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娱神到娱人的极致
从娱神到娱人的极致
时间:商周汉唐
著名舞蹈:《六代舞》、《长袖舞》、《胡旋舞》、《霓裳羽衣舞》
舞蹈从原始社会开始出现之后,经过漫长的发展,夏商时,到了一个繁盛时期。原本作为祭祀之乐娱乐神灵的舞蹈,逐渐把娱人作为主要目的,并且娱人的舞蹈渐渐超过了娱神之舞,成为舞蹈的主题。
夏商周时期,舞蹈都在统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盛行的占卜、巫舞,都是为了把统治者发布的命令化为神灵的意旨,把统治神化。在甲骨文中,“舞”与“巫”很相似,很可能原本是同一个字。跳舞是巫的专长,巫通过舞蹈和神灵沟通。在农耕时代,风调雨顺是一件大事,遇到久旱不雨,就要祭祀求雨。当时专门有求雨的舞蹈。商王冶曾亲自跳舞求雨。商汤亲自跳桑林之舞,为百姓求到大雨的事迹,一直作为圣明君王的典范被历史记载。
舞蹈还被用来歌颂开国的功勋,和祭祀祖先。汤建立商朝后,就令人制作了乐舞《大頀》,歌颂助他建国的功臣。汤死后,他的子孙又用这个乐舞来祭祀他。周朝时,用乐舞祭祀祖先更成为一种礼制。
夏朝已经有了专门跳舞的艺人,这些艺人都是奴隶,为了主人的享乐而跳舞,被称为乐舞奴隶。原始社会时,集体的自娱自乐的舞蹈成为娱乐他人的舞蹈。只有神灵才有资格享受的舞蹈,也可以被人类享用了。舞蹈逐渐蜕去了神秘的外衣,成为一种表演艺术,这和现代舞蹈的社会功能就很相近了。
到商朝时,奴隶主享受舞蹈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宫殿中通宵达旦的舞蹈欢歌,当时被称为巫风。祭祀舞蹈《巫舞》,也可以给人欣赏,用以娱人了。商王的宫殿中还蓄养了大批的乐舞奴隶。奴隶要根据主人的喜好来跳舞,舞蹈中加入了色情的成分。舞蹈不是单纯的一种欣赏活动,而成为奴隶主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吃饭饮酒都离不开舞蹈,因此贤明的臣子就开始奉劝国君不可以沉溺在歌舞之中,认为巫风太盛会导致丧家灭国。然而巫风盛行,奴隶主们大量地欣赏舞蹈,促使了舞蹈艺术的发展,舞蹈的种类、样式增加,舞蹈的表演技术也有提高。
楚墓漆瑟彩绘巫师乐舞图
河南信阳长台关1957年出土。图中有射猎、宴饮、乐舞和祭祀等内容。乐舞和祭祀是由“能与神通”、“以舞降神”的巫来主持的。
周朝由周公开始建立严格的礼仪制度,划分等级,而且专门有一套为出征、会盟、饮宴、婚丧服务的乐舞制度。舞蹈有了维护社会等级礼制的功用,不仅有“通神”的作用,而且有“治人”的作用。周朝整理前代的乐舞,加上创制,形成了自己的六套乐舞,合称《六代舞》,这是周代雅乐的代表。尤其是宫廷雅乐,参与表演的人数都有严格的规定,人数超出了规定就是僭越。人们常说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就源于孔子的“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是孔子批评当时的诸侯舞蹈用八佾的规格,破坏了礼乐制度,是让人绝对不能容忍的僭越。八佾之舞,就是每行每列都是8人,共64人组成的舞队,是周天子才可以用的。诸侯只可以用六佾。由此可见舞蹈在周代统治中的重要地位。
