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特级绝密

第356章 侦察任务

特级绝密 子蓝之星 13701 2021-04-06 04:02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特级绝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这天下午,特战支队第3分队的队员们身藏短枪和匕首,化装成当地老百姓来到康保县城,除留下18人在城外侦察接应外,其他18人有的挑担、有的坐马车、有的运草料,均分批进入到城内。

  城门的伪军虽然对过往的行人例行盘查,但只是做做样子,查得并不严,因此,特战队员很容易就混进城里。

  进入城内后,队员们按原先的分工分7路开始侦察。一路前往侦察警察局所在的位置及值警情况,一路前往侦察伪军指挥部及其岗哨情况,一路侦察伪军驻地及火力配备情况,另4路负责侦察东南西北4个方向的城门防备及兵力部署情况。

  且说,分队长姜长庚一行3人负责的是侦察伪军指挥部及其岗哨部署情况,他们假扮成商贩模样,由小袁带路,来到一所学校门口,学校旁边就是伪军的指挥部。

  姜队长看到学校操场边有一座简易的5层钟楼,可以说是这附近所有建筑的制高点。

  他转过头来轻声地问道:

  “小袁,你想想办法,争取把我们带进学校。你看见了吧,那座钟楼比较高,只要悄悄地登上去,隔壁伪军指挥部院内的布防情况就能一目了然。”

  小袁点点头,表示道:

  “我想想看,一定想个办法进去。”

  说话之间,正巧有一位中年男子从外面走进学校,看门的那位老头见了,便笑脸相迎,边来开门边打招呼:

  “王老师,您回来了?”

  王老师答话道:

  “刚才到外面办点私事,过一会还有一堂课要上,就先赶回来了。”

  “王老师,您请!”

  门卫打开门,礼貌地让老师进去。

  听了他们的对话,姜队长计上心来,他对小袁说道:

  “我有办法了,过一会咱们再进去。”

  随即,姜队长又转身对手下的队员嘀咕道:

  “过一会我和小袁到学校去,你们留在门口负责监视。”

  队员们明白地点点头。

  两分钟之后,姜队长估计门卫已看不见那位王老师的身影,这时才与小袁往校门口走去。

  门卫站起身警觉地问道:

  “你们找谁呀?”

  姜队长机灵地答道:

  “老伯您好!刚才王老师叫我们来帮他清理宿舍,他自己先回来上课了,让我们随后就到。”

  “噢,是这样,王老师刚回来,你们进去吧!”

  门卫边说边打开门让他们进去。

  姜队长似乎想到了什么,便转过头来问道:

  “对了,老伯,请问这堂课快到下课时间了吧?”

  门卫自我得意地应道:

  “这上下课时间我可把得准,再过17分钟就要下课了。”

  姜队长微笑地说道:

  “谢谢老伯!”

  “不谢,不谢!”

  门卫客气地挥挥手,并关上小门。

  留在校门口的2名队员蹲在几位卖菜人的后面,同时监视着周边的情况,以便暗中负责接应掩护。

  到了校园后,各班级正处于上课期间,人头游动少,所以,姜队长与小袁俩就更需特别地谨慎小心,以防打探之事走漏消息。

  他俩沿着走廊大大方方地走,并边走边打探建筑的最高处,直至拐到钟楼旁。

  “此钟楼是学校的最高处,我上去看看,你留在楼梯口负责警戒。”

  小袁听从安排而留下,姜队长则独自登上钟楼,直至顶层,才从怀里摸出望远镜,开始仔细观察起隔壁崔家大院里的情况。

  设在崔家大院里的伪军指挥部,除了院门外和院内指挥部门口各有两名哨兵站岗外,院内其他地方来往走动的伪军三三两两的,人数并不多。正院后面两边的侧厢房是住宿的地方,看来也仅够伪军指挥部里的人用。大院的后院能看见一处马棚,一名伪军在给马槽里添草料,有4匹马正吃得津津有味。

  姜队长一边观察心里一边在想:

  “看来,伪军指挥部的防备很松懈,并没有强大的火力配备,估计他们防备的重点应该是在城门口吧。”

  观察得差不多后,姜队长便取出随身带来的纸和笔,将崔家大院里的伪军指挥部的布局情况一一画了出来,还在旁边做上一些标注。

  正当他全身贯注地投入到画草图之中时,钟楼上“铛……铛……铛……”的钟声突然响起,把姜队长惊吓得连心脏都要嘣出来似地。

  紧接着,一群群学生就像放鸭子似地从教室里快速涌向操场,各种嘈杂声便响成一片。

  原来是下课的时间到了……

  姜队长赶快收拾好东西藏入口袋,然后拾级而下来到地面,此时,小袁也焦急地等候着队长能抓紧下来。

  姜队长一见小袁便挥手道:

  “情况已摸清,走,趁人多我们快离开学校。”

  不慌不忙地来到校门口,门卫前来开门,老头随意问:

  “这么快就好啦?”

