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轻松幽默侃唐朝

四十八:首战霍邑

轻松幽默侃唐朝 草军书 4266 2021-04-06 02:57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轻松幽默侃唐朝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接昨天内容) 一生都对风险投资不大感兴趣的李渊觉得还是保住老家要紧,他怕自己到时候鸡飞蛋打,命令部队火速向北,撤往太原。

  李世民还想劝父亲不要退兵,但当时已经入夜,李渊回营睡觉去了。这时候,酷似现代舞台话剧的一幕上演了。

  时间:夜晚;

  背景环境:阴雨连绵、火把点点

  地点:李渊的营帐外

  主要人物:李世民、李渊

  故事情节:李世民在李渊的营帐外嚎啕大哭,比丢了钱还难受,比死了爹还悲伤。他活着的爹在帐内躺不住了,把他叫进帐内问:为什么呢?

  李世民声泪俱下地说,我们这样仓促退兵,如果霍邑城内敌军趁机追击,我们就距死亡不远了,我怎么能不悲伤呢?

  这一幕情景话剧让观众李渊一刹那之间幡然醒悟,他突然觉得儿子李世民言之有理,退比战的危险大得多。于是他又叫两个儿子分头将已经回撤的左路军追了回来。

  左路军是李建成的领导的,他执行起父亲的军令不打一点折扣,而李世民却不。他去父亲营仗外大哭的时候,自己统率的右路军根本没挪窝。当他父亲后悔退兵时急切地问他“军已发,奈何?”的时候,他从容地回答“右军严而未发”。

  什么叫做机灵机智?什么叫做精明精怪?十七岁的李世民就是这样一个“两机两精”的天才。他的思想永远走在他的哥哥前面,他的哥哥永远不是他的对手。

  这场雨连绵不绝地下了半个多月,随着七月份的完结,雨天也划上了句号。八月初一,天终于放晴了。第二天,面对久违的太阳,李渊“晒就一个字”,他命令部队晾晒铠甲、器械、行装。第三天,李渊率军从山脚下的一条僻静的小路直抵霍邑。

  战斗开始之前,因担心宋老生依城固守,坚不出战,李家爷仨开了一个碰头会,制定了攻伐思路,并达成了统一意见。李建成、李世民决定采取两手绝招:一骂娘、二诬陷。具体分解操作模式是,先派一些不讲文明礼貌、行为语言不美并且酷爱骂人事业的的士兵到霍邑城下公开叫骂,不管是坐着骂,站着骂,打着滚骂还是翻着跟头骂,只要把宋老生骂得出城追赶就算头功一件。如果宋老生不像杨玄感在弘农宫下那么容易着急上火,哥俩就准备反诬他和自己暗中私通,让想挤兑他的战友同事到长安代王那参他一本,逼他为洗清自己出城作战,等他一出城,再围而歼之。

  一切按计划行事。先是李渊带领着几百名骑兵到霍邑城东几里处等待尚未到达的步兵主力,然后,李建成、李世民带着几十名骑兵来到霍邑城下,他们一边故意在城下指指点点,作出正在部署围城的样子,一边高声辱骂宋老生。这些人也许没有当年杨智积骂杨玄感时骂得那么有创意,那么令人难以忍受,但一个人被几十个人排着队指着鼻子骂,无论怎样,滋味都一定好受不了。宋老生大怒,带着人就从城内冲了出来。

  冲动是魔鬼。这个老生常谈的道理,宋老生已经顾不得了,他点了三万人马从东门和南门分道而出,在离城门一里多远的地方压住了阵脚。李渊见宋老生中计出城,急忙派人催促步兵加速赶往霍邑。

  当大队步兵疾驰赶到的时候,李世民担心宋老生冷静下来后会退入城中,拒绝了李渊让士兵吃饱了饭再战斗的建议。而是趁热打铁,立刻向宋老生发起攻击。李渊和李建成在城东列阵,李世民则率军屯于城南的一块高地上。战斗打响后,城东的李氏父子和宋老生拼杀起来。李渊这些士兵不少是刚刚招聘来的,还没有经过战场磨砺,所以战斗力并不是特别厉害,混战中,不但没有占到便宜,还稍稍处下风。

  这时候,决定战役胜负的李世民出击了。他指挥部队从南城高处疾驰而下,一部分封锁了霍邑城门,堵住了隋军退路,一部分从宋老生军阵背后直接发起冲击。

  李世民算得上是文武双全的人中极品。这一仗中,李世民表现出众,他“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一个人杀死几十个敌人,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但这种神话般的战斗故事,在李世民前半生的兵戎生涯中像幻灯片一样不停地上演。虽然他后来靠夺嫡登基,但他确实算得上是马背上的皇帝,他的天下是靠打出来的。