周朝设立了专门的乐舞机构——大司乐,负责管理舞蹈的演出和教育。当时的贵族子弟都要学习舞蹈,而且要精通,然后才可以做官。雅乐的表演也只有王室贵族的子弟才可以参加。民间的百姓也要学习舞蹈。舞蹈与祭祀是相连的。孔子以及先秦的儒家都很重视乐舞的教育,在这样的乐舞之中,通过协同一致的动作,人会受到熏陶,脱离粗俗的举止,性格变得温和,举止变得文雅,推而广之,通过舞蹈教化了整个社会,使社会显得文明、统一、上下有序。这也是儒家推崇的“德治”。
商朝舞蹈面具
周代雅乐长期用在祭祀中,逐渐确立了经典的具有政治和宗教色彩的地位,也就渐渐变得僵化,失去了原有的艺术感染力。与此相对应的是民间俗乐的兴盛,这是娱人舞蹈的又一大发展。周代的各国民间都有各式各样的歌舞,尤其到了春秋和战国时期,周天子丧失了控制权,周代雅乐的地位下降,各国的国君也喜好俗乐。《诗经》的国风中就有很多关于当时各国舞蹈的记载,因而《诗经》也被称为“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诗经·郑风·溱洧》描写的就是在民间的节日三月三里,青年男女们以河畔聚会,歌舞玩乐,寻找意中人。这个本来是祭祀为主的节日变成了娱神和娱人结合的歌舞盛会。而这种健康自由的民间盛会反映出中国的民间歌舞源远流长。
民间歌舞的兴盛,培养了优秀的歌舞艺人,这些艺人不再是完全没有自由的奴隶,他们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把舞蹈作为谋生的技艺。赵女郑姬以善舞闻名,她们携带着乐器,身穿长袖舞衣和轻便的舞鞋,不远千里地四处卖艺,表演优美的舞蹈。在这些舞女中出现了闻名天下的舞蹈家,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是我们知道的中国第一位杰出的舞蹈家。燕昭王宠爱的两位女子——旋娟和提嫫都是当时著名的舞蹈家,她们最擅长的舞蹈有《萦尘》、《集羽》和《旋怀》,这些都是体态轻盈、柔美的舞蹈。楚国的舞蹈非常有名,跳舞的女子,身材苗条,细腰长裙,长袖飘飘,这种舞姿在战国时代很有代表性,并且一直延续到汉代,都很有影响力。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上表现这种细腰长裙,长袖飘举的舞蹈形象有很多。
秦汉统一,客观上有利于各国的舞蹈得到更好的交流,汉代又设立专门管理歌舞的音乐的机构——乐府,把过去的舞蹈百戏收集整理,使之更加丰富。乐府还收集民间的舞蹈,对它们进行专业的加工,提高舞蹈的水平。汉代的舞蹈特色是包含了杂技、武术、幻术、歌唱、音乐、舞蹈等的百戏。百戏中的《总会仙倡》、《东海黄公》等是带有情节的大型舞蹈表演,表演时有布景,表演者戴着面具,化妆成仙人、仙兽,或者黄公、老虎,表演歌舞。表演中配合剧情而造的云雷雨雪。《鱼龙蔓延》则是一系列的模仿鸟兽的表演,比如猴子、大象、大鱼、各种鸟类。这种表演中采用大鱼之类的道具,人举着这些道具跳舞,也是寓意太平盛世的“百兽率舞”。百戏受到上至皇帝下到民间百姓的普遍喜爱。百戏后来还融合了西域传来的乐舞杂技。
乐人俑 西汉
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1号汉墓。用木雕制,粉面朱唇,眉目清晰,形象逼真,两千年前的乐声至今如在耳边。
人们不仅欣赏舞蹈,还经常亲自表演舞蹈。刘邦在登上皇位,衣锦还乡,在故乡的酒宴之上唱了一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歌人所共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刘邦唱完之后,即兴跳起舞来,慷慨激昂,感动所有在座的人。舞蹈是汉朝皇室的修养之一,皇帝们都会跳舞。士大夫中也流行即兴的舞蹈,在酒宴中,共同欣赏艺人的表演之外,主客之间还可以互相邀请跳舞,这大概要算是中国的交谊舞了。可惜在历史的发展中,这个良好的传统中断了。
