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魏靖军侯

第一百一十章:左右折冲

大魏靖军侯 安静的风铃渡 6261 2021-04-06 02:5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魏靖军侯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贺山城上,郭宫死战不退,全身浴血。城墙也残破不堪,到处坑坑洼洼。

  偏将近乎歇斯底里呼喝:“将军,他们全部涌上来了,弟兄们只剩下不足千人,是抵挡不住了!”

  郭宫将血淋淋的剑从敌军身躯抽出,厉声高呼:“就算全部战死,也给我顶住!大魏的军人从来不怕死!”

  偏将忽而狂喜,指着城外某处,颤颤巍巍,激动道:“将军你看!援军来了!”

  陆渔亲率四千铁骑,奔袭一日,穿过稽平山道,出现在稽平山下的元禧叛军之翼。乔装成男子的叶离以及寇平、高轶紧随他左右。

  望着下方浩荡的敌军军阵,陆渔英目锐利鹰扬,一挥手中长枪,高呼:“镇海军将士们,随我出击,攻杀叛贼!”说完,一勒马缰,一骑当先。可谓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四千铁骑紧随陆渔之后,密集地发起冲杀。马蹄声响天彻地,如洪水横流,势不可挡。

  顿时,贺山城内外俱惊。

  元禧猛然朝稽平山方向瞪目,惊骇道:“镇海军骑兵?”

  白果醒悟道:“殿下,成川官道上的骑兵定是疑兵,他们真正目的是想攻袭我军侧翼!”

  元禧捶胸顿首,脸色阴沉狠辣。

  被替换下来的叛军前军刚经历了惨烈的攻城战,损失惨重,正是精疲力竭的时候,怎么敌得过骑兵冲锋。四千镇海军铁骑在陆渔带领下,在叛军阵内扯开口子,接着以摧枯拉朽之势来回冲撞,把叛军前军击得仓皇四散、几乎溃不成军。

  陆渔一边策马,一边挥动手中长枪,所过之处,叛军授首。寇平和高轶同样勇不可挡,不断收割叛军性命。叶离则紧随陆渔之侧,亦时不时斩杀试图扑上的敌人。

  此番冲杀,斩首近五千,可以说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由于叛军铁骑都被派出截击成川官道的两千镇海骑兵,元禧担心陆渔会乘机突击中军,于是万分不甘心下令鸣金收军。

  陆渔也见好就收,不再纠缠叛军,而是调转马头,越过贺山城,回拢成川官道,夹击叛军骑兵。在狭长的成川官道上,数千叛军骑兵在元禧麾下“平东将军”庞曲的率领下,正对二千镇海骑兵发起冲锋。

  铁骑震天,烟尘滚滚。两军冲杀在一起,战马嘶鸣,不断有人中刀翻身落马,被践成肉泥。但两千镇海骑兵终究人少,接战后就处于劣势。

  值此关键时刻,陆渔率四千铁骑赶到,抄了叛军骑兵的后路,与两千镇海骑兵前后夹攻。激战至黄昏,终于将这支叛军骑兵击溃。七千叛军剩下不足一千人,仓皇逃窜。

  夕阳西下,残红如殷。

  厉王收拢败军回阵,当听到七千骑兵只剩八百多人的时候,气得暴跳如雷,下令将庞曲斩首了。盛怒之下,元禧要寻陆渔这队援军决一死战,最后被白果劝住。

  陆渔先派人入贺山城,与守将郭宫取得联系,叮嘱他加固工事,严密防守。陆渔自己则率领全部骑兵游离在贺山城外,奔袭在叛军大营周围,造成威胁态势,让元禧不敢分心攻城。

  两日后,姚侃与大皇子率领四万镇海军赶到贺山城。余下四千人马则进驻成川县,由陈曦行统率。

  贺山城官衙。

  大皇子坐于主位上,下首站着姚侃、宗副将、陈牙将等一干将佐。

  陆渔独自一人踏入正堂,向大皇子以及姚侃拱手道:“属下拜见大皇子,拜见督将!”

  姚侃豪爽笑道:“虞启,你做得好!不仅解了贺山之围,还歼灭敌军近万,最重要的是几乎全歼叛军骑兵,让其丧失机动力量,大大降低了守城压力。我果然没看错,你是将帅之才!”

  大皇子也从主位上站起,下来阶梯,对着陆渔微笑,拱手道:“虞启,镇海军有你这样的人才,真乃朝廷之幸!社稷之幸!”

  虞启不卑不亢,拱手道:“大皇子和督将过奖了,这是属下的职责!叛军虽败了一阵,但还有近六万的兵力,我们不可大意!”

  大皇子颔首道:“虞牙将说得对,这只是开始!”

  姚侃沉声道:“不止六万,是十一万啊!别忘记了,还有张久陵率领的五万润宁军。我估计,他们也快到了!”

  大皇子凝色起来,向姚侃问道:“姚将军有什么办法破敌?”

  这时斥候来报说:“报!张久陵率五万润宁军赶到,现已与厉王叛军合兵一处!”

  虽然这是在意料之内的事,但堂内众人的脸色都不约而同地难看起来。

  姚侃在正堂内徘徊,立定脚步,凝重地说道:“贺山城内粮草充沛,随军带来的粮草也足够用。如今之计,唯有死守贺山城!”

  大皇子颔首道:“来时,欧阳尚书也叮嘱我,依靠贺山的墙堑之利,消磨敌军粮草和士气,相机破敌!”

  宗副将叹道:“那这样,我们是独守孤城啊!唉!”