  姜队长回话道:

  “我们只是帮忙移一下书橱和一张床,也用不了多少时间。老伯,谢谢了!”

  “不谢,二位走好!”

  门卫非常客气地打招呼。

  离开学校后,姜队长一行径直来到县城的西门饭店会合。此时,除了西城门这一路已在楼上喝茶外,其他几路尚未前来汇合。

  大家坐下喝了一杯茶后,西门这一路领头的队员小李子欲向姜队长汇报侦察情况,却被他摇摇手阻止了。

  姜队长环顾左右,见楼上还有另外一桌客人,故轻声问道:

  “都摸清楚啦?”

  小李子点点头。

  姜队长端起茶杯一边喝茶一边示意道:

  “这里说话不方便,回去再详细汇报。”

  小李子明白,便退回到自己那一桌继续喝茶。

  姜队长看了一下怀表,离最后会合时间还有十几分钟,于是他便叫来店小二,要了2盘瓜子和2盘花生米。

  店小二问:

  “老板,请问你们正餐吃点什么?”

  姜队长吩咐道:

  “噢,是这样,过一会我还有十几位伙伴来你这里吃饭,你给我烧18碗羊肉面,等他们到齐了再端上来,楼上那两桌我们包了。”

  “好嘞!过一会就给您端来,老板,您稍候!”

  店小二高高兴兴地下楼去招呼其他客人。

  特战队员们边喝茶边嗑瓜子,以等候其他5路队员前来会合。

  没过多久,所有的弟兄已陆续会合到位。经私下嘀咕着简要汇报,姜队长对各路侦察到的情报表示满意。

  此时,店小二也开始吩咐人手将大碗面端了上来。

  提早吃过晚饭后,特战队的人仍按进城时的安排分批出城。来到郊外后,各路队员均顺利地与接应的小组会合,之后,便大摇大摆地返回驻地。

  当晚,姜队长将各路侦察到的伪军兵力及布防情况进行了汇总,并动手画了一张康保县城的伪军火力布防草图,之后便在支队长姚胜的带领下向高长根旅长和梁相东参谋长作了详细汇报,至于有关日本黑龙会方面的情报,目前尚未发现有任何活动迹象。

  高旅长非常重视,随后,他便亲自前往司令部向马向光司令汇报了特战支队的侦察情况,并递上了姜队长画的那份伪军布防草图。

  马司令看后非常高兴,当场称赞特战支队出色地完成了侦察任务,并表示待拿下康保县城后,要上报冯将军为特战支队记上一大功。

  次日上午,按照司令部的部署,高旅长又派出了第2支侦察小队前往沽源县城,葛宏战的第1分队担当了此次侦察任务。

  按照之前康保侦察的套路,分队长葛宏战也留下了1个小队负责县城外围的侦察,其他人则分批化装潜入县城,然后分头行动。

  担任向导任务的小段将葛宏战一行5人带到了一家中草药店暂时歇脚喝杯茶,店老板在后院热情地接待了来客。

  “小段,听说你参加了马向光将军的抗日同盟军,今个儿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

  这位年龄在45岁左右的药店老板一坐下便直统统地问。

  分队长葛宏战感到很突然,便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小段。

  小段立刻明白过来,忙站起来向分队长介绍道:

  “噢,你看我都忘介绍了,这位药店老板是我的姨父,姓胡,他们一家人都非常痛恨鬼子和二鬼子,支持抗日活动,敬佩抗日英雄。”

  接着,又向店老板介绍道:

  “姨父,我们是马向光将军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这位是我们的葛队长。”

  药店老板忙站起来,双手作揖恭敬地致歉道:

  “原来是抗日英雄,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失敬,失敬!”

  葛宏战也回敬道:

  “不好意思,胡老板,打扰您了!”

  “不不不,能见到抗日英雄,是我的荣幸。”

  胡老板显得非常的兴奋。

  小段问道:

  “姨父,二鬼子在城里的驻防情况你清楚吗?”

  “什么?驻防情况?”

