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找工作其实是找适合自己的上司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米粒职播客:追忆外企十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4 找工作其实是找适合自己的上司——|◀◀—— 倒退键,切换画面 ——|◀◀——
<2007年。初夏。>
在考完CMA前三科后,我在几大招聘网站上更新了简历,一边备考第四科一边求职。没多久猎头就找到了我。这是一家德国独资制造业企业ZR,职位财务经理。本来我的目标是脱离制造业,且猎头发给我的招聘启示职责描述异常简单和空泛,加上是中文的,我感觉不象是家外企招聘,本无心去应征和面试。但据猎头描述这家德国公司下辖郊县两家工厂,这名财务经理需要管这两家工厂的财务,每周要在这三个地方穿梭工作,我想这样的职责范围肯定比以前在AX公司只负责单一实体要大,有这样的经验以后可以有资本跳去更大外企的中国区总部,所以决定去聊一聊。
ZR公司也位于开发区,我与当初去AX面试一样,早晨坐它的员工班车抵达。办公楼倒是很新,大堂前台布置得也很干净漂亮,看来是落成不久刚迁入。我被前台领到一间会议室等候。过了不久,两位男士进来,一位稍年轻,是ZR公司的HR经理,猎头告诉我他背景很好,之前一直服务于世界500强知名企业,另一位年长的便是该招聘职位的直属上司财务总监。
我发现在AX公司这种跨国公司这么多年,我不知不觉练就了某种识人的能力,也就是从对方的气质和谈吐大致能判断出他是否属于外企职业圈的背景,同样工种但供职于不同性质公司的人会有差别,不是着装的差异,也不是说中文还是英文的差异,而只是通过一种语境、一种神情、一种举手投足间的感觉,就能感受到这种差异,更让我感慨的是,因为这差异可能造成候选人求职时不被录用,或者招聘方潜意识地抵触与自己不同圈子的候选人,大概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在某类文化的公司中工作很久的人来说,这种影响以及他们与不同圈子的人的差别尤为明显。
眼前走进来的这两位面试官便再次让我感到了这样的差异。ZR公司的HR经理,即使猎头没有事先跟我介绍他的背景,我也能看出他出身全球化经营的外企,而ZR公司的财务总监明显土气很多,我怀疑他没怎么在外企工作过。另外,从他问我的一些问题也可见一斑,例如他问我一些会计处理的细节、增值税发票的保管和税务申报、日常付款流程中的审批等等。这些问题让我有一阵恍惚,我觉得自己不是在一个财务总监(即一个公司最高财务负责人)面前应聘一个财务经理的职位,而是在一个会计经理面前应聘一个高级会计的职位,如果不是HR经理事先做了介绍,我真以为自己走错了面试房间。
作为一个年收入已达三四十亿人民币的外企的最高财务负责人思维还不能到战略高度、还纠结在这些日常财会流程交易层面,我心里不禁苦笑。但如果说这点我还能勉力忍受的话,那么最让我受不了的是,这位同志在我回答他的问题过程中时有打断,打断后问的问题却和我刚才回答的无关,我心里已经觉得他微不靠谱了:与人沟通没有逻辑,想起一出是一出。
我想起了那份简单的中文招聘启示,我猜想必是出自这位财务总监之笔。由于里面提到一些业务支持和分析的职责,我抓住时机尝试提问,我想知道财务总监所管辖的财务部门整体的架构和职能。果然,他向我介绍这个公司的财务基本还是只有会计核算和对外报各类报表的职责,远不像AX公司有那些各种事业部财务计划与分析等管理会计职能。但这位财务总监也谈起他的规划,希望招来这位财务经理后能建立起一支团队是专门提管理建议的,但这要看郊县那两家工厂的运转情况,目前那两家的财务日常核算和控制还比较初级,需要新的财务经理把主要精力放在那边,比如每周要去那边审核批准费用支出。我又问他未来具体想在哪些方面加强对公司运营的支持和建议,我的另一目的是测一下这位财务总监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见识,但他又没有说清楚,或者如他拟写的那份招聘启示一样空泛简单,让我不知所云。