  陆渔神色有异,想到了一个不利的变局,谏言道:“督将、大皇子,我们还需提防叛军舍了贺山,分兵直取成川。如此一来,困守贺山也失去了意义!届时我们若救,叛军则袭其后。我们若不救,叛军则直逼帝都,无险可阻!”

  姚侃答道:“成川只有四千人马,若元禧与张久陵真的这样做,局势就危险了!你们怎么看?”

  陈牙将和宗副将相视一眼,皆摇摇头苦笑。一干将佐也默然无语。

  见麾下将领都没有良计,姚侃顿时觉得压力如山,心中生起了忧虑与叹息。于是,他将目光落至陆渔身上,又生起满怀希冀。

  陆渔沉首思虑一番,毅然出列道:“属下有个想法!”

  姚侃大喜道:“虞启,你快说!”

  陆渔徐徐说道:“我们不妨以成川为饵,设下伏兵,将叛军诱入城内聚歼!”

  闻言,姚侃与大皇子相视一眼,思索起来。

  当夜,八千军士在大皇子的带领下,连夜奔向成川县。

  元禧中军大帐。

  张久陵率润宁军赶到,与元禧合兵,将军营驻扎于元禧之侧。安扎完军队,他踏入元禧中军帐。

  元禧一脸笑容行出营帐迎候,笑道:“本王望张督将,真可谓是如鱼望水,大旱望甘霖啊!张督将前来相助,本王感激之至,请入账畅饮!”

  张久陵面色乌黑。原因无他,他的妻儿老少全家人的性命都在元禧手里,他是想不想反也得反。只见他摆着冷脸,冷哼一声,理也不理赔笑的元禧,径直走入中军帐。

  元禧自然清楚张久陵心中不悦,也没责罚他的无礼,只是冷笑一声,也跟着进入中军帐。

  军帐内,元禧坐上首,张久陵坐于下首。

  “张督将一路而来,辛苦了。来!满饮此杯!”元禧举起杯邀饮。

  张久陵犹疑一会,还是拿起酒杯,喝下了。

  “两日前,我率军围攻贺山城,无奈中了姚侃的诡计,败了一阵!今日有张督将前来,我就放心了!”

  “我怎么收到消息,这是镇海军牙将虞启出的计策!想不到堂堂厉王殿下,也会败于这么个毛头小子手上!”张久陵嗤笑起来。

  元禧将酒杯捏碎,面色变幻一阵,然后哈哈大笑起来,“传闻张督将与姚侃不和,明日开战,想必张督将定能不遗余力,戮力破敌!”

  张久陵与姚侃不和倒是真的。对于元禧此言,张久陵心知肚明,这是在逼自己明日出战。既上贼船,便再无回头可能,张久陵虽不甘但也无可奈何,于是拱手冷言道:“我军刚来,疲惫不堪,还需休整一段时日,方可出战!”

  元禧笑容一滞,从怀中掏出一封信,递于张久陵,怪气道:“这是尊夫人托本王寄给张督将的家书。”

  张久陵神色一变,立马夺过元禧手上家书拆开一阅,之后隐有愠容。

  元禧自然明白张久陵心中所想,从容不迫地继续说道:“西境近来屡有乱民起事,本王怕祸及张督将的家眷,故而将其保护起来。张督将大可安心作战,不必他念!”

  张久陵将家书收回,从座位站起,拱手道:“末将知道了,请厉王殿下明日观我破城!”说完,一扬披风,大步出了中军帐。

  元禧阴谋得逞,露出个冷笑。

  第二日,贺山城外鹿角嘹亮,军阵横列。

  五万润宁军集结完毕,在张久陵的一声令下,如潮水般涌向岳山城。云梯冲车,弓矢盾牌,依次有序行进。惨烈的攻城战打起,姚侃亲上城墙,冒着矢石,指挥作战。从早晨打到傍晚,刚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贺山城墙旧血未去,又添新血,城郭内外堆尸如山。

  远处的一处山坡上,一军闪出,打着黑色“虞”字将旗,刀剑铮亮。

  “攻城厮杀惨烈,督将那边怕是坚持不了多久,我们也该出击了吧。”身披鱼鳞甲的寇平,握着长戟,望着远处红色的城池,神情凝重。

  “记住不可恋战,你的任务是扰乱叛军军阵以及引出润宁军骑兵!”陆渔嘱咐完,威严令道:“出战吧!”

  得令,寇平引着两千骑兵冲出,直奔润宁军而去。张久陵见到伏兵出现,显得非常不屑,下令麾下将军张魁领所有骑兵迎敌。见张久陵中计,寇平立即引军转向撤退。张魁引军紧追不舍。与此同时,陆渔引剩下的三千余骑兵出击,奔腾而下,将张魁率领的骑兵拦腰斩断。寇平回兵,与陆渔前后夹击。血战半个时辰,将这支润宁军骑兵歼灭。张魁在混战中被陆渔一枪挑落马下。此番阻止战,镇海骑兵损失近千人,剩下四千余兵力。

  之后,陆渔和寇平合军,直冲张久陵中军主阵。

  此时润宁军数万之众正在攻打贺山城,主阵空虚,人马只有一万人,且多是弓箭手,是难以阻挡数千铁骑的冲锋。情急之际,张久陵连忙下令撤军。恰好此时,元禧的军队赶来。

  陆渔见好就收,率着铁骑回到贺山城。

  这一战后,陆渔声名鹊起。若是先前剿除斩马刀这等江湖草莽是小打小闹,如今纵横战场,来去如神,则是勇略三军。

  此一战后,陆渔在镇海军中有了“英剑”的雅号。

  后人有诗赞曰:“鹫翎控弦士,燕尾将旌旗。飞骑破霁色,鼓角动贺山。” 大魏靖军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