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会计考证那些事儿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米粒职播客:追忆外企十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3 会计考证那些事儿——▶—— 播放键,画面开始 ——▶——
窗外落叶萧索,冬天来了,我的韬光养晦进入了最后阶段。
离开了AX公司的种种纷纭,我开始了脱产学习CMA的历程。同时考虑利用脱产的优势采用更为深入的学习方式,因为之前备考第三科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不仅有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等非财务类学科,即使财务学科,也涉及管理会计中的决策分析,还包括基于美国资本市场的证券和融资工具,这些在实际工作中完全没有感性认识,学起来非常枯燥,如果没有完整的时间集中持续地学习,很可能学了后面忘前面。
我学习从来都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式的,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搞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都是我所摒弃的。于是为了加强理解,我已经不满足只读review book(只有复习要点的教材),而是按照美国IMA官网上公布的“建议阅读书目”选择性地购买阅读。为了加快通读的速度和理解,有出版中文译本的就买译本,没有译本的就买英文原版,如连英文原版的书国内都没有卖,就按照CMA考纲内要求的知识点买其它同题材的中文书籍:生产管理的、市场营销方面的、财务管理的、ERP系统的……
于是,每天看review book觉得抽象难解的时候、做练习题对答案和解题步骤有困惑的时候,我常到相应的书里查找相关章节细读注释和案例,所以一天下来,我常常这本书看几页,再换另一本书看几页,这本书找不到就到另一本书里去找。结果几天后,我发现房间到处都是翻开到某一页的书——书桌上、沙发上、窗台上,再没地方放了就放地板上。有一天卢娅来我家看望我,走到我的房间门口先是开玩笑说:“怎么你这是要开图书馆吗?”
一个半月后,重考上次没过的科目,虽然时间还是很紧张,但幸好有惊无险地通过了。于是我开始学习另两科,但由于有一科涉及美国会计准则,关于美国会计准则的推荐书籍市面上没有中文译本,所以需要阅读英文原著,原本就吃力费时许多,加上还涉及诸如套期保值、金融衍生品、养老年金计划等难学的特殊会计与报告项目,所以这部分内容我的学习进度顿时延缓了下来。
由于希望快速通过前三科的考试后好再次求职,加上我又采用了读大量参考读物的学习方法,所以离职后的前三个月我每天的学习强度非常大,基本在10—12小时,夜间、周末一律用了起来,所以对体力脑力的消耗不知不觉早超过了正常上班时期。于是到了学第二科的时期,我的身体健康终于亮起了红灯,眼睛时常发炎胀痛,中间还有一次患流感发烧,有一个月眼睛状况差到让我每天只能学习两小时,这一切造成我的进度严重拖延。等到通过第二科的考试才惊觉已用了半年,而最高级复杂的第四科我还没开始学。
尽管如此,前三科全部通过的那天我还是很高兴的,这意味着CMA课程中90%的内容我已经学懂了,对我来说这远比通过考试更有意义。最后的第四科是主观题,内容上大部分是前三科所有内容的案例应用,但是这科每年只有指定的几个月可以参加考试,最近的一次考试时间在三个月后。于是,我调整了一下方案,没有急着马上开始准备第四科,而是在各招聘网站更新了简历:我要边学习第四科边找工作了。
——‖—— 暂停键,画面定格中 ——‖——
我常常忆起那段刻苦朴素的日子,忆起我那时常常疼痛的眼睛,忆起我那“凡事一定要搞懂、所学一定要扎实”的执着,忆起我的书房里堆放零乱的书。那次职业断档本来我只计划用半年完成学习考试,结果没想到自从AX公司辞职到找到新工作入职一共历时一年。还记得在提出辞职时,方园和工厂运营部门的几个同事都觉得我这裸辞的风险太高,方园曾对我说:“考试什么时候都能考,而工作和个人稳定的现金流还是第一位的。”我当时笑着回他:“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越看重眼前的利益,越会失去长远的利益。确实,后来的职业经历告诉我,如果我当时不离开,以那时下属的能力、丽莎对我的寡助,以及我对工作的责任心,我通过CMA考试的时间很可能会延长两三倍都不止,而且其间求职的契机也会流逝。更重要的是,即使我勉力通过了所有考试拿到了证书,但我一定没有那么充裕的时间系统地读这么多书,正是这段时间扎实的学习过程、积累的知识和见解在我后来的求职乃至工作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快进键,切换画面 ——▶▶|——
<2007年。夏末秋初。>
我考完CMA最后一科时已经是夏末秋初,算算我从AX辞职已经大半年了。最后一科是主观题考试不能马上得知成绩,但出了考场我感觉不太好,甚至觉得可能考不过,盘算着是否重报下一次考试。不过我还是开始了新一轮求职,在各大招聘网站寻找中意的职位投简历。我申请的职位大多是财务经理或总监、FP&A经理,但不再申请成本经理,单位类型方面大多是外企总部、事业部、销售机构的职位。我的目标很明确:一、尽量脱离纯工厂的环境,即使还是制造业,我也不能再负责仅一家单一实体的工厂;二、脱离生产成本的工作领域。
