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娇杏传
1
娇杏传
“金陵十二钗”同属薄命司女儿,整部红楼梦就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故事。然而与众多的薄命女相对,在全书开篇却有一个非常福厚的女孩子领先拔筹,完成了自己飞跃龙门的故事。
这就是甄士隐家的小丫鬟娇杏。
我们都知道,红楼人物的名字多用谐音,“娇杏”即为“侥幸”之意,正如同“英莲”实为“应怜”。
从字面上看,“娇”对“英”,“杏”对“莲”,颇为工整;从意思上讲,“侥幸”与“应怜”也刚好照应;而从两个人的命运来看,就更加令人感慨了。
书中开篇甄士隐抱着英莲上街,癞僧跛道看见了便大哭道:“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有命无运”,便是对英莲一生命运的断词。
此时,英莲还是个粉妆玉琢的三岁女娃儿,万千宠爱,娇生惯养;而娇杏呢,只是甄家的一个丫头。
僧道去后,甄士隐正在发呆,贾雨村走了过来,陪笑施礼,没话找话地套近乎道:“老先生倚门伫望,敢是街市上有甚新闻否?”这是书中贾雨村与英莲的第一次照面。
甄士隐“便令人送女儿进去,自与雨村携手来至书房中。”于是,英莲退场,娇杏上场,而且这娇杏的第一次亮相相当惊艳,颇有杨玉环“回头一笑百媚生”的范儿——
“这里雨村且翻弄书籍解闷。忽听得窗外有女子嗽声,雨村遂起身往窗外一看,原来是一个丫鬟,在那里撷花,生得仪容不俗,眉目清明,虽无十分姿色,却亦有动人之处。雨村不觉看的呆了。那甄家丫鬟撷了花,方欲走时,猛抬头见窗内有人,敝巾旧服,虽是贫窘,然生得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这丫鬟忙转身回避,心下乃想:‘这人生的这样雄壮,却又这样褴褛,想他定是我家主人常说的什么贾雨村了,每有意帮助周济,只是没甚机会。我家并无这样贫窘亲友,想定是此人无疑了。怪道又说他必非久困之人。’如此想来,不免又回头两次。雨村见他回了头,便自为这女子心中有意于他,自为此女子必是个巨眼英雄,风尘中之知己也。一时小童进来,雨村打听得前面留饭,不可久待,遂从夹道中自便出门去了。”
看过红楼的人都记得王熙凤出场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却原来早在第一回里,娇杏已经用了这样的身段,先用“嗽声”吸引了雨村的注意,再以“撷花”展现了美丽的姿态,宛如一幅画般,难怪贾雨村会“看得呆了”。
这还不算,她发现贾雨村看她,乍惊还羞,欲去不去,一边转身回避,一边却又频频回头,完全是李清照词中的调调儿:“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般姿容作派,怎不让身处困境的穷秀才自作多情,留念存想呢?
从此,那贾雨村对娇杏念念不忘,只因她回顾他两次,便以为娇杏对自己有情,“自为是个知己,便时刻放在心上”,仲秋夜对月抒怀,还吟了两句诗。
后来,他接受甄士隐资助的五十两银子,进京赶考中了举,做了知府,乌纱猩袍地回来游街;而甄士隐却十分可怜,不但丢了女儿,遭了火灾,投靠岳丈又被百般奚落,终于随道士出家去了。
两个人的命运调了个过了,也恰是一个“侥幸”,一个“应怜”。
这时候贾雨村和娇杏重逢了。
“这日,那甄家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忽听得街上喝道之声,众人都说新太爷到任。丫鬟于是隐在门内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的过去,俄而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丫鬟倒发了个怔,自思这官好面善,倒象在那里见过的。于是进入房中,也就丢过不在心上。至晚间,正待歇息之时,忽听一片声打的门响,许多人乱嚷,说:“本府太爷差人来传人问话。”封肃听了,唬得目瞪口呆,不知有何祸事。”
第一回至此而终,卖了个关子。第二回接着细说封肃跟了公差去见贾雨村,回来说明缘故:“原来本府新升的太爷姓贾名化,本贯湖州人氏,曾与女婿旧日相交。方才在咱门前过去,因见娇杏那丫头买线,所以他只当女婿移住于此。我一一将原故回明,那太爷倒伤感叹息了一回,又问外孙女儿,我说看灯丢了。太爷说:‘不妨,我自使番役,务必探访回来。’说了一回话,临走倒送了我二两银子。”
这时候贾雨村还在惺惺作态,似乎找了封肃去只为叙旧,还特意打听了甄家妻子女儿的近况,说了几句现成安慰话儿。但是到第二天,就露出真意来了,“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寄一封密书与封肃,转托问甄家娘子要那娇杏作二房。”
——原来,报恩是假,好色是真。所有的造作,就只为了要娇杏作妾。
可以想象,如果贾雨村是个知恩图报的君子,既然得了甄士隐好处,那么一旦中举,回乡来的第一件事就该回姑苏阊门葫芦庙仁清巷去找到甄家,还银谢恩;即使甄士隐一家已经投靠岳丈迁了居,也不难打听下落。
但是贾雨村根本没想过要报恩,书中说他八月十五得了甄士隐的银子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到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这中间,从赶考到放榜,选班到升迁,已经过去三年有余,他早把甄家忘诸脑后——事实上,如果不是看到娇杏,唤起色欲,他大概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甄家的人。
这一点,从他后来打发门子的手法就看得出来。那门子本是葫芦庙小沙弥,深知雨村出身的,给贾雨村出了个馊主意乱判了薛冯争婢案,原指望从此得到重用。然而贾雨村却“恐他对人说出当日贫贱时的事来,因此心中大不乐业。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
知他旧时贫贱的不只有门子,更有曾助他五十两银子的甄士隐,他又怎么会乐意看见甄家的人呢?之所以还会跟封肃废话,不过是为了娶人家丫头罢了。那封肃原是个势利小人,巴不得去奉承,自是一力撮和,“乘夜只用一乘小轿,便把娇杏送进去了。”
书中说那娇杏:“谁想他命运两济,不承望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雨村嫡妻忽染疾下世,雨村便将他扶册作正室夫人了。”
就此完结了一篇大团圆的娇杏传,并依照说书的标准格式用一句诗作结:
“正是: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在整个娇杏传里,最让我触目惊心的,就是最后这段里形容她的“命运两济”,正让人想起僧道见英莲时哭的“有命无运”,遥遥相对,却有天壤之别。
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姐,只因“有命无运”,最终沦为人妾;而一个撷花买线的丫鬟,却“命运两济”,做了知府夫人;“命运”二字,真真令人感慨。 西岭雪探秘红楼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