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四十二、巢起巢落(1)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5141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十五、巢起巢落

  开始讲不得不说的黄巢了。

  黄巢大起义发生在唐僖宗年间,所以在讲述黄巢之前,我们必须要先了解一下黄巢同期的背景人物------唐僖宗李儇(音xuān)。

  李儇和他爸唐懿宗一样,能成为皇帝全靠宦官扶持。唐懿宗共有八个儿子,李儇(即位前未改名时叫李俨)排行老五。如果按照长幼排序,皇位怎么着也轮不到他。但和四个哥哥相比,他有个哥哥们无法具备的最有利条件:幼!

  他年纪小。

  这是他被宦官们拥立的一个重要原因。宦官当时对君王人选的选择标准是爱幼不尊老,道理很清楚:老生姜太辣,嫩黄瓜好捏!弄一啥都不懂的小鬼好糊弄、好驾驭。

  李儇这个李老五当时的年纪连“王老五”都算不上,他即位时只有十二岁,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小屁孩。他要是二十岁,宦官也不会选上他。

  想想看,你们十二岁时都在干些什么事情呢?多半都还处在把从山上捉来的毛毛虫、在小摊上买来的整蛊玩具塞进小女生课桌、书包把她们吓得哇哇叫,自己在一旁乐得哈哈笑的阶段吧!

  李儇这孩子因为是皇家亲王,虽然上山捉毛毛虫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干过,但少年的天性不因古今而改变,他只知道娱乐玩耍,丝毫不懂得治国安邦。所有的皇帝该干的事情,他都交给宦官田令孜去干,自己只管玩。

  田令孜在李儇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成为服侍他饮食起居的宦官,史书上有“帝为王时,与令孜同卧起”的记载。唐僖宗当亲王的时候,田令孜每晚睡觉都陪着他,所以,小皇帝对田令孜很有份依恋情愫,平时称呼田令孜为“阿父”。

  但田令孜配不上这一崇高的称呼,这个宦官根本没把那个叫他阿父的小皇帝当成阿孩看,而是利用小皇帝的名头作威作福,干了许多祸国殃民的坏事。李唐王朝晚年的快速灭亡,也有他的一份苦劳在里面。唐僖宗在位的十五年里,有一大半时间都是田令孜在实际行使着皇帝权力,《新唐书、田令孜传》说他“贩鬻官爵,除拜不待旨,假赐绯紫不以闻”。

  田令孜当时卖官卖爵,公开兜售官爵,各种官位明码标价,想干就拿钱来,宰相职位都能买得到。他任命朝廷官员根本不需要皇帝下旨,五品和三品以上穿绯红和紫色官员的高级朝官任用,只是他一句话的事情,说给你五品的绯色就绯色、三品的紫色就紫色,连跟皇帝口头汇报一下都不需要。

  在宦官阿父在忙着卖官鬻爵、忙着在家里点钞数钱时,皇帝阿孩在忙些啥呢?

  玩。

  疯玩。

  真的是疯玩,这是白描,不是夸张。他没日没夜和内宫中和他一般大小的宦官们游乐戏耍,和众多皇家王爷赌博消遣。他喜欢的赌博项目很多:蹴鞠、斗鸡,还有赌鹅。也不知道这斗鹅是怎么个斗法,貌似江湖上已经失传很久了。莫非跟斗鸡一样,两只长颈鹿一样的呆鹅互相用颈子当麻绳去捆对方?用宽大的脚掌去揣对方鼓鼓的脑袋?想着挺好玩,怪不得唐僖宗沉迷其中。

  古代宫廷的很多游艺项目都已经失传了,现在想看斗鹅,只能去网络游戏上找了。

  唐僖宗若是生在当下,肯定也是个玩网络游戏的骨灰级高手,他太会玩了,玩的东西不仅五花八门,而且无一不精:骑马、射箭、击剑、音律、算术、蹴鞠、下棋。。。。。在这些爱好上,他的水平并不是浅尝辄止的那种业余水平,都是很精通在行的那种专业水平。他曾经很自信地对一个手下说:“朕若应击球进士举,须为状元。”他觉得如果有马球进士科,他去应试报考的话,状元一定非他莫属。

  从李儇玩什么精什么的事实来看,他的智商和各项反应能力都是相当高的,要是现在绝对是重点中学素质教育的尖子生和特长生,体育、奥数、文艺爱好,啥都会。就拿他引以为豪的马球技术来说,要真是把马球打到能拿状元的地步,没有高超的技艺、敏捷的头脑和快速反应能力是做不到的。马球和足球一样,具有很高的技巧性和对抗性,不是谁想打好就能打好的,必须得有一定的天分才能成为真正高手。这从很多唐诗里能看出来,如韩愈的“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张建封的“俯身仰击复傍击,难于古人左右射”等。从诗歌内容看,描写的都是各种高难击球动作,可见如果不是杂技、马技、球技技技过硬的话,是无法成为一个马球高手的。而能把“三技”运用得如此娴熟自如的李儇,他的综合素质应该是非常高的。

  这样一棵好苗子真是白瞎了,聪明没用在正道上。李儇纯粹是被糟糕的家庭教育给耽误了,他基本上属于那种有人生,有人养,没人教的孩子。老爸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不称职的皇帝,整天只顾自己玩,到死时连太子都没立,哪还顾得了皇子们的培养教育问题!那个从小带他的阿父也是个心术不正的坏蛋,他一手带大的孩子能不跟他一样吗?

