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时间错觉的秘密:敏感度和颗粒度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让你的时间更有价值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二节 时间错觉的秘密:敏感度和颗粒度
不久前,有一个公司的小伙伴跟我说:“萌姐,我们都知道你是一个时间观念特别强的人。这一点我们觉得你很棒。”
我知道他肯定还要说点别的,我就说:“但是呢?你直接说‘但是’吧。”
他就真的说:“但是吧,萌姐,有些时候,对待我们的合作伙伴是不是能够变通一下呢?当然,我们肯定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主要是怕合作伙伴说咱们不近人情。”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对一个合作伙伴发了脾气,原因就是他迟到了两次。第一次我们是线上互动,时间是我们提前约定好的,结果他迟到了15分钟,我在会上特别提出了这件事。但是接下来有了第二次,理由肯定是有的。然后我就发了脾气,可能是因为我发脾气的时候不是很多,所以这事儿在这里其实已经过去了,但是在他那里可能还没有过去,他这是在“点”我呢。
他为什么要这么提醒我?因为他觉得对方迟到是有原因的。那我为什么还要发脾气?守时,是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不守时,对合作双方会造成时间上的损失。
对时间要有概念,这是我想要分享的重点。我们说尊重人的时间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但是有些人真的不是有意冒犯别人,而是他们对时间的感知出了问题,他连对自己的时间都做不到尊重。我们看看下面这几种情况:
有些人去见朋友会这样说:“如果您时间方便的话,我们明天安排个见面,我上午到您那里怎么样?”
但是有的人想去见某人,就会这么说:“我们明天见个面呗,我明天下午到。”
要是答应别人见面呢?有的人就会说:“你随时过来,我随时恭候,只要你来我就有时间。”
但是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就会说:“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如果你没什么安排,咱们可以好好聊聊。”
当然还有一种是这样的:“我中午要跟一个合作伙伴吃饭,下午两点需要做一场直播。一点到一点半之间我们可以简单聊一下。”
道理我们先不讲,就凭感觉来判断,你觉得上面哪种人对时间敏感?最后这种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是最小的,也就是说他的时间颗粒度最小。有一个流传很久的说法是时间颗粒度越小的人,在特定范畴下他的成就就会越大。也就是说我们的时间颗粒度和成就之间是反比例的关系。时间颗粒度小的代表人物有两位。国内有一个人,他的时间颗粒度很小,以15分钟为单位,他就是王健林先生。国外也有一个人,他的时间颗粒度更小,他是比尔·盖茨先生。他们两个都是出了名的“不等人”,在约定好的时间里你没来,那我就先走了。这不需要做什么解释,因为这不是他们的性格决定的,而是他们的时间颗粒度所决定的,时间颗粒度要求他们必须走,而很小的时间颗粒度给他们带来的回报是相当可观的。因此,缩小自己的时间颗粒度,是我要分享给你的另外一个让自己变得厉害的硬本领。
那么,为什么时间颗粒度越小的人成就会越大呢?因为时间颗粒度小,说明你把时间安排得很清晰。我一天要做多少事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事情,这件事给了多少时间预算,这些所有跟时间有关的问题自己心里都清清楚楚。所以,很多时间颗粒度小的人做事情的节奏都是按计划进行的。他们有一个日程安排表,就算没有这张表,他们也一定心里有数,不然小的时间颗粒度就是无效的。我想要强调的是,时间颗粒度是在实践中的时间安排的基本单位,只有计划肯定是不够的。
以我为例,我为什么不等那些迟到的人?不是不等,是等不起。我是一个创业者,同时管理数家公司,虽然不用事无巨细地件件事都过问,但是作为董事长,一些重要的决策我得考虑,一些重要的会议我必须参加。同时我还是一名老师,我每年都会开近百场的线下课程。我还是一名主播,每周二和周四我都会固定开直播。我还有很多线上的音频课程,线上的课程我必须按时录制。我是一名终身学习者,每天读书四至五个小时,一年读300本书是我从小就养成的习惯。我是一个分享的践行者,每天的60秒语音从不间断,我会分享每周的立德人物和每周六的图书推荐。我是一名运动爱好者,我练习泰拳的段位还不低。我还是青创客计划的发起者和负责人,同时我还有一些跟政府相关的工作,我还会经常带着青创客一起做慈善。
