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四十三:偷米不成反折“鸡”
李密率领瓦岗军横扫河南,如入无人之境。很多隋朝郡县都望风归顺,连荥阳太守郇王杨庆也举郡而降。 到公元617年十二月,河南所有郡县全部被瓦岗寨收入囊中,已经初现“山寨吞并政府”的雏形。
最后一个投降李密的河南郡城是梁郡。不是这个郡很牛很强大,而是这个郡的太守很慌很害怕。这个梁郡太守姓杨名汪,李密当年躲在山村当教书匠时,就是他拿着杨广的手谕去抓捕李密的。
人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才两三年呢,风水就转到李家了。杨汪一想到自己当年把李密追得抱头鼠窜的情景,就觉得自己这回是死定了,哪里还敢投降送宰。
这时候李密表现出了一定的胸怀,他派人去杨汪那里做工作,叫他放下思想包袱,不要有任何顾虑,说自己绝对不搞秋后算账。杨汪投降后,李密还封其为上柱国、宋州总管。为消除他的思想疑虑,李密还给他写了一封亲笔信:“昔在雍丘,曾相追捕,射钩斩袂,不敢庶几 。”就是告诉他,从前的不愉快一笔勾销,古人尚有射钩斩袂的思想觉悟,我也不会做得太差的。
从这件事情的处理可以看出,李密是有容人之量的,这一点和李渊、李世民的风格颇有相似之处。可见,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须要做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瓦岗军的长期围困封锁,使得东都洛阳的形势十分严峻。同时由于东北方的黎阳仓也被徐世勣攻下,洛阳周边的洛口、回洛、黎阳三大粮仓全部被瓦岗军控制,东都陷入全面粮荒,城内米价暴涨,一米斗价值三千钱,是接近三分之一的居民被活活饿死。
在一个以糊口混饭为从军目的的军队里,没有了粮食,队伍就是一盘散沙。由于粮食奇缺,出现了大量隋军士兵逃投瓦岗的现象。
有一天,李密向刚从王世充军营逃跑过来的军士打听王世充近期在忙什么。
军士说王世充近来大量招募新兵,而且一改以前的吝啬抠门作风,经常好吃好喝犒劳将士,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李密对这一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王世充将会偷袭回洛仓。 他对裴仁基说,王世充的粮草将要断绝,因此招募士兵,犒赏将士,一定是想乘着月夜昏黑来袭抢仓城。
于是他命令平原公赦孝德、琅邪公王伯当、齐郡公孟让分别率兵埋伏在仓城两旁,待隋军来偷袭时一起围杀。这三人都是杀人越货打伏击的老把式,让三个土匪头子“联袂演出”,说明李密还是比较“重视”王世充的。
李密真是个人精,他猜透了王世充的心思。
十一月二十四日夜里三更时分,也就是现在的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之间。这个时间段,月黑风冷,人的警惕性最差。王世充想趁着瓦岗军睡觉的机会发动突袭,夺下仓城或者抢点粮食,因为他已经快揭不开锅了。
隋军前锋在夜色中悄悄摸到回洛仓城下,正当他们庆幸无人发现自己时,
王伯当指挥军队杀出,两军互相刺戳砍杀,刚刚吃饱喝足的隋军战斗力很强,此王不敌彼王,王伯当被迫后退。逼走了城下拦截部队后,隋军立即顺着城墙向城上攀登。可是,攀城之难,难于上青天,因为城上早已做好了准备。当王世充的军队攀登到城墙一半高度时,城上守军突然现身,居高临下对附在墙体上的隋军进行攻击。城上箭镞、飞石、檑木雨点般地向上下不得的攀爬者身上招呼,隋军死伤惨重。这时候,王伯当又收集兵卒卷土重来,再次从后面进攻王世充,赦孝德、孟让也从两边呐喊着杀出,王世充四面受敌,大败而回。
这一战,瓦岗军再次大获全胜,王世充的骁将费青奴被斩杀,其部下士卒战死淹死的有一千多人。王世充又一次没想到,偷米不成反折了不少“鸡”。
隋唐战史上,王世充多次与李密交战,虽不能说屡战屡败,但败多胜少是绝对事实。这两个冤家的交战经历和秦汉时期的刘邦、项羽非常相像。刘邦总是被项羽打得缩头缩脑,不敢龇牙。可是,垓下一战,他成功上演“帽子戏法”,将堪称“千古一将”的项羽逼进死胡同。李、王二人也同样复制了刘、项两人当年的走势:开盘一路下滑,收盘“天”价封停。几个月后,一直被李密打得灰头土脸的王世充突然咸鱼翻身,凭借一战之功将老对手李密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两人所处的朝代都是两朝交接的时候;都是一方在长期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情形下,依靠一战定乾坤;都是胜利者最终称帝,失败方烟消云散。
不得不再一次重复:历史是多么惊人地相似!
