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四十一:失守潼关(1)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948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但玄宗还不死心,想把他诳到长安,于是派人给他送去一封信,信中说:“朕为卿新作一汤,十月与华清宫待卿。”

  这里的“汤”不是西红柿蛋汤三鲜汤罗宋汤,而是指的温泉。温泉在古代称“汤”,而我们现在饮食上的汤在古代叫“羹”,今天汤、羹是可以通用的,但如无特殊需要,已没人把温泉叫做汤了,谁愿意把鲜美的汤羹和洗澡水联系在一块儿呢。

  唐玄宗亲亲热热地说,爱卿呀,我为你专门在华清宫新开了一个温泉澡堂子,搓背的捶腿的捏脚的递毛巾的美女服务员都给你培训好了,十月份你来华清宫好好泡吧!

  不过唐玄宗这次吃了一盆闭门羹,在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十月,他并没有等来安禄山。但在十一月,安禄山来了,只是他不是如约来泡温泉的,而是来取他的天下的。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九日,安禄山撕掉一切伪装之画皮,举起反旗,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率领十五万精兵,汹涌南下,扑向长安。

  安禄山的造反借口大家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清君侧。就是说皇帝被人蒙蔽了,皇帝身边有坏人,我去解救皇帝于水火。

  其实呀,他们是见到皇帝就会抡起皇帝甩到水火中去的。

  安禄山这借口也老套,但杨国忠确实是他最恨的人,他确实是不打算在这一年造反的,之所以时间提前,就是被杨国忠逼的。

  史料在评论这事时说:“国忠数以事激之,欲其速反以取信于上。”

  这是将杨国忠多次故意没事找事,制造矛盾激催安禄山快点造反。这个人脑子不是进水了,应该是进硫酸了。身为一国之宰相,他却完全置国家利益于不顾,故意疯狂招惹安禄山,让他受不了而亮出反旗。而他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要证明自己先前说安禄山要造反的言论是正确的,只是为了向皇帝邀宠,在皇帝面前扬眉吐气地说上这么一句话:我早就说他要造反的吧,我说的吧,我没说错吧,他果真反了吧。。。。。。

  为了彻底打草惊蛇,将安禄山一步激反,杨国忠使出了最疯狂的一招,以搜查谋反证据为由,派人包围了安禄山在京城长安的住宅,将里面翻了个底朝天。同时还逮捕了许多和安禄山有交往关系的人员,并公然将其处死。

  这一抄家行为确实打到了安禄山的七寸,让安禄山以为朝廷已经完全掌握了他将要谋反的消息,此事发生之后,“禄山由是决意遽反”。

  “遽”乃匆忙之意。从史料记载来看,安禄山确实是没打算在近期谋反的,被杨国忠所逼,反旗举得有点仓促。

  然后,即使仓促,十五万如狼似虎的精炼东北军已也足以让武备松弛的朝廷天翻地覆了,等待唐玄宗的,是一场狼狈大逃亡。。。。。。

  失守潼关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开始了一场改变整个中国封建历史的叛乱历程。

  十五万东北军从今天的北京出发,铁骑滚滚、征尘弥天地快速由北向南,直指唐朝两个最重要的城市洛阳和长安。

  在通往洛阳的必经之地河北境内,安禄山几乎没有遇到抵抗,那些郡县的长官都被这车辚辚、马萧萧的阵势给吓傻了,谁见过这凶猛的阵势呀。当时天下承平日久,河北境内已经一个多世纪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了,即使是百岁老人也没见过这样十几万人同时参加的大呼隆军事行动。况且以前总是只见唐军北上北上,向北急行军去边疆征战,这次却刀剑生辉地一个劲地南下南下往皇帝所在地疾驰。

  等大家发现这不是在拍电影,而是实实在在的真刀真枪攻城时,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投降或者逃命。面对安禄山大军压境,河北二十四郡几乎“全郡覆灭”,各郡或望风而降,或自动逃离,安军几近兵不血刃就占领河北全境,让唐玄宗失望得仰天长叹道:“二十四郡,竟无一人义士邪!”

  后来他才知道,义士名额并非是鸭蛋,有一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他的名字:颜真卿。

  对。别在心里疑惑,就是那个颜真卿,那个书法大家颜真卿。

  颜真卿当时担任平原郡(今山东德州市)太守,在整个河北一泻千里的时候,他在安禄山身后组织起了一支二十万人的保国队伍,使兵锋在前的安禄山不得不专门派遣大将分兵对付颜真卿,延缓了叛军攻击潼关的时间,为唐军部署防守最重要的战略防御地潼关争取了时间,这是个不小的功劳。

  还有一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安禄山谋反最权威的消息就是颜真卿派人报告给唐玄宗的,唐玄宗在听到颜真卿传来的战地快讯时,才真正相信他平日最相信的爱将安禄山果真是反了。

