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本书读者的阅读说明
一、本书收集的验案以当时所使用的方剂为中心进行分类编集,例如第一章从桂枝汤开始,列举了桂枝汤及其加减一、二味药物的方剂治疗的验案。其他章亦如此。但是在一个病案治疗过程中,有时随着病情的变化,方剂也随之改变。所以另外设列了一个证候、病名索引和方剂索引。
二、证候、病名索引各项下的数字,是病案的序号,表示在该序号所示的病案中出现该证候或病名。
例如:“嗳气、噫气132 135 140 220 314”表示嗳气同噫气,该症状出现在第132、135、140、220、314号病案里。而“噫气,参照嗳气项”,表示噫气出现在嗳气病案里。
“下肢冷(参照肢冷症、手足冷项)”表示“下肢冷”、“肢冷症”和“手足冷”均为类似的症状,宜互相参照。
三、同理,方剂索引各项下的数字表示在该序号所示的病案中出现该方剂。无数字表示的方剂为加减使用的原方,在病案中未出现。
药物的剂量均采用米制,所表示的是以克为单位,成人一日量。如果没有特别说明用法,即使名为某某散、某某丸,也均为煎剂。煎服方法为,水600毫升(约三合余),以微沸程度的火力煮至一半,立即滤出,一日分三次或二次,尽量空腹服用。原则上宜温服,但当出现喀血、吐血、衄血等症状时或有些呕吐的场合宜凉服。另外当药液有强烈的气味而难以喝下时,凉服比热服容易下咽。儿童应减量使用,十二、三岁者为成人的半量,五、六岁者为三分之一量,二、三岁者为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量。
这里所说的份量是大概的标准,实际临床宜根据病势和体质加减应用。
另外,汉方药有赝品和次品的问题,对此须加以注意。
四、煎药的容器最好为砂锅、土锅,铝合金锅也可使用,但铁锅绝对不可。
五、本书中生姜的剂量是指鲜姜的分量,而非汉方药店里出售的生姜。汉方药店的姜为干燥品,如果以干燥品代用的话,以鲜姜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为宜。
六、大黄为泻下剂,对其敏感者仅用0.5克即可引起腹泻、腹痛。但有些顽固性便秘有必要用至10克以上。
七、因附子含有引起中毒的有毒成分,希望在用量上要慎重。使用唐炮附子(中国产附子?---译者注)时中毒的危险性小。另外被称为白川附子(亦称白河附子,为日本产附子---译者注)的附子虽然也是比较安全的,但一日用量即使0.3克左右,也有时出现口唇麻木、悸动眩晕、头痛和胸中苦闷不适,这些是轻度中毒的症状,宜停止用药。
八、对于病案中出现的胸胁苦满、少腹急结、心下痞硬(心窝部痞塞感)等汉方医学独特的腹证,文中进行了一定的说明。另在拙著《汉方医学》(创元医学新书)里,插入绘图说明了腹诊法,并对脉诊和药物的功效进行了论述,可供参考。 汉方诊疗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