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魏靖军侯

第一百一十五章:立储之争

大魏靖军侯 安静的风铃渡 5699 2021-04-06 02:58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魏靖军侯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一骑自帝都城门奔出,跑出十里,赶至宿卫军与镇海军两阵前,勒马后深深地凝望着陆渔。锦衣仗剑,英气勃勃,正是二皇子元尧。那眼神啊,复杂万分,既有对陆渔这大半年来的肯定与感激,又有对元巍逝去的悲伤与落寞。

  陆渔亦望着二皇子,一时心中怒气被帝都外的冬季之风吹熄。那眼神啊,亦复杂,既有欣赏,又有······

  二皇子收回眼神,对住胡班不悦道:“胡将军,你拔出剑来,是在作甚?”

  胡班见是二皇子,有所收敛,但仍没怎么将他这个无权无势的皇子太过在意。将剑收回鞘,拱手道:“原来是二皇子,末将失敬!”

  陆渔下马,对着二皇子一礼,解释道:“大皇子中道身陨。属下奉督将之命,护送大皇子遗体回都,可胡将军却再三阻挠,不允许属下进都!”

  胡班蹬鼻子不屑道:“大皇子遇难,末将也觉得难过!可今日是九皇子生辰,还是陛下祭天的重要日子,岂能被惊扰!”

  二皇子脸色沉如水,脸无表情地瞪着胡班。继而一拉马缰,缓缓驱马至胡班近前,猛地拔出佩剑,抵在胡班胸前,冷冷吐出两个字,“让开!”

  胡班惊愕不已!他没想到一向中庸,老老实实的二皇子竟然会有这种反应。旁边的朱勋也被吓到了,张着欲突双目,眨也不眨地瞅着二皇子。

  胡班反应过来,笑了一声,问道:“二皇子,你这是做什么?今日是······”

  二皇子厉言叱道:“让开!”

  胡班阔面挤出的笑慢慢消去,那条条丘壑被填平。见被这样一个无权无势的人对待,他心生怒气,忿忿道:“末将身为右宿卫将军,统兵护卫皇城。今日宫里办事,百官、宫属人来人往,人员纷杂,实在不宜放外兵进城!请二皇子,见谅!”

  二皇子英目拧紧,没有退却,刚强道:“外兵不宜进城,那就让虞启挑一些人运着皇兄遗体,由我带入帝都,向父皇奏报!”

  胡班竟一点脸子都不给,很是猖狂,驳道:“不行!”今日,他之所以如此狂妄,敢顶撞二皇子,是仗了九皇子的势。今日魏帝大宴群臣,胡氏在酝酿着谏魏帝册封九皇子为储的阴谋。

  二皇子脸色一变,而后竟笑起来,双目闪过杀意,将后者看得一阵抖擞。

  恰在此时,又有两骑从帝都方向赶至,停在两军阵前。一人正是陈曦行,另一人为欧阳烈。

  欧阳烈下马,对着二皇子行了礼,然后将目光投至陆渔身上,不由变色。很快,他收拾好情绪,对胡班正言责道:“胡将军,不知你有几个头?”

  胡班猜不着意思,答道:“一个!”

  欧阳烈嗤笑一声,一拂衣袖,喝道:“原来胡将军也是一个头,本官以为是三头六臂,二皇子到此,你竟敢不下马搭话,反而高高在上,你是在蔑视宗室吗?”欧阳烈不愧是军中老臣,声音洪亮,铿锵有力,将朱勋吓得赶紧下马。

  胡班顶不住压力,不得不下马,对着二皇子拱手见礼。在欧阳烈的义正言辞威压下,胡班不得不答应放陆渔入城。

  于是陆渔带着展嵩、高轶以及一队精干军士,跟着二皇子入了帝都。去时歇笔罢书把剑挂,回时不见青天别苍生,大皇子安详躺着马车里。

  皇宫正德殿。

  魏帝与百官入座欢庆,歌舞刚完一出,又有一队美貌舞女接替上演。觥筹交错,歌舞升平,酒肉飘香,一片欢声笑语。

  又一出歌舞毕,胡白庭向胡肃递了个眼色。胡肃会意,出席谏道:“天降祥瑞于九皇子府中,此乃上天下预兆于陛下,预示着九皇子有圣人之象,得气运盖身,天命眷顾啊!”

  胡肃亦回身给了王御史一个眼色。王御史会意,出班奏道:“天降祥箴,一是昭示我大魏社稷将兴,二是,上天在提醒陛下,国不可无储。”

  王御史这是明晃晃要魏帝立太子,群臣一时正色肃然。士族一方则陡然变色,因为大皇子不在都,此时提立储之事无疑大为不利。

  属于士族一方的陈御史立马出班驳道:“陛下,大皇子出征在外,此时议立储怕是不妥。”

  召贾出班道:“储君正位东宫,关乎国运昌隆。这是陛下圣断独裁之事,与大皇子出征与否有何关系?再说,此次厉王作乱,也是因未有储君,人心不安。陛下宜早立太子,肃立朝廷正统,威赫天下!诚如此,叛乱狂言也会不攻自破,西境战事自然能早日解决!”

  魏帝沉思起来,叹道:“近来,朕身体也不如以前,总觉得乏累,立太子之事也该议议了!”魏帝之前一直拒绝立太子,未曾不是夹在胡氏和士族之间左右为难的原因。

  唐虑出班道:“既然陛下圣意已定,那臣就斗胆进言。大皇子身为陛下嫡长子,出身高门贵胄,为人飘逸清致,高节迈俗,仁风慈润,最有储君之才!”

  召贾连忙道:“天降祥瑞于九皇子府中,那九皇子必定是天选之人。臣以为,当立九皇子!”

