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张祜
祜,字承吉,南阳人,来寓姑苏。乐高尚,称处士。骚情雅思,凡知己者悉当时英杰。然不业程文。元和、长庆间,深为令狐文公器许,镇天平日,自草表荐,以诗三百首献于朝,辞略曰:“凡制五言,苞含六义,近多放诞,靡有宗师。祜久在江湖,早工篇什,研几甚苦,搜象颇深,辈流所推,风格罕及。谨令缮录,诣光顺门进献,望宣付中书门下。”祜至京师,属元稹号有城府,偃仰内庭,上因召问祜之词藻上下,稹曰:“张祜雕虫小巧,壮夫不为,若奖激大过,恐变陛下风教。”上颔之。由是寂寞而归,为诗自悼云:“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更不疑。”遂客淮南,杜牧时为度支使,极相善待,有赠云:“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祜苦吟,妻孥每唤之,皆不应,曰:“吾方口吻生花,岂恤汝辈乎!”性爱山水,多游名寺,如杭之灵隐、天竺,苏之灵岩、楞伽,常之惠山、善权,润之甘露、招隐,往往题咏唱绝。
【注释】
①南阳:郡名,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当为张祜郡望。
②姑苏:州名,治所在今江苏苏州。
③程文:科举考试时作为示范的文章样式。因应试的人必须依照这个程式作文,所以称之为程文。据学者考证,张祜学过程文,辛文房误。
④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
⑤令狐文公:即令狐楚,传见本书卷五。
⑥天平:据学者考证,令狐楚推荐张祜当在元和十五年(820)令狐楚担任宣歙观察使期间。天平即天平军,方镇名,治所在今山东东平,令狐楚大和三年(829)到任。
⑦苞含:即包含。
⑧研几:研探细微的征兆及事理。
⑨缮录:缮写誊录。
⑩光顺门:唐长安城大明宫内紫宸殿西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北龙首原上。
⑪中书门下: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的地方。
⑫城府:城池和府库,比喻令人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
⑬偃仰:俯仰,比喻随俗应付。内庭:也写作内廷,指皇宫内。
⑭上:指唐穆宗,当时元稹甚受宠幸,而元稹与令狐楚有矛盾,故有贬低张祜之举。
⑮“雕虫小巧”两句:扬雄《法言·吾子》称辞赋为“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
⑯颔:点头。
⑰“贺知章口徒劳说”两句:出自《寓怀寄苏州刘郎中》,诗句意谓像贺知章称赞李白一样称赞我的令狐公白称赞了,看来我此身是孟浩然那样的处士命越发不必怀疑了。
⑱度支使:此亦误,杜牧在淮南担任节度推官等职,非度支使。
⑲“何人得似张公子”两句:出自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时在会昌五年(845),杜牧担任池州刺史。所选诗句意谓谁能像张祜一样,靠着一千多首好诗歌可以轻视高官厚爵?张公子,即张祜。
⑳口吻生花:嘴唇上像是开出花朵,形容灵感涌来,诗语妙句不断。吻,嘴唇。
(21)恤:顾念。
(22)杭:即杭州,治所在今浙江杭州。灵隐:即灵隐寺。天竺:即天竺寺,在今浙江杭州灵隐寺南山中。
(23)苏:即苏州,治所在今江苏苏州。灵岩:即灵岩寺,又名崇报寺,在今江苏苏州西南灵岩山上,为中国佛教净土宗著名道场之一,在东南亚一带颇有声望。楞伽:即楞伽寺,在今江苏苏州西南六公里的石湖上方山。
(24)常:即常州,治所在今江苏常州。惠山:即惠山寺,在今江苏无锡西郊的惠山东麓。善权:即善权寺,在今江苏宜兴西南部。
(25)润:即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甘露:即甘露寺,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后峰上。招隐:即招隐寺,在今江苏镇江南郊招隐山东麓。