  两把刀子都砍缺了口,飞溅的鲜血沾满衣袖。李世民还没有停止,他将身上、刀上的鲜血挤甩干净后继续再战。面对这样的“杀人狂”,隋军优势很快被压了下去。这时候,老奸巨猾的李渊耍了一个大大的鬼点子,他命人四处高喊“已经抓住宋老生了!” 随着这条战场快讯迅速地“滚动播出”,隋军很快就乱了阵脚。在冷兵器时代的大呼隆战场上,主将是军队的绝对灵魂。隋军士兵听说主将都已成为俘虏了,马上失去了主心骨,心想,那我们还打什么呀,跑吧!于是大家无心应战,纷纷四散逃命。

  这宋老生听见战场上传出自己被抓的消息,刚开始跟听大鼓书似的,觉得有意思,但随着队伍的潮水般的溃败态势,他觉得李渊这句话喊得很不够意思,他想对士兵们表示一下自己的意思,说明自己还完好无损呢。可是此时,他的士兵已经觉得这仗打得没意思了,面对宋老生的声嘶力竭的解释,隋军一样到处奔逃,对这个使劲解释自己就是宋老生的人,别人也许以为他在玩超级模仿秀呢。

  一句话就把强大的对手喊败了,看来撒谎有时候在战场上也是一种“无投入、高产出”致胜秘笺呢。宋老生这次吃了李渊的大亏,他早就知道李渊善于卖拐,但却没想到这一次李渊不是卖拐,而是直接把他当拐给卖了。

  没的说,士兵都跑光了,自己也跑吧,不然,拐就要变成轮椅了。宋老生见大势已去,掉转马头向城门跑去,只要进了城,他就有机会卷土重来。但是,晚了。城门早已关闭,而且门口挤满了李渊的军队,于是宋老生下马跳入城墙边的壕沟,想从城墙攀援入城。城上守军看见自己的首长来到城下,立即甩下一根绳索,宋老生抓住绳子就上了城墙。虽然他攀岩技术很专业,但还是没有刘弘基的砍人刀法专业。他还在城墙上“步步高”时,就被急追而至的刘弘基杀死。

  宋老生被杀后,李渊下令立即登城,当时没有攻城的器械,但将士们士气高涨,赤膊登城,“遂克之”。

  霍邑之战是李渊宣布起兵后进行的第一场大规模攻坚战。这场战斗的战略意义非同寻常。因为其时是起兵之初,军队初建,军心还不稳固,如果刚造反就打了个大败仗,本来就不 多的三万士兵死伤逃躲,估计也剩下不了多少了,没了兵还造个哪门子反呢?所以这一战对提升士气、树立信心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影响。事实证明,霍邑之战使“李渊牌”商标威名远扬,当时关中许多山寨土匪及郡县都在此战后颇识时务地加入到李渊军事集团,使李家军的规模迅速发展壮大。

  这一仗的首功应该记在李世民的账下,因为如果不是他的拼命坚持,义军就无功而返了。李世民坚韧不拔的鲜明个性在此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后来决定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分立巨头命运的洛阳决战中,李世民的这种坚韧不拔的性格再次完美显现。

  和在西河郡一样,进入霍邑城以后,李渊也做了两件主要工作,一是挑选霍邑强壮的男丁从军。二是继续“撒胡椒面”,大封“白条官”。对于不愿意参军,想要回乡的士兵,李渊不采取强制措施,而是授予五品散官,让他们高高兴兴回家去。有人劝李渊说他授官太多太滥,李渊回答说,隋杨就是因为吝惜勋位赏赐才失去人心的。我怎么能效仿他们呢?对自己这种无偿批发官帽的行为,李渊以十个字道出了问题的本质:“且收众以官,不胜于兵乎!”

  确实,用官职来收拢众人,比用兵征伐要好出百倍千倍。这“上兵伐官”和“上兵伐谋”的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想想杨广在平定杨玄感叛乱和雁门之围后,对劳苦功高的将士那种抠门小气(有一个粗俗的俗语可形容之:抠屁眼吮指头)的封赏,不得不让人感慨:同样是表兄弟,做人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哩!

  在那个混乱的年头,李渊的思想似乎超前于时代很多年,他的军政思想十分成熟:爱兵如子、优待俘虏、不搞株连、军纪严明、法德并施。。。。。。。在对霍邑之战论功行赏时,有人提出,那些以奴隶身份入伍的军兵不能和拥有良人身份军兵的人同样论功,应该有所区别。李渊的回答即使在今天听来仍掷地有声:“矢石之间,不辨贵贱,论勋之际,何有等差”!这种不问贵贱、不论身份、只看实绩的求实务实作风,直到现在,依然是全社会推崇的客观标准。 轻松幽默侃唐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