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十二、两对父子(6)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384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当时李光弼正驻守太原,史思明对肃宗说,如果陛下不为我诛杀掉李光弼,我就亲自率兵去太原城干掉他。敢以这种逼迫口吻和皇帝讲话,说明史思明没打算再在唐肃宗手下工作了,否则,他断不敢如此言语嚣张、态度傲慢的。

  此后不到半年,史思明就自个儿单干了,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称大圣燕王。

  在史思明称王的三个月前,唐军发起了一场“百团大战”,从全国各战区抽调了包括郭子仪、李光弼在内的九大军区司令,集结了六十万军队向安庆绪所在的邺城发起总攻,打算通过这次重击将安庆绪彻底打趴下,因为当时安庆绪能指挥调动的军队已不足十万人,对人多势众的唐军来说,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很容易。

  确实,如果史思明没反出唐朝,安庆绪这次就直接死在唐军攻击下了,而安庆绪一死,这场起源于安禄山,给唐朝带来深重灾难的叛乱也就到此结束了。

  可是,由于史思明的接力,使得这场大动乱在安庆绪势力被摧毁之后,又延续了很久。

  九大军区司令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从各个方向渡过黄河,快速击败安庆绪设在邺城周围的阻挡部队,顺利在邺城会师,成功对邺城实施合围。

  这一围就是五个月,唐军使用的是困字诀,我不强攻,我不让你进出,我困死你!邺城外,六十万唐军密密麻麻绕城墙围了两个大圈,又在城外大兴土方工程,开挖了三道深深的壕沟,城内的人想突围而出断无可能。

  其实城内军民别说逃跑了,很多想投降唐军的人都出不了城。倒不是安庆绪不让他们出来,而是他们根本出不来-----没有船只,不会游泳。

  为了干掉这个大祸患,唐军这次花了大气力,在铁桶阵和挖深沟之外,又师从关羽老师的水淹七军策略:“壅漳水灌之。”就是截流漳水,让河水直接流入邺城。

  这下把邺城弄成了唐朝的威尼斯:“城中井泉皆溢,构栈而居。”城里的一切都成了水上漂,军民只能在水面上搭建脚手架居住,这样的居住环境虽然有点面朝大海的意境,但远没有春暖花开的感觉。

  从头年的寒冬十月一直围困到来年春暖花开的三月,邺城到了大崩溃边缘,城内已没有任何粮食,一只老鼠能卖到四千文铜钱,抓三只老鼠就能成万元户。燕军士兵个个都饿得眼冒金花,就别谈什么战斗力了,来阵六级阵风,估计就能呼啦啦吹倒一大片。

  到这种惨样了,安庆绪还不举手投降,因为他在等着史思明来救他于水深之中。

  在唐军围城之初,见势不妙的安庆绪就赶忙派人向史思明求救,并以传位作为答谢条件,说,只要你把我救出去,这皇帝我不当了,皇位让给你。

  史思明虽然答应去救安庆绪,但他只有十三万人,不敢和唐军硬碰,只摆了个架势,派出一万骑兵在离邺城六十里远的地方边观望边为安庆绪呐喊助威。

  不过,史思明后来就是靠着这点老本以少胜多,把唐军六十万大军整得烟消云散,成功解除了邺城之围,将自己的造反事业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这场唐军本该稳操胜券的战争之所以一败涂地,原因有两:

  第一个原因是唐军没有得力的军队总指挥。按照战功和威望,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有资格胜任六十万大军总指挥的,但糊涂的唐肃宗因担心他俩互不服气而影响全局,所以干脆来个两不取,派遣宦官鱼朝恩作为监军,执掌最高军事权。宦官给皇帝端茶倒水、捶腰捏背业务也许是一把好手,叫他指挥战场鏖战那不是叫鸭子上树嘛。所以这是个特失误的决策,使得六十万唐军步调不能一致。在围困邺城末期,安庆绪的军队已经没有战斗力,这时候如果有一个懂军事的总指挥下令向城内发动总攻,邺城就拿下来了,后来那些婆婆妈妈的历史弯道也就不复存在了。

  还有个原因也很重要。这个原因很神奇-----待会再说具体原因吧。

  先来说说那场让六十万唐军一泻千里的大战。

  史思明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决定和唐军进行一场决战。当他先期带着五万兵马出现在六十万唐军面前时,唐军根本就没当回事,以为这是敌人的小股游军,都懒得拿正眼瞅他们。也是,五万人搁六十万人面前一摆,那视觉效果还不跟一颗荔枝摆到一个苹果边上一样。

