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西藏,西藏!

环纳木错

西藏,西藏! 卡布 4155 2021-04-06 04:22

  ◎ 环纳木错

  坛城的底稿最外侧就是一个圆,而中间,是规整的四方形,天圆地方?我只是好奇,抽象与具象之间,总让人心生万象。怎么看,坛城外侧是圆形的确是有利于在物理上认知这个世界。同理,去转湖的这个转字,就是沿着圆圈走,绕着湖走。

  一个夏季的黄昏,我把车远远停在了湖岸的高处,山崖之下,远远看见湖畔有一奇石,很像一头大象,仔细看更像。我好奇,就顺着雨季溪流冲出来的河床,慢慢下到湖岸边。走至近处方才发现石质大象浑然天成,象鼻向西,南侧正对着念青唐古拉峰,它北侧是一片岩壁,底部有一处废墟,崖壁之上,有很多洞窟。我走到跟前,看到洞内石壁上有模糊的石刻经文,残缺的佛像,看上去年代久远。我在废墟中穿行,一不留神,脚下绊蒜,我踢到了一块突出的石头,在一个土丘的后面,我直直地飞了出去,短暂腾空之后,我以头着地,当场头晕目眩,眼冒金星。

  我妈常常数落我:“你这个娃儿,经常是这儿不生肌,那儿不告口的(成都话,意思是某一处受的伤还没长好,另一处又碰坏了)。”是的,我经常遭受各种皮外伤,这些皮外伤包括我习惯性脱臼的肩膀,坏掉的膝盖,扭断的踝关节,等等。当然也包括几年后我在马原大哥的西双版纳姑娘寨家里的傣式小楼中发生的意外。在那里我直接一脚踏空从二楼摔下,半夜紧急赶去医院给头上缝针。有些状况比较倒霉,比如不知道为什么关车门时不小心,差点把手指头夹断,这样的事件我一年中必定要发生多次。但这次我特别生气,非常生气,因为我摔得太难看了。

  我爬起来,要去看看绊我的石头。那是一块片石,我用手一揭,居然是松动的。我很生气,要拖出来泄愤才是,我用力刨。出来了,是一块石板,笔记本见方大小,上有佛像。

  泄愤肯定不敢了,捧着石像赶紧下到湖水边,仔细用湖水清洗,洗掉泥沙。水,可以冲刷一切,石板中慢慢呈现的,是一块石刻释迦牟尼佛。我看得愣神之时,一个小浪打了过来,有一小块石头落在了我的手边,看形状是奇怪的椭圆状,捡起来一看,石头形状有点奇怪,扁扁的,两侧有喇叭状孔洞。我把佛像在湖边端正地立了起来,正对着念青唐古拉峰,认真磕了三个头。

  回拉萨,去老爹家蹭饭,我给他看这个石头,他拿手上一看说:“咦,这个石头看起来有人钻通过。”就拿了铁针试着去捅,果然,孔里全是多年沉积的泥沙,真是通的。老爹说:“这个东西,应该是吐蕃时期的人用古老的线钻钻开的,你看开口是喇叭状的,现在开口有工具,哪里需要这样费劲。”好,我无意得了宝贝,赶紧送到大昭寺请了加持,拿根绳子挂在了我的脖子上,到今天还挂在我脖子上。这事发生在纳木错,因为那年夏天,我要去转湖。

  纳木错挺大的,转湖很远。车程有300多千米。来西藏的游人们多只被旅行社拉到旅游开发的扎西半岛,我多年前就不愿意去捐献门票了,湖这么大,哪儿都能看念青唐古拉峰,何必死守一处。尤其湖的北部更好看。

  从拉萨出发,经当雄至纳木错湖边,要顺时针转湖。我记得大致的路线。徒步者,多为藏族转经群众,他们中体力好的绕湖一周也需要8到10天,体力不好的要15天。我没徒步绕过,开车用了2天。从当雄过来,抵湖边后,往左前进大约35千米就会路过嘎拉木山口,继续前进大约30千米会经过巴里村,然后绕到德庆镇可以去多加寺。过了多加寺后,再走几千米路可以到布谷杂日,再过恰多朗卡岛,那儿不远处,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就是有奇石的圣象天门,再到昂巴空龙岛,过了加长崔泉是一片湖边的沙地,最后绕回扎西半岛。

  我那次去转湖,先去了那曲参加“恰青”。

  僧人们绘制沙画的最外侧,是圆形的,这像极了赛马节的赛道,一个个圆圆的圈,围在一起,人们在这些圈里打马飞驰,争先恐后。恰青,即那曲的赛马节。

  每年的8月,在高于拉萨的台地之上,那曲地区羌塘赛马节会在某一天开始。人们从四面八方如潮水一般涌来,在那曲镇边的草地之上,一夜之间会搭起无数美丽的绣花布帐。这是草地上鲜花盛开的夏季,人们以一个部落或几个部落为单位,男女老少皆穿戴起节日的盛装,骑着神气的骏马,配备华丽的鞍具。大家在这个节日里参加赛马、拔河、锅庄、唱歌、抱石等各种比赛。

