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陈舜臣十八史略(共五册)

五八、享国二百九十年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陈舜臣十八史略(共五册)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五八

  享国二百九十年

  ——这是为了要对付凤翔李茂贞,也就是想使你无西顾之忧。

  崔胤对朱全忠还是有所顾忌,因此,于补强六军十二卫之际,以这种说词欲取得朱的谅解。

  新募军队中,有朱全忠的部下卧底。他急于要抓到对方的小辫子。新成立的禁军经充实后,事情将会变得很棘手,他非在这之前实行计划不可。

  谋士李振拟定了这个计划大纲:

  迁都——奉皇帝至洛阳后立幼帝,而后由幼帝受禅让。……

  崔胤一定会对迁都洛阳之事表示猛烈反对——李振连这一点都已预测到。

  “非把他除掉不可,这件事越快办越好,现在已顾不了用什么做借口了。”

  李振于是提笔拟密奏草稿:

  ——宰相崔胤专权乱国,离间君臣。……请诛之。

  朱全忠知道呈上这样的奏文,昭宗也断无诛杀宰相之力。但这却可以作为他日后发动政变的理由。

  天复四年(904,同年四月改元为天祐)正月戊申日,奉朱全忠密令的朱友谅,率领军队包围崔胤府邸,杀害了崔胤及其心腹刑部尚书兼京兆尹兼六军诸卫副使郑元规等人。

  接着,朱全忠强行迁都洛阳。

  为不使朝廷对长安有所留念,朱全忠彻底摧毁了这个城市。摧毁宫殿、官厅、民宅后,将所有材料以浮在渭水上的筏船运至东方。这些材料是要作为洛阳建设国都之用的。

  这是否为真正的唐国都,没有人能明言。

  长安从此遂为丘墟。——史书如此记载。汉之长安因赤眉之乱一度成为废墟。直到隋唐时代才复兴。而在朱全忠大行破坏后,长安再也不曾兴复。现在的西安市,只是唐长安的一小部分而已。

  昭宗御车经过华州时,夹道人们大声欢呼:“万岁!”

  对此,昭宗流着眼泪道:

  “盼勿以万岁欢呼,朕已非汝等之主。”

  然而声音极低,夹道的百姓根本没有听到,欢呼万岁之声依然不绝于耳。

  昭宗真想把耳朵捂起来,因为他已知道自己的命运。虽然如此,他还是做了最后的努力,纷致密函给李克用、王建、杨行密等各地的实力者。这就是所谓的“绢诏”。皇帝撕下自己的衣服,把诏书写在上面。不过,昭宗期待的并不是他们的忠诚心,毋宁是他们的竞争心。

  汴州的朱全忠,早派有枢密使蒋玄晖守在洛阳昭宗身边,监视其动静。因此,昭宗发绢诏之事,朱全忠早已得知。

  此外,还有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和右龙武统军氏叔琮以警卫之名监视着昭宗。本名李彦威的朱友恭,因成为朱全忠的假子而改姓为朱。

  从汴州前来的参谋李振,听完洛阳状况的报告后,呢喃道:

  “事不宜迟,非赶快动手不可。”

  “主上是不是有这个意思呢?”

  朱友恭坐着往前移动,问道。

  动手当然是指弑杀昭宗,而主上指的是朱全忠。

  连同蒋玄晖在内的四人会议上,无人对此提出质疑。因为这是笃定要做的事。

  “现在必须找到一个很有胆量的军人……虽然只是装饰品,但对方毕竟是至尊……”

  朱友恭环抱起胳膊,仰望天花板。由于弑杀至尊皇帝,胆量不够的人很有可能因临时怯场而搞砸。

  “我有一个理想人选……”

  蒋玄晖以充满自信的口气道。

  “是谁?”

  “我想史太可以担任这项任务。”

  “哦!史太确实是个理想人选。”

  “史太连杀死自己的母亲都无动于衷。因此,到至尊面前时,他应不会像秦舞阳那样表现失常才是。”

  与其说是胆量过人,毋宁说他欠缺人性——史太这个军人以此闻名。秦舞阳是战国末期燕太子为刺杀秦始皇而派遣的荆轲助手。自称十三岁就杀过人的这个坏蛋,到秦始皇面前时却浑身发抖、六神无主,因而刺杀失败。

  “那我们就干啰?”