【译文】
张祜,字承吉,南阳人,来到姑苏寓居。喜爱高蹈风尚,自称为处士。诗情风骚,情思雅正,举凡与他知心的朋友都是当时的英雄豪杰。然而却不学习考场的文章。元和、长庆年间,尤其被令狐楚器重赞许,令狐楚在任天平军节度使的时候,亲自起草上表推荐,拿三百首他的诗歌进献给朝廷,推荐语大概说:“凡是创作五言诗,都应该包含六义,近来人们的诗歌创作却多有放纵荒诞,没有可以学习的造诣精深的宗师。张祜多年漂泊民间,早年就工于写诗,非常辛苦地研究诗歌的精微肌理,很深地搜寻物象入诗,被他的同辈人所推服,他们的诗歌很少能赶上他的风格。我恭谨地让人缮写誊录张祜的诗歌作品,把它们带到光顺门进献给朝廷,希望陛下宣旨拿给政事堂的宰相们办理。”张祜到达京师,正值元稹号称有心机,在朝廷内权势很大,唐穆宗因此召见他,问他张祜的辞藻水平高低,元稹说:“张祜是雕虫小技,大丈夫不作这些诗歌,如果您奖赏激励过了头,恐怕会改变您的风俗教化。”唐穆宗点头同意元稹的意见。因此张祜无所收获落寞地回去,作诗悼念自己说:“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更不疑。”于是客居淮南,杜牧当时担任度支使,对他特别好,有诗歌送给他说:“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张祜勤苦作诗,妻子女儿每次叫他,他都不回应,说:“我正吟诗吟得嘴上都开出灵感之花了,哪里会顾念到你们呢!”张祜天性喜爱游山玩水,常游览著名寺庙,比如杭州的灵隐寺、天竺寺,苏州的灵岩寺、楞伽寺,常州的惠山寺、善权寺,润州的甘露寺、招隐寺,常常题诗吟咏堪称绝唱。
同时崔涯亦工诗,与祜齐名,颇自放行乐,或乘兴北里,每题诗倡肆,誉之则声价顿增,毁之则车马扫迹。涯尚义,有《侠士》诗云:“太行岭上三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别。”尝共谒淮南李相,祜称“钓鳌客”,李怪之曰:“钓鳌以何为竿?”曰:“以虹。”“以何为钩?”曰:“新月。”“以何为饵?”曰:“以‘短李’相也。”绅壮之,厚赠而去。晚与白乐天日相聚宴谑,乐天讥以“足下新作《忆柘枝》云‘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乃一问头耳。”祜曰:“鄙薄之诮是也。明公《长恨歌》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都不见。’又非目连寻母邪?”一座大笑。初过广陵曰:“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大中中,果卒于丹阳隐居,人以为谶云。诗一卷,今传。
【注释】
①北里:唐长安城平康坊东北处的三条曲巷,因在都城之北和本坊北门之内,故称“北里”,此处为妓女聚居之地,后亦指妓院。
②倡肆:即倡馆,妓院。
③“太行岭上三尺雪”以下几句:意谓人世间的艰难就像太行山岭上三尺厚的积雪一样多,我崔涯怀袖中有一把三尺宝剑。一旦能遇到知心的知己,马上就会跟他一起出门,与妻子儿女诀别。意谓愿意为知己献出生命,不以家庭为拖累。太行岭,即太行山,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的大山脉,太行高峻险恶,多用以比喻世道艰难,如李白《行路难》“将登太行雪满山”。三尺铁,指宝剑。
④淮南李相:指李绅,曾任淮南节度使,也做过宰相,故称。传见本卷前文。据学者考证,此事不可尽信。
⑤钓鳌(áo):喻抱负远大或举止豪迈。鳌,传说中指海里的大鳖或大龟。
⑥短李:指李绅,因为身材短小精悍,故称。
⑦白乐天:即白居易。传见本书前文。
⑧“足下新作《忆柘枝》云”以下几句:《忆柘枝》,即张祜《感王将军柘枝妓殁》。所选诗句意谓绣着鸳鸯图案的衣带抛弃在哪里?绣着孔雀的单衫又交付给了谁?乃询问逝去妓女的主人是否还记得她。钿(diàn)带,镶金为饰的衣带。罗衫,用丝、绢、绫、罗等质料制成的深衣形制的单衫。问头,即款头,官府讯问罪人时写在纸上的问题。
⑨鄙薄:浅陋微薄,多用作谦辞。诮(qiào):讥诮。
⑩明公:旧时对有名位者的尊称。
