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十二:江淮起义领袖:杜伏威(1)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364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定杨可汗刘武周当时全部主力,所有的家当都在宋金刚手上,听说宋金刚失败后,他大为惊恐,带着几百人逃到突厥。他的妹夫宋金刚收拾了一些散兵,还想跟唐军再打一回合,可是他的部下一听到李世民三字就头皮发麻、头脑发炸,“众莫肯从”,都不愿意再听他指挥。无奈,他也只得带着仅剩的百余骑跑到突厥寻求保护。不过,突厥是靠不住的,他最后还是死在了自己的“保护神”手里。在突厥呆了一小段时间后,“水土不服”的宋金刚谋划逃跑,他打算跑回自己当山大王时的上谷(今河北易县)重新开始,从头再来。但是,这个连请假条也没写一张的不辞而别者,在逃归的路上被突厥追回。突厥很不客气,不仅将他杀死,而且还让他死得很惨,对他施以了腰斩酷刑。腰斩的残酷度仅次于凌迟处死,就是将身体拦腰砍成两截,由于头部完好,受刑者一时不能毙命,痛苦异常。这种有违人道的“酷中酷”刑罚在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才被废止。直接促使这一极刑被废除的是浙江官员俞鸿图,他当时被腰斩以后,上半截身体痛得在地上滚来滚去。最令人恐怖的是,在那种“就地十八滚”的情况下,他还思维清晰地用手指蘸着身上的血在地上连续写下七个“惨”字后才痛苦地死去。当雍正帝听说这一惨状后,立即下令封刀,腰斩自此废除。但于唐朝而言,这是十一个世纪后的事。这种“怎七个惨字了得”的酷刑在唐太宗李世民当政时期被充分“发扬光大”。他一生腰斩了很多大臣,包括自己的宰相,包括女儿高阳公主的情夫。只是,这个以腰斩为乐事的大唐勇武天子没想到,他死后四十年,他和父亲一手创立的巍巍雄唐也被自己的“小老婆兼儿媳”武则天给“腰斩”了一下下。

  妹夫被腰斩了,同在突厥的刘武周惶惶不安。他在北方的日子太不好过了,作为流亡政府元首,寄人篱下,看人脸色,不能随便出城,不能单独行动,整体情况说好听点是被“监视住居”,说难听点就是被软禁了。这时候他很后悔当初不听自己的内史令苑君璋的规劝之言。苑君璋的家族身份和宋金刚一样,也是他的妹夫。当初刘武周决定南下抢地盘时,苑君璋劝谏他不要干傻事,说唐主李渊“举一州之众,直取长安,所向无敌”,可见这是上天暗助,非人力可以改变,如果逆天而动,必将遭败。他认为定杨军进击唐境既没天时,也不具地利。因为太原以南地区,地势险隘,山高坑深,粮草运输不便,而且孤军深入,一旦进战不利,连撤退都来不及。他建议刘武周做个两面光的滑轮,“北连突厥,南结唐朝,南面称孤”。

  苑君璋这个斗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文盲确实头脑活络、目光独到,异于刘武周、宋金刚之流。定杨军挑衅唐朝的结局被他预料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可是,刘武周那时候主意已定,他的意见连“参考”的作用都没起到。等到真的一败涂地后,刘武周才流着泪对苑君璋说:“恨不用君言,乃至于此”。只是这种“铁窗泪”于事无补了。第二年,想回到老家的刘武周策划从突厥逃回马邑,不料事情泄露,被突厥杀死。突厥主政的颉利可汗任命苑君璋为大行台,统领刘武周的余部,继续和唐朝进行对抗。

  刘武周死了,他的一生从“私通女人”开始,到“私通外国”结束。按照正统的批评教育观,对他的死亡定性应该是“一个可耻叛徒应得的下场”。这匹来自北方的狼最后在突厥眼里变成了一把扇子,一把冬天的扇子,一把掉在南极的扇子,永远失去了再利用的价值。

  有一种胜利叫坚守,有一种失败叫占领。刘武周的失败可以总结出很多条经验教训,但归而总之,也就是一句话:他在不合适的时间和不合适地点,跟不合适的对手打了一场不合适的战争,最后又投靠了一个不合适的对象,很合适地把自己弄死了。

  在和刘武周的决战中,唐军大获全胜,刘武周弃城逃遁后,太原城内秩序井然,因为刘武周离开后 ,在太原当俘虏的唐俭立即带人封存了刘武周的仓库,等待李世民的到来。唐俭这个挽救了李渊性命的重要人物回到唐朝后,立即被官复原职,同时,李渊还下令将没收的独孤怀恩的所有“田宅资财”全部作为奖品赐给唐俭,以表彰他的救驾之功。唐俭的俘虏没有白当,不但取得了巨大的政治效益,还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相当于“带薪俘虏”。

  当唐军到达太原时,刘武周的仆射杨伏念主动开城投降。至此,弟弟丢掉的唐朝龙兴之地又被哥哥夺了回来,先前被刘武周所占领的州县全部被并入唐。

  十二:江淮起义领袖:杜伏威

  杜伏威是隋末活跃于江淮地区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和李密、窦建德并称“起义三巨头”。他仅经过四、五年的发展时间就从小到大,占领了江东、淮南大片土地,成为势力超强的“江淮王”。

