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特级绝密

第357章 轻取两县

特级绝密 子蓝之星 10793 2021-04-06 04:0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特级绝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于是乎,崔兴五要通了营地的电话,将城内所有的伪军都调到了4个城门防守。一个大队的人马火急火燎地开往4个城门,每处至少都有100号人,搞得街上的老百姓人心涣散,也开始四下里逃散,原本安静有序的县城突然间便变得乱哄哄的。

  却说,赵力生的部队攻到城下后,见守敌凭借城楼居高临下进行顽强抵抗,机枪扫射个不停,只好命令用炸药炸城门,同时命令另一支部队前往西城门攻击前进。

  伪军大队长崔兴五在指挥部里接到手下打来的战情报告,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他赶忙摇通电话,向就近的日军救援,但电话那边的日军长官却命令他坚守待援。无奈之下,崔兴五只好亲自赶往南门指挥督战,期望能坚守到援军的到来。

  由于大队长崔兴五亲自到南门督战,守城门的士兵只好拼命抵抗,这给同盟军的攻城造成了很大威胁。

  担任城门爆破任务的那位排长眼见上去两组人还没靠近城门均牺牲了,急得他直磨牙,并亲自抱了个炸药包,带上两名战士又冒着枪林弹雨蛇行式跳跃前进。

  负责掩护的部队,又加派人手加大火力压制,城楼上的伪军被迫低头应付,火力明显减弱下来。

  半个小时后,南门与西门两个城门都被轰开,但也先后为之牺牲了好几名战士。

  此时,城楼上的伪军虽死伤了不少人,但面对城门被攻破,退路已绝,死亡威胁即将降临,剩余的伪军只好作最后的垂死挣扎,一时间里,火力反而又增强起来。

  攻城部队只好集中火力攻击城楼,以掩护另一支部队接近城门,骑兵部队则做好充分准备,一旦时机成熟便立刻冲进城去。

  伪军大队长崔兴五见同盟军只集中攻击两座城门,东门与北门暂时未有动静,故急忙打电话将大部分兵力调往南门与西门。

  战斗进行了两个多小时后,守城的伪军已损失过半。再这样打下去的话,用不了多久,同盟军肯定会攻进城里。

  崔兴五见势不妙,便借口命令道:

  “弟兄们,你们在这里给我顶住,绝不能后退半步!现在东门告急,我先带部队前往增援,过一会就带部队返回来增援你们。”

  说完,便急匆匆地从南门城楼上下来,并带着剩余的部分人马往东城门方向撤退,然后径直逃往宝昌。

  战斗又继续了20多分钟后,城楼上的伪军已损失惨重。南城门上的守军中队长见崔队长迟迟未带部队前来增援,知道其中定有猫腻,故急忙带了几名手下也赶紧逃离。

  城楼上的守军火力大减后,攻城部队趁势冲进城里,一部分乘胜追击,另一部分迂回到西城门,与城外的部队遥相呼应地两面夹击城楼上的伪军。西城门余留的伪军除举手投降外,负隅顽抗者均被击毙。

  同盟军历经3个小时的战斗,终于轻松地占领了康保县城。

  首战告捷的消息一经传开,便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同盟军全军上下欢欣鼓舞,更坚定驱逐日寇、恢复失土的报国信心。

  次日,攻城部队除了留下一个营守城外,第5路军和察哈尔自卫军从康保出发,准备进攻宝昌。

  由于溃逃的崔兴五余部前往投靠,城里的守军张海鹏部事先有了准备,并在城门外设置了障碍物,构筑了防御阵地,攻城部队只好暂作休整,以等待进攻时机。

  同日,张毅中部从张北出发直插往沽源县,刘一宣部也从占领的赤城出发开往沽源县,两支部队共同负责攻打沽源。

  沽源守军刘桂堂得知康保被同盟军攻下后,摄于同盟军的声势,当晚便坐立不安,一夜未敢睡下。

  刘桂堂分析认为,同盟军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攻打自己的沽源县,作为这个地方而言,沽源县并非战略要地,若抵抗的话,肯定得不到周边地区日伪军的救援,到时就有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若撤出县城逃往别处,又恐受排挤,说不定还会被皇军以临阵逃脱为由给处置掉。

