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吴襄没有再出去,他坐在了钟明的旁边。
我看到了钟明的脸色差得可怕,心想大事不好。
果然,钟明重重地叹了叹气,说:“事情坏了,皇上不接受谈判议和,所以谈判已经破裂了,我家主人决定明天一早就开始进攻。”
我差点站不住就要晕倒在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皇上为什么那么固执呢?他为什么不转变思维来想想呢?为什么就不能忍耐一下然后以此来作为缓兵之计呢?
我咬住嘴唇,说:“怎么回事呢?你们的人见到皇上了吗?”
钟明摇摇头,失望的说:“没有,我家主人派出的人没有见到皇上,只见到外戚田弘遇,那王八蛋连谈也没有谈就把我们派去的人给砍了。”
我一听此话,顿时怒火中烧,牙关咬紧:田弘遇,又是这个田弘遇,他到底要干什么啊?为什么这个世道总是小人得志?他一家子把我害得那么惨,现在难不成又要害了皇上?难不成要误国不成?皇上怎么叫他来议和啊?
再怎么说,他田家也是深受皇恩的,他的女儿是皇上的宠妃,他一家皇恩加身,为什么就不能以恩报效?为什么非得要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为什么一定要置皇上于死地?
只是我并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以德报怨的人实在是太少了,知恩图报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的人都在做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事情,也就是以怨报德的事情。
我们往往信赖的就是身边的人,可是在关键时刻,在重要的关头,在背后捅刀的也是身边最信赖的那个人。
后来我才知道,这个田弘遇在李自成誓师进攻京城之时,就已经暗中派人与刘宗敏联系上了,田弘遇为了自己的苟且,皇上与刘宗敏两头讨好,而这一切皇上一直被蒙在鼓里。
在李自成派人要与皇上议和的时候,刘宗敏知道了,刘宗敏是无论怎样也不同意议和的,他知道一旦议和了,自己的政治权力就会削减,而一旦攻下了京城,那则完全不同。
再者,其实李自成进攻京城之时,虽说号称百万,其实不到五万的兵力,但是由于大明朝矛盾重重,加之大明朝的将士已经被打怕了,所以一直不来勤王,如果这时候李自成与皇上议和成功了 ,一旦被皇上缓了口气,从而清醒下来探知军情,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刘宗敏极力阻止反对李自成想议和的同时,刘宗敏交代田弘遇,要求田弘遇联合那些已经暗中叛了的大臣在皇上的面前极力蒙骗皇上,要求皇上尽力抵抗,谎报勤王的将士不日就到,只要坚持一下就行,他们都知道皇上是一个怎样的人,所以一切都进行得非常的顺利。
当然,这也正中田弘遇这些人的意思,他们也是想皇上坚持不妥协,坚持抵抗的,一来,自己不至于得罪刘宗敏等人,正好也是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的,对刘宗敏等人也好有一个交代;二来,自己也可以在朝廷上,皇上的面前博得一个忠臣的声誉;三来,他们对于刘宗敏的叛军还是不太信任,万一真的抵抗住了,等局势稳定了,那就是奇功一件,反正无论最后的局势发展怎样,他们都有利无弊。
我在心里暗暗的下了一个决心,如果我陈圆圆尚有一丝气息,我就一定不放过这个田弘遇,不放过他们一家子,不仅仅是因为我的仇恨,我不是一个伟大的人,我也没有多大的抱负,我不想说我是为了皇帝,为了社稷,为了天下的百姓,但是我恨他,是他一家子造成了我所有的悲惨!
我看着吴襄与钟明,着急的问道:“那现在怎么办?”
吴襄的脸色很难看,我知道他的心里肯定在把田弘遇等人的祖宗十八代全都骂了一遍,而且肯定是用能想得到的最歹毒的话来骂,可是在钟明的面前他得不动声色,虽说他也是心有二心之人。
这也是人性的一面 ,我们总是在责怪别人不忠不义不孝之时,我们也在干着不忠不义不孝之事,但是我们往往不以此为耻,反而会以为我们比那些人高尚许多,其实都一样。
钟明摊摊手,说:“现在还能怎样?我家主人那些部下全都一致要求明早一口气攻下京城,我家主人也是无能为力了。”
我说:“难道就真的没有一丁点办法了吗?”
钟明摇摇头,说:“是的,没有任何的退路了,明天就是你死我活的决战,主人已经交代我了,要求我们把之前已经策反了人全都告知,做好里应外合的准备,主人还叫我跟姑娘你说,请你千万不要外出,就好好的呆在府中就行,我进来之前,已经暗中了做了一个记号,到时候真的能攻进来的时候,我们的人看到了那个记号就会秋毫不犯,而且我也已经吩咐了手下的人在暗中保护了,所以请你们放心。”
我不知这是喜是悲,这时候的我只想马上出去,不顾一切的跑到皇帝的身边,把这一切都告诉他,然后请他快快离开,请他一定要突围出去,最好在突围之前能先把田弘遇这些坏蛋全都诛杀了。
钟明是什么时候走的,我不知道。
吴襄一直坐在那里,好像心有所想。
我说:“老爷,我们现在还有什么办法进行补救吗?”
吴襄盯着我,说:“你想做什么?”
我说:“老爷,我们是大明的子民,我们应该为皇上做点什么事。”
吴襄大惊,说:“你想把你知道的告诉皇上?”
我点点头,说:“是的,老爷,你有什么办法把我送到皇上的身边吗?”
吴襄苦笑着摇摇头,说:“你太天真了,这时候把你送过去,就等于把你送到阴曹地府里去,你想想,你能到得了皇上的身边吗?”
我一想也是,这就是最悲哀的的地方,我还真的不可能到得了皇上的身边,现在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让我到他的身边,现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谁能让一个曾经的青楼女子到皇上的身边呢?皇上又怎么能在这种时候见一个曾经的青楼女子呢?
我经历过许许多多的苦恼之事,可是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一件比得上此事。
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想到了钟明所说的明天李自成就要攻城了,想到了皇上的身边已经没有可用之人,想到了万一城破之后的情景,想到了皇上的为人,接下去的我不敢再想。
我忽然对吴襄说:“要不,老爷,你现在就进宫去,马上去跟皇上说。”
吴襄指了指自己,苦笑着说:“我?我也不能,就算我能去到了皇上的面前,就算我把这一切都说了,皇上也不会听的,我相信,我还没有说完,皇上就会在田弘遇等人的强烈要求下一刀砍了的,我说这些,等于在扰乱军心啊。”
我一想也是。
那么如此说来,真的没有任何的办法了吗?我就这样眼睁睁的如同一个看戏的局外人看着这残忍的一幕上演?
天下如此的大,局势却如此的乱,我却如此的束手无策。
这时候我是多么的希望吴三桂能马上率师回到。
至少这样也能抵挡一下子,至少这样子也能为皇上增添一丝的信心,至少这样也能让那些观望的将士下决心。
可是当时我并不知道,吴三桂尽管已经日夜不歇的率师回援,离京城也尚有些距离。
一切好像都是奢望了!
这一年,我,陈圆圆,21岁。
这一年,我最爱的男人,吴三桂,32岁。
这一年,皇上朱由检,33岁。
这一年,李自成,38岁。 宁负天下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