⑪目连:又称目犍连,是摩诃目犍连的简称,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其母死后堕入饿鬼道(佛教所说的六道之一,堕入饿鬼道后不得饮食,常受饥渴)中,目连亲用十方威神之力,寻母并使母脱离饿鬼道的苦难。目连寻母是民间流传最广的佛教故事之一。
⑫广陵:郡名,治所在今江苏扬州。
⑬“十里长街市井连”以下几句:引诗原题《纵游淮南》,诗意谓扬州这里十里长街街市和民居相连不断,在月明之夜走到桥上仿佛能看到神仙。人的一生只应该死在扬州,禅智山这一带风光优美是死后作墓田的好地方。禅智山,在今江苏扬州北蜀冈,附近多唐墓。只合,只应该。
⑭丹阳:州名,治所在今江苏镇江,与扬州相邻。
【译文】
跟张祜同时的崔涯也工于写诗,跟他齐名,很放纵自己及时行乐,有时乘着兴致来到妓院,总是在倡馆为妓女们题诗,被崔涯赞誉过的妓院就会名声价格顿时增加,被他诋毁的就会车马绝迹无人光顾。崔涯崇尚道义,写有《侠士》诗说:“太行岭上三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别。”张祜曾与崔涯一起拜谒时在淮南任职的宰相李绅,张祜自称是“钓鳌客”,李绅奇怪地问他:“要钓起巨大的龟鳖,你用什么做鱼竿?”张祜说:“用彩虹做鱼竿。”李绅又问:“用什么做鱼钩?”张祜说:“用新月做鱼钩。”李绅继续问:“用什么做鱼饵?”张祜说:“用外号‘短李’的宰相来做鱼饵啊!”李绅认为他的胸怀很壮大,给他丰厚的馈赠让他离开。晚年跟白居易每天相聚,宴会开玩笑,白居易讥讽他才写的《忆柘枝》说“鸳鸯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付阿谁”,是审讯犯人时所提的问题罢了。张祜说:“您对拙作的讥诮是对的啊。您写的《长恨歌》,其中有两句叫‘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都不见’,又难道不是目连上天入地去救母吗?”整个筵席的宾客都开怀大笑。起初路过广陵,张祜写诗说:“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大中年间,果然死在离扬州不远的润州隐居之地,人们认为张祜那首诗是诗谶啊。张祜有诗歌一卷,流传至今。
○卫蘧伯玉耻独为君子,令狐公其庶几,元稹则不然矣。十誉不足,一毁有余,其事业浅深,于此可以观人也。“尔所不知,人其舍诸。”稹谓祜雕虫琐琐,而稹所为,有不若是耶?忌贤嫉能,迎户而噬,略己而过人者,穿窬之行也。祜能以处士自终其身,声华不借钟鼎,而高视当代,至今称之。不遇者,天也;不泯者,亦天也。岂若彼取容阿附,遗臭之不已者哉!
【注释】
①蘧(qú)伯玉:春秋卫国贤大夫,名瑗,字伯玉,谥成子,曾推荐公子皙。
②“十誉不足”两句:多次赞誉抵不上一次诽谤,意谓要想诋毁一个人是很容易的。
③“尔所不知”两句:语出《论语·子路》,意谓你所不知道的人才,别人会舍弃他们吗?
④琐琐:琐细。
⑤噬(shì):咬。
⑥穿窬(yú):凿穿或爬越墙壁进行盗窃,常以指小人。
⑦钟鼎:古铜器总称,铜器常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故“钟鼎”也喻指从政为官。
【译文】
○春秋卫国的蘧伯玉以唯独自己能做君子为耻辱,令狐楚大概是跟他差不多,元稹就不一样了。十次赞誉抵不上一次诋毁,人的成就大小不同,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出人品啊。“你所不了解的人才,别人就会舍弃他。”元稹说张祜的诗歌是琐细的雕虫小技,而元稹的所作所为,有不像雕虫小技的吗?妒忌贤才,像狗一样迎着门口咬人,忽略自己而指责别人,这是穿墙偷窃般沽名钓誉的卑劣行为啊。张祜能够凭着处士的身份过完一生,他的名声才华不借助官位,却能在当时的时代俯瞰众人,到今天还称赞他。是老天没有让他遇到施展的机会,也是老天让他因此声名不泯灭啊!张祜这样的结局,哪里像那个靠阿谀附会博取权贵欢心,却遗臭万年、永不休止的人呢?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