  思来想去的,刘桂堂最后决定见风使舵,并于当晚写下了接受收编的密信,以等待同盟军的到来。

  果然,到了次日上午,刘桂堂便接到了城门守军打来的紧急电话,报告说同盟军已快兵临城下。

  刘桂堂马上命令关闭所有城门,加强警戒,以听候命令。接着,他立刻亲自骑马赶往西城门,并登上城楼观看攻城部队的阵式。

  晌午时分,张毅中部与刘一宣部已兵临城下,并分兵包围了沽源县城的4个城门。

  刘桂堂忙派出自己的副官扮成商人模样偷偷地出城送信,要求同盟军暂停攻城,并将密信送给吉洪灿将军亲启。张毅中得知敌守军要和谈,便迅速派人将信使送往吉洪灿将军处。

  看过刘桂堂送来的信后,吉洪灿马上向冯将军作了汇报。冯将军同意接受刘桂堂部反正,并决定委任刘桂堂部为同盟军游击第6路军。接着,吉洪灿将军给刘桂堂写了一封回信,告知了反正后的任命,要求他与张毅中部接洽好收编事宜,并打开城门迎接同盟军进城。同时,吉洪灿将军又给张毅中和刘一宣写了一封信,明确了同盟军司令部对刘桂堂部的收编意见,要求他俩与刘桂堂部做好收编接洽工作。

  收到吉洪灿将军的书信后,刘桂堂亲自出城与两支部队的首领会谈,并接洽好部队收编与同盟军进城安置事宜。至此,同盟军不费一枪一弹便收复了沽源,抗日武装力量也进一步得到壮大。

  同盟军只用了短短的两天时间便收复了两座县城,这一好消息一经媒体宣传,国内民众便沸腾了,同时也使日伪军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民间抗日武装力量的强大威慑力。

  两天之内便收复了康保和沽源两县的战绩,极大地振奋了同盟军的抗日信心,同时也让独立旅特战支队感到欣慰,之前侦察获取情报的努力总算没白费。

  然而,好消息持续不久,特战支队便得知了同盟军在乘胜攻打宝昌的行动中严重受阻的消息。队员们因之群情激愤,跃跃欲试,纷纷要求到前线参战的积极性被激发了出来。

  前敌指挥官吉洪灿将军观察了守军的火力部署后,亦同意调特战支队前来助战。于是,支队长姚胜奉命率领全体特战队员赶往前线报到。

  当东北抗日义勇军骑兵第10师董文将军得知守军是从东北调防而来的伪军张海鹏部和溃逃的崔兴五部时,气得一双眼睛直喷愤怒之火。

  他传令道:

  “弟兄们,对面的守军就是东北调防来的伪军张海鹏部和溃逃的崔兴五部,我们之前被迫退到关外,此次仇人就在眼前,我们绝不能放过他们,一定要一鼓作气拿下宝昌县城!”

  真所谓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师长的命令传达下去后,将士们都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活捉了张海鹏和崔兴五,为东北的父老乡亲报仇雪恨!

  攻城部队的士气被重新调动起来后,董文将军于7月1日下令集中火力摧毁伪军的前沿阵地,然后再乘胜追击,直至攻下县城。

  战斗打响后,由于守敌的火力很猛,骑兵部队几次发起冲击都损失了不少人马,攻城暂时受阻。

  面对守敌的强大火力,攻城部队却因缺乏炮火等重型武器,一时难以接近城门。在此情况下,董文将军只能另想办法来压制守军的火力。特战支队的姚胜队长将战场上的情况都看在了眼里,他主动前去请缨,董将军这才想起了特战支队的特殊作用。

  “姚队长,敌人的火力你都看见了,现在是发挥你们特战支队狙击作战优势的时候了,请你们务必干掉敌人的机枪手和指挥官,掩护骑兵部队攻城。”

  姚胜队长信心十足地回答道:

  “放心吧,董将军,保证完成任务!”

  说完,姚队长敬了一个军礼便指挥特战支队投入战斗。

  战斗发起之前,队长姚胜召集副队长孔豫章、第1分队长葛宏战、第2分队长田旺达、第3分队长姜长庚分析战情,并分配狙击任务。

  “看到没有?敌人在城墙下和城墙上有几十挺机枪,对攻城部队造成了特别大的威胁。若不敲掉这些火力点,我军的损失会更大。”

  众人顺着姚队长手指的方向将城外和城墙上的敌火力点观察了一遍,均明白地点点头。

  田旺达请战道:

  “姚队长,需要我们怎么干,您下命令吧?”

  “对。队长,看着勇士们一个个倒下,我们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弟兄们手都痒痒起来了!”

  葛宏战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姜长庚信心十足地发言道:

  “城墙上的敌人都有掩体,步兵和骑兵都奈何不了他们,正好可以发挥我们狙击队员的优势,克敌制胜,为攻城部队扫清障碍。”

  “看来,大家都很有信心,都等得不耐烦了。姚队,下命令吧?”