  然而,这个响当当的造反王似乎不愿意锋芒毕露,更喜欢藏锋伏威,就在他事业发展到顶峰的时候,突然急流勇退,在武德元年底,主动想李渊递交请降报告,要求归顺唐朝。他的这一行为“另类”到让当世人和后世人都觉得很是意外。因为当时杜伏威自己本身相当于一个威镇一方的诸侯,要实力有实力,要地盘有地盘,在现今安徽、江苏那一带江淮军控制的势力范围内,他是说一不二的老大。腰杆这么粗这么硬的一个淮军大哥突然间就抱住李渊的大腿,弯腰屈膝奉他为主,这对李渊来说,不是在路上捡到了皮夹子,而是捡到了装满现金和国库券的密码箱!

  在杜伏威向李渊递降书时,李渊正处在焦头烂额之中。那会正是裴寂大败,河东被刘武周全线紧逼的时候,可以说是唐朝到了最危险的关头,除了刘武周的定杨军,窦建德的夏军和王世充的郑军也在对唐军掏掏打打。从当时的现实情况看,没有一丝迹象表明唐朝最终能统一天下,作为和李渊身份差不多的割据者,杜伏威的实力虽然比不上唐朝,但并没有很悬殊的天壤之差。设想唐军真要是和江淮军干起来,李渊要想在战场上“腰斩”杜伏威,自己可能也得留下一条腿,不可能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

  正因为在如此奇幻的背景下,杜伏威如此毅然决然地甘愿把自己“裸捐”给李渊才让人感觉到有点不得其解。难道他真是一个铂金级伯乐,眼光能穿透还未打通的时光涵洞,未卜先知李渊将峰回路转,摧枯拉朽地平掉其他各路反王?

  也许只有更了解杜伏威的路,才能更了解他的心。当然啦,历史向来是多面的,也许了解了他的路,更迷乱了我们的心。

  杜伏威的老家在今天的山东省章丘境内,《旧唐书》说小杜“少落拓,不治产业,家贫无以自给”。这十三字基本勾勒出了他的性格、金钱观和家庭环境。

  性格:豪爽大方兼放荡不羁。

  金钱观:“月光族”,不爱储蓄,有一元花十角。

  家庭环境:低保水平。

  看完了小杜的背景资料,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家里都到“家贫无以自给”的份上了,他哪来的零花钱“月月花光”呢?

  有道理。杜伏威确实没钱,不过他有一个慷慨的赞助商。还有个不过是,他的这个赞助商也没钱。但是,这赞助商的姑姑家有钱。这个赞助商姓辅名公祏。

  辅公祏和杜伏威是同乡,两人虽然年龄相差十几岁,但却意气相投,没有代沟,结下了“刎颈交”。辅公祏对自己的这个小兄弟好得真心实意,为了赞助“穷得叮当都不响”的杜伏威,他经常把自己亲姑姑家的羊偷出来送给杜伏威,这种建立在偷窃之上的慈善行为相当另类。

  日子一天一天过,羊儿一只一只少。辅公祏很想对好朋友“一掷千羊”,但不久就被姑姑姑发现了。辅姑姑很迷惑:咋从来没见到狼,而圈里的羊却总越来越少呢?当他得知是自己的白眼狼侄子下的黑手时,气得立即到县衙报案。辅姑姑的法制意识和大义灭亲的观念似乎也忒强了些,虽说法大于情,但为了N只羊就咬牙切齿地要将亲侄子送去劳动改造,这“以法治家”的理念过于超前。依我看,在要求其下不为例之后,骂几句“挨千刀的、臭不要脸的”,再揣上几脚解解气就可以了。我小时候经常“拿”我姑姑书包里的零花钱“赞助”糖果小吃店,姑姑发现后骂了我一通“小盒子板”(骂人话,即棺材之意)后就既往不咎,连我爸爸也没报告。同样是做姑姑,不能不说差别不小哇。

  官府接到当事人报案后,马上去抓捕辅公祏和杜伏威。两人被害怕坐牢,干脆跑到山上干起了落草剪径的勾当,将“业务范围”由偷窃低等四只动物扩展到了抢劫高级双足动物。这时候是杨广当政的公元613年,杜伏威才十六岁。

  从此,隋末造反土匪的花名册上又多了一个“杜辅”,杜伏威和辅公祏领着一帮人到处打劫抢夺,过上了“自给自足”生活。别看杜伏威还是个未成年人,但他凶猛彪悍,每次劫掠时都“出则居前,入则殿后”。就是说,冲锋陷阵时,他总是喊:跟我冲;而遇到危险时,他却对“劫友”们说:给我撤。除了作战勇敢的一面,他还有人小鬼大的一面。《新唐书、杜伏威传》说他“狡谲多算,每剽劫,众用其策皆效”。每次打劫按照杜伏威的计谋实施,都能顺利地手到抢来,满载而归。综合以上资料,如果用一个褒义词形容杜伏威,就是文武双全。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