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二十八:决战虎牢关(6)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3968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就这么着,王君廓一步步发展壮大,最后辗转投靠了李渊,完成了从土匪到国家公职人员的转变。

  洛阳会战中,隶属于李世勣部的王君廓多次率兵和郑、夏两军交手,屡立战功:攻克辕辕城(今河南偃师南)、大败单雄信、抢夺虎劳关、袭击窦建德粮道以及在河中凿沉了王世充几十艘运米船的都是他。在和王世充部将郭士衡、许罗汉对阵时,不怕死的王君廓只带着十三名士兵向郑军叫板,并成功将其诱入己方军阵,把对方杀得一败涂地。李渊得到这个辉煌战报后,特别下诏对其通电慰问:“尔以十三人破贼万,自古以少制众,无有也。”十三比一万,这种类似地图比例尺似的神话战绩,确实希罕等跟碗大的铜钱似的。

  十三个人都敢挑逗一万人的顽主,让他带着两百人去打三百人,太小儿科了。王君廓果然没给李世民丢脸,他指挥两百长槊兵扎进战场。这五百人都是很能打的士兵,双方你来我往、枪槊纷飞,表演了好一阵子,结果是“乍进乍退,两无胜负”。一会是你稍占上风,一会是我略胜一筹,拔河赛扯了个平手。唐军以两对三,既然没败就等于是胜了。由此可见,唐军的精锐部队比郑军的精锐部队战斗力强大,这一点也给唐军此战中以少胜多提供了军事基础。

  不分胜负的双方军队退场后,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第三方人士王琬上场了。王琬被叔叔派遣到夏作为乞兵使者已经好几个月了。这段时间一来,他随夏军一起被阻在虎牢,心急如焚,度日如年,生怕洛阳一朝城破。他和洛阳政权是连在一快的利益共同体,如果洛阳的皮都被扒了,他这根毛也就没处生根焉附了。所以,他在窦夏开展工作很卖力。这次成功操作窦建德进攻虎牢后,他见郑军势大,觉得应该扬眉吐气一把,在唐军面前显摆显摆,顺便看看唐军笑话。于是坐着原属隋炀帝杨广的青骢马,“铠仗甚鲜”地站在郑军阵列最前排。他是皇帝的侄子,穿的用的都是当世最好的。铠甲鲜亮耀眼,特别是他骑乘的那匹青骢马,峻骨锋凌,气势不凡。那年代没有名车可供炫耀,胯下马的品种高低基本代表着身份的贵贱。王琬所乘的这匹原“隋朝第一马”,其稀有程度比今天仅供身份尊贵者购买的深色劳斯莱斯轿车还稀有。李世民一眼就看中了这匹宝马:“彼所乘真良马也!”见主帅那么喜欢,尉迟敬德便“请往取之”,不知道这个猛将是存心拍马屁还是有心显本事,领导随便喝声彩,他便要去踩人家。李世民急忙制止说:“岂可以一马丧猛士?”这句话不说还好,一说反而激起了尉迟敬德不服输的犟牛劲。这不是领导怀疑自己的能力水平,怕自己有去无回吗?不行,犟牛要去夺宝马。不等李世民批准,尉迟敬德和另两名将军高甑生、梁建方“三骑直入其陈(“陈”同“阵”)擒琬,引其马以归,众无敢当者。” 尉迟敬德实实在在是个“虽千万人,吾亦往矣”的强人,王琬还没反应过来就“出差”到了唐朝,成了唐军俘虏。真不能怪王外交官反应慢,要怪就怪尉迟敬德太勇猛,他在万军之中抢了一个大活人,竟没一个人敢上前阻拦,跟当年秦叔宝、程知节阵前投降李世民一样,尽管大家都咧着嘴,但就是没敢龇牙的。早知道这么有效果,李世民也许后悔没当着尉迟敬德的面夸句:“彼夏王真良人也!”

  见把夏军的士气磨得差不多了,李世民便命人到黄河北岸去赶回在河滩上做饵料的战马,准备和夏军开战。

  窦建德一大早就兴冲冲地跑到虎牢关前排队列阵,却没想到李世民把他晾在一边,不跟他相扑。士兵们按照阵形从早晨站到中午,个个腰酸背疼,又困又饿,累得架不住了,都纷纷坐到地上。还有许多人口干舌燥,争着到河边抢水喝,整个队列已经不成阵形,乱作一团。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做好了随时出击的一切准备,他命宇文士及率三百名骑兵故意从夏军阵地前一掠而过,绕往南侧。临行前,李世民反复告诫他说:“贼若不动,尔宜引归,动则引兵东出。” 宇文士及是个文官,李世民根本不指望他能立多大战功,派他出阵主要是想将窦建德布置在战场正面的骑兵引调离开,所以告诉他:敌不动,你不动,敌一动,你才动。如果此时郑军当宇文士及的三百人不存在,不去追击他们,那宇文士及就会根据李世民的嘱咐,当是生命在于运动地体育锻炼了一下,跑马转一圈就会回到唐营。但夏军阵前的大量骑兵见唐军武装骑兵出动后,立即紧贴着包抄过去。就是这一动,引发了这场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非同寻常的大战! 李世民见郑军精锐骑兵离开本阵,正面阵地露出空档,不失时机地对全体唐军下达了总攻命令:“可击矣!”