汉代的著名舞蹈有《长袖舞》、《折腰舞》、《巾舞》、《槃舞》。长袖往往与细腰相连,细腰善于弯转,做出柔美的姿态,经过训练的舞女可以把腰向后弯,使上身成为一个环形。长袖、折腰都是对楚国舞蹈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在战国时代,已经有了“长袖善舞”之说,可见长袖舞在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到汉代成为最著名的舞蹈。《槃舞》是舞人在皮革蒙成的圆鼓上跳舞,通常有七面鼓。这个舞蹈不仅有轻盈跃动的舞姿,还有脚在鼓上踏出的声音,集雄壮、柔美于一体。因此,有时也会有男舞者表演。《巾舞》就是持巾而舞,应该是长袖舞的发展,很可能发展为后来的名舞《白纻舞》,舞女身穿白纻做成的舞衣,手持长长的绸巾,舞动起来仿佛仙女降临人间。这些舞蹈已经有了专业的乐队伴奏音乐,有钟、罄、鼓等打击乐,箫、笙等吹奏乐和琴瑟等丝弦。
汉代舞蹈强调女子身姿的柔美、婉转,舞姿的轻盈、飘逸,临风飘举,风情万种。汉代最著名的舞蹈家赵飞燕,传说可以作掌上舞,舞姿飘逸,仿佛会被风吹走一般。赵飞燕的另一绝技就是会走“踽步”,这是一种模仿花枝颤动的步法,别人都学不会。赵飞燕的舞蹈成就代表了汉朝专业舞蹈的最高水平。
魏晋基本继承了汉朝的乐舞。南北朝时期,南朝继承汉代乐舞,同时又采集当地民间乐舞。舞蹈从其他艺术形式中独立出来。西南民族进入中原,北朝盛行胡、戎乐舞,天竺、龟兹等国的音乐舞蹈也传入中国。中国的舞蹈与其他民族的舞蹈交流融合,为唐朝舞蹈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的西域边疆扩大,丝绸之路通行,加强了中原与西部少数民族以及西南亚、东欧国家的文化交流。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文成公主进藏,各国使者络绎不绝地来到长安,日本派来一批批的遣唐使,把大唐的文明带回去。唐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最高峰,达到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都出现了众多的大家和名作。这是一个封建艺术的繁盛时期。在这样兴盛的、蓬勃向上的时代潮流之中,舞蹈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从宫廷雅乐到民间俗舞,舞种繁多,舞技高超,多姿多彩,盛况空前,令千年之后的人类依然为之激动、为之鼓舞。
唐朝盛行胡舞,胡腾、胡旋、柘枝最为流行。从宫廷到民间,人人皆能为胡旋。胡旋舞是在一块小小的毯子上飞速旋转,是单人表演的舞蹈,即兴的成分很大,随时都可以表演。杨玉环和安禄山都是当时的胡旋高手,安禄山大腹便便,据说小腹垂到了膝盖,但是舞起胡旋,无人能比。因为唐玄宗的喜爱,宫中人人都学胡旋。从波斯、大食等地来的舞女在京城的酒肆之中也经常表演这类舞蹈。唐人诗歌中经常出现“胡姬”,比如“笑如胡姬酒肆中”、“胡姬压酒劝客尝”等。胡姬盛行,也反映出胡舞的盛行。在唐人留下的敦煌壁画中,就有一些做旋转姿势的飞天或普通人物的形象;佛教的壁画中也有这样的舞姿,可见当时胡旋这类舞蹈的盛行。
