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解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道德经全解 文若愚 6292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今译】

  治理国家要用简单平易的办法,只有在用兵时才用奇巧诡诈的办法,治理天下则应该尽量不去骚扰百姓。我为什么知道这些呢?从下面这些反面的情形便可以知道了:天下的禁忌越多,百姓动辄得咎,无所适从,便不能安心干活,生活便会贫困;朝廷中大人物的权谋越多,为政者勾心斗角,国家便会混乱;人的智诈机巧越多,邪恶的事就会层出不穷;法令过于严苛森严,束缚人们的生活自由,盗贼就会越来越多。因此,圣人有鉴于此而说道:“我无为而治,人民便自然变得顺化;我喜欢清静,人民自然会端正思想和道德;我不去用政令和战争骚扰人民,人民便自然会幸福安康;我不放纵自己的欲望,人民便自然朴实淳厚”。

  【解析】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一般认为,自本章始,老子开始进入了频繁地论述自己的政治观点的章节。包括接下来的第五十八、五十九、六十等章在内,老子开始将其“道”的观点结合到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去。而本章开篇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可说是老子的政治观点的总纲。关于“以无事取天下”,在《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中,有一句类似的话,曰:“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对于这种观点,在第四十八章中也已经做了专门的论述,这里不做重复,我们重点分析一下老子所说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思想。

  在这里,对于治理好国家的关键,老子将其落在了一个字上,便是“正”。何为“正”呢,老子在后面给出了解释,他从正反两面进行了阐释。老子先是指出,天下的禁忌越多,百姓动辄得咎,无所适从,便不能安心干活,生活便会贫困;朝廷中大人物的权谋越多,为政者勾心斗角,国家便会混乱;人们的智诈机巧越多,邪恶的事就会层出不穷;法令过于严苛森严,束缚人们的生活自由,盗贼就会越来越多。可见,法律严酷苛刻、禁令繁多、朝廷中的权谋越多,人们的伪善机巧越多,便是不“正”。而接下来,老子则又借圣人之口论述了好的政治是什么样子的,即我无为而治,人民便自然变得顺化;我喜欢清静,人民自然会端正思想和道德;我不去用政令和战争骚扰人民,人民便自然会幸福安康;我不放纵自己的欲望,人民便自然朴实淳厚。显然,这里又从正面论述了何为“正”。可以看出,所谓的“正”即是一种无为、清静,为政者不放纵欲望,不骚扰百姓的统治政策。

  其实在《道德经》中,老子经常用到这个“正”字,比如在第三十七章中,有:“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有版本作‘定’)。”在第四十五章中,有:“清静为天下正(有版本作‘定’)”。而对于这个“正”的解释,事实上也不止一种,不过,这里我们不作过多的文字上的分析,姑且就以这种“清静无为”的执政策略为其本意。总之,老子在这里所强调的便是他所推崇的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以奇用兵”的含义。我们知道,老子是一个反战主义者,但是同时我们也知道,老子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正是一个天下失“道”,群雄逐鹿的时代。在政治上,周王室大权旁落,只相当于一个二流的诸侯国。同时,群雄争霸,连年战争,大国不断蚕食小国。由于卿大夫势力强大,各国内部动乱也时有发生,权力更替频繁,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据史书所载,春秋时代的242年间,有43名君主被臣下或敌国杀死,52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则达450余次。期间,先后出现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到春秋末期,经连年吞并,140多个诸侯只剩下了20多个。可以想见,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弱肉强食的黑暗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子虽然是反战的,主张清静无为的政治。但是,那只能是他的一种政治理想。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老子并没有一味地闭上眼睛,假装看不到。其实,老子对于战争还是有所关注的,比如在《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老子云:“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可以说,这句话总体上道出了老子对于战争的态度,并非是盲目地反对,而是认为不得已不要用罢了。并且,在《道德经》靠后面的许多章节中,老子都直接对用兵的策略进行了探讨。而本章中老子所言的“以奇用兵”则可算是老子对于用兵的一种总括性思想。