  副队长孔豫章见众分队长们的士气都高昂得很,便提了建议。

  姚胜队长扫视了一遍敌人在城墙上吐出的一个个火舌点,当即部署任务道:

  “大家看,敌人在城外和城墙上都有数十个火力密集点,你们的任务是先干掉机枪手和指挥官,然后再狙击其他敌人。一分队到左边狙击,二分队负责中间,三分队负责右边,‘一“字排开来。马上行动!”

  “是!”

  3位分队长立即带领手下队员投入战斗。

  根据敌人防御战线长短的不同,特战队员有针对性地压缩距离,并偷偷地匍匐前进,渐渐地靠近敌前沿阵地,然后两人一组地分散开来,分头瞄准狙击城外和城头阵地上的敌人。

  由于特战支队的狙击步枪都配有瞄准器,且射程远,用不了多久便精确地击毙了一个又一个伪军机枪手,敌指挥官也被击毙数人,其他长官便龟缩起脑袋不敢再露头。

  伪军见旁边的机枪手一个又一个地被干掉,便没人再敢去碰机枪,城外防御阵地上的伪军火力非常明显地减弱下来。

  主要目标被干掉后,特战队员开始寻找目标大的伪军射击,一枪一个准,全都是朝着脑袋打。

  精准的枪法击毙了许多伪军,这令旁边的其他伪军胆战心惊,整个防御阵地上就像是得了传染病似的,一个个都猫着身子不敢再抬头。

  董文将军见时机已到,便下令全军发起全线攻击,特战队员则留在原地掩护,一见伪军抬头就打。伪军见势不妙,只好全部退进城内,并凭借坚固的城墙进行抵抗,骑兵部队又一次受阻。

  特战队员见状,便掉转枪口寻找城楼和城墙上的主要目标射击。随着一个又一个守敌的倒下,伪军火力又一次减弱下来,同盟军趁机开始猛攻城门。

  城楼上的伪军崔兴五焦急地对旁边的张海鹏说道:

  “张队长,看这种攻城情势,恐怕宝昌县城是不保喽!之前你还说我的部队无能,有夸大其词之嫌,还说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瑞在瞧见了吗?怎么样?当面锣对面鼓的,你总该领教了吧?”

  张海鹏不得不承认自己小看了同盟军,并感叹道:

  “没想到,同盟军果然厉害!看来是我误会你了,看在弟兄的面上,请别介意啊?”

  “嘿!别说这些了,还是赶紧想办法吧?你看,他们有狙击手,一打一个准,这样下去是撑不了多久,城门早晚会被攻破的!”

  听了崔兴五的劝告,张海鹏着急地问:

  “倘若弃城而去,你觉得我们该投往何处?”

  崔兴五献策道:

  “我想最保险的是多伦,那儿有皇军的一个旅团,还有李守信的部队,可谓是兵强马壮,外加坚固的防御阵地,估计同盟军不敢来犯。”

  张海鹏迫不急待地说道:

  “那还等什么?赶快走啊,越快越好,若等部队都打光了就没人肯收留我们了!”

  于是,两人便急速下得城楼来,并匆忙上马,带领各自的剩余部队弃城而去,一路慌慌张张地逃往多伦。宝昌城就这样被同盟军收复了。

  打扫战场后,同盟军驻进城内休整,并发布安民告示,以整肃城里的治安秩序。

  次日,前敌指挥官吉洪灿将军将姚胜支队长召到指挥部,大赞道:

  “姚队长,我们同盟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连续夺取康保、沽源和宝昌3座县城,你们特战支队功不可没。如果没有你们的战前侦察摸清敌情和昨天的狙击掩护,我们收复3座县城也不会那么顺利。由此可见,你们特战支队是很有战斗力的,是一支插入敌人胸膛的特殊尖兵!”

  之后,吉洪灿将军又郑重地交待道:

  “据我们掌握的情报看,昨天这一战,宝昌守军已逃往多伦。过几天,我们同盟军就要攻打多伦了,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多伦的守敌究竟有多少兵力,具体防备情况如何?此次叫你来,就是要交给你们特战支队一个侦察任务。考虑到你们已有前几次的侦察经验,此次主要是派你们秘密潜入多伦,摸清守敌的兵力部署情况,为我们乘胜拿下多伦减少伤亡,并打下稳固基础。怎么样,姚队长,有没有信心?”

  姚胜队长当场表态道:

  “保证完成任务!请吉将军放心!”

  “好!我就等着你这句话。”

  吉洪灿高兴地拍拍姚胜的肩膀以示赞赏。

  姚胜请示道:

  “吉将军,那我马上回去准备!”

  吉洪灿微笑地点头道:

  “去吧!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办到!”