  像李儇这样天资聪颖的孩子,如果小时候遇到一位伯乐,一个像柳宗元笔下郭橐驼那样善于树人育苗的好老师,他是能够成材的,至少能成为一个有自己思想和主见的皇帝,为李唐家江山稳固贡献些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像他现在这样,反而加速将三百年祖业推向崩溃。但我们对李儇的批判度应该小于他的父亲,史籍说他是“童昏”,毕竟他登基为帝时,还是个少不谙事的少年,我们不能将他和同是少年天子的顺治、康熙相比,那样的绝世天才毕竟太特例了。

  客观地说,老李家的基因还是不错的,李唐家皇帝整体上还算尚可。我觉得唐朝皇帝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政治上有特别英明的,没有特别昏庸的;二是作风上有特别好色的,没有特别荒淫的;三是性格上有特别暴躁刚愎的,没有特别残忍变态的。

  唐僖宗大抵能套进上面的总结,他的一生很悲哀,无时无刻不在被田令孜哄骗、玩弄和挟持。田令孜时而欺上瞒下,时而软硬兼施,最大限度地利用唐僖宗为自己专权牟利,两次忽悠甚至胁迫僖宗逃离京城长安,被黄巢和藩镇追得惶惶如丧家之犬。

  当皇帝如此,皇位肯定是要黄的,黄巢的黄。

  是黄巢,是喜欢黄色菊花的黄巢让李唐山河变色的。

  黄巢后面也有一个背景人物:王仙芝。

  王仙芝是将黄巢引向革命道路的带头大哥,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王仙芝在濮州(今山东鄄城县)举起反抗朝廷的大旗。在王仙芝的激励感召下,黄巢在王仙芝起义半年后率众响应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的王仙芝,并很快带着队伍加入到王仙芝集团,和王仙芝组成了“芝黄组合”,共同抗击唐朝政府军。

  王仙芝的队伍扩展很快,势力不断壮大,多次击败唐军围剿,攻州拔县,在山东、河南、湖北一带逐渐形成气候。唐朝廷很是害怕,担心东南之地不保,便改变工作思路,决定以软代硬,用官职招安王仙芝,给王仙芝授了个“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之职。

  这职务横跨军方和纪检两界,是个不错的实职,王仙芝“得之甚喜”,他特别高兴,在接受朝廷任命仪式上,笑逐颜开地接受各方道贺。

  但在现场的黄巢不仅没给他道贺,反给了他一顿老拳。

  黄巢对王仙芝是既动了口又动了手,他先是质问责骂:“始者共立大誓,横行天下,今独取官赴左军,使此五千余众安所归乎!”

  开始时,咱俩对天发誓要共同进退打天下,现在你却一个人跑去朝廷当官,让我们这五千多人的队伍何处何从!说完,黄巢就当着很多人的面冲上去将王仙芝暴打一顿,直至其头破血流。

  王仙芝受了一顿暴揍后清醒了,他怕自己只身富贵会引起部下哗变,便拒绝了朝廷的招安,继续坚持战斗。

  但这次事件引发了“芝黄组合”的解散,黄巢和王仙芝从此分道扬镳,自己带着两千多人独自闯江湖去了。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认为黄巢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他反帝反封建思想彻底,坚决不当投降派,不戴腐朽朝廷送来的官帽!

  教科书上一直都这么说,小时候上学时,老师也是这么讲的。

  但很遗憾,我要说的是一个颠覆性结果:事实并非如此!课本上一尘不染的黄巢其实和庞勋、王仙芝一样,都很渴望去朝廷当官的。

  对于黄巢暴打王仙芝的真正原因,各种权威史书给出的都是同一个答案,《资治通鉴》说“黄巢以官不及己”才大怒的;《新唐书、黄巢传》说“巢恨赏不及己”才动手的。意思都一样,黄巢是因为朝廷没赏赐给自己一官半职,所以不服气地打了王仙芝。

  唐朝廷确实是办事差劲,如果在给王仙芝封官的同时给黄巢也封个官,这场推倒唐朝大厦的起义在当时就偃旗息鼓了。

  这不是我调侃或者瞎说,而是有事实根据的,后来黄巢势力做大后,也跟庞勋一样,多次向唐朝廷提出以官赏换罢兵的要求,详细情况请容我下文再说。

  先来全面了解下靠单干迅速起家并发达的黄巢。

  黄巢,家住曹州冤句,即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人。黄家乃当地富户,以当时环境来讲,他家是专门靠做黑道生意发家致富的-----贩卖私盐。黄家是个贩盐世家,世代以贩卖食盐为生。

  所谓贩卖私盐就是走私食盐。现在人已经很难理解走私食盐的事情,因为今天哪怕是最偏僻山村的小杂货店都能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食盐。但食盐在中晚唐时代是很金贵的,因为价钱昂贵,很多老百姓是吃不起盐的。韩愈曾就这个问题给唐穆宗上奏说:“百姓贫家,食盐至少,或有淡食,动经旬月。”说贫苦百姓因买不起盐,全家被迫淡食,十天甚至一个月都不吃盐!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