  所谓“奇”,意思与“正”相反,乃是复杂,诡诈之意。老子的这种军事思想实际上也是一语中的的,在《孙子兵法》中,便有“以正合,以奇胜”的战术思想。另外,不仅在此章中,在后面的章节中,老子对于自己的军事思想还有一些更为具体的论述,阐述了关于用兵的五个原则,即(一)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六十七章)。(二)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六十八章)。(三)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六十九章)。(四)祸莫大于轻敌,轻敌者几丧吾宝。(六十九章)。(五)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六十九章)。由此也可以看出,老子虽然反战,但是其对于军事战争的策略还是相当有研究的。老子作为当时周王室的国家图书馆馆长,肯定能够看到不少兵书,事实上,其军事思想和姜子牙的军事思想十分类似,许多学者认为老子对姜子牙所著的《六韬》有深入的研究。

  而在这里,老子将其治国思想与用兵思想放在一起论述,也可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无为而治,乃是一种对于国内百姓的治理,但是,如果其他国家发动战争侵略本国,无为而治显然不够了。这时候便需要以军事行动来对抗。对此,老子又提出了以奇谋战胜对手的总体军事策略,意即尽量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胜利,以便尽量少地影响百姓的生活。因此,“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可以说是老子对于自己的“无为而治”思想的进一步补充。

  具体到我们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中,“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思想内容本身可能并无多大的用处,不过这种思维方法本身倒是可以给我们以启发。我们知道,老子一向崇尚大道至简,无论是为政,还是做人,老子都提倡清静无为,但是谈到军事战争时,他的态度便不一样了,他主张的不是简单,而是诡诈、复杂。这便提示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不可僵化,要根据事物的性质来决定我们的思维方法。既不要一味地将问题考虑复杂,也不要一味地将其简单化。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举个例子,在做一件事情时,我们便应该尽量将问题想复杂,将问题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周到,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有所预测;但在做人时,我们不妨简单一些,不要刻意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得过分复杂,而是维持一种简单的好。

  【从政之道】

  刘邦的“奇”、“正”结合之道

  我们知道,在秦末农民起义中,最有实力的两支武装力量便是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其中,刘邦的出身要比项羽卑贱许多,刘邦的个人能力也远远比不上西楚霸王,而刘邦集团的武装力量也一直落后于项羽集团。但是最终,刘邦却打败了项羽,夺得天下,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辉煌的朝代,这其中的原因,用老子的智慧进行解释,便在于刘邦的“奇”、“正”结合之道。

  首先,刘邦以一介布衣,能够迅速成为一个军事集团的首领,获得自己集团内的将领和谋士的拥戴,说明刘邦把握了统治正道。不仅如此,他还在争霸的前期便获得了民心,为以后争霸天下打下重要基础。之所以能够如此,正是因为刘邦采取了“治国以正”的策略。

  关于这点,刘邦在打败项羽之后的庆功宴上询问群臣他之所以胜利的原因时,高起、王陵曾说,他们认为刘邦的一个最大的优点,那便是有功就赏。派人攻城略地时,谁攻下来了就封给谁,从不吝惜,愿意和天下人共同享受利益,所以大家都乐意为他效力。这里便体现出了刘邦的高明之处。所谓无利不起早,那些跟随刘邦打仗的人,卖命的最大的动力无非便是为了能够得到荣华富贵。刘邦能够抓住这一点,用一种最简单的策略笼络人心,使得整个军事集团得以高效运转。之后,刘邦自己也说出了一个原因,那就是让人尽其才,他特别提到对萧何、韩信、张良的信任和重用。放手让自己身边的人才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是管理中的有效策略,能使集团内人尽其才,产生了巨大的战斗力。

  而除了上面的原因,刘邦取得胜利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那便是他得到了民心。而之所以能够得到民心,可以说他采取的措施同样是异常简单。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为了赢得民心,刘邦接受张良的建议,下令军队还军霸上,并将关中各县父老、豪杰召集起来,郑重地向他们宣布道:“秦朝的严刑苛法,把众位害苦了,应该全部废除。现在我和众位约定,不论是谁,都要遵守三条法律。这三条是: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父老、豪杰们都表示拥护约法三章。接着,刘邦又派出大批人员,到各县各乡去宣传约法三章。百姓们听了,都热烈拥护,纷纷取了牛羊酒食来慰劳刘邦的军队,但刘邦却拒绝了。由于坚决执行约法三章,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我们可以看到,刘邦之所以能够赢得民心,其采用的办法十分简单,只是克制自己的军队不去骚扰百姓,并颁布执行三条法令而已。

