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三十八:皇后当如长孙氏(2)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870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这可是个大问题,倘若这小女孩生的都是千金,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将会是清一色的男人团。因为如果没有窦美眉生出的这个小男孩,长孙晟家的那个小女孩就不知道嫁给谁了,如此,这个世界上将不会有唐高宗李治,而没有李治,怎么可能会有破空而出的女皇武则天?

  说到底,长孙炽“千里伏姻”想法,来源于对窦美眉的欣赏和敬佩,如果没有窦美眉的出众言论,长孙炽不可能产生这种比“期货”还遥遥无期的想法,所以我说,婆婆是媒婆,大伙都赞同吧?

  如有不同意的,请先合上书,去趟卫生间再好好想会哦。

  长孙皇后和唐太宗的婚姻是很完美的,郎才女貌、珠联璧合、琴瑟和鸣、伉俪情深这类赞美词语都可以在不是拍马屁的前提下,加到他们的身上。两人也许没有一起去看过流星雨,没有共同唱过生日快乐歌,但丝毫不影响他们成为帝后婚姻美满和谐的典范。

  婚后,长孙氏不仅成了唐太宗生活中的好伴侣,也是他事业上的好帮手。在各个不同阶段,长孙皇后都和坚定地和唐太宗站在一起,默默支持丈夫的工作,为唐太宗解除了不少后顾之忧。她的事迹,可以用“四和”概括之。

  一和:调和矛盾。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唐太宗在做秦王时和高祖李渊的不少嫔妃关系不太好。这并不是个可以忽视的小问题,如果嫔妃们长期在皇帝面前说不利于自己老公的言语,“毒副作用”是很明显的。

  为了尽量消除这种毒副作用,长孙皇后在尽心侍奉皇帝公爹的同时,还有意识地取悦高祖身边的嫔妃,和她们搞好关系,以缓和其和秦王的矛盾,为老公发展事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这是一个聪明女人的精明行为,冤家宜解不宜结,解个结和拧个结那是有很大区别的。史料记载这段时期的长孙皇后“尽孝事高祖,谨承诸妃,消释嫌猜”,说明长孙皇后的外交工作是有成果的。

  决定唐太宗命运的玄武门政变前夕,长孙皇后表现得和女政治家一样出色。在秦王府秘密举行的战前动员会上,长孙氏亲自到场,对那些执戈披甲的将士“亲慰勉之”,致使“左右莫不感激”。

  当时的长孙王妃不可能跟那些敢死队员们拥抱吻别,但她的出现,对参战将士精神上的激励是明显的,一句“我等着你们胜利的好消息”就可能让他们军心大振。军功章上,有李世民的一半,也有长孙氏的一半。

  二和:平和待人。

  除了对坏人坏事,长孙皇后对身边所有人都很和气,是一个有着可贵的善良之心的唐朝国母。她从不嫉妒唐太宗宠爱的其他嫔妃,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虽然皇后在后宫里的地位无人能及,但在她管理之下的所有宫女嫔妃,本质上可以说都是自己的“情敌”。所以历史上出现的许多恃权迫害、打压皇帝嫔妃的皇后一点也不稀奇。但长孙皇后却没有把嫔妃们看作是竞争对手,而是把她们当成了姐妹:“妃嫔以下有疾,后亲抚视,辍己之药膳以资之。”嫔妃们生病时,长孙皇后不但亲自去慰问看望,还把公立医院发给自己使用的药品送给她们治病。

  纵观史册,皇后给嫔妃送药的不乏其事,但送致命毒药的多,送治病良药的少。这样的皇后,当然是“宫中无不爱戴”。

  长孙皇后值得宫人爱戴的事情太多了。她经常在唐太宗面前迂回地替可怜的宫女们开脱“罪行”。

  之所以将“罪行”两字加上双引号,是因为那些宫女根本无罪。看看“上或以非罪谴怒宫人”这句话就明白了,唐太宗常常是无缘无故地降罪宫廷女服务员,用现在比较流行的网络语言解释,就是宫女“被有罪”了。宫女是没罪,但皇帝看你不顺眼你就是有罪了,至于为什么皇帝看你不顺眼,我不知道。可能连唐太宗自己都不知道,就是因为不顺眼,所以不顺眼。

  在唐太宗愤怒地责骂那些作为出气筒的宫女时,长孙皇后也在一旁帮腔,和老公一起对那些宫女进行“男女混合双骂” 。但和唐太宗愤怒不同的是,长孙皇后是“ 阳怒”-----假装发怒。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长孙皇后都“请自推鞫,因命囚系”,就是命人把那些惹恼唐太宗的宫女关起来,然而对老公说,我要亲自去审理她们,为你消气。