我说这么多就是为了向大家说明,想要兼顾这么多事情,我的时间需要安排得特别细,所以我的时间颗粒度非常小。我的时间要细化到什么程度,睡觉的时间我是要做好规划的,吃饭的时间我是要充分运用的,课间休息的10分钟也不能浪费。以吃饭为例,好多小伙伴都知道我吃饭很快,同样是午餐时间,别人吃饭聊天,玩玩手机,而我除了吃饭之外,还要见几个人沟通工作,或者录上一节音频课。我的很多音频课程都是在吃饭间隙完成录制的。所以我的时间颗粒度大概在10分钟,基本上10分钟我就得处理一件事情。这时候你说:“迟到了,萌姐你等我半小时。”怎么等?如果这半个小时用来等一个人,那也就意味着手头的事情都要往后顺延,所有与这件事相关的人,他们的时间也要重新被安排。这就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前面的一张倒下去,后面的都会无一幸免。大家现在明白了吧?等是不可能的。
把时间颗粒度规划到这么小,又不肯等人,那不会让自己很累吗,而且还会经常得罪人,这样未免太难了。我以过来人的身份跟你说,其实不难。如果说难,也是难在一开始。我们都知道习惯养成法则吧?至少需要21天才能初步养成一个习惯。所以一开始的这个21天是最难的,一定要对自己狠,没有这点狠劲儿做什么事都很难成功。第一个21天熬过去之后,第二个21天会好过一些,第三个21天就会好很多,再往后你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习惯。觉得工作和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而且到了这个时候,细化时间颗粒度这个行为的红利就到了,不光不会觉得难,还会觉得特别棒。对别人也是这样,一开始可能身边人会不适应,但是当他们明白你这么做的理由之后,有些人就会变成跟你一样的人,还有一些人他们因为不适应而跟你渐行渐远,再往后,抱有让你等他这种希望的人会越来越少,因为他们都了解你的时间颗粒度了。我现在基本上听不到这样的吐槽了,因为他们都知道我的时间颗粒度比较小,我从来不等人。但有一点值得注意,你自己要求别人守时,自己也要做到才可以。
怎么才能让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变得小一些呢?下面是我总结的一些心得,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 不要为了小而小
要把时间的颗粒度变小,你必须得真的有事情可做。如果整天闲得发慌,根本没有事情做,那你把时间分得那么细干什么?用更小的时间基本单位来玩游戏?追剧?或者是各种躺?完全没必要。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找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请参考前面几章内容制订好自己的人生蓝图。
2. 狠一点很有必要
把时间颗粒度变小,首先得做好安排,其中的方法我在《人生效率手册》中具体讲过。但是不能仅仅是安排好这么简单。要想真正实践,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要狠一点。这是我们刚刚说过的。
3. 改变身边的人
要想走得更远,让更多的人同行是个不错的方法。让更多人共享你的好习惯,或者重新进入新圈子,比如大家的时间颗粒度都很小,你们相处起来就会很融洽。你们会成为彼此的助力者,可以成就彼此,因为你们都懂得尊重对方的时间。
4. 把细化时间颗粒度变成一种思维方式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我们来做个实验:1个小时乘以1个小时会得到什么?如果你的时间颗粒度是1个小时,那么1小时乘以1小时,得到的还是1小时;如果你的时间颗粒度是1分钟,那么60分钟乘以60分钟,是3600分钟,也就是60个小时。当然,这并不是要讨论算术的问题,我是在说时间颗粒度所蕴藏的价值有多大。如果能把这种思维运用到其他领域,你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以后千万不要再问“时间都去哪了”这样的问题了。通过分享你应该知道,那是因为我们的时间颗粒度太大,中间的缝隙太大,时间都从缝隙当中悄悄溜走了。明白了时间颗粒度的秘密之后,我们就能做一个对时间感觉更加精准的人,我们也必将获得时间红利。 让你的时间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