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不仅唐太宗欣赏房玄龄,唐高祖也同样喜欢这个聪明的后生,他认为小房同志机敏冷静,可以放心委以重任。每次看完小房代李世民草拟的从全国各战场传到京师的战地信息快报,李渊都由衷赞叹:“每为吾儿陈事,千里外犹对面语。” 这是夸房玄龄文笔精辟,阅读他的文章没有任何语言障碍,不需查字典、翻辞海,虽然双方远隔千里,但却好像是两个人在面对面说话似的。李渊的想象力够丰富的哟,这句话讲的不就是今天的可视电话或音像现场直播吗?十几个世纪前,唐高祖的潜意识中就存在这种想法和渴望了,这“科幻”水平丝毫不逊于《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房玄龄在玄武门政变之前的事情这里不再重复,相信看过本书前两册的朋友都已很清楚。这一章主要讲发生在贞观之治时代和房玄龄相关的事情。
唐太宗正式登基后不久就任命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音yè)。既然有左仆射,就肯定有右仆射啰,杜如晦的行政职务就是尚书右仆射。
我国古代官职名称多如牛毛,即使是最专业的历史学家也有可能被那些成千上万、七奇八怪的不同名称绕得头昏脑胀。所以,为了便于阅读,本书对那些令现代读者很陌生的官名一律不提,尽量解释一些必须解释的官职名称。
左、右仆射这个官名就是必须要解释的。大家知道,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名称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形象地记住“上”、中、下就不会忘记了)。尚书省最高长官叫尚书令,中书省最高长官叫中书令,门下省最高长官则叫侍中。这三省长官就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国家行政首脑。而在这三省之中,尤以尚书省权力最重,因为三省六部中的吏、刑、兵、民、礼、工这六部都属于尚书省管理。所以,尚书令就相当于无所不管的总理。
别急别急,马上就要说到仆射了。因为前面必须要说得清楚,后面才能看得清楚。
但在唐朝开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尚书令这个职务只有一个人担任过,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在武德初年因为功劳太大,被李渊授予天策上将、尚书令等显赫之职。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尚书令一职便不再授于他人,即使授予臣下,臣下也不敢领受。中唐时期,唐代宗欲封平定安史之乱,有“再造唐室”之功的大将郭子仪为尚书令,郭子仪即以“太宗尝践此官”而拒辞不受。
也不是臣下不想戴这顶帽子,关键是不敢戴。开国皇帝戴过的,一百年都已没人戴的古董帽子,臣下在戴之前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头够不够分量,脑袋和脖子的粘合度够不够牢固。别看皇帝递帽子给你时显得一脸真诚,你真要是接过来罩在头上,很可能下次就没戴帽子的头了。皇帝有时候是故意试探你呢,看功劳大到已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勋臣是否会有“太宗之志”。不接最为明智,接了,皇帝就会定期不定期在家琢磨你,你这个尚书令会不会有天啄掉了他的位置呢?
既然尚书省长官尚书令空缺,那尚书省的工作有谁来主持呢?很简单,由尚书省左仆射和右仆射代行尚书令之职,负责全盘工作。而左、右仆射中又以左仆射为大,这下大家就清楚了,身为左仆射的房玄龄就是唐初权力最大的第一宰相。
宰相这个词也很有必要作个解释。要理解这个词,我们必须要记住两点:一、“宰相”一词大多只是存在于民间口语中的非正式称呼,中国正式官称上并没有“宰相”这个词;二、宰相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
宰相在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了一千六百多年,直到朱元璋时代才被废除。在最后一个宰相胡惟庸被杀之前的几乎任何一个朝代,宰相都是“合唱型”的,担任这个职务的,少则数人,多者数十人。像萧何、诸葛亮那样一朝只有一个“独唱型”宰相的极少极少。贞观时期,位居宰相高位的官员有二十多个,而高宗朝多至五十人左右,武则天朝就更多了,达到了创纪录的七十多个。
唐初官制规定,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而每省都有两名长官,这一家伙就是六个宰相了。六个太少了,一张八仙桌都坐不满,加人。唐太宗执政时期,“批发”出去了不少宰相职位。当时为了避免弊政乱政,唐太宗创立了集体议政制度,即在一项政策措施出台前,所有三品以上的宰相级高官都坐到一起召开“圆桌会议”,对相关文件进行讨论修改。这确实是一个集思广益的好制度,但问题是朝廷三品以上的宰相官员太少了,很多官品较低但却很有水平学识的官员被这条硬杠杠挡在议政堂之外。
怎么办呢?怎样才能使那些才高品欠的官员跨进议政堂的高门槛呢?宰相级别的官位编制是固定的,这个没有下双黄蛋的可能。上游动不了就动下游,唐太宗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对那些低品的官员才俊进行曲线提拔。比如对一个五品官员,本来连瞟一眼议政堂的的大门都偷偷摸摸的怕人看见,但只要唐太宗给他授个“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的头衔,这名五品官员就可以昂首挺胸地跨进议政堂,和那些平时他只能仰望的三品高官们坐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了。只要他胆子够大,信心够足,在发言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因为激动而不必顾及自己的唾沫星子是否溅到了以前他在路上碰见就忙不迭弯腰施礼的高官们的脸上,因为他此时已变成宰相级别的高官了。
无论官品多低,只要被授予了“参议朝政”、 “参知政事” 资格,就立马跃升至宰相行列。不光是这两个名称,还有“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等等等。这些我就不说了,本来你不迷糊,可能我一说这些大肠似的字眼,你反而迷糊了。知道个大概意思就行了,这东西不同于看球,还得看球员怎么做假动作、怎么诱人犯规、怎么带球过人,说得太专业了,看得你头痛眼睛累你不骂死我呀,我下本书你们都不去书店买了,我就连玉米棒子都没的啃了!
