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五十:平灭东突厥(3)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813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我以为这种观点不合情理。如果说颉利可汗的投降是缓兵之计,那他自请“身自入朝”这点无法解释。本人都到长安当做人质了,他哪还有机会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呢?他若真是耍心眼,一定会坚持留在北方,因为只有留得青山在,才会有柴烧。而唐太宗是那么好骗的吗?“匪首”不亲自过来请安请罪,派人送张贺卡检讨书,他就会深信不疑吗?颉利也知道这次大唐皇帝是吃定他了,他完全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亲身入朝是解决问题的惟一办法。而“身自入朝”是不能拖的,必须立即启程,哪来重新组织反扑的时间呢?如果颉利说,我现在头有点昏肚子有点痛,暂时不能入朝,先跟你预约个时间,一年后保证去长安。唐太宗会答应吗?

  再说,颉利已经无法组织有效的攻击力量了,他的部下不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而是人都散了,根本没队伍带了。除了跟他逃出来的几万人,其他部众都归顺了唐朝。所以,即使他想组织反击,也没多少人愿意听他指挥了。宋金刚当年被李世民在介休城下打得一败涂地后还想再战,可他的手下没人再想和唐军PK;王世充洛阳兵败前也曾想冒险突围去投靠侄儿,可将卒都拒绝执行这一命令。无论是将帅还是皇帝,当实力和对手悬殊到作战即是作死的时候,就没人愿意陪他去送死了。而当时突厥和唐军的差别差不多等同于作战即是作死,所以,颉利可汗即使喊破喉咙,也不会有人站到他的身后。而一只没有了牙齿的光杆老虎,他还能卷什么土、重什么来呢?

  唐太宗答应了颉利可汗的内附请求,派遣鸿胪卿(外交部部长)唐俭前往颉利牙帐对其进行安抚并商量具体归降细节,同时诏令李靖率兵迎接颉利,接受对方投降。

  李靖接到唐太宗的命令后并没有敲锣打鼓北上去接人,而是和前来跟他会合的李世勣商量起了再出奇兵袭击突厥的方案。 他俩认为,颉利虽然这次被打败了,但其还有数万兵马,如果他逃到漠北,将来还会给唐朝带来麻烦,不如这次一鼓作气将其全部消灭,永绝后患。

  两李子觉得可以利用一下当下暂时和平的国际环境,他们觉得在唐俭出使突厥,颉利思想放松麻痹的时候,“若选精骑一万,赍二十日粮往袭之,不战可擒矣。”

  李靖、李世勣认为,挑选一万名精锐骑兵,每人携带二十天量的食粮,倍道兼行,急行军到阴山以北,趁突厥不备,出其不意将其击垮。

  这也是一招军事险棋。一万人经过一周以上的高强度奔跑,只要不是铁人,到达目的地后必然会疲惫不堪。这时候如果颉利的数万军队早有准备,以逸待劳,就等于是千里迢迢给突厥送去了一万个大肉饺子。

  当李靖把这个大胆的计划告诉副将张公谨时,遭到张副司令的明确反对:“诏书已许其降,使者在彼,奈何击之!”

  张公谨说,皇上已经答应了他们的归附请求,而且外交部长此时正在突厥营中,若是贸然袭击对方,唐外长肯定是命不能保。

  但反对无效。

  总司令李靖一定想要颉利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他斩钉截铁地回复张公谨:“此韩信所以破齐也。唐俭辈何足惜!”

  李大将军和当年的韩大将军一样,在这个问题上貌似有点不厚道。唐俭同志公费出国不是去游山玩沙的,而是带着和平使命去开展工作的。你瞒着他用铁家伙朝突厥身上招呼,不用讲,突厥肯定会同样用铁家伙往唐外长身上招呼,这种情形下,说唐外长凶多吉少那都是最保守的用词了。

  唐俭此时的处境和六百年前韩信攻打齐国时郦食其的处境高度相同。当韩信在齐国边境排兵布阵时,刘邦的谋士郦食其正在齐国充当说客。韩信不管郦谋士的死活,突然率军向毫无防备的齐国扑去,结果齐王认为郦食其和韩信合伙向他卖拐,毫不留情地将郦食其以“卖拐罪”处死。

  李靖这次玩的和韩信是一个套路,他只想着怎样搞掉突厥,至于唐俭可能会成为“郦食其第二”,他认为和行动成功的结果相比,损失可以忽略不计。看来这个从三品的外交部长只能是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了。

  也许这就是残酷的战场之道,分不清对错,道不尽是非。但幸运的是,这个曾官至民部尚书,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唐俭外长并没有因公牺牲,而是在战斗打响后奇迹般安全脱身,可能是大家都忙着逃命,没人顾得上杀他的原因吧。

