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得仁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刘得仁
得仁,公主之子也,长庆间以诗名。五言清莹,独步文场。自开成后至大中三朝,昆弟以贵戚皆擢显仕,得仁独苦工文。尝立志必不获科第,不愿儋人之爵也。出入举场二十年,竟无所成,投迹幽隐,未尝耿耿。有寄所知诗云:“外族帝王是,中朝亲故稀。翻令浮议者,不许九霄蜚。”忧而不困,怨而不怒,哀而不伤,铿锵金玉,难合同流,而不厌于磨淬。端能确守格律,揣治声病,甘心穷苦,不汲汲于富贵。王孙公子中,千载求一人不可得也。及卒,僧栖白吊之曰:“思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有诗一卷,行于世。
【注释】
①公主:具体是唐朝哪位公主,已不可考。
②清莹:清澈澄莹。
③文场:指文坛。
④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59),唐懿宗沿用不改(859—860)。三朝:除以上两个,还有会昌,唐武宗年号(841—846)。
⑤昆弟:指兄弟。
⑥儋人之爵:接受官爵。语出扬雄《解嘲》:“析人之珪,儋人之爵。”儋,同“担”,担当。
⑦“外族帝王是”以下几句:引诗题为《上翰林丁学士》其二(又题《下第吟绝句》),诗意谓我的外族是大唐帝王,但是朝中的亲友故交日渐稀少。反令那些非议科举制度的流言,不飞到九重天上。言外之意,我贵为公主的儿子尚且考不上,可见科举制度多么公平。外族,母家或妻家的亲族。浮议,没有事实根据的议论。蜚,同“飞”。
⑧揣治:揣摩研究。
⑨栖白:诗僧,大中中,居长安荐福寺,为内供奉,历事宣宗、懿宗、僖宗三朝,为诗尚琢句苦吟,为流辈所推。
⑩“思苦为诗身到此”以下几句:引诗题为《哭刘得仁》,诗意谓如何能够忍心因为作诗而身处这样贫寒的境地,如今斯人已逝,那冰雪般洁白的魂魄已无法招回。直到桂花落在他的坟头上,得到一枝桂枝才能让他的冤情消失。桂子,即桂花,古人以折桂暗喻考中进士。
【译文】
刘得仁,某位公主的儿子,长庆年间因为诗歌出名。五言诗清澈澄莹,在文坛上独一无二。从开成后期到大中年间共经三朝皇帝,他的兄弟们都因为是皇亲国戚的身份而被选拔为重要官员,唯独刘得仁苦学文章诗赋。曾经立下志向,如果没有考中科举,就不愿意接受官爵。刘得仁进出考场二十年,最终没有考中,前往幽静隐秘之地,未曾耿耿于怀。有寄送给知心朋友的诗说:“外族帝王是,中朝亲故稀。翻令浮议者,不许九霄蜚。”忧虑而不困窘,怨恨而不愤怒,悲哀而不伤感,诗句铿锵如金玉之音,难以跟当时的潮流苟合,且不满足于打磨淬炼诗句。真正能准确地坚守诗歌格调声律,揣摩整治声律中的弊病,甘心过穷苦的诗歌生活,不急切地去追求荣华富贵。在王孙贵族子弟中,千年中也找不出一位像刘得仁这样的贤士啊。等他去世,僧人栖白写诗凭吊他说:“思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有诗歌作品一卷,流行在世。 唐才子传(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