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李绅
绅,字公垂,亳州人。元和元年武翊黄榜进士,与皇甫湜同年,补国子助教。穆宗召为翰林学士,累迁中书舍人。武宗即位,拜中书侍郎、平章事。绅为人短小精悍,于诗特有名,号“短李”。与李德裕、元稹同时,称“三俊”。集名《追昔游》,多纪行之作,又《批答》一卷,皆传。初,为寿州刺史,有秀才郁浑,年甫弱冠,应百篇科,绅命题试之,未昏而就,警句佳意甚多。亦有集,今传。
【注释】
①亳(bó)州:州名,治所在今安徽亳州。此乃其祖籍,李绅实为常州无锡(今属江苏)人。
②武翊(yì)黄:字坤舆,武元衡之子,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府送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称“武三头”,官至大理卿。
③皇甫湜: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人。元和中擢进士第,官工部郎中。从韩愈学古文,流于僻奥。
④国子助教:学官名,属国子监,协助博士授业。
⑤穆宗:即唐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初名宥,封建安郡王,进封遂王。元和七年(812)立为太子,改名恒。宪宗死,宦官王守澄等拥立为帝。在位期间,喜欢宴游,怠于国事,朝政日非。长庆四年(824)正月,因服金丹致死。
⑥武宗:即唐武宗李炎,本名瀍唐穆宗第五子,始封颍王。开成五年(840)文宗崩,宦官仇士良等矫诏拥立为帝。在位时任李德裕为相,对宦官、藩镇稍加抑制,籍没仇士良家财,下令灭佛,拆毁寺院,没收寺院田产,勒令僧尼还俗为民。迷信神仙方术,以服金丹致死。
⑦中书侍郎:官名,为中书令之副,参议国家大政,常出任宰相职,参预中枢决策。平章事:处理政事,此指任宰相。
⑧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之子。唐武宗时官拜太尉,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唐宣宗时贬为潮州司马,后再贬崖州司户参军,卒。元稹:传见本卷前文。下文“三俊”之称,为三人同在翰林时所起。
⑨寿州:州名,治所在今安徽寿县。
⑩郁浑:生平不详。
⑪百篇科:唐以诗赋取士,另设百篇科,有请求终场作百篇以表现捷才者,即命试。
【译文】
李绅,字公垂,亳州人。元和元年(806)武翊黄那一榜的进士,与皇甫湜是同年进士,补任国子助教。唐穆宗召入朝廷担任翰林学士,累迁为中书舍人。唐武宗登基,拜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李绅虽身材短小但行事精悍,在诗歌方面特有才名,人送外号“短李”。跟李德裕、元稹同在翰林院时,被人们称作“三俊”。文集名叫《追昔游》,多是记录行踪的作品,又有《批答》一卷,都流传在世。李绅起初担任寿州刺史时,有位秀才叫郁浑,年纪刚二十,应举来考百篇科,李绅出题考他,不到黄昏就写完了,其中警策的诗句和良好的诗意很多。郁浑也有集子,流传至今。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