  “是!”

  姚胜敬了一个军礼后,离开了前线总指挥部。

  下午,特战支队第2分队的队长田旺达挑选了12名队员化装成当地的回民商贩,分两批进入多伦城。特战支队第1分队的队长葛宏战则率领12名队员化装成当地老百姓,分成4组前往多伦城外的外围阵地侦察敌军的布防情况。

  当天傍晚,城外的侦察小组返回宝昌,葛宏战分队长将队员们留下吃晚饭,自己则与姚胜队长一起前往前敌总指挥向吉洪灿将军报告敌人的外围布防情况。

  葛宏战要了一张纸,在上面画出了多伦城,然后标出了敌人在城外的布防情况,并边画边汇报说:

  “吉将军,据我们侦察,日军在城外设有一道外围阵地,总共修筑了32座碉堡,碉堡与碉堡之间均以交通壕相连接,驻守的基本上是伪军,只有一小队日军负责监督。从伪军的兵力防守来看,估计不到1000人。从火力配备上看,碉堡的北、西、南三面各有9挺歪把子机枪,朝多伦城的东面方向未见到重型武器。地面交通壕的伪军警惕性较强,并且每隔30来米便配置了一挺机枪,看来敌人已提前防备。”

  听了葛宏战的介绍,吉洪灿很肯定地说道:

  “你们提供的情报很重要,敌人外围的布防情况基本摸清楚了。要知道,多伦为察东重镇,是察哈尔、绥远、热河三省之间的交通枢纽,日军肯定要重兵防备。前两战我们遇到的都是伪军,这一次可不同,我们要面对的是实力很强的日本关东军。因此,此战一定要趁势拿下,要是打成胶着战的话,丰宁一带的日本关东军第8师团就会前来增援,到时我们就会成骑虎之势,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至于说敌人早有防备这是自然的,因为溃逃到多伦城的伪军已带去双方的作战情况。”

  姚胜队长佩服道:

  “原来将军早已心中有数,只是尚缺敌人的具体布防情况而已!”

  吉洪灿听了,一笑了之,而后,又问道:

  “到城内侦察的人什么时候回来?”

  姚胜队长回答道:

  “约定时间是晚上10点之前。”

  吉洪灿看了一下手表说道:

  “时间还早得很。走,我们先吃饭去,边吃边聊。”

  既然吉将军都发出了邀请,姚胜与葛宏战也不推托,便欣然跟随前往吃晚餐。

  再说,田旺达的侦察小组分头在城内转了一圈后,获取了一些情报,但因敌军防备很严,不便靠近,故未能涉及到核心机密。情急之下,分队长田旺达决定等夜幕降临后实施抓舌头行动,如此,效果更为理想。

  于是,他们先物色对象,锁定了一名日军翻译官,并探好他的来往线路,以等待夜幕的早点降临。

  这天晚上,特战队员匆匆地吃了一张饼后,便做好了分头行动的准备。5名队员负责抓舌头,4名队员负责接应,其他队员则负责到城墙边寻找出城的路线。任务明确后,大家立即展开行动。

  7月初的天可以说是夏季较热的天气,多伦虽地处北方,但闷热之感仍与南方没两样。

  当晚,这位姓焦的翻译官应伪军大队长崔兴五和张海鹏的邀请在一家饭庄吃饭,他们热得脱了军服,只穿一件白衬衫,在吆喝着行令猜拳,酒喝得正在兴头上。

  原来这两位伪军大队长自从败逃到多伦后,受到了日军指挥官的歧视,内心一直忐忑不安。今晚请焦翻译官前来赴宴,目的是为了请他在皇军旅团长面前多多美言,以博取好感。

  对于焦翻译官能给足面子前来赴宴,他俩自然满心欢喜,并借此机会频频地敬酒讨好。

  数杯酒下肚后,3人都谈得很投机,尽兴之际,焦翻译官便拍拍胸脯应承了他俩的请求。

  隐伏在饭庄外的特战队员见焦翻译官迟迟未出来,都等得很焦急。倘若这样无休止地耗下去,待返回宝昌时肯定会误了约定时间。

  田旺达分队长想来想去,想出一个更好办法。他轻声地交待了身后两名队员几句,他俩便悄悄地离去,一路寻找目标。

  不多时,一小队日军沿街巡逻而来,一位特战队员说道:

  “你看,有一队鬼子过来,要不要动手?”

  同伴队员制止道:

  “不可。鬼子人数太多,若是杀死那么多人,一定会引起鬼子的注意,这与同盟军攻城不利。放过他们,再等等看。”

  这小队鬼子过去后,两位特战队员又继续守候。 特级绝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