品当自己从电视上看到它、从广播中听到它或者听到读者议论它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它的毛病,后悔不迭,不应该这样写,而应该那样写……总之,遗憾远远大于欢乐。创作老得吃后悔药,作家总是事后诸葛亮。
今年(也许是今后三年)我主要是到工厂去。二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一个工厂,这回要多去几个工厂,横的纵的都要摸一摸、看一看。朋友们对我有两种建议:一、正当盛年,多写。二、趁身体强壮,多到基层里捞点东西(指创作素材,不要误会成物质利益)。两种意见都对,我都听,决定多看,多想,多写……
我是慢手,所谓多写,一年也不过就是那么几篇。时间的划分决定三三六开;写作时间三个月,读书三个月,下生活六个月。我想这足够了,因为去年四月我离开工厂,当了八个月专业作家,年终掐指一算,用在写作上的还不到三个月,其余都是“打游击”。其中包括访美,来去用了两个月。
访美的中国作家代表团一行八人,有人开玩笑,说我们是“八仙过海”。我写了一组散文,总题目就叫《过海日记》,不久将发表。还有一部中篇小说《在四面八方发生的事情》。我有时觉得,真实的生活比写在纸面上的文学丰富一百倍,众多的活人比作家呕心沥血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还要典型,还要生动,我何必再去杜撰故事呢?
这也是促使我再回到工厂去的一个主要原因。当我对生活感到眼花缭乱的时候,那就是说我跟生活有了某种距离;当我能够沉得住气,心里非常清楚的时候,那就是说我在和生活并驾齐驱。当前我正是有点眼花缭乱,不能有把握地说清生活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类人,今天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明天还将会发生什么事情。需要沉下去研究、思考。
当然,今年我还有不少东西要写。但总也学不会这样一种本事,在有人问起时能够张口就出——准备写几部长篇,叫什么名字;几部中篇,各叫什么名字;十几个短篇,都叫什么名字,等等。我一有了题目就有了一半啦。现在连影子还没有,只好叫你失望。心里没有把握,不能开空头支票唬你。我只希望到明年的这时候,遗憾能少一点。
1983年1月 蒋子龙文集.14,人生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