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米粒职播客:追忆外企十年

1 选择与自己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米粒职播客:追忆外企十年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1 选择与自己价值观相匹配的职业——▶—— 播放键,画面开始 ——▶——

  <1997年初。>

  我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大型中外合资企业DT公司做财务总监的秘书。DT公司的前身是连年亏损的国企,外方倒小有名气,可是除了总经理和财务总监是外方派出,所有的管理团队和人才、设备、技术全是原来国企的。我的老板也就是直接上司就是外方派的财务总监,是一位男性马来西亚籍华裔。在这家披着外资外衣其实内核是纯粹的国企,大家都称高管为X总,这位财务总监姓邱,于是公司上下称其为邱总。

  这个秘书的工作我做了几个月就开始烦恼,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工作。首先是太清闲了。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公司要给财务总监配个专职秘书,因为财务属于内勤职能,邱总几乎天天来坐班,我不像总经理或业务部门的秘书那样,需要在老板不在时接听很多电话、频繁安排差旅事宜和外部客户的接待,也没有那么多与外部往来的信函传真要处理,以及跨职能部门的上传下达,据说以前我这职位是由财务部一个会计来兼任的,招我只是因为邱总是外籍,有些要处理的传真文件和电话是英文的,所以他需要英文较好的人来做他的秘书,可这家老国企的财务部大多是没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叔大妈,更别提英文好了。于是我每天的例行工作就是花很少的时间整理邱总办公桌上和传真机上的文件,将它们分类归档,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待命状态,比如随时等候邱总吩咐帮他去在公司财务部各科室跑腿传话,在他不在办公室时接听电话,但他不在办公室的时间真的很少。我的这种工作状态是我部门的其他同事和我的一些向往安逸工作的大学同学来看来是求之不得的,但我喜欢忙碌充实的工作。其次是这种内勤部门的秘书岗位真是技术含量太低,既不会跟着老板出去参加一些高级别的会议见世面,也不需要起草撰写商业文案辅助老板决策,而我一直都希望从事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最后一点也是我最烦的,秘书这项工作具有“私人助理”的性质,需要介入并关照老板的私人和家庭生活。邱总有个四岁的小女儿喜欢来公司玩耍,而邱太太却不得不留在家里照顾更年幼的儿子,所以每到小姑娘来办公室的时候,照顾她、陪她玩,以及中午带她去她最爱的麦当劳就成了我的任务,这让我觉得自己更像保姆。基于这三点,我判断自己无论是性格还是三观都不适合秘书这项工作。

  想起妈妈老在我耳边叨叨的“别干跟你专业不相干的事”,我必须要好好想清楚我到底要做什么“专业”,因为我那工科出身画了一辈子设计图的老妈根本不明白,对于我毕业的90年代,理工科大学的那些所谓管理专业都是刚起步,教材是陈旧的,师资也大多是理工科系半路出家的,我在大学里实在没学到什么“管理”专业的先进方法和技术,所以其实这个专业是可以视为没有专业的,如果不做文秘与人事行政类的内勤工作,也不做营销、销售支持等这些业务部门的工作,想从事一门讲究技术性的“专业”,都需要花大功夫重新学习。

  我重新回顾梳理了一下我在大学里学到的那些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最终决定转会计专业,因为印象中大学还是学了好几门跟会计有关的课程的,而且我当时学习这些课程的兴趣和考试的分数都比较高,何况我现在还有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身处财务部,与一群会计们为伍,我有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做底子,平时再多向大哥大姐们请教,短时间内掌握会计实务应该不难吧。于是我开始尝试看下属分厂提交上来的会计凭证,没想到竟然很多看不懂,请教资深的同事,由于涉及很多下属工厂生产流程的术语,而我一直都在总部工作,对这个行业的基层运营完全没有感性认识,所以也听得云山雾罩不明就里。挫败和忧虑围绕着我:别看我是单位里少有的大学本科生,这些大叔大妈很多只有中专学历,但是会计实务与课本相比还是区别很大啊。