很快有个猎头公司的顾问联系我,推荐的是一个与我在AX公司经验最相关的机会:SV公司是一家法资世界500强企业的工厂,地点离AX公司很近,AX公司的同事有从SV公司跳来的,也有跳去SV公司的,所以对该公司的情况有些了解。SV公司要招的财务控制经理的主要职责和我学习的CMA的管理会计知识极为匹配,和AX公司比,这个职位所做的是我的职责加上方园的职责。我本来犹豫了一番要不要应征这个仍然是单一工厂的工作,但想到毕竟也有以前一直想做但没有机会做的FP&A职责,其二这个职位虽然是不带团队的经理级别,但直接向厂长(在AX类似葛瑞的职位)汇报,内部地位应与其他部门负责人是平等的,所以决定试试,看自己在系统学习管理会计知识后在市场上到底能有几斤几两。
到了SV公司,面试官便是HR经理和工厂总经理。HR经理是一位稍年长的中年女士,气质和谈吐都低调和气,我还是颇有好感的;总经理是一位男士,也是大陆本土人。两人简单问了一些我过往的经验,以及那些常见的面试问题,其间用英语问了些问题。然后又问我为什么从AX公司离职,我回答为了考CMA,我没有具体介绍CMA的课程,总经理便首肯,并说他认为这个证书和英国特许管理会计证书CIMA类似,我想可能因为这是个法国公司,欧洲的公司想必更熟悉英国的会计证书。但是这一点还是让我比较欣慰,总经理作为非财会专业的人能了解CIMA,我猜对管理会计理论应有基本的认识,这对日后向他汇报和工作交流是有好处的。
由于二位都不是财务专业人士,所以财务专业上的问题没怎么问,第一次面试也没花多长时间。HR经理告诉我这个职位还会虚线向澳洲的一位亚太财务总监汇报,所以下一次的面试官便是这位亚太财务总监,会着重考查我的专业知识。面试结束后HR经理把我带到另一间会议室,说按例要进行笔试,让我稍候,一会儿会派人给我送试卷。
我心里有点嘀咕:看来这公司搞得还挺正式,不会像以前应征过的某些500强公司一样考那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技能吧?试卷送来我一看不禁笑了:难怪刚才总经理先生提到CIMA,这份试卷印着CIMA的标识,是一份过往的CIMA基础阶段的考试题。这对于刚考完CMA的我来说无疑驾轻就熟,试题都是与招聘的职位相关的,这些不论是对于以前在AX公司的工作领域还是CMA的学习过程,都是我很熟悉的。此外还有几道题虽然没有相关经验,但也都是CMA课程里的重点内容,所以这个笔试基本上是轻松应对。
——‖—— 暂停键,画面定格中 ——‖——
说到考证,做财会工作的人恐怕都是深有体会:生命不息,考证不止。在中国的所有会计类证书中,CPA的难度最高,按说CPA是审计师的执业资格,但是听说很多做审计的人都耗费几年无法通过CPA全科考试,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常见连续考七八年的人,因为在CPA五年必须全科通过的限期要求下几乎是轮流考轮流作废。再加上我国教育体系里浓厚的“应试文化”,所以很多财会人对证书的认识上有个误区:越难考过的证书含金量越高。当然米粒不是说CPA含金量不高,而是主张正确地评价各类财会证书。
财会的证书不同于学位,是职业资格的象征,即做哪行拥有哪行的资格。财会专业分不同的职能领域,故财会证书也为支持不同职能领域的工作而分成很多种,所谓的含金量没有绝对性和普遍性,在对口的职能领域它才有“金”可言。例如CFA对于金融投资分析从业者是金字招牌,可对于实业界的广大财务人才就没多大用。又例如,对做业务型财务的财务分析来说,管理会计类证书中的知识对工作的帮助比CPA更大。此外注册税务师、注册内审师都是专业职能倾向很强的证书,不从事那个领域的工作费劲考那个证书并不会为自己增值。因此, 与其考几个不同领域的证书,不如选一个和自己的职能方向高度契合的证书(特别是那些打算走“专才”路线的财会人)。第二点是在备考过程中不急于速成,而是注重沉淀与积累专业见解,每做一道题都想想:我工作中的情景是这样吗?甚至可以再往深想一步:题目中已知的数据和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现或获取?若要实现条件或获取这项数据又需要做哪些工作?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才不致对所学无感或者学完就忘,至于为了通过考试寻求和练习各类应试技巧反倒是不那么重要的事。只有这样辛苦考来的证书才更有实际意义,这种厚积薄发的学习过程才能可持续地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无形的效益。
曾有视野会计论坛的网友跟我吐槽:没有CPA根本没机会进门也没机会证明自己。我回忆起过往求职的经历,不能不说很多外企招聘比国内很多公司要成熟很多,虽然它们在招聘启示中也常标明CPA优先,但最后录用的人常常都不是有证书的人,它们也在意证书,但它们招聘过程中更注重考察候选人与岗位相关的知识,例如SV公司这次拿出CIMA的试卷考我只是因为招聘的岗位需要用到CIMA的某些知识。而且我感觉SV公司考察候选人是否具备岗位相关的知识胜过于候选人是否具备岗位相关的经验,它们不会因为我在AX公司做过这么多年成本分析而免去对我成本会计的笔试。
所以尽管证书具备敲门砖特点,但前提是你得敲对了门。 米粒职播客:追忆外企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