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二十九:唐太宗的魔镜(5)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5226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绢四百匹”也是一笔比较可观的财富。唐太宗早年搞“钓鱼执法”时,有个中招的朝廷官员就因为接受了一匹绢的贿赂差点掉了脑袋。既然给唐朝中央直属机构的官员送礼时,一匹绢都能拿得出手,可见“绢四百匹”的价值含量了。唐代一匹绢长四丈、宽一尺八寸,这么多绢魏征一大家子人一辈子也穿不完的。

  别替魏大叔着急,绢在那时候也是货币,可以在市场流通使用的。根据贞观初年“绢一匹易米一斗”的市场价,四百匹绢可以换四百斗米。

  历史资料告诉我们,魏征长相平平:“状貌不逾中人。”客观地说,只能在百分制的六十分边上打转转。从流传下来的画像侃,魏征确实不是很有型的帅哥,脸很长,和“昨日一滴相思泪,今日方流到腮边”的长脸大文豪苏东坡不相上下(请参考央视主持人李咏脸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貌不惊人的下级却令他那英俊潇洒的上司唐太宗时常有害怕的感觉,并因此而不得不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语和行为。

  再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魏征直言进谏对于唐太宗的强大威慑力。

  有一年冬天,魏征请假回老家祭扫祖墓,他扫完墓回京城后很不解地问唐太宗:

  “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他们都说你要去南山打猎,一切都准备好了,你怎么又不去来了呢?

  也不怪魏征奇怪。除美女、书法以外,唐太宗另两个最大的业余爱好是狩猎和泡温泉。据《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唐太宗在位期间共在咸阳、骊山和长安、洛阳等地进行了十二次狩猎、泡了十七次温泉。泡温泉的事咱就不说了,那可以解释为国家洗澡、消除身体疲劳,以便有更好的精力、更佳的精神状态为朝廷工作。但半年不到就搞一次狩猎游戏,有点过于频繁了。因为皇帝狩猎是很浪费、很扰民的一件事情。狩猎之前要派人踩点考察、狩猎途中民众回避禁行。狩猎期间,猎区附近必须变成无人区,任何人不得靠近,否则把你当猎给射了射责自负,医药费都没处报销。即便是你家狩猎区附近的稻子麦子在田里地里不割回来就自己长腿跑掉了,那也只能眼看着它们沉甸甸地离开,等皇帝猎好了玩够了你才能去追。为狩猎这事,唐太宗被谏臣上表批评抗议过许多回。

  所以这次聪明的魏征就纳了一回不理解的闷。对于魏征的发问,唐太宗没有支吾,而是老老实实地回答说:

  “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不知道魏征听到天子因害怕自己嗔怪,竟然取消了已一切都安排妥当了的自己十分酷爱的狩猎运动时会是什么样的QQ表情?

  魏征当时的表情因无从查考已无法知晓,但看完接下来发生的这个小故事后,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唐太宗的QQ表情绝对是苦笑。

  唐太宗曾经得到过一只特别喜欢的鹞鹰,经常带在身边把玩。有一次,他正将鹞鹰放到手臂上逗弄时,看见魏征朝自己走来,吓得赶紧把鹞鹰塞进怀里。唐太宗的这个小动作没有瞒住魏征的眼睛,但魏征故意装着没看见。

  接下来的情形是:唐太宗不知道魏征已经知道,魏征知道唐太宗不知道自己知道。一个在明、一个在暗。这下就好玩了,一幕和春晚小品一样精彩的喜剧表演开始了。

  男一号:魏征。

  男二号:李世民。

  非男非女的配角兼道具:李世民藏在怀里的鹞鹰。

  在男二号李世民“躲鹰鹰”之后,男一号魏征上场奏事。

  按照惯例,男一号臣下不会耽误男二号皇帝太长时间的,男一号请示几句、建议几句后,男二号回答说“很好、我看行、就这么办、你去安排吧”这样一些短语就差不多结了。

  因为男二号还等着男一号“结了”后玩鹞鹰呢!

  可今天却有点和以往不一样。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也还是那颗月亮,但男一号却不是那个男一号了!今天的男一号好像故意抢戏,吧嗒吧嗒说个没完。

  男二号那个急呀,一遍一遍在心里念叨:走走走走走啊走(后面没有“走到九月九这句”哦)。。。。。但嘴上又不能说,你快回家喝杯咖啡润润嗓子吧,让我怀里的鹞鹰出来透透气!