其实这种低职高配形式现代人并不陌生,一个县处级干部,如果后面的括弧里有“享受正厅级待遇”字样,那就表明,这个县处级干部有权参加厅局级干部才能参加的会议。
对于唐太宗李世民这种大面积提拔宰相之职的高官,现在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是唐太宗有意为之的权谋之策,说唐太宗意欲通过撒胡椒面的方法稀释宰相权力,并利用朝廷中资历较浅、容易控制调度的新生政治力量来制约老牌政客的相权等等,基本上都断定这是政治家运用的手腕或伎俩。
本人完全不同意这种观点。
唐初的宰相虽然位高但并不权重,早已没有了汉初宰相那样可以定夺天下政事的集权。三省长官各司其职、互相牵制,无法形成对皇帝有威胁的垄断权力。一道命令的最终颁发,必须经过四道程序:先是中书省起草完成,皇帝认可后再返回中书省,中书省再交给门下省审核盖章,门下省同意后再发到尚书省开始执行。
这三个部门等于是将一条完整的三节鞭截成了三节,每部手里各握有一节鞭子,少了其中的任何一节,三节鞭都发挥不了威力。对于中书省递过来的文件,如果门下省认为不妥,可以拒绝签字,发回中书省重新修改,而“危险性”最高、权力最重的尚书省则没有起草、驳斥权力,只有执行权。所以,贞观时期,相权已经遭到分割,对皇帝形成不了任何威胁,唐太宗根本不需要再拉来一帮小字辈搞平衡。水已经清澈到直接饮用的标准了,有必要再呼啦呼啦往里倒漂白粉吗?况且,唐初的宰相重臣基本都是跟随唐太宗多年的老部下,天下才刚刚平定,不可能稳居高位而猝生反心。
所以,我认为,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完全曲解了唐太宗的本意。从实施效果看,唐太宗提拔任命宰相的政策是很对头的,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贞观时期流传千古的名臣很多都是刚开始都是通过这个途径走上宰相之位的:魏征、褚遂良、戴胄、萧瑀、杜淹等人皆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得到了历史的肯定与承认。
唐太宗没有看错,房玄龄确是一个文能安邦的相才,他在贞观朝执掌政务二十年,做了很多对后世影响不菲的大事。他和长孙无忌主持制订的《贞观律》为中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唐律疏议》的产生奠定了坚实基础。房玄龄对中华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和魏征“总监诸代史”,主持编修了《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等八部史书。这一成果使贞观时期成为我国历史上修史成果最辉煌的时期。中国正史统称为《二十四史》,也就是二十四部史书,而贞观一朝所修定的史籍竟占了全部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委实让人叹服!
相对应《二十四史》,还有一个《二十五史》的说法。我在上中学的时候就被这个问题搞得很头大,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二十四史》,有的却说《二十五史》。后来才知道,这两种说法都对都没错。《二十四史》中不包括民国期间编纂的《清史稿》,如果加上《清史稿》就是《二十五史》了。在文史知识测试中,这个问题经常被制作成选择题,问《二十四史》不包含那部历史著作?以后有朋友再遇到这道题,直接锁定《清史稿》就OK了,假如考官判你回答错误的话,请你来找我----------不过我好像也没什么好办法。 轻松幽默侃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