四十四:逃跑不 止“七十码”
其后,王世充又开始“带薪休假”,闭门不出了。还和上次一样,越王杨侗又“遣使劳之”。洛阳城里就差没把米缸给熬着吃了,拿什么“劳”军呀,其实就是来催战的。
上次劳军后,王世充硬着头皮出战,结果被李密打得“满脸桃花开”。这次,王世充吸取了上次教训,对着“钦差”哭穷诉苦,说自己兵少将寡,由于不停战斗,军士已疲惫不堪。杨侗听到他的诉苦后,又调集了七万援军开赴王世充军营。
王世充获得七万生力军后,在洛水北岸和李密打了一仗,这一次,他小胜了一把。终于打赢了一次,“王常输”很高兴,决定乘胜推进,向李密发起全线攻击。
其时,东都军和瓦岗军相距很近,中间就隔着一道窄窄的洛河。李密和王世充这两人是名副其实的“我住洛河头,君住洛河尾,日日思君又见君,共饮洛河水”的状态。
隋军要想攻打瓦岗军,必须要先渡过洛河,而渡河就必须要造桥。于是王世充将部队划分成若干个单位,命令各个单位分别搭设浮桥渡河向李密进攻。谁先搭好桥,谁就先发起攻击。
最先搭好浮桥的是虎贲郎将王辩,当所有的部队都还在忙着搭桥的时候,已经过河的王辩率先向李密的大营发起攻击。
战斗出乎意料地顺利,这支孤军竟然突破了李密军营的外层营墙。当时,李密军营之中一片惊恐混乱,眼看就要全线溃败。可信息不通的王世充不了解这一重要情况,他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突然吹响了收兵号角。
闻鼓则进,鸣金则退。任何情况下,只要收兵号一响,必须无条件撤退回营,这是军队铁规。王辩不得已带领军队向洛河南岸回撤。
可是,过来容易回去难。见隋军撤退,缓过气来的李密马上组织敢死队尾随回撤隋军进行追杀。成千上万的隋军士兵一起争先恐后涌向狭窄的浮桥,相互推搡争道,仅落水淹死的就有一万多人。还有那些其他部队正在水中搭桥的士兵,很多都来不及上岸,全被蜂拥追至的瓦岗军杀死,连主将王辩也当场阵亡。王辩真不走运,本来他是想让李密阵亡的,结果被他的本家王世充一通号角给吹死了。在战场上,有时候还真是先到先死。
王世充见瓦岗军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心里还在犯糊涂呢,怎么吹次收兵号把李密的手下吹过河来了?但是现实已经不容他多想,因为此时,他的洛北军团已全线崩溃,他也必须得“亲跑”了,否则就成了李密的战利品了。
王世充和李密打仗每次都跟《还珠格格》里五阿哥追小燕子似的,基本都会出现同一个画面:王世充在前面使劲跑,李密在后面拼命追。五阿哥追到小燕子后给的是拥抱,李密要是追到王世充的话,也会给他拥抱的,只不过,拥抱的对象不是李密,而是死神。
王世充只喜欢战神,他马不停蹄地和死神赛跑,一路催马狂奔,速度绝对超过“七十码”,只为甩开李密。这次他又输得很惨,十万人马死的死,伤的伤,散的散,只剩下不到两万人。想到把越王给他的七万老本都输光了,他不敢回东都,而是弃近就远,带领剩下的残兵败将北上河阳(今河南孟津)。
屋漏偏逢连阴雨。当晚,狂风大作,暴雨不止,士兵们浑身被淋得透湿。在正月十五的寒冷冬夜里,浑身湿透比灾难更可怕。一夜之间,“道路冻死者又以万计”。到达河阳的时候,王世充的人马只剩下几千。
输得这么彻底,王世充脸皮再厚也觉得没法向领导交代。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条苦肉计,自己给自己判刑------主动把自己关进监狱,请求越王治罪。
其实这种“勇于自我批评”的行为往往换来的都不是批评,这跟负荆请罪的意思差不多。你都高风亮节地把荆棘递到人家手里了,人家还好意思不识体面地抽你吗?过去的封建王朝中,经常有很多大臣在家人或自己犯下大错后,赶紧叫人把自己绑起来,然后亲自去皇帝那谢罪,并且声泪俱下、一脸“真诚”地请求皇帝处死自己。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自求速死的结局都很圆满。皇帝会安慰这些“拟自杀者”,说几句诸如“没有你地球转不了,没有你我吃饭都不香、下不为例”等类似的安慰话语,然后宣布“赦你无罪” 。