  从刘邦管理集团内部和治理关中百姓的手段来看,他采用的是“治国以正”的策略,即采用简单、无为的策略,从而赢得了军心和民心,为自己夺得天下奠定了基础。不过,在采取“治国以正”策略的同时,在军事斗争中,刘邦则采取恰恰是“用兵以奇”的策略,而这则是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这些军事思想大多不是刘邦本人的主意,而是其部下为其出的主意。

  刘邦的“用兵以奇”的策略可以说在他的与项羽争霸的整个过程中都在体现,我们举几个重要的例子。

  首先便是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了。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分封诸侯,其中把巴、蜀、汉中三郡分封给刘邦,立为汉王。刘邦接受张良建议,在去领地途中令部下烧毁了一段栈道,以向项羽表示自己没有向东扩张的意图,同时这也阻止了其他诸侯西进,有利于不受干扰地发展壮大自己。然后,刘邦待积蓄了力量后,便抓住时机迅速挥师东进。刘邦的大将军韩信为刘邦谋划夺取陈仓的计策。陈仓是刘邦由川蜀进入关中的必经之地,两地之间有险山峻岭阻隔,又有雍王章邯的重兵把守。刘邦按韩信的计策派了最信任的大将——樊哙带领一万人去修五百里栈道,并以军令限一月内修好。当然,这样浩大的工程即使三年也不可能完成。正是这一点,迷惑麻痹了陈仓的守将。雍王章邯万万没想到刘邦的精锐部队摸着无人知晓的小道翻山越岭偷袭陈仓。正是凭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奇谋,刘邦顺利攻取关中,站稳了脚跟,拉开了他开创汉王朝事业的大幕。

  接下来,在与项羽集团进行军事斗争的过程中,刘邦本不占据优势,可说是屡战屡败。但后来在张良的建议下,刘邦采取了利用项羽集团内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此即是著名的“下邑之谋”。以此战略,刘邦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同时,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在“下邑之谋”的战略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接下来,正是因为刘邦按照“下邑之谋”的策略,对项羽形成了一种战略包围,使得项羽东、西两面来回奔波作战,疲于应对。公元前204年11月,刘邦用计再次收复成皋,斩杀了项羽大将曹咎。项羽在击败彭越后,寻汉军主力决战不成,屯兵广武(今荥阳北)与刘邦形成对峙。不久,韩信再歼灭齐楚联军,完成对楚侧翼的战略迂回,又派灌婴率军一部直奔彭城。项羽腹背受敌,兵疲粮尽,遂与汉订盟,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楚、汉订盟后,项羽引兵东归。这时,刘邦在张良、陈平等人的提醒下,突然违背盟约,回过头来全力追击楚军。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各路汉军约计70万人与10万久战疲劳的楚军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展开决战。最终,楚军寡不敌众,仅剩不到两万伤兵随项羽退回阵中,坚守壁垒。楚军兵疲食尽,又被汉军重重包围。这时,汉军士卒齐声唱起楚歌,歌云:“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属刘;韩信屯垓下,要斩霸王头!”使楚军士卒思乡厌战,军心瓦解,项羽只好率八百人突围,最终自刎于乌江边上。取得胜利的刘邦并没有因此高枕无忧,而是立刻还至定陶,驰入韩信军中,收夺了他的兵权,以防他有二心。

  可以看出,刘邦在军事上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凭借的正是一些高超的战略和令人防不胜防的奇谋。这正体现出了老子所说的“用兵以奇”的军事思想。

  并且,在定鼎天下,建立汉朝之后,面对并不稳定的政局和残破的天下,刘邦则又采取了“治国以正”的策略。他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豁免繁重的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减轻田租,释放奴婢,同时,废除秦朝过于严酷的法律。正是通过这种清静无为的政策,汉朝江山最终得以稳固下来,成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辉煌的时代。 道德经全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