最后我们提到了信息化管理和ERP系统,于是知道了ZR公司由于中国业务刚开展,还没有实施上线ERP系统,我便借机问财务总监ZR公司对未来ERP系统的构想和计划,没有得到我想要的有价值的答案之余,财务总监却问了我一个问题:“你觉得ERP系统哪个模块最重要?”我一边回答他ERP系统是实现信息实时共享和业务流程全面集成的企业管理理念,不存在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的问题,整个体系达到的功能最重要,一边心里暗自决定:如果是这样水平的人做我上司,那这个公司我不用来了。
回到家,猎头打电话给我询问反馈,我告知自己不打算再试下一轮了。尽管尚未议及薪酬,但我相信若求经理头衔,大凡欧美独资的外企都应能支付比我从AX公司离职时更高的工资,因为我在AX公司离职时的工资早已不像当年做主管时那样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与AX公司相比,ZR公司的这个职位除了头衔以外,其余如公司的水平、上司的水平、职责的难度和重要性,都不及从前,而头衔恰恰是我最不关心的一项。
——‖—— 暂停键,画面定格中 ——‖——
可能就是从那个职业断档期的求职面试开始,我发现自己越来越重视直接上司与自己的契合程度,这是年轻时求职不曾在意的,但到了经验和见识越来越丰富的阶段,“老板是否适合自己”这一条很重要。作为求职者,如果你在面试中甚至在看招聘启示时就感觉上司的学识才干不如自己,即使当时急于得到一份工作,入职后一旦待业和财务负担的焦虑解除,你会不会慢慢鄙视上司的能力甚至不知不觉中在言行中流露出来?
所以,这可以解释一个我常碰到的现象,当我申请的猎头职位被猎头认为我过于胜任(over qualified)的时候,即使我表示不介意降薪,也不介意头衔比以前低,但几乎所有猎头都会拒绝,说他们的客户都不喜欢这样“低就”的候选人,勉力推荐过去也常常被拒绝,就是因为多数上司都不喜欢招一个比自己强的下属。因此,撇开“人往高处走”的传统职业价值观不谈,想“低就”也是要讲缘分的,那就是即使你自己不计较降头衔降薪,起码你要汇报的老板的资历、经验、级别要比你高,这种低就才更有可能成功。
——▶▶|—— 快进键,切换画面 ——▶▶|——
<2007年。盛夏。>
在我备考CMA第四科的过程中怕影响学习,没有主动找工作,即使隔三差五便能接到猎头的电话,但对猎头们提供的机会我会精挑细选,由于大多都是外资工厂的职位,公司及薪酬方面不占优势不说,而且不少地处偏远的郊县,所以我都视为鸡肋地拒绝了,另外也拒绝了很多自己无感或明显不胜任的职位。
然而,有时一边学习一边心里还是惴惴的:已经两个多月过去了,靠谱的面试迄今没有一个,下个月考完CMA第四科,如果还没找到工作怎么办?就在此时,我接到了法资世界500强跨国集团SD公司HR的电话,说他们在北京的一个工厂在招聘成本主管,让我某天某时去面试。我向对方表示这个职位对我的职业发展来说没有进阶,对方告诉我这个头衔和级别都是可以开放性地去谈的,不得不承认电话里的这个女孩子还是很专业的HR,她提示我现在没有工作,所以鼓励我不妨去谈一谈也好多个选择。我想了想,看在对方是知名的世界500强企业的份上,我答应去面试,多积累些面试经验、见识些面试官风格和提的问题也有好处。再怎么说这是世界500强公司呀,总不至于像ZR公司那财务总监那么不靠谱吧。
于是我于炎炎三伏天来到SD公司。HR把我带到财务经理办公室,财务经理是一位中年女性,正在低头批阅什么东西,似乎很忙的样子,知道我进来头都没抬只说了句“请坐”。我落座后她看了我一眼,又低头看打印出的我的简历,表情严肃,没有面试官礼节性的微笑、寒暄和自我介绍,我心里对她的印象顿时打了折扣。