当然,这招险棋也不是谁都可以下的,你必须要掂量掂量自己在皇帝秤盘上的重量,必须拿准了皇帝还要靠你压秤才能自绑,否则弄不好就真被皇帝顺水推舟给“撕票”了 。
王世充心里清楚,越王这根秤杆目前还缺不了他这个秤砣,所以他抢先一步,变被动为主动,等着越王派人送监狱大门的钥匙来。
世界就是一个生物链。李密吃准了王世充,而王世充则吃准了杨侗。果然,越王听说王世充自己把自己关进了看守所,急忙“遣使赦之,召还东都”。
唉,一个屡战屡败的人竟然成了东都不可或缺的“台柱子”,这时候的隋朝太过悲哀,完全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地步了。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对一个只败不胜的军队将领,即使不给以处罚,也应该予以撤换,另任贤明。可是,偌大的中原,好像找不出一位能提上台面的大将了,衰到如此窘境,想不灭亡太难了!
在杨恫的召唤下,王世充这个浪迹河阳的“油子”又回到了东都。越王不但没怪罪他,还“赐金帛、美女以安其意”。天下竟有如此美事,屡战屡败还能财色兼收。真遗憾没机会和李密打上几百仗!
王世充重新召集收编了原来逃散的旧部一万多人,驻扎在洛阳东北方向的含嘉城,从此“不敢复出”,他真的是被小个子李密打服了。
李密则乘胜进据金墉城,“修其门堞、庐舍而居之”。金墉城位于洛阳城的西北角,这个地方距东都心脏-----越王所住的宫城已经很近很近,在这里敲响钲鼓,之声,东都内城听得清清楚楚。李密派人将金墉城好好装修整理了一番,准备在这里大干一场。 这时候,李密拥有的总兵力已达到三十万,他在北邙山罗营列阵,直逼东都内城上春门。
三十万人旌旗猎猎围住一座孤城,那会是怎样一种震人心魄的景象?对被围者来说,没有比这更恐怖的噩梦了。越王杨侗很想解除噩梦,他派金紫光禄大夫段达、民部尚书韦津领兵出城攻打李密。可是,官越大越怕死。这个段达真愧对自己的正三品官阶,他见李密的军势如此强盛,吓得心都不在肚子里,还没开打就拍拍屁股率先逃跑。李密毫无悬念地纵兵追击,隋军一败涂地,民部尚书韦津当场就“挂”了。
这时候的李密已经是一只千年虎精了,不用动手,光靠威猛的气势外表就能吓跑敌人了。一个人牛到这种地步,恐怕连牦牛、水牛、黄牛都自愧不如了 。
牛人李密屯兵洛阳城下,牛名远扬。隋朝附近各郡县纷纷投降李密。窦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圆朗等一帮山寨大王都不约而同派人奉表劝李密称帝。这些人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却对李密如此毕恭毕敬、心悦诚服,可见其时瓦岗寨的强大程度!
但李密不为所动,他以八个字回答所有的劝进者:“东都未平,不可议此”。
李密一直就想君临天下之心的,他之所以拒绝称帝,也许是觉得帝位对他来说只是迟早的事情,早一点晚一点无关紧要。从当时的全国形势看,李密是当之无愧的老大,没有任何一个造反军团的势力能和他抗衡。在这种情况下,李密的这种拒绝也属正常,反正是自己口袋里的东西,想什么时候掏出来就什么时候掏出来。
可是 ,危险的错误已经在步步逼近。李密口袋里的东西最终还是被别人掏走了,而这个人,正是对他一口一个“大弟”喊得亲热得不行的唐国公李渊。 轻松幽默侃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