  男一号那个慢呀,一句一句从嘴里挤话:讲讲讲讲讲啊讲——这个问题我简单讲两句、那个事情我随便说三点、这个那个我综合提四点要求。。。。。。。

  男一号慢慢吞吞地讲、男二号心急火燎地听。遥想一下这两个人当时的表情,应该是很有喜剧效果的。

  演出持续了很长时间,因为男一号“故延上奏之时,久之乃去”。男一号觉得那个配角差不多挺不住的时候,觉得口腔说得快要溃疡的时候,才闭嘴告辞。

  当男二号从怀中掏出鹞鹰时,鹞鹰已经窒息而死了,也可以说是被魏征说死的-----“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

  我不知道其他读者朋友是怎么看这个历史片段的,我看到这里经常会忍俊不禁,感觉魏征这个小老头太狡黠太可爱了、感觉唐太宗这位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魏征的千古名帝很天真很率性。怀中藏鸟不是魔术、不是箱子里藏人,怎么可能不被面对面的魏征发现?这种情急之下不知所措的应急举动,跟我们小时候上学时在课堂上偷吃零食被老师发现后,把手上剩下的零食一古脑塞进嘴中,然后使劲闭着鼓鼓囊囊的嘴作沉默状的行为师出同门,以为只要自己不讲话,老实就不知道自己嘴里有食物。

  对于此次窒息杀鸟事件,事后有一部分人曾当面质问“凶手”魏征。这些人并不是唐朝动物保护者协会的,而是很不理解魏征这种小题大做的行为,他们认为连皇帝玩只鸟都要管的魏征管得太宽了:

  “堂堂天子,玩一鸟,岂不可乎?竟致其死,汝亦过矣。”

  魏征以玩物丧志作答。他说,斗鸡走狗一类的行为勾当是恶少所为,而处在天下初定时期的天子,绝不能有贪图安逸之心。

  别人又说,话虽有道理,但你为什么不直接劝谏,“而非欲致之以死乎?”

  魏征不是动物虐待狂,他并非是故意想置鹞鹰于死地,而是他觉得“谏亦有道,贵乎得体”。他觉得皇上玩鸟这事太小了,直接进谏的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同时他还从长远考虑,说这种芝麻粒的玩鸟之事,如果“谏而弗纳,社稷大事亦未便谏矣。”

  从这里可以看出,魏征并不是一个只知直谏不会拐弯的古代斗士,他是很讲究工作方法和进谏艺术的,有时候犯言直谏,有时候则迂回曲折,但结果都能殊途同归。

  贞观九年和贞观十年,太上皇李渊和长孙皇后先后去世,公公李渊葬在献陵,媳妇长孙氏葬在昭陵。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思念不已,命人在皇宫后苑内修建了一座很高的瞭望台,他经常登到台顶瞭望皇后棺柩所在的昭陵,大发思妻之悠情。

  有一回,唐太宗拉着魏征一起登上瞭望台,并手指昭陵方向,让他观看。

  魏征看了很久后说了句:“臣昏眊,不能见。”魏征说自己老眼昏花,看不见。

  唐太宗不厌其烦地再次指给他看,说,你仔细看慢慢看使劲看,一定能看得见。

  魏征假模假样地观望了一会问道:“此昭陵邪?”

  唐太宗答:“然。”

  在得到唐太宗肯定的回答后,魏征又装做恍然大悟的表情说:“臣以为陛下望献陵,若昭陵,则臣固见之矣。”

  这话太明白不过了,就是拐着弯敲打唐太宗呢。魏征说,我一直以为你是眺望太上皇的献陵,皇后的昭陵,我早就看见了。

  魏征这句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话特别有效果:“上泣,为之毁观。”听了魏征这句话后,唐太宗流着泪拆除了这个瞭望台。

  魏征这次故意装孬装得很得体,臣下总不能直接对皇上说,你只想老婆不想老爸的行为太过分了。献陵在今天的陕西省三原县、昭陵在陕西省礼泉县,两座陵墓都距当时的都城长安一百多里,献陵的距离相对还近一些,魏征说他看不见近处的献陵却早看见了比献陵更远的昭陵,当然是扯谎。

  真羡慕那时候的空气能见度,隔着那么远都能清清楚楚、一览无余。不知道现在站在西安市,是否还能看见献陵和昭陵?

  魏征一生以直谏为己任,完全可以将其形容为专门监督唐太宗的纪委书记。在正义和正确面前,他不畏权贵、不惧一切,坚持原则,一谏到底,不达目的不罢休。即使在唐太宗盛怒、其他大臣都吓得瑟瑟发抖的时候,魏征也敢站得直挺挺地向皇帝进谏。唐太宗虽然有时候因被他谏得在众臣面前下不了台而恼羞成怒甚至想过杀掉他,但最终还是理智地将魏征引为知己。因为唐太宗知道,魏征是朝廷和自己不可或缺的啄木鸟,他的存在能让自己领导的政权更健康。

  唐太宗李世民对好谏的魏征是发自内心的赞赏,他曾经夸奖魏征:“人言魏征疏慢,我视之,更觉妩媚。”在魏征辅佐他的十六年的时间里,唐太宗一直将魏征引置左右,没有让他离开过自己。贞观八年,李靖推荐魏征外出按察地方官员、查问民间疾苦时他也没批准。唐太宗说魏征“箴规朕失,不可一日离左右” ,可见唐太宗对魏征器重程度。

  唐太宗和魏征算得上是一对珠联璧合的黄金搭档,在中国历史上,像唐太宗那样大肚能容的皇帝凤毛麟角,像魏征那样满身是刺的朝臣屈指可数。两个稀有人物碰到了一起,必定会成就一番稀世伟业!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大唐太宗十九岁的魏征即将走完生命旅程,他要和唐太宗告别了。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