  我一直觉得,草地上的节日就是年轻人的节日,人们以赛马为由,谈恋爱。夏天,不正是恋爱的季节吗?在草地上,尤其是入夜后,独自走过一个个欢声笑语,满是温情的帐篷,我经常会觉得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当然,人们肯定是要赛马的,还分了大跑小跑,大跑比速度,小跑比姿态。牧民视赛马的胜利为牧民的最高荣耀。参赛家庭必仔细认真照料,调教各家马匹,包括小心喂食以及按时把马牵入冰凉的河中浸水,以保持赛马状态。每年英姿飒爽获胜的少年与马,总是人们尊崇的对象。女孩子们,盘着满头的细辫子,躲在人群之后远远看着这些英俊的少年。她们走起来的时候,腰上悬挂的小刀和银饰会发出叮叮的声音。

  近年,赛场已经固定,赛马的少年穿上了带号码的赛马背心,人们不再坐于草地之中观看赛马,他们坐进了体育场馆,坐在高高的看台上,撑着伞在强烈的阳光下观看比赛。比赛的人,如同香港跑马会中那些骑师,款款前行。人们也不再骑马前来,他们骑摩托车开汽车,草地上的人是越来越多,各种商品开始充斥在看上去崭新的帐篷之中,那些帐篷商店的音响中传出来很多喧嚣的流行音乐。相比从前的赛马节,这些白色的帐篷少了一些黎明前的炊烟。我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无法过久停留,我喜欢单纯一些的聚会,人少一些,单纯一些就好,这种杂货店式的聚会,确实太闹了。

  从那曲往班戈,有一条小路,一直往南,会路过一个神奇的所在,是一个小小的山丘,辨识度比较高的是满山经幡,要步行上到这个山丘,才会有所发现。令我吃惊的是,现场一根朝天而竖的大家伙,是原始的生殖崇拜图腾,见到这个场景之前,我一直以为西藏的原始生殖崇拜只有林芝地区有显像。而这一处巨大的“阳物”,以耀眼夺目挺立之姿态,就立在草原上的阳光之下,这让我想起在遥远的扎日南木错,那个湖的西北侧有一座阴山,我见到那座山上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巨大的“阴部”。

  从这里可以直接到纳木错的北部。

  北部有一个寺庙,是比较大的恰多寺。

  寺庙其实很小,说比较大也是相对而言。寺庙依山岩而建,外侧就是悬崖,面湖处有一间废弃的屋子,只余下一段石墙,中间有一个木质的门框。从这个门框望出去,就是一幅天然带画框的画,画中是蓝色的纳木错湖水和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人们传说,这个寺庙每到夜里就有凿刻玛尼石的声音,我没听到过。我到这里是为了去附近仔细寻找其多山岩画。我找到了其多山,岩壁上却没有了岩画,岩画已经全部风化了,只余下了洞穴。在洞口,我发现了绿绒蒿,花季过了,花已经凋谢,看来其多山的岩画也凋谢了。2006年的一天夜里,在瓢泼大雨中,我在湖边经历了陷车,各种自救后,我被迫到一个山洞避雨过夜,这个洞就在圣象天门附近。山洞在那个时候,看起来成了牧民们的羊圈,天亮后,我才惊奇地发现洞里的岩壁上居然还有少许残存的岩画。也是那一天的早晨,我第一次见到了圣象天门,在大湖之畔,有一只“大象”正对念青唐古拉山而立,如此栩栩如生,真的令人叹为观止。我下到湖边,发现从前此地有过寺庙,因为“大象”身侧存有废墟、残墙,我去探寻这些废墟的过程中居然在最深处的山洞里遇见了三个苦修的觉姆(女性僧人)。就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洞中,三位觉姆于此修行已经用时多年,这个地方地势较为奇特,沿湖过来,有三个大大的湖湾,湖湾与湖岸相接处不如别处平坦,这里三处都是陡峭山崖,乍一看,像是湖水弯入了山的怀抱。曾经有一位闻名遐迩有大修为的仁波切告诉我,隐修寺院的选址特点最佳处:前有山中湖,后有山中石。看来我遇到的三位苦修者深谙此道理。

  从山洞出来,慢慢爬上山顶,继续前行,沿湖前行的公路居然出现了三种颜色,白色、红色和绿色。前年我再去,此地已经开发成旅游景区,有栏杆,打开需要支付100元门票。

  在圣象天门附近的班戈县青龙乡,我曾听过一位歌者演唱一首歌,歌者长得有气势,歌词本身更有气势。听明白了歌词也就不难想象在这无边的羌塘,正是那策马英武男儿四海为家的地盘,从前那些草原上的老炮儿,是一群有绅士风度的勇敢者。

  歌名叫《强盗歌》。

  刚当了强盗时

  那些大英雄去的地方

  天上的老鹰跟着他跑

  山上的狼也跟着他跑

  他打死的动物很多

  老鹰翅膀的声音跟着他跑

  狼哭狐叫的声音跟着他跑

  强盗人的生活是不固定的

  一天过一天的日子

  强盗也是人

  他的眼里没有过不去的苦难

  只跟庄园主过不去

  其他人都可以交朋友

  他的生活就是这样

  牧民们,就一直生活在这一大片海拔接近5000米的高处,这里最早的人类活动已经可以追溯到四万年以前,太多的神秘之处如同纳木错的湖水一般深蓝。 西藏,西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