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8月5日 16时22分 南中国海
◎ 1965年8月5日 16时22分 南中国海
那边赌战方酣,这边却平静似水。但平静只是表象,看似平静的水中有漩涡,有暗流,其实充满危机。
海狐一直坐在图书馆的另一角,手捧一本英文小说,有心无意地翻看着,《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这是部间谍小说,作者叫伊恩·弗莱明,于去年逝世,据说这本书是他的最后遗作,刚刚出版的。
海狐有点儿被书中惊险的故事吸引住了,他确信作者具有一段当特工的真实经历,但书中的大部分情节还是瞎编乱造,这个代号“007”的英国特工太花哨了,这样引人注目的人很不适合干这一行,如果在现实中,恐怕被干掉不知多少次了。而且,真正的特工哪有这么潇洒,名车美女,天南地北,弄得好像富公子度假似的。
现实的特工并不这样,就像坐在另一个角落的那个大陆仔,胖嘟嘟的脸蛋,整天挂着乐呵呵的笑容,像个傻小子,一点儿也不像特工。
海狐偷偷看着对面角落里的袁智强和叶恒艮他们,心里想。
但人不可貌相,他在新加坡那座房子里见识过这小子的厉害,下起手来可真狠,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看得他不寒而栗,他妈的这才是真正的特工。
并不是他有意跟踪叶恒艮,而是碰上了。有时候,你越不想参与,事情越会撞上来。他很听话,幽灵让他别管,他就真的不管了。其实他心里也打着小算盘,不管比管好,他得把自己留到最后。付了钱的,犯不着把自己先搭进去,吃力不讨好。
哪知他刚进了最安静的图书馆,叶恒艮后脚也跟来了,也许人上了点年纪,想法都差不多,这邮轮上没几处清净的地方。于是,他又不得不被叶恒艮吸引住了,这是他这次任务惟一的目标,他不可能视而不见。
他的任务,就是监督幽灵会,把叶恒艮活着带回台湾受审,如果不成,那就杀掉他,总之,不管是死是活,都不能让他回大陆。
虽然他有些看不懂幽灵会的行动,但他还是愿意相信他们,相信他们的能力,事情会办好的。
于是,他一边喝着茶,一边读着小说,偶尔偷偷窥一下叶恒艮一行。先看见他们压着嗓子说话,又窃窃私语,手中比划,然后看见他们跟一个哭鼻子小孩出去了,之后又回来。不过,他现在的心安稳得很,一点儿也不急。
茶喝多了,心不急,尿急。海狐上完厕所回来,发现同桌新坐了一个老头,白发银须,身材虽魁梧,却微驼着背,戴着一幅黑框眼镜,下巴长有一粒红痣,正探头朝他放在桌上的书看。
“这书好看吗?”见海狐防贼似的拿回书,老头笑着问,露出满口烟渍的黄牙。
“好看,讲一个间谍的故事,不过不真实。”海狐回答,他自从上了船,除了来接头的那个幽灵,几乎没有跟人说过话。
“间谍?听起来怪吓人的,这世上哪有那么多间谍啊。”老头子摇头说,“这位老弟,你又不是间谍,怎么知道他写得不真实?”
海狐一时语塞,打量了一下这个老头,觉得他不像是刻意反问,便笑道:“你怎么知道我不是间谍?间谍两个字又不会刻在人额头上的。”
老头子哈哈大笑,两人便开始聊上了,海狐正闷得慌,在再三套话后,确定这个老头只是个普通乘客,便放下心来,东拉西扯的,好歹可以打发这无所事事的时间。
老头姓赵,叫赵海天,是个孤身旅客,刚刚看望了嫁到新加坡的女儿,坐邮轮回香港。海狐也跟他说了身份,当然是假身份。他说自己姓丁名顺,是个鳏夫,住在台北,前些日子去马来亚旅游散心,回来时正好搭上了这艘邮轮。
两人聊着,聊到了老家,竟然是浙江老乡,家只不过隔了数十里地。想不到,真想不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都是有缘人,话就投机起来。感叹人生,感叹故土。
聊了会儿天,海狐向叶恒艮那边看去,不知何时,他们已不在位置上,座位上空空的,但茶水还没移走。
海狐心中忽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就像这些空椅子似的。 中央警卫(全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