  可这荔枝愣是敢咬苹果。不怕死的史思明自己打头阵,率先冲进唐军阵地和唐军激战。他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和唐军交战初期,双方伤亡相当。

  照这个趋势打下去,史思明的五万人很快就会被拼光的,对人多势众的唐军而言,最不怕的就是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消耗战。

  但就在这个时候,致使唐军败北的第二个原因出现了----狂风。

  是的,狂风。一阵突然出现的莫名其妙的狂风。唐军几个月的战果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阵狂风吹没了,所以,与其说唐军被史思明打败,不如说是被狂风打败的。

  没有天气预报真是害死人啦!当时位于中间位置,还没跟史思明交上火的郭子仪部队正在组织战斗阵形,猛然间“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昼晦,咫尺不相辨”。狂风突然漫天而起,飞沙走石,大树被连根拔起,白昼如同黑夜,伸手不见五指,两人面对面站着都瞧不见对方鼻子。

  这种极端气候情况在今天看来可能是破坏力很强的飓风沙尘暴天气,但那会儿谁知道呀,觉得大白天见鬼了,交战双方的第一反应出奇一致:快跑。唐军掉头向南边狂奔,史思明的军队则转过屁股朝北方逃命。

  这一仗直接交战双方其实是谈不上谁输谁赢,因为他们比的不是谁军事更厉害,而是比得谁田径更出彩。最大的赢家是在城里玩水上漂的安庆绪,他的围城烦恼一朝解除,被一阵风儿吹跑了。

  两军士兵在保命问题上是一致的,都跑得孜孜不倦,不跑出一百里开外连口水都不敢敞开喝,生怕被对方军队追上,他们都彼此都不知道刚才死命拼杀的对手是和自己逆向逃跑的。史思明的军队跑功了得,成建制武装越野到今天的河北省沙河市境内,一家伙跑出两百里地。本来他们还打算继续向前跑的,但听说唐军也跑出邺城很远时,史思明立刻命令部队原地后转南下,再次开拔到邺城。

  而六十万唐军此时已是九盘散沙,跑得东一处西一处的,九大军区司令跟九龙治水似的,各干各的,没个得力的统一调度之人,谁还愿意带着军队跑到邺城前线去?这是唐肃宗派遣专业不对口的宦官为军事总指挥所引发出的严重后果,如果此时唐军有强大的指挥系统命令将士再次集结到邺城继续攻城的话,史思明的军队将不敢南下,如此,安庆绪和他的邺城同样难逃覆亡命运。可惜,这样做的是史思明,而不是唐军,这步棋,史思明胜得很轻松。

  史思明第二次回到邺城完全是为图安庆绪而来,他想吞掉安庆绪,兼并他的军队和城池。但他装得很淡定,并不是一副急吼吼的贪婪样子,十几万人驻扎在邺城南郊,不进城也不和安庆绪打招呼,天天在大营里宴请将士,貌似休闲度假。

  这菩萨呆在门口不走,安庆绪自然是又急又怕,因为论实力,他已不是史思明的对手,所以他决定把皇帝称号让给城外的这位史大爷,便派人出城对史思明说:来吧来吧,来城里做皇帝吧,我把龙椅让给你。

  也不知道安庆绪这招是不是花招,是不是想把史思明骗进城中给杀了,因为他给史思明提出的让位条件是,史思明必须“解甲入城”,就是空着手不带军队来接受他的禅位诏书和皇帝宝玺。

  史思明当然不干,估计历史上找不出愿意这么干的人。史思明给安庆绪回了封信,正是这封信把安庆绪骗死了。这信写的那个热乎劲呀,都能把生鹅蛋给捂熟了。史思明在信中再三说,尊我为皇帝这事史某绝不敢当,要是你看得起我,咱俩就合作一把:“愿为兄弟之国,更作藩篱之援。”

  这话安庆绪爱听呀,不但没丢掉皇位,还得了个互相帮衬的战友,以后弄一李、安、史三家鼎足而立也好嘛!让你李唐做曹操,俺们两个做孙权和刘备,绞在一起照样能用火把你烧到深度烫伤。

  生姜还是老的辣,小年轻果真是嫩了点。史思明这么一诳,一直躲在邺城不愿出来见史思明的安庆绪很高兴,说愿意去老史同志军营跟他歃血为盟,干杯血酒,以表示自己的诚意。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