  这样秋风扫落叶的形势并不出人意料,当时唐朝的军事指导方针一直是重外轻内,即重视对外战争,猛将精兵全集中在北方军营,京城周边防务一片空虚,区区几万人还大多是找关系进去的条子兵、关系兵,他们到军营是拿工资的,拿刀拿枪,不大会。头脑简单的玄宗只想着把边疆守卫好了,外国反动派进不来自己就安全了,从不换个角度思考下,如果防守反动派的将帅拥兵自重、朝自己反戈一击怎么办呢?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看到眼面前的美女和乐器,唐玄宗的仓皇败逃是早就注定的了。

  唐军政府军和安禄山的野战军战斗力相差太远,其悬殊程度让人想起海湾战争中美军和伊拉克军。安军的军队属于武器精、人员精、马匹精的“三精牌”,士兵在边境作战频繁,实战经验丰富,而政府军由于从未在战场上真枪实弹地和敌人干过,很多人心里头本来就有晕血的感觉,再加上手里的武器太差,和安军一接触,即刻就溃不成军。他们手里的那些刀枪都是临时从积满灰尘的军械库里取出来的,上面锈迹斑斑,刀口钝得跟刀背差不多,砍上对方一刀,对方不是一声惨叫,而是一声惊呼:呀-----哪来这么好的按摩棒,麻烦拜托恳请您给个面子再砍我一下下!这样的军队能打赢安禄山那些有着“禄山精兵,天下莫及”之称的如狼似虎的东北野战军?

  安禄山带着队伍跟南下旅游一样,军队向前推进的速度快得不行,从十一月初九起兵,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渡过黄河,拿下陈留(今河南开封境内)、荥阳(今河南荥阳市)等军事重镇,到达唐朝陪都洛阳城下,而范阳、洛阳两地相隔一千多里,这么多的军队这么短的时间走这么远的距离,只能用“闲庭信步”来形容了。

  为了保卫洛阳,唐玄宗派遣名将封常清疾驰洛阳,期望他能在洛阳之东的虎牢关(当时称武牢关,因避唐高祖李渊爷爷李虎名讳)截住杀向长安都城的安禄山。

  封常清是西北军团大将,当时被唐玄宗火线任命为范阳、平卢节度使之职,他和老上级河西节度使高仙芝是安史之乱发生后,最早被派上战场的两位名将。高仙芝率兵五万由长安东出,在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抵御从太原方向压往京城的安军;封常清则带着临时招募而来的六万新兵在虎牢关和安军进行了一场正面交战。

  但这些新兵蛋子怎能挡得住安禄山?东北军先是骑兵冲锋,接着是步兵集团跟进,无论是单兵作战还是整体战力,封常清都无法相比,很快被打得招架不住,向西撤进洛阳城。

  尾随追击的安军跟着向洛阳发起进攻。真惭愧,这座当年杨玄感、李密甚至包括李世民死都攻不进去的坚城,竟然三天就被安禄山攻破,安军的精干和政府军的软弱由此可见。

  这仗打成这样,还真不能怪封常清无能,实在是军士实力悬殊太大,封常清表现得还是相当英勇的,在安军进入城内后,还用捉迷藏的战术和对方进行了多次巷战。

  十二月十二日,起兵仅三十三天,安禄山就顺利攻占了唐朝的第二政治中心洛阳,这么快的速度大概安禄山事前不会想得到。

  洛阳城的沦陷让安禄山的造反前程一片光明,这年五十二岁的安禄山似乎真的要“幸运52”了。

  安禄山的一切幸运都是玄宗皇帝给的,造反之前,皇帝给;造反之后,皇帝还给。前后所不同的是,之前是有意、直接给;之后是无意、间接给。

  造反之后,安禄山很快就收到了玄宗送他的两个幸运大礼包,第一个大礼包是斩杀了最早和安军交战的高仙芝和封常清两员大将,为安禄山去掉了两个明白人对手。

  封常清从洛阳败退到陕州高仙芝军营后,对安禄山军队强大的战斗力有了清醒的认识,他向高仙芝说出了“贼锐甚,难与争锋”的心里话,认为根据当前形势,最正确的做法是放弃陕州,向西退守潼关,确保京师门户不失,不然长安岌岌可危。

  高仙芝也认同封常清的看法,于是主动率兵后撤,进驻潼关,固守待援。

  这是一个极为正确的战略决策。

  潼关对于长安的重要程度相当于山海关对于北京的庇护。只要守住这两大险要关口,关内的重要城市就安然无恙。如果当年不是吴三桂主动献出山海关,那满清永远会被挡在华北平原之外,他们再狠也只能在东北撒撒野,因为山海关完全封死了他们的西进南下之路。

  潼关之于长安就是这么重要,它是长安城的门闩,一旦潼关被安禄山占领,那么长安就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因为只要一进潼关,眼前就全是无险可守的关中平原,八百里秦川任马驰骋,东北军的铁骑可以撒着欢儿直接跑到长安城。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