  胡老板一下子摸不着头脑。

  葛宏战解释道:

  “就是二鬼子在城门口和城内的兵力、火力配备、指挥部位置、兵营驻地这些情况。”

  胡老板这才听懂,并答道:

  “这个情况,有的是听讲过,有的是我亲眼见过。”

  “姨父,那你就给我们说说看呗。”

  小段急不可耐地要求。

  胡老板想了一下,这才坐下来介绍道:

  “县城的4个城门我倒是经常走动。据我所知,除了戒严时二鬼子出来的人较多外,平时每个城门内外各有七、八个二鬼子站岗盘查,城楼上还有一小队人来回巡逻,好像还有两挺歪把子枪摆在上面。”

  “你提供的这个情况很重要,与我们进城时看到的差不多。他们的指挥部设在哪里,你知道吗?”

  葛宏战又接着问。

  胡老板点头道:

  “知道,就设在警察局里面。前几天,二鬼子有位长官叫什么刘队长的,他的小老婆生病,就派了一个勤务兵来请我,我便去了。当我到了他们的指挥部后,那个刘队长便亲自带我去他指挥部后面的一幢住房为他小老婆看病。”

  葛宏战听后高兴万分,并继续追问道:

  “看来,我们算是找对人了。胡老板,你说说看,从警察局门口到二鬼子指挥部,有多少人站岗?枪炮等火力配置怎样?”

  胡老板知道抗日队伍需要知道这些情报,便将自己所知的都毫无保留地介绍起来:

  “我进去的时候,好像门口旁边堆了一些麻袋包,上面架着一挺机关枪,有两名二鬼子守着。对了,还有两名警察也在另一侧站岗。门口进去往左的第二幢房子是二鬼子的指挥部,门口也有两名二鬼子站岗。一路上除了偶尔有警察和二鬼子进进出出外,我并没有看到有炮筒子之类的东西。”

  “二鬼子的指挥部是设在警察局,那他们的驻地是设在哪儿?你知道有多少人吗?还有,城里有鬼子兵吗?”

  分队长葛宏战进一步问。

  “二鬼子的驻地,就是他们睡觉的地方吧?嗯……都集中于两处地方,一处是在城东小学,另一处是在北面城墙边的旧营房里。他们的人数有多少,我不清楚,只知道是一个大队。至于鬼子兵嘛,目前没见到过,可能是县城太小不值得派鬼子来守吧!”

  胡老板回想了一下,将知道的所有情况都告诉给了葛队长。

  “你们了解二鬼子的情况,是不是要打县城?我们全城老百姓都盼着这一天呢!”

  胡老板一边问一边用期待的目光看着葛队长,希望从他的口中吐露出老百姓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面对胡老板的期盼,葛宏战分队长相信他的为人,既然胡老板能为特战队提供情报,也就能为同盟军日后的行动计划保密。于是,葛队长微笑着告知道:

  “胡老板,您猜得不错,过不了多久,我们抗日同盟军就会收复沽源县城。不过,眼下是非常时期,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惊动敌人,所以,您要注意为我们保密,千万不可对外声张,最好是连家属都不要说,这样才能确保我们早日拿下县城。”

  证实了这一好消息,胡老板已兴奋得流下了热泪,他拼命地点头道:

  “我明白,我明白,我们都盼着这一天呢!来,大家喝茶!”

  于是,众人都举起茶杯,高高兴兴地又喝起了茶来。

  就在这时,门外响起了“笃笃笃”的敲门声……

  “谁?”

  胡老板警惕地问。

  “老板,是我,小溜子。”

  “别担心,是我店里的伙计。”

  胡老板告知后,便前去开门。

  这名店伙计向老板报告道:

  “老板,那个二鬼子又来抓药了,点名要见您。”

  胡老板交待道:

  “你让他等一下,就说我马上就来。”

  店伙计离开后,胡老板解释道:

  “那个二鬼子,噢,就是刘队长的小老婆得了肺病,这几天已有好转,估计是他的勤务兵又来抓药了。你们就呆在这里别出去,我把他打发了就回来。”

  说完,胡老板走出去将门关上,并径直来到前面的药店大堂。

  一见面,胡老板便上前主动套近乎:

  “长官,让您久等了!刘太太的病好点了吗?”

  “好多了,胡老板,您真是神医哪!太太说服用了您给开的药方很见效,问您是否要调整药方,还须再抓几副药?”

  勤务兵乐呵呵地说。

  胡老板答道:

  “刘太太说见效,说明原药方已对症,不需调整,估计再服用3天就完全好了。”

  “伙计,按原来的方子给这位长官再配9贴药。”

  伙计应诺,开始动手抓药。

  趁此机会,胡老板与勤务兵随意聊了起来:

  “长官,你们一个大队有多少人啊?”

  勤务兵警觉地反问道:

  “你问这个干嘛?好像不是你该问的吧?”

  胡老板解释道:

  “长官,您别误会!我是说你们一个大队总有好多人吧,怎么也不配几名军医呢?”

