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二十八:生命不息,杀亲不止(5)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685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我是赞同这个善良的太子是被不善良的武则天害死的观点的。说李弘是病死的很难让人相信。为什么早不病死迟不病死,偏在得罪武则天后就立刻病死了?如果说有病在身的李弘有病死的可能,那那个从没有病史的韩国夫人的死怎么解释?为什么只要是武则天一不高兴,他讨厌的亲人就会病死呢?这也太诡异、太巧合了吧!所以,即便是没有直接证据,但比照武则天杀死其他亲人时的那种狠劲,说她是杀人犯估计也冤不到哪里去。

  大儿子李弘死了,该轮到二儿子李贤了。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太子哥哥死了,弟弟该进位太子了;也可以理解为老大死过了,该老二了。

  事实确实如此。李弘死后一个多月,李贤就按照皇位梯形接班制度,被立为太子。可是,有权欲那么强烈的一个老妈在,这个太子不好当。只要是不听妈妈的话,谁当太子谁死,就这么简单。

  但李贤这个老二却一点都不“二”,他比他的哥哥更强硬、更有主见。

  李贤成为太子时已经是二十二岁的青年了,这个“皇二代”很出色,并不是皇家常见的那种百无一用的花花男,而是一个有文化、有思想、有智商、有远见的优质男。该男七岁时就能读《书经》、背《诗经》。后来又组织一批专家学者给《后汉书》注释。

  给《后汉书》注释这活一般人真干不了,《后汉书》多厚呀,拿它当枕头睡觉都能把你给垫落枕了。想想看吧,对这种高端工程感兴趣的人,他会是一个没文化、没思想、没智商、没远见的人吗!

  对这样聪明能干的儿子,李治非常满意,经常命太子监国,把很多朝政都交给他处理,而且他对这个自己未来的接班人十分欣赏,曾特别下诏对其进行公开表扬。李治在诏书中不但夸太子“治事勤敏沉毅,宽仁有王者风”,而且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瞻望来兹,国家得贤明之主,百姓乐太平之治。”

  一句话,就是这孩子将来当了大唐领导,小康盛世指日可待!

  一般情况下,儿子有出息,父母当然高兴。但这个家庭不一样,别瞧爸爸高兴得恨不能来两个后空翻,但妈妈却很不高兴,烦着呢!

  妈妈武则天确实很烦,因为这个儿子跟她不是一条心,是个厉害的角色,不听她的话,不买她的账,这让想当大唐领导的领导的武则天很担心、很烦心、很窝心,最后心心相叠,终于演变成杀心。

  李贤当太子那会,武则天基本都住在东都洛阳的。之所以住在洛阳是因为她怕鬼。

  这个真不是本人搞迷信,史书上确实是这么讲的。其实按照武则天当时表现出来的“症状”,今天的心理学领域的专家们最有权力解释。

  这事和被武则天害死的王皇后跟萧淑妃有关。

  武则天整死了这两个情敌后,自己也得了两个后遗症:怕鬼、怕猫。她在宫中“频见二人被发沥血为厉”,经常看到王皇后和萧淑妃披头散发、浑身是血的厉鬼身影在宫内出现。

  这应该是一个人做了亏心事后出现的幻视现象,其实哪里会有什么鬼神呢!

  我们虽然不信,但武则天很信,于是她便命人在洛阳大造宫殿,然后把家搬过去了,“终身不归长安“,一生都住在洛阳不挪窝。

  武则天怕猫是源于萧淑妃的诅咒。萧淑妃在遭受“骨醉”惩罚前曾咬牙切齿地诅咒武则天说:“愿他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

  这个生前在宫心计中落败的女人把报仇的希望寄托在了死后的投胎转世中,她提前指定将武则天来生转变为老鼠,而自己则转变为专逮老鼠的猫咪。

  这个诅咒把武则天吓得要命,《资治通鉴》上说,自萧淑妃此咒一出,“由是宫中不畜猫。”后来很多人据此说,从此以后,武则天一生再也不敢养猫。其实这是以讹传讹,武则天后来还是继续养过猫的。这里我可以举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来证明一下。

  公元692年,在萧淑妃去世的三十多年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则天的恐惧心理消失了,又在宫里养起了猫。这次她玩的还是新花样,把猫和鹦鹉共同放在一个笼子里饲养。过了一段时间后,猫和鹦鹉和平相处,互不侵犯,这让女皇特别有成就感。于是喜滋滋地叫人把这两个宠物“出示百官”,拿到朝堂上让文武官员开眼,说你们看看,我养的这猫多好多乖,平时虽然把老鼠当牛排大餐吃,但却丝毫不侵犯和它住在一起的鹦鹉。