随便问了我几个AX公司做成本工作的业务问题,这位财务经理就开始质疑我辞职学习CMA的事情,“你怎么会做辞职去考试这样不负责任的决定呢?你不要以为有个证书就能找到好工作,我这里不会因为你有证书就录用你。”我怀疑这位女士今天心情不好,但也不跟她计较,只回答她我也从未这样认为和期望,又解释了一下从AX公司离职的背景和不得已的因素。
接着,她说她不知道CMA这个证书,问我都考些什么。我跟她简要列举了一些涉及的学科,她听完又低头做找东西状,没有看我,不知是对我说还是自言自语地嘲讽:“哼,我看除了美国会计准则以外,其他那些都没用。”我听完便像上次面ZR公司一样在心里做了决定:“这公司我也不用来了。”
最后看到我在AX公司的工资,她忽然激动起来:“你写的这工资属实吗?我可告诉你,我们公司会对所有录用的新员工做背景调查的,其中就包括原来的工资,想弄虚作假是不行的啊!”听到这里,我觉得自己那天的涵养真是不错,要是搁在AX公司离职前那半年的状态,我的脾气一定让我奋起还击了。我只回答她:“您可以去调查,我懂这是HR在出offer过程中必要的程序,但我认为在出offer前的面试环节,双方的交流应该based on trust(基于信任)。”
从最后这个问题的交锋中我得到的结论是:SD公司的薪资水平很可能和AX公司有差距,她招的这个职位很可能给不起我以前的薪水,毕竟她只是要找个不带团队的主管职位,或者更准确点说是高级成本会计。这点我也料到了,来的时候也没什么期望,但这个财务经理的出言不逊实在让我匪夷所思,ZR公司的那位财务总监再不靠谱、专业能力再一般,也还不至于对别人缺乏尊重。这一点让我很诧异,她是怎么做到这个知名世界500强企业的财务经理的?而且据HR的那个女孩子跟我介绍的,她应该属于财务部负责人,直接向工厂总经理汇报的。
我在工厂工作多年,不会像在繁华商务区写字楼里工作的人一样,根据人的外貌和装扮来判断其职位的高低,特别是这种炎热的夏天,以前在AX工厂时常在办公室见到着休闲装的同事,也常暗笑丽莎天天穿那么齐整的正装,虽然看着professional(职业),但热不热累不累啊?然而此时我却不禁多打量了一下这位女士:与丽莎同样的职位和相仿的年纪,同样是工厂的工作环境,但这位从穿着到发式,从容貌到身材,都与菜市场高声叫卖的摊贩神似。
出来后HR问我的感受,我委婉地说:“X经理是个直性子。”她点头称是,然后让我回去等消息。我回到家没过多久就接到她的电话跟我约下轮面试的时间,下次面试官是总经理,是个法国人。我以觉得职位没有进阶为由拒绝了。放下电话,我没想自己的事,却冒出一个念头:这个总经理法国人什么眼光,雇了这么一个又土气又强横的财务经理。
——‖—— 暂停键,画面定格中 ——‖——
从那次面试我开始明白:真是不能迷信世界500强公司,再好的公司也有不靠谱的人,且职位还不低。世界500强的排名是基于收入规模,一些世界500强的企业做大是依靠在各国收购并购本土企业,尽管也会在内部运营和管理体系方面做些并购后整合,但毕竟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落后的子公司还是很多。而且全球运营模式是集权还是分权也有很大影响,各子公司管理团队本土化、管理决策本土化的程度也都不同。我去的SD公司的这个在华工厂,可能就正巧碰上是那种管理团队不那么有水平的一家,换另一家SD公司的子公司可能不是这样。所以,世界500强不等于Global Company(全球化公司)。我后来再求外企的职位便明白要找管理水平成熟先进的Global Company,先瞄准该国家传统支柱行业的蓝筹企业,然后再看它全球运营的策略和内部整合的程度。
所以,求职与其说找工作,还不如说是在找老板,雇佣你的公司再大再知名,都不如每天与你交流的上司是跟你磁场匹配的人,能让你工作更顺心。 米粒职播客:追忆外企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