  邱总大概也看出我的烦恼,找我谈话问我对职业方向的想法。我告诉他我想转会计,他点点头说,“的确,会计师可以算是一种professional的职业。”没错,作为拥有ACCA认证的会计师(ACCA是英国几大知名会计师专业协会之一),邱总用professional(专业人士)来形容会计师这个行当,让我觉得成为会计领域的professional远比做秘书和其他任何行政工作更有成就感,也更符合我的价值观。

  ——‖—— 暂停键,画面定格中 ——‖——

  很多刚工作的年轻人都碰到过职业的再选择,常见有人不停变换行业或职能领域,几年瞬间过去,却没在任何一个领域积累成独当一面的骨干。大学所学专业很可能不是自己想做的很正常,毕业后转行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切记最好在工作前五年确定下来一个专业领域,在这个领域持续积累下去,年轻最大的优势就是试错成本低,人才市场上通用的认知是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应该与零经验的应届生有质的区别,起码可以在较少的辅导下独立完成岗位职责,转行时间拖得越久,就越需要与更多比自己年轻的人竞争基层岗位。

  至于选什么职业,米粒向来认为应该先审视自己的价值观,也就是你希望在社会上以什么赢得尊重,和你认为获得什么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是金钱、权力、社会名望,还是技术攻关成就。以我自己为例,大学毕业时其实父母曾建议我考公务员,理由是机关工作“旱涝保收”,尽管那时候公务员考试比现在容易多了,竞聘也远没现在竞争激烈,可我一想到复杂的人际关系里的谨言慎行、照章办事的单调、以公众服务而不是以创造生产力和经济价值为导向的职业性质、喝茶看报纸的蹉跎光阴,不管是哪一种都会让我觉得很恐惧,因为在我的价值观体系里不能忍受二十岁就能望到自己四五十岁的生活,这远比在体制外奋斗漂泊可怕多了,用时下流行的话说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还有,我的某大学同学曾对我说“如果回老家县城到下面做个副职的乡长也不错。”我这个在北京生长的人听了不可理解,可我的同学振振有词说“这种工作有油水啊。”看看,价值观差异很明显了,我有时想为什么我当年会去外企,而我有些不乏成绩优异的同学去了机关或公用事业型的国企然后一直能坚持十几年做到现在?大概个人的价值观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喜欢在一系列被大众认可并执行的明规则里付出努力,胜于在一套模糊的潜规则里获得不能拿到桌面上说的灰色利益,另外我喜欢自由和有空间表现自己的创新力,我希望雇员的个性能被组织包容和尊重,并且单位能对个人的贡献最大程度地用量化的方式给予承认和回馈(说白了就是工资报酬的增长幅度),这些是很多体制内单位不能给我的。

  除了价值观,选择职业的另一个重要评估标准是自己的skillset(技能组合),也就是说,价值观反映了你想做什么,而技能反映了你擅长做什么。有些人情商高、擅长也喜欢交际,但不愿沉下心钻研技术,那么做与人打交道多于技术含量的工作比较合适,比如销售支持、客户服务、行政文秘等等,有人擅长钻研复杂的技术却性格内向,做专业性较强的工程技术工作就比较适合。尽管所有的职业都需要与人打交道,但是偏技术还是偏人际沟通,不同的职能领域总是侧重不同。米粒也是基于这种评估判断才决定从侧重人际关系沟通协调的文秘职业转向财会领域的专业人士的。

  选择什么职业并不重要,清楚自己的价值观和技能组合才是最难得的。但,似乎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并且很多人都在用“养家糊口”为由,一生做着一份自己说不上不喜欢也说不上讨厌、只是在大众眼里的“好”工作或是自己认为“性价比”较高的工作。能在职业方向和雇佣单位的组织价值观两方面都匹配自己的价值观的人是幸运的。 米粒职播客:追忆外企十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