胡舞之外,唐朝的著名舞蹈还有《兰陵王破阵舞》、《踏摇娘舞》、《剑器舞》等。《兰陵王破阵舞》是唐朝盛行的假面舞。兰陵王是北齐的一位将领,因为面貌俊秀,觉得在战场上不足以威吓敌军,所以在作战时戴上相貌凶恶的面具。兰陵王非常勇猛,又很爱惜手下的兵士,深得国人的爱戴,但是遭到北齐皇帝的忌恨,被皇帝派人毒死。他的战功被编入舞蹈,受到人们的喜爱,到唐朝时依然非常流行。这个舞蹈表演时,舞者要装扮成兰陵王的样子,戴着面具(因此也叫《代面舞》)表演指挥击刺等作战动作。但是,在唐朝,《破阵舞》被归为软舞,唐玄宗曾用几百名宫女表演这个舞蹈,这应该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失去了粗犷的战斗气息,变成了华丽的形式。
胡旋舞 石刻 唐
胡旋舞者,头戴圆帽,身穿圆领窄袖紧身长裙,脚穿软靴,单足立于小圆毯上,一腿腾起作旋转状,翩翩起舞。
《踏摇娘舞》也是北齐一个民间舞剧。原型是民间的真实人物,美丽的女子嫁了一个酒鬼丈夫,丈夫喝酒把家产花光,醉酒之后,还要毒打妻子。舞蹈表现的就是妻子向乡邻诉苦,边走边歌。唐朝宫廷中经常表演这个舞蹈,但是加入了调笑戏谑的因素,和最初的形式有了很大的不同。
《剑器舞》是唐朝健舞的代表,公孙大娘是唐朝最著名的剑器舞蹈家,诗圣杜甫在诗中描绘了她的舞姿。草圣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得到狂草的灵感。但是对于剑器舞舞的道具是什么,历史上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舞的是绸子,因为现在民间还流传有舞绸,名为“剑器舞”;有人认为应该是空手而舞,因为出土的文物上有女子戎装、空手而舞的形象;也有人认为应该就是持剑而舞,因为中国有舞剑的传统,而公孙大娘本人也是擅长使剑的,剑器舞起源于民间武术,而且中国的舞蹈与武术有着密切的渊源联系。每种观点都有其理由,虽然没有定论,但是这种种不同的观点或许正反映了一种舞蹈的发展过程中演化出的多种形式。中国舞蹈的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
唐朝最有代表性的舞蹈,还应推《霓裳羽衣舞》,这是宫廷大曲的代表作。大曲是音乐、舞蹈、诗歌三者结合的大型乐舞套曲。《霓裳羽衣舞》是唐朝唐玄宗在印度传来的佛教乐曲《婆罗门曲》的基础上编排的。《霓裳羽衣舞》是一个表现月宫仙子的舞蹈,因而表演的舞女都要装扮得像仙女一样。杨玉环表演的《霓裳羽衣舞》最为著名。《霓裳羽衣舞》产生于开元盛世时期,唐朝衰败之后,此舞也就衰落了。《霓裳羽衣舞》是唐朝舞蹈水平的最高表现,也是盛唐气象的一个代表。
踏歌图(局部)南宋 马远
图中所绘为秋收之后,农民以手舞足蹈的踏歌形式欢庆人瑞年丰的情景,是一幅十分难得的江南农村风俗画。
唐朝时期,不仅有这些专业的表演舞蹈,民间的群众舞蹈也很兴盛。在民间的节日庆祝活动中,舞蹈是重要的一项。当时最流行的民间舞蹈是踏歌。踏歌是一种舞蹈形式的统称,是指人们以脚踏地为节奏,载歌载舞自娱自乐的歌舞形式。这种风俗在原始社会就有,一直在民间流传,歌舞的样式越来越丰富。唐代,民间踏歌经常通宵达旦地举行,朝廷有时也采取这种形式,与民同乐。
另一种重要的民间舞蹈就是元宵节的群众表演,也有汉朝百戏的遗风,不仅有舞蹈,还有杂技,而且已经有了舞龙、舞狮,现在民间闹元宵就由此发展而来。
唐朝的舞蹈仿佛一场华丽的盛筵,曲终人散后,留下的是无尽的怀想和凄清之感。晚唐之后,再也难以重温盛唐的气派。 中国文化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