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特级绝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933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战乱年代,从周易学角度而言,即为一国的多事之秋。一方面是国军调集了近百万军队准备发动对江西红军的第五次围剿,另一方面是日本关东军在伪军的配合下步步进占察哈尔地区,两大区域弥漫着浓郁的战火硝烟,最终受害的均是战区里的广大民众。
面对着外敌的侵略,蒋集团不顾广大民众的抗日诉求,却一味地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热衷于打内战,引起了国内各界的不满。
1933年春,在江西武阳老家休养的梅花会总舵主“龙爷”, 凭借自己国民党元老的身份,一反常态地使用原名李驭龙,公开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而奔走呼吁。
李驭龙一再主张对日抗战,要求改良政治,尊重言论自由,以维系人心,一致御侮。慑于李驭龙在国民党内的影响力,蒋总司令表面上表示“待剿灭了共匪后,一定掉转枪口驱逐日寇。”背地里却对李驭龙产生反感,并骂李驭龙“娘希屁,倚老卖老,尽为共党说话!”
李驭龙虽亲往南京面陈“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要求,但他也素知蒋总司令的为人,早就认定他是个不可信之人。因此,当蒋一再挑起内战,干戈相见,屠杀同胞,绝不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时,李驭龙更感气愤,并持坚决反对态度,还常借赋诗来表达忧愤之情。
他赞赏李烈钧的《过金陵舟中晚眺》,并挥毫写道:“叹息故园多鹤唳,懒从沧海看龙争。阋墙毕竟缘何事,孰挽银河洗甲兵。”鲜明地表达了反对蒋介石打内战和对红军进行“围剿”的态度。
为了动员国内进步的武装力量北上抗日,同时也是为了梅花会人寻找并追杀掌握我中华古老藏宝重要线索的黑龙会小野会长,李驭龙不辞劳苦,亲自前往泰山探访在此隐居的马向光将军,劝其出山“并力扶危”,两位故人在蓬菜阁交谈了许久。
李驭龙劝道:
“向光兄,汝乃军中大将,时下国难当头正需用人之际,我深知兄之为人,并不甘愿逍遥自在地隐居于此。据弟所知,眼下察哈尔地区已拉起了数支抗日救国军,德高望重的冯玉祥将军也将振臂一呼,将各支抗日力量凝聚于一处,以便统一指挥,兄长何不趁机出山前去助其一臂之力?”
马向光将军答道:
“自中原一战失利以来,我所部均被蒋收编,还有一部被武力镇压,我手上已无可调之兵力,故此隐居于此,以等待时机。今施祥兄所言之事,早先曾有人托信请我出山,我亦有所心动。近日来,我一直反复地思考,察哈尔地区的数支抗日救国军或是义勇军的联合,尚需有得力之人出面联络方能形成合力,否则将会是一群乌合之众。不知施祥兄有何见教?”
李驭龙思忖了一会,说道:
“据传,中共已派得骨干人物在秘密推动说合,估计时机已成熟,只缺一位值得冯将军信任的得力助手了。”
“噢!这样看来须先接触一下中共方面的人以摸摸情况,倘若条件成熟,我定会出山去助冯玉祥将军一臂之力。但有一点我说不准,若是我公开打出抗日旗号,南京方面会不会干涉?我想,他蒋某人不抗日,总不能不让民众自发抗日吧?”
马向光既对自己是否出山作了表态,同时也对国民政府是否会出面干涉表示担忧。
李驭龙以为是,并发表看法道:
“整合各支抗日力量成立一支民间抗日部队,这是广大民众的意愿,一定会得到全国民众支持的。我想,蒋某人虽不好公开反对,但私下里一定会掣肘,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过,眼下顾不了许多了,恢复国土才是正事,不知将军出山后会如何来协助冯将军领导这些抗日武装?”
马向光将军微笑着道出了自己的设想:
“我打算协助冯将军整合察哈尔地区的各支抗日武装力量,树起‘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旗帜,动员我原有的部下投入冯将军的麾下,以壮大抗日队伍,然后将这一地区的日伪军驱逐出去,尽速恢复被占领土。”
李驭龙高兴地赞道:
“向光兄深明大义之举,实令小弟敬佩!兄出山肩负使命之时,弟也当为你组建抗日部队做点准备工作。我是这样想的,一方面派人与中共秘密联系,尽快推动促进各支抗日武装之紧密联合;另一方面,我将电令自己的独立师北调一个旅到察哈尔归你指挥,以协助你开展抗日活动,不知向光兄意下如何?”