  可就在她满耳都是大臣的恭维之声时,令“太后甚惭”的景象出现了:“传观未遍,猫饥,搏鹦鹉食之。”

  正当满朝大臣你传给我我传给你地观看时,那只猫却突然发飙,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鹦鹉给撕扯着当牛排给生吃掉了。

  这个情节曲折度特别戏剧化和喜剧化,看这个故事跟看幽默笑话似的,很难不让人笑起来。这猫太不给面子了,让女皇当众羞愧尴尬。不过,在武则天面前,也只有畜牲才敢这样。

  只是这个笑话发生的时候,太子李贤已经死去七八年了。在被母亲逮捕之前,李贤和母亲分住两地。武则天在洛阳,李贤在长安。可能因为家族发生了太多非正常死亡事件,所以李贤对武则天有着较强的戒备心理。

  武则天感觉到了来自太子的压力,她希望儿子是关在笼子里的鹦鹉,死生之命掌握在自己这只猫王手上。但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儿子不愿钻进她编织好的笼子里。她清楚地知道,如果事情按照这种没有变化的匀速直线运动发展下去,等太子登基后,自己的权力毫无疑问将会被全部收缴。

  这是以权力为生命甚至把权力看得高于生命的武则天所不能接受的。于是他开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敲打这个还刚处在长翅膀阶段的太子。

  知道太子喜欢看书,武则天便叫人现编了两本书送给太子:《少阳正范》和《孝子传》。“少阳”是东方的意思,后来成为东宫太子的代称。

  简单说,这两本书可以统称为《两子守则》------太子、孝子守则。说得再简单一点,这书可以总结成一个二合一的主题:《论如何做好太子和孝子》。

  武则天用意很明显,她是想通过送书警告李贤,你很不会做太子和孝子,一点都不听妈咪的话了。话外之意就是你要听话,要做孝子,要让妈咪高兴。在武则天看来,把权力让给她,不跟她争权就是对她最大的孝。

  不光是送书,她还写信给儿子呢。

  不过信中写的绝不是什么关心地问儿子,你昨晚睡觉可蹬被子了?你前天发烧可挂水了?你床上垫絮可经常晾晒啊?你生活费可够花啊。。。。。。。

  你们也知道武则天不可能写这类温情家信的,能写出这种能把儿子甚至儿媳妇都能感动得热泪盈眶语句的是草军书,绝不可能是武则天。

  武则天的核心竞争力正是她的“武”字,她给儿子李贤的信中就充满了武风武斗特色:“数作书以责让贤。”多次写信责骂李贤。

  面对大权在握的母亲不停地严厉批评,李贤“愈不自安”,他时时担心母亲会突然采取不利于他的行动把他废黜或者使他“病死”。

  就在李贤和母亲矛盾趋于激化的时候,他又听到了宫廷中流传的一些地下议论,说他是老爸和韩国夫人所生。

  这事太让李贤纠结了。因为这么一来,自己喊了几十年的妈妈就一下子就变成姨妈了。虽然小道消息没有新闻联播那么权威,但无风不起浪这句俗语在任何朝代都有人相信的。这消息让李贤很受伤,很疑虑,他有时候会由于武则天对自己过于严厉,心里甚至相信这条满宫飞的流言是真的。

  到底是真是假,到底武则天是李贤的妈妈还是李贤的姨妈,这个问题目前已经没人能说得清楚了,这是个永远的历史之谜。除了李治、武则天和韩国夫人,其他人都没有最终解释权,谁身上掉下来的肉谁最清楚,但那最清楚的三个人早已让我们看不透。

  世间事我们有很多都看不透,但有一个人却说他不仅能看透人间人事,还能看透阴间鬼事。

  这个人名叫明崇俨。

  明崇俨,不熟悉,是吧?

  除了李治、武则天跟他们熟,现如今没几个熟悉这姓明的。但就是这个人促使武则天对自己的又一个儿子下了狠手。

  提到明崇俨,我像一个少女一样托着胡子拉碴的香腮想了好半天,也想不出来这人到底算是干什么的。从其个人资料上看,他似乎是个全能型人才: 游医、算命的、看相的、跳大神的。。。。。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