  和任何一次战斗一样,李世民身先士卒,率领骑兵冲在最前面,大军紧随其后,向东渡过汜水,直接杀向夏军阵地。

  唐军步骑铺天盖地杀进夏营时,御驾亲征的窦建德正在举行朝会,接受大臣们的朝谒。窦建德等了一上午也没见唐军人影,他以为李世民一时半会不敢来,却没想到李世民跟读秒卡点似的,在他最没有防备的时候有备而来。

  一切结果在此刻都已经注定,窦建德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到了。这一时刻来得太过偶然,李世民不可能想到,他发起攻击的这支强大军队的中枢指挥机关,此时其实正处于不可思议的休眠状态------没有有效的组织指挥系统。指挥长窦建德和众多的副指挥长、副副指挥长都挤在一处开“碰头会”呢。这是一次真正的“碰头会”,最终真把皇帝的头给碰断碰没了。

  当唐军冷不丁杀进 “碰头会”会场时,那些大惊失色的朝臣一窝蜂地涌向他们的主心骨窦建德身边,窦建德慌忙召集骑兵抵御唐军。但由于众多大臣横亘在中间,骑兵一时间无法冲出,于是窦建德又急令朝臣退开,给骑兵让路。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路还没让开,大量唐军已经冲进营帐。窦建德狼狈不堪,来不及组织抵抗,只得向东后退,依凭在一个小山坡后面。

  这次虎牢之战中,“李家军”皇室参战人员表现突出,窦抗和李道玄都表现英勇。窦抗是李渊姐姐的儿子,和李世民是表兄弟。李唐家和姓窦的还真有点“百姓缘”的味道。李世民老爸家族有姓窦的亲戚,老妈家族就更别提了,正宗的窦姓。这次洛阳会战中,李世民的舅舅窦轨也在后来被李渊派来增援。而李唐的强劲对手窦建德也姓窦,有点巧合的意味。

  窦建德依坡据守的时候,窦抗“引兵击之”,窦建德挥兵抵“抗”,窦来窦往中,小窦被老窦阻击在原地进展缓慢,当李世民率骑兵赶来后,窦建德的队伍才被打散。在战场上和李世民一样凶猛的李氏皇室成员还有一个:淮阳王李道玄。李道玄是李世民的小堂弟,这小伙子太厉害了,已经跟随李世民冲锋陷阵好几年,当年李世民和宋金刚在介州城进行最后决战时,第一个登上介州城头的就是其时才十五岁的李道玄。李道玄是唐夏虎牢大战的明星将领之一,他“麾戈陷阵,直出贼后,再入再出”,在千万人的敌阵之中进出自如,悠闲得好像逛王府井大街,这种猛比张飞的家族勇将令“太宗大悦,命副乘以给道玄,使从己”。“副乘”就是备用马。在“以马为纲”的中国古代战争中,为了安全考虑,主帅或重要将领上前线时都带有备用马,以便在座骑出现伤亡时能迅速更换新的马匹。有时候骑兵集团进行长途奔袭时也带有备乘,在长时间的连续奔跑后重新更换脚力,以达到兵贵神速的战略目的。李世民将自己的备用马送给李道玄乘坐,还让他跟在自己的身边,显然是对这个小堂弟的极度赏识与信任。

  权威唐史资料记载李道玄在这次阵中冲杀时的“实况录像”是“飞矢乱下,箭如蝟毛”或“飞矢集其身如猬毛”。在佩服其勇猛无畏的同时,笔者不免迷惑:李道玄浑身中箭,且在被射得和刺猬一样的情况下,不但生命安然无恙,还“勇气不衰,射人,皆应弦而仆”,真乃“射身忘死”的神人也。然而,不管怎样,当时的李唐皇室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是真实肯定的。在皇朝立国草创初期,李唐皇室男儿少有纨绔粉男,个顶个的都是血性男儿。这和中晚唐之后李氏子孙的优柔阴颓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见环境对人的变化影响之巨,当皇室变成温室后,李氏血脉中的勇武因子渐渐稀释淡化,最终变成了谁都能一饮而尽的温吞水。环境决定处境。在温室中长大的“花园宝宝”是经不起雨雪风霜的。

  在这场“尘埃涨天”的十几万人的大规模混战中,唐军条理清晰的组织指挥对战斗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没有想到李世民会在此时发起全面进攻,窦建德没有绷紧应战的神经,所以战斗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趋势:唐军凶猛进攻,夏军节节败退。

  在两军交战正酣的时候,李世民又玩起了自己一贯抄人后路的拿手戏。不过这次是虚晃一招的假抄。他领着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宇文歆等一帮名将,把唐军旗帜悄悄卷藏起来,然后杀向夏军阵营背后。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