冯将军紧握李驭龙的双手,非常感动地说道:
“有施祥兄的鼎力支持,我就更有把握、更有信心了!”
两位老朋友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并对下一步组建民众抗日部队充满了无限希望。
高兴之余,李驭龙拿起毛笔,当场手书了一副对联以抒怀。上联是:攻错若石,同具丹心扶社稷;下联是:江山如画,全凭赤手挽乾坤。
在中华民族面临外敌入侵的危难之际,两位爱国将军勇于在风口浪尖中担此大任,其合力抗日救国的思想情怀跃然纸上。
两周后,马向光将军前往西北各地联络,并邀请原有旧部聚谈叙旧。部下们见到了自己的老长官,都激动得泪流满面,并纷纷畅述中原大战后各自的经历,表达出重新跟随老长官的急迫心愿。马将军趁机阐明了本次前来组建抗日部队的计划,并欢迎原有旧部重新归建于冯将军麾下,同时由这些部下出面联络其他各部,力争在短期内壮大抗日队伍。
没过多久,马将军的旧部归心似箭,都纷纷前来投靠,并当即表示迅速归建。至此,冯将军有了马向光将军的协助,所期待的抗日主力已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李驭龙派出的梅花会玄武舵的人与中共方面的联络也取得很大进展,在中共地下组织的大力推动与帮助下,分散于察哈尔各地的抗日武装也形成了共识,并同意集结于冯将军的麾下,在冯将军的率领下,有组织地统一进行抗日武装斗争。
1933年5月中旬,梅花会独立师师长“写芙蓉“陈悦仙决定抽调两个团的兵力和特战支队前往参战,并在部队驻地举行了出征誓师大会,为将士们饯行。之后,部队由高长根副师长和梁相东参谋长率领,分批通过海运线路和陆路秘密低达张家口,前往加盟抗战军事行动。
当马向光将军了解到特战支队具备很强的实战能力后,心下甚为高兴,并打算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同时建议将独立师派来的部队命名为独立旅,直属冯将军的司令部指挥,高长根副师长兼任旅长,梁相东参谋长兼任副旅长。
5月下旬,冯玉祥将军在张家口举行“民众抗辱救亡大会”,并正式宣告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所统辖的部队包括冯将军的原西北军旧部、杨振芳组建的“抗日救国军”、梅花会派来的独立旅、蒙古族武装和绥远民团、赵力生的“察哈尔省自卫军”、从东北退到关内的抗日义勇军、由热河退回的“热河抗日民军”、还有收编的土匪武装,人数共有10余万之众。
随即,同盟军向全国发出通电,主张联合各党各派各军,共同抗日。不久,全国各界人民纷纷表示拥护和支持,许多群众团体、社会名流以及高级将领亦先后致电冯将军等表示支持和祝贺。
与此同时,中共又发动北平、天津和太原等地大批学生和青年,到张家口去参加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从东北、热河到察哈尔,愿意抗日的部队,都云集于同盟军的旗帜之下,这样,同盟军迅速发展到了十几万人。
之后,冯将军委托马向光将军部署了对军队的整训,并派梅花会的独立旅官兵到各部开展战前集训,半个月后,即调遣部队开始主动出击,展开了驱逐日寇收复国土的战斗。
6月中旬,冯将军计划发起察东战役。为确保初战取胜,马向光将军经慎重考虑,将侦察任务派给了直属独立旅,并由特战支队负责摸清敌人的防守情况。
姚胜支队长接受任务后,便让副支队长孔豫章召集3位分队长前来商议,以便部署侦察任务。
经商议,姚胜支队长决定派姜长庚的第3分队抽调部分人化装出发,潜入康保县城侦察敌军的布防情况,葛宏战的第1分队则派人于次日出发前往沽源县城侦察,而田旺达率领的第2分队则派出一部分兵力负责在城外接应。同时要求注意收集有关日本黑龙会小野会长的情报,一有线索即进行深查,并尽快向支队长汇报。
为确保侦察任务的顺利完成,梁相东参谋长从友军处调来了两名战士,他们分别是康保和沽源两个地方的本地人,对当地情况非常熟悉,不久前刚参加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此次调他们来,就是专门给特战支队执行侦察任务当向导的。
出发前,分队长姜长庚先请向导小袁对照地图简要介绍了康保县城里的有关总体布局情况,好让众队员事先有一个大概了解,以便于到了城内后可分头侦察敌人的布防情况。 特级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