  做出奔袭决定的李靖点齐了一万精兵,趁着夜色向北进发,李世勣率部随后跟进。

  唐军确实是强大起来了,一万名骑兵不是凑出来的,而是挑出来的,可见其时唐军的骑兵部队规模已经很大,跟唐初极度缺少战马的情形已有天壤之别。唐初政府特别注重马政建设,在全国各地拥有众多马匹饲养繁殖基地,政府官制体系中设有牧监一职。牧监是专门负责养马的官员,这职务和孙悟空曾经当过的“弼马温”差不多。贞观时期,唐朝的马匹存栏数量达到数十万匹,所以,这一时期,唐军骑兵发展十分迅速,以轻骑兵为主的军事突击和远程奔袭能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在李靖指挥唐军披星戴月往北行进时,颉利可汗果如二李所预料的那样,因为唐俭的到来而放松了警惕之心。不能绝对肯定颉利一定会抱着唐外长高兴地大背“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孔子语录,但通过史书“颉利见使者大喜,意自安”的描述,这位在大漠上流浪的兄弟看到了唐俭就像是看见了天边的绿洲,他觉得自己这棵大漠里的野百合遇到春天了,总算有救了,以后可以不用吃安定片就能进入梦乡了。

  颉利可汗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大唐皇帝的特使已经明确答应了自己的归降请求,唐军不可能再向突厥进攻。这个时候,完全可以解除战时的高度戒备状态高枕无忧了。颉利不知道,唐俭此时的身份已经不是和谈使者,而是麻醉师。

  最终,集体中了麻醉弹的突厥军被李靖来了个一锅端。

  在万名精骑之前,李靖又派部将苏定方率二百骑为先锋,乘着大雾偷偷摸向颉利可汗的牙帐。

  苏定方是唐朝著名将领,这是他在本书中第一次登场,唐朝的很多重大战役都和他有关,后文我们再做具体讲述。

  苏定方对突厥的处女战中表现上佳,他带着队伍于雾霭中疾行,在距离颉利大帐只有七里远的时候,突厥军才发现了这帮远道而来的沙漠“闪客”。

  丝毫没有准备的突厥军队乱成了一锅粥,漫天大雾中,他们看不清唐军到底来了多少人,四散奔逃是他们下意识的第一首选动作。 撒开脚丫,有多快跑多快吧。这一回,南方的唐军把北生北长的突厥打得真找不着北了。

  被唐军一直撵着屁股追的颉利可汗此时已成了惊弓之鸟,慌乱中骑上一匹千里马溜之乎也。这个“跑马溜溜”的可汗像一朵溜溜的云一样,一会儿就跑得不在服务区了。

  想必这位可汗爷逃跑时速肯定大大超速了。

  千里马不是每个人都有的,那些骑着百里马的突厥军还没跑多远,李靖率领的一万名骑兵就呼啸着赶到。

  在一支已经没有任何有组织的抵抗的军队面前,本来战斗力就很出众的唐军所取得的战果辉煌度可想而知。这一战,突厥被打成脱机状态,经此一役,曾经强大的突厥彻底崩盘,失去了恢复元气的任何可能,连颉利可汗的儿子都在这次战斗中被唐军生擒活捉。一万名唐军这场令人魄动心惊的长途远袭取得了骄人战绩:“斩首万余级,俘男女十余万,获杂畜数十万。”

  李靖这个长途远征的突击手也可以说是一个“击突手” ,唐、突之战以李靖的出人意料的“唐突”进攻而大获全胜。

  然而,让颉利可汗头痛的不止李靖一个,还有个李世勣。

  以违反交通规则的时速逃出李靖的追赶包围后,颉利带着仅剩的一万多军队向东北方向的碛口(今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奔去,打算从碛口逃往漠北地区。哪个地方属于北方之北,和唐朝相隔几千里,中途沙漠一个连着一个,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唐军无法实施大规模用兵。只要进入漠北,颉利就可以继续当自己的可汗。

  可当颉利带着部众吭哧吭哧地跑到碛口时,李世勣早就屯军于此等着他了。可汗同志哥辛苦了!若要从此过,留下买路命。

  李世勣没有给这位同志哥递上一杯润嗓子的茶水,而是亮出了寒光闪闪的马刀。

  看到李世勣,颉利可汗已经吓得连汗都淌不出来了。没有第二种选择,只有再次向后转,齐步跑,跑到一个没有姓李的地方。

  这时候只有颉利一个人继续在练越野长跑了,当他的手下觉得跟着他跑只能消耗卡里路而不可能有任何出路时,都自动放弃了这项没有前途的运动:“其大酋长皆帅众降。”再跑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呀,把头跑没了也没个头。突厥其他部族首领正式放弃了和唐军的捉迷藏大赛,均率兵众投降。李世勣在碛口俘虏了突厥方面五万多人,大胜而归。

  为了不被唐军俘虏,颉利可汗不得不再向“神行太保”看齐,又转身折回,向灵州方向跑去。碛口和灵州的路程有两千里,期间沙漠密布,真难为了这位可汗,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看不到希望的奔跑事业。从定襄到阴山,再从阴山到碛口,又从碛口到灵州,颉利在地图上写出了个一撇很长的不规则“又”字,总里程至少有三、四千里,整得跟沙漠马匹拉力赛似的。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