  其实哪用审呀,人家本来就没罪。等唐太宗由暴怒变得平静的时候,她便会去给被关押的宫女们求情开脱,减轻或免除对她们的处罚。

  对没罪的宫女和气也许不难做到,但对真正有罪、且有负于自己的小人还很和气,这个难度系数就比较大了。

  长孙皇后幼年时曾有过一段艰苦岁月。她的父亲长孙晟去世的时候,他和哥哥长孙无忌年纪还很小,因此,他的同父异母哥哥长孙安业常常虐待他们,在家中无法立足的兄妹俩只好投靠到舅舅高士廉家中。

  后来,长孙皇后富贵的时候,“殊不以介意”,并没有计较长孙安业过去对自己兄妹俩的种种恶行,反而以德报怨,“每请太宗厚加恩礼”,最后竟“位至监门将军”。

  这大概是长孙安业做梦也想不到的事情。确实,他是一个幸运儿,因为他曾经对不起的人是待人和气的长孙皇后,若是武则天,那就是小命翘翘了。武则天小时候的情境和长孙皇后完全相同,他的老爸武士彟死后,那些同父异母的弟兄也都肆无忌惮地欺负她们孤儿寡母。而当后来武则天发达的时候,那些欺负她的异母弟兄都被他整死了。

  要说长孙安业应该感到自足了,但事实是这家伙竟然和别人一起策划谋反。没的说,死。

  得知长孙安业将被处以死刑的消息后,皇后泪流满面地向唐太宗叩头求情,说长孙安业“不慈于妾,天下知之,今置以极刑,人必谓妾恃宠以复其兄”。这有点避嫌的意思,长孙皇后说谋反虽然是罪不可赦的死罪,但这个死刑犯情况特殊,万万杀不得。因为全天下人都知道他从前苛待过我,现在你若是杀了他,别人一定会认为你是因为我而故意报复他的,这会影响天子形象的。

  在皇后的力求下,长孙安业保住了性命,被改判流刑。

  不过,长孙皇后也有不和气的时候。有一回,太子的乳母找到长孙皇后说,东宫能够使用的器物用具较少,希望通过皇后奏请皇帝,给太子增加一些用度。太子乳母,就是在太子小时候专给太子喂奶的女人,这大概是世界上惟一一份真正靠胸脯吃饭的职业。这个太子从小喝的就是“听装”无毒健康奶,但长大后却比三聚氰胺还毒。唉。。。。。。

  这次长孙皇后没有一如既往地和气,而是生气地教训李承乾说:“为太子,患在德不立,名不扬,何患无器用邪!”

  这是相当经典的家教名言,剔除“太子”二字,现在仍依然适用拿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三和:弥和嫌隙。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而有谏官的地方就会有激烈的矛盾。这是必然现象,因为浑身是刺的谏官随时随地都会刺痛皇帝,唐太宗就被刺痛过很多次。

  接下来要说的这个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它是所有历史课本在讲到唐朝盛世时必说的“保留节目”。之所以要再讲一遍,是因为大家似乎把所有赞扬、褒奖的目光都投到男主角魏征身上去了,对女主角长孙皇后的关注度严重偏少,本人本次本着本来事实特来为长孙皇后“叫屈”几句。

  在长乐公主出嫁的那一年中的某天,唐太宗罢朝后回到后宫时,气得咬牙切齿地对长孙皇后说:“会须杀此田舍翁。”

  此时从唐太宗嘴里说出的“田舍翁”带有严重的贬义,大概和现在的“乡巴佬”一词意思相近,是句骂人话。不过,唐太宗所骂的田舍翁并不是种田的老头,而是长相有点像“乡巴佬”的魏征。

  老婆见老公发出雷霆震怒,忙问事情原由。

  唐太宗气呼呼地说:“魏征每廷辱我。”

  这一次,进谏的魏征真的气着唐太宗了。遗憾的是,由于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知道使一向从谏如流的唐太宗赌咒发誓要杀死魏征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从前后语境分析,可能是因为魏征让唐太宗在朝堂上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出了洋相,跌了面子。

  这是符合魏征的行事特点的,他若是认为正确的事情,必定是据理力争,不会因为对方是皇帝而有所嘴下留情。贞观时期,类似魏征这样直来直去的谏臣很多,经常让唐太宗在众人面前下不了台。比如有次侍御史柳范弹劾唐太宗的儿子、吴王李恪游猎扰民之事时,唐太宗在处分了儿子后,还要以辅佐匡正不力之罪,将吴王的长史权万纪处以死刑。结果差点被柳范一句话给噎昏过去,柳范在众目睽睽之下回敬唐太宗说:“房玄龄事陛下,犹不能止畋猎,岂得独罪万纪!”

  房玄龄和魏征在贞观时期是朝廷的两面旗帜,柳范说,连德高望重的房玄龄都无法阻止陛下狩猎,权万纪又怎么能阻止得了吴王!

  这句话当时把唐太宗气得“拂衣而入“,屁股没拍就转身回宫了。过了段时间,唐太宗单独找柳范谈话说:“何面折我!”意思是好歹你也要给皇帝一点面子,别怎么当着那么多人羞辱顶撞我呀!

  魏征的言辞可能比柳范更激烈,所以才让能称得上大度的唐太宗动了杀戮之心。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