  朱友恭用力颔首数下。在众多朱全忠假子中,他因唯独自己有机会担任这件大事而内心得意之极。

  已改元为天祐的八月壬寅日。——

  昭宗正在皇后居处的椒殿。椒殿之名来自为了驱虫而在漆壁涂料中掺有椒粉。不管有没有使用椒粉,称皇后或宫女之居处为椒殿,这是当时的习惯。

  蒋玄晖和史太率领百名士兵来到椒殿门前,叩门叫道:

  “军中有事急奏,请开门!”

  由于认得蒋玄晖的声音,有夫人之尊名叫裴贞一的女官因而开门,并且发现眼前一批士兵。

  “急奏为什么要带这一大堆……”

  裴贞一的声音到这里就断了。

  “闭嘴!”

  原来,史太随着破钟似的喝声挥下白刃,裴贞一浑身鲜血,应声倒地。

  “皇上在哪里?”

  蒋玄晖大声问道。

  宫女们东逃西窜地奔逃。有昭仪名位的李渐荣却往前迈出,道:

  “你们不可对皇上无礼。要杀就杀我们吧!”

  这个皇上实在也不像样。酒精中毒的他,这时候已酩酊大醉,他正身穿睡袍、脚步踉跄地走着。

  “在那边!”

  蒋玄晖以嗾使猎狗的口气,指着昭宗喊叫,史太立刻朝着那个方向冲过去。他手执的剑上已沾满裴贞一的血。

  “等一下!”

  李渐荣尖叫一声,奔到昭宗面前,企图以自己的身体庇护他。史太的剑砍到她的肩上。李渐荣当场倒了下去。

  昭宗发呆似的站在那里。烂醉如泥的他,好像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哦,对……迟早会有这一天,这一点朕早就明白了……)

  终于意会的此时,染满血渍的剑已砍破了他的额际。

  昭宗享年三十八岁。

  “饶命!请饶命呀!”

  皇后何氏跪在地上向蒋玄晖求饶,这种表现和昭仪李渐荣有如天壤之别。

  “饶皇后一命吧!”

  蒋玄晖对史太道。

  “饶她一命没有关系吗?”

  史太以犹疑的表情望了枢密使的脸。

  “你这个笨东西!”蒋玄晖压低声音又道,“皇后另有用途啊!”

  “哦!对……”

  只能当做杀人机器的史太这才明白,因而用衣袖拭了刀刃上的血。

  皇帝死后,以皇后命令处理后事,这是常有的事情。

  由于最后的目的在于取得禅让,一切必须以此为标的,按部就班地去做。而立幼帝之事,还是奉皇后之意较容易进行。

  蒋玄晖并不是对皇后心生怜悯而饶她一命,而是因为有许多事情必须假皇后之名才方便进行。

  皇后宣布皇帝死于昭仪李渐荣和夫人裴贞一这两名女人手中。同时,在皇后的命令下,决定由昭宗第九子李祚在灵柩前即位。这是个十三岁的少年皇帝。

  有人去世时,遗族和友人放声哭泣是当时的惯例,然而却没有人敢在昭宗灵柩前行哭礼。这是因为对皇帝的死表示哀悼,很有可能就此被划为反朱全忠分子。

  而朱全忠这时候却演了一出戏。由汴州赶到洛阳的他,在灵柩前前恸哭流涕:

  “微臣发誓必将狂贼逮捕诛杀!”

  他在灵柩前如此誓言。

  正在此时,市场发生了士兵掠夺粮食的事件。

  ——发生这等事情,责任在于指挥官!

  统军朱友恭和氏叔琮因而分别被左迁为崖州及白州司户。崖州乃海南岛,白州则为现在的广西博白。朱全忠的势力根本尚未及于这么远的地方。

  ——着令自尽。

  在左迁人事命令下达之后,接着又发下了这个命令。

  虽然归罪于宫女,老百姓却清楚明白弑杀皇帝的人是谁。朱全忠此举,目的不过是以率兵袭击椒殿的二人之死,撇清自己与这起事件的关系。

  朱友恭被解除假子关系。以本名李彦威的身份被处刑。临刑前,他如此大声喊叫:

  “是朱全忠出卖我,以堵天下悠悠之口!你们等着看,这样的人以后一定会绝子绝孙的!”