  “噢,原来是这个意思!”

  勤务兵这才放松警惕,并接了话题说道:

  “军医倒是有两个,只是还没来报到。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估计是刚到沽源县不久还立足未稳吧!您说得是,我们一个大队怎么说也有500来号人,要是每天有百分之一的人生病,那至少也有五六个人吧,看来军医不多配几个还真不行!”

  胡老板又问道:

  “你们的部队分驻两地,最好每处都安排一个医务室,省得长官们两处跑。请问,这两处究竟住了多少人?”

  勤务兵又警觉地反问道:

  “你怎么又问这个?这可不好随便知道的!”

  胡老板机智地说道:

  “我是一个中医,知道了好为你们测算一下,多少人配多少名军医才合适嘛!”

  “噢……对对对。那我告诉你,城东小学这边的驻地有230多人,城北的营房驻地有280多人,你给算算看,需要配多少名军医才合适?”

  勤务兵边说边看着胡老板。

  胡老板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

  “看来,人多的这边需要3名军医,人少的那边需要两名,总共需要5名军医。”

  勤务兵摇头道:

  “日本人才不管我们死活呢!能配给我们两名军医就算谢天谢地了,哪肯给我们配5名军医。算了,这些事也用不着我来操心,还是让长官们自己去考虑吧!”

  这时,药店伙计已包好药,胡老板走过去将柜台上的药提起来递到勤务兵的手上,说道:

  “长官,药抓好了,您慢走!”

  勤务兵接过中药,连药费都不付,只说了声“谢谢胡老板”转身便走了。

  胡老板摇摇头,轻声骂道:

  “他娘的,又不付钱,总是来揩油!看你们还能蹦哒几天?!”

  回到后院,胡老板一五一十地将刚才套问出来的兵力情况又告诉给了葛队长。

  葛宏战大为惊喜,并对胡老板的热心帮助表示感谢。

  轻而易举地获取情报后,葛队长一行便别过胡老板,匆匆出城来到约定的郊外胡杨林中会合。

  此时,除一路人马尚未到外,其他几路队员都已顺利完成侦察任务并会合在一处。

  分队长葛宏战趁这段等候的时间先听取这几路的侦察情况汇报,并对获得情报的真实性进行对比分析,最终4个城门的兵力部署与防备情况与葛队长一行掌握的情报大致相同。

  傍晚时分,负责打探伪军驻军兵力部署情况的这一路队员也前来会合。葛队长问道:

  “发生了什么情况?怎么这么晚才出城?”

  这一组的负责人汇报道:

  “伪军在抓人修葺营地,我们一名兄弟躲避不及,被押去做苦力,天暗下来才找机会逃脱,所以,出城晚了些。”

  葛队长关切地问:

  “有没有受伤?”

  “这倒没有。就是白白浪费了大半天时间。”

  “那情报摸到手了吗?”

  “基本摸清了。目前,城东与城北两个驻地的伪军防备情况已摸到,由于怕抓舌头会打草惊蛇,故此,只知道总共是一个大队的人马,却不知两处具体住有多少人数,但可以肯定都不下200人。”

  葛宏战分队长纠正道:

  “两地的具体人数我们已掌握,城东小学驻有230多人,城北旧营房驻有280多人,其他情况我们回去再说。”

  “弟兄们,此地不宜久留,马上收队返回。”

  “是!”

  特战支队第1分队在葛宏战的带领下,于当晚胜利返回驻地。

  次日上午,沽源县城的伪军布防情况经由独立旅梁旅长报到了马向光将军的司令部。

  至此,康保与沽源两个县的伪军布防情况已被同盟军掌握,冯将军决定发起察东战役,并首先拿康保县的守军开刀。

  首战任务交给了北路同盟军第一梯队第5路军的董文部,董文将军经慎重考虑,将这一初战任务交给了属下的赵力生部。

  6月21日晚,赵力生召开战前会议,根据独立旅特战支队提供的情报,康保守军的布防情况已一目了然,各部欣然地接受了任务。

  22日,赵力生率领部队从张北直逼康保,南门城楼上的伪军排长慌忙打电话向崔兴五大队长报告。

  “崔大队长,不好了!抗日同盟军的部队往南城门方向杀过来了。”

  崔兴五忙问:

  “什么?来了多少人?”

  伪军排长惊惶失措地汇报道:

  “好多好多人,前面是骑兵部队,后面还有其他部队,飞扬起来的沙尘都遮住了视线,我们看不清楚哪!”

  “什么?看不清楚?那你们马上将城门关上,先给我顶着,我立刻派部队过来。” 特级绝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