  胡肃附和召贾道:“召尚书言之有理,九皇子勤勉好学,奉孝谆纯,被国子监赞誉其有我朝文帝之贤风,当合天瑞,将兴我朝箴言。”

  魏帝望望胡氏一派,又望望士族一帮,垂下眉头,默然不置圣意。他一直躲避这个问题,今日答应重提立储之事,便预料到会有此种相争不下的结果。但在他心目中,是倾向九皇子元明的,原因有三。一是国子监赞言与天瑞暗合,二是胡后深得他心,三是元明确是孝顺又好学。

  此时,欧阳烈急匆匆跑入正德宫。

  魏帝见欧阳烈竟然不报自来,不禁诧异,问道:“欧阳尚书不是告假在府,怎么进宫了?”

  欧阳烈确有病态,脸色苍白。可大事为重,他顾不着什么了,连忙拱手急奏:“陛下,陛下啊!大事不好!大皇子出征西境,不幸罹难,为国捐躯了!”

  此言一出,犹在镜湖落巨石,波澜千丈。

  魏帝惊得双目欲突,猛地站起来,惊道:“你说什么?”

  欧阳烈痛心疾首道:“镇海军牙将虞启奉姚侃之命,护送大皇子遗体回都,如今已到正阳门外。老臣看过了,确实是大皇子啊!”

  魏帝颤颤巍巍,六神无主,猛地喷出一口血。

  陆渔和二皇子在正阳门等了许久,终于等到了入宫的旨意。于是陆渔与二皇子抬着大皇子遗体,沉重踏入皇宫,在百官注目下踏入金光明耀的正德殿。

  将担架放下,陆渔和二皇子双双跪下行稽首礼。

  陆渔道:“臣镇海军牙将虞启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魏帝颤颤走下玉阶,来至担架前,揭开白布,看见大皇子无血色的脸容,不由倒退数步,幸得被总管太监搀扶住。魏帝虽钟爱元明,但对元巍并不是没有父亲之情的。今见元巍英年早逝,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他本已苍老的面容仿佛更枯萎,捂着胸口,神色难受起来,“巍儿啊!你怎么就这样走了·······”

  那些拥护大皇子的士族官员,唐虑、唐玖、伍轶钧和徐商隐等皆如遭天雷,一时心情悲愤无以言表。因为元巍一死,元明大有几率正位东宫,在与胡氏的争锋中,士族算是彻底输了。

  唐虑目光不善,望向陆渔,质问道:“虞启,你快说,大皇子是怎么走的?”

  陆渔答道:“大皇子领兵镇守成川县,中了元禧的诱敌之计,出城遭遇伏击,身中数箭而亡!”

  唐虑冷哼一声,一挥衣袖,厉言喝斥道:“大皇子身份金贵,姚侃怎么敢让大皇子阵前犯险,亲冒箭矢。他这个镇海军督将是怎么当的?”继而对魏帝愤言谏道:“陛下,臣认为,姚侃失职,应夺职,押回帝都查办,以告慰大皇子在天之灵!”

  陆渔神色一沉,道:“禀陛下,臣这里有姚督将给陛下的奏折!”说完,将怀里奏折掏出。

  总管太监忙将奏折接过,递给魏帝。魏帝吞声忍泪,将奏折打开,看过后猛地将其扔在地上,怒道:“这个姚侃,真是岂有此理!朕让他协助巍儿剿贼,他却看护不力,让巍儿丧命!如今,还敢来表请求援军?虞启,你回去告诉姚侃,要是他战败了,朕夷他三族,以儆效尤!”

  陆渔俯下首。

  唐虑一干士族更是对姚侃群起而攻之,纷纷上奏治姚侃的罪。

  二皇子蹙眉,神色纠结无比。他读过兵书,明白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今若拿姚侃问罪,实为下下之策!但他亦知,若今日开口为姚侃求情,定会结罪于士族,还会引起胡氏猜忌。

  陆渔侧头瞅见二皇子的神态,顿时明白了二皇子的为难之处,深为理解。

  望着自诩清流名望的士族,一副公心为国的模样,陆渔觉得厌恶,内心对他们嗤之以鼻。但深知姚侃不可被拿下,不然镇海军将会军心大乱,也深知奏折所言,不无道理。故而,他蹙眉思索,觅得一计,于是冒天威而道:“禀陛下,姚督将也自知有失陛下所托,惭愧无地。所以为了给大皇子报仇,他亲率五千射声营出城击贼,不顾身危,挥动手中青罡剑血战元禧,身中一箭,差点陷于敌阵。”一边说一边望了眼胡白庭。

  胡白庭听到“青罡剑”三字,鹰目一沉,心里生起遐思。又捕捉到陆渔投来的目光,便以为是姚侃接受了他之前的拉拢。虽未全信,但亦心动。犹疑一番后,他毅然做了抉择,出班徐徐道:“陛下,大皇子为国捐躯,实在令人心痛!但西境之乱未平,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臣以为有些不妥。当下应将大皇子遗体收敛好,厚重厚葬才是啊!”

  魏帝怒气渐渐平息,“就按胡爱卿所言吧!朕累了,都散了吧!”

  召贾一急,小心翼翼地问:“那立储之事呢?”

  魏帝摇摇手,垂头丧气,道:“朕今日身体不适,立储往后再议吧!传旨,元巍为国捐躯,至忠至孝,特追封为周王。着礼部署置祭礼,将元巍厚葬于帝陵,灵位恭入宗庙。退朝!”说完,在总管太监的搀扶下一颤一抖而去,留下一个苍老的背影。 大魏靖军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