  禅让闹剧于昭宗死后,花了两年八个月的时间才演完。

  唐皇帝是虚有其名的一名少年。这是唐朝末代皇帝,因未由子孙受庙号,所以不以“宗”称呼。史书记载为昭宣帝或哀帝。

  昭宣帝天祐二年社日。——

  社日乃祭祀土地神的日子,订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这一年的社日为二月戊戌日。于这一天在郊外举行宴会是当时的习俗。

  朱全忠命令蒋玄晖将昭宗所有的儿子召集到洛阳苑内的九曲池边。

  ——敬请参加招宴。

  于社日举行招宴是长久以来的习惯,因此,少年们都不疑有他地来到九曲池边的一幢建筑物。昭宗共有十个儿子,其中的第九子祚已成为皇帝。所以,来到九曲池边的是皇帝的九个兄弟,他们的名字依次为裕、、禊、禋、祎、、祺、祯、祥。

  结果,于宴会进行中,出现了十几名彪形大汉,一下子就把这九名少年全数勒毙了。这些大汉好像事先分配好作业内容,下手之际没有一点混乱,手法十分干净利落,遭勒毙的九个人的尸体则被抛进九池曲里。

  昭宣帝因而一举丧失九个兄弟,他的羽翼等于全被折断,皇帝现在已无可以商量的对象。

  依禅让方式成立朱全忠王朝时,各地将会激起复兴唐王朝之声,这是预料之中的事。这些勤王义军也一定会抬出唐皇族。因此,朱全忠先下手为强,将有可能被抬出来的皇族全消灭了。

  “这下子可以高枕无忧了。”

  朱全忠对着心腹部下李振道。他对李振和蒋玄晖是无所不谈的。

  “高枕无忧,尚言之过早。”

  李振摇头道。

  “还有事情尚未完成吗?”

  “任何力量都不能踏入人的心里。一些誓死效忠唐王朝的人心,是无法用武力改变的。”

  “你指的是哪些人?”

  “门阀啦、进士啦……凡是以清流自许之辈全属之。在成为朱氏王朝后,向来参与唐国政的上层阶级还是心向唐朝的。”

  “那就全部杀掉嘛!”

  “这是当然要做的。把以清流自许的这些人扔进黄河里,看看会不会成为浊流,这一定是很有趣的事情吧?”

  “哈!使他们成为浊流……这太有意思啦!”

  “那就决定这样干啰?”

  屡试不第的李振,对把持国政权倾一时的高官,因心生嫉妒而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憎恶感。

  六月戊子日,裴枢、独孤损、崔远、王溥、赵崇等过去在长安朝廷居枢要地位的三十多个人,在白马驿遭杀后,尸体则被投进黄河里。

  昭宣帝即位后并没有改元,使用的是即位前父帝才改过的天祐年号。

  天祐四年(907)二月,朝廷众大臣奏请昭宣帝退位。昭宣帝则下诏宰相,令他率领百官前往元帅府,请梁王朱全忠即位。梁王朱全忠固辞——这当然是摆个样子罢了。然而屡次被邀,因盛情难却而不得已接受即位之事——是这个时候非采取不可的形式。

  这不是一场闹剧吗?

  三月甲辰日,唐昭宣帝退位,让位于“梁”。洛阳派册礼使、押传国宝使及押金宝使至有大梁之称的汴州。原本被称为“玺”的皇帝印章,从武则天时代被改称为“宝”,传国八宝以及天子八宝都由唐传到梁。

  梁王朱全忠在大梁受领这些物品。同时,他把由唐皇帝赐赠的全忠之名改为晃。成为皇帝后,当然不再需要对任何人尽忠——这是他改名的理由。

  四月甲子日,改名为朱晃的朱全忠,在大梁金祥殿奉迎册宝,就皇帝之位。

  高祖李渊于武德元年(618)自隋受禅让开始的唐王朝,享国二百九十年至此而灭亡。

  据说,于朱全忠就帝位前,批判他就帝位之事的,只有他的哥哥朱全昱一人:

  “喂,朱三(朱全忠幼名)。像你这样的人成为皇帝,不会有问题吗?”

  除此之外,没有一个人敢对禅让之事有所批评。

  年号当然从这一年的四月起更新。这已不是唐的年号,而是梁的“开平”。国号为大梁,以汴州为开封府,并且以之为国都。新政府决定暂时以开封为东都,以洛阳为西都,政治中心则置于前者。

  唐昭宣帝被降格为济阴王,于翌年被杀。这都是预料中的行动。 陈舜臣十八史略(共五册)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