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胃器具理疗法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肠胃病饮食这样吃就对了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健脾益胃器具理疗法
肠胃功能不佳,多是体虚或饮食不节、情绪不佳、劳逸失调等引起的脾功能虚衰的病症。使用拔罐疗法,可以增强脾运化食物、输布水液、统摄血液的作用。同时,还可加强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器材准备
罐具:罐具的种类主要有玻璃罐、竹罐、陶罐、抽气罐几种,其中以玻璃罐最为常见。玻璃罐采用耐热、质硬的透明玻璃制成,肚大口小,罐口平滑。优点是使用时可以窥见罐内皮肤的淤血、出血等情况,便于掌握拔罐治疗的程度。
酒精:一般均选用热能高而又挥发快的酒精作为燃料。如果没有酒精,也可以采用高度数的白酒代替。
食用油:食用油料亦可作为燃料使用。但它的缺点是燃烧比较慢,而且有烟,容易把皮肤弄脏。
纸片:纸片也可作为燃料使用,但不能选用那些厚硬且带色的纸张。因为这些纸张的热力不够,而且还容易烫伤皮肤。
消毒用品:在进行拔罐治疗前一般都要用酒精脱脂棉球清洁皮肤、消毒罐具。
润滑剂:为了加强罐口与皮肤接口的密度,以保持火罐的吸拔力,在拔罐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凡士林、石蜡和植物油等润滑剂。
拔罐的器材要彻底消毒后才能使用。
拔罐操作要按照要求进行。
拔罐操作要点
准备工作:让患者取适宜体位,以将选好的穴位和患病部位显露出来。然后施治者就站在患者身边,按照操作要领进行拔罐操作。
拔罐开始:用一手拿住罐体稍倾斜,而用另一手指按压对侧皮肤,以形成微小空隙,使少量空气进入。在此过程中,施治者应随时询问患者感觉如何,也要随时观察罐内皮肤的变化情况。
确定拔罐时间:年轻的患者时间可以长些,年老患者时间就可短些;病轻的患者短些,病重患者长些;拔罐在头、面、颈、肩、上肢等部位的,时间短些,拔罐在腰背、臂部、腹部及下肢部位的,时间长些。大罐时间短一些,小罐时间长一些。
起罐:用一手握罐将其稍稍倾斜,然后再用另一手拇指在罐口边缘处挤压皮肤,以使气体进入罐内,此时罐具即可自然脱落。
拔罐疗法与肠胃病
现代医学认为,拔罐疗法之所以可以治疗疾病,是因为它通过对皮肤表面的吸拔作用,对人体各部分器官产生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从而改善了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能力。其中加快血液及淋巴液循环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用真空罐或玻璃罐,在肠胃病患者的背部取正对胃的位置拔罐,每日一次,专治老胃病。
选择适当的体位
选择体位的原则是便于拔罐施治,在治疗期间,患者能够比较舒适并长久保持这种姿势。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体位。
仰卧位:即让患者仰卧于床上,以暴露出前胸、腹部及四肢前侧。这样的姿势主要用于吸拔前胸、腹部及四肢前侧的穴位和患病部位。
侧卧位:即让患者侧身躺在床上。这样有利于吸拔患者胸胁、髋和下肢外侧等处的穴位和患病部位。
俯卧位:即让患者趴在床上,以暴露背部及下肢外侧。这种姿势有利于吸拔患者背部、腰部、脊椎两侧及腿部后侧等处的穴位和患病部位。
俯伏位:即让患者坐于椅上,趴在椅背上,暴露出后颈和背部。这种姿势有利于吸拔患者颈肩部、腰背部、脊椎两侧及膝部等处的穴位和患病部位。
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治疗期间最好不要轻易变动体位,尤其是在采用留针罐法时,千万不可变动体位。如果非要变动体位,那么操作者应扶稳火罐,帮助患者变动体位。
从拔罐看疾病程度
如果患者在每次拔罐治疗后,发现吸拔部位皮肤颜色逐渐变深,那么就说明自己的疾病在逐渐加重;如果发现吸拔部位皮肤颜色逐渐变浅,那么就说明疾病正在逐渐好转。据此说明,拔罐对判断疾病的轻重程度和疾病是否正在好转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注意:拔罐疗程的确定也是根据病情及患者自身状况等因素确定的。肠胃病多属于慢性病,两天拔罐一次即可。若拔罐后患者皮肤出现淤斑、淤块等情况,要待淤斑、淤块消退后再拔。
俯卧位。 肠胃病饮食这样吃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