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今译】
含有深厚道德的人,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毒虫见了他不螫他,猛兽见了他不伤害他,凶恶的鸟见了他而不搏击他。他虽然筋骨柔弱,但拳头握起来,却是很紧。他虽然还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足的缘故。他终日号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元气和谐的缘故。认识和谐的道理就称为知晓真常之道,知晓真常之道就称为明智。如果不以常道养生,而是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遭到灾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死亡。
【解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本章所论述的是“德”的强大作用。为了说明“德”的效果,老子将含有深厚道德的人,比作初生的婴儿,然后以婴儿的种种表现来描述“德”的作用。应该说,这个比喻是十分恰切的。可能许多人都习惯上认为,所谓“德”乃是一种后天学来的东西,婴儿因为并没有多少的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因此他是不具有“德”的。只有在长大之后,一个人才会在这个社会之中逐渐掌握“德”。当然,其具体的数量则是根据这个人的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准而有所区别。实际上,这种认识与实际情况是恰恰相反的。《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里的“性本善”,按照佛家说法,其实并非是善良之意,而是完善的意思。即人在初生到这个世界上时,其自性便是圆满的。而佛家所谓的自性,指的便是儒家和道家所说的“德”。因此,可以说,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来到这个世界上,便具有完善的“德”。恰恰是后天受到社会习气的污染之后,这些“德”才逐渐减少了。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说的便是因为受到社会习气的污染,所以每个人长大后的“德”便不一样了。而所谓的那些缺少“德”的人,不是因为后天没有学到“德”,而是其先天的“德”丧失掉了。因此,仔细思考的话,会发现无论是儒家的提倡的“止于至善”、“明明德”等修身养性的目标,道家的“清心寡欲”、“返璞归真”,以及佛家的放弃欲望、追求自我圆满的修行目标,在很大意义上,都是返回到婴儿状态的意思。因此,可以说,看似无知而弱小的婴儿,其实能给我们诸多启发,下面试说两点。
其一,婴儿因为没有自我意识和自己的欲望,因而他便没有大人们通常有的诸多恐惧、忧虑、敌对等情绪,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美好的,他对一切都是友善的,能够得到所有人的喜欢。我们知道,大多数人都不会对婴儿怀着敌意,即使是奸恶之人,看到婴儿也会滋生一丝柔情。乃至如老子所说,毒虫见了不螫他,猛兽见了不伤害他,凶恶的鸟见了而不搏击他。实际上,老子在这里所说的并非是夸张。我们知道,即使是大人,一般情况下,只要你不主动攻击动物,也不因为害怕夺路而逃,即使是危险的动物一般也不会攻击人。而婴儿因为没有自我意识,对他周边的事物既没有敌意,也没有恐惧。正因为此,动物往往并不攻击他。历史上传说中周的始祖后稷,相传其母姜嫄因踩到巨人的脚印而怀上他,以为不吉祥,于是在他出生后便将其抛弃。一次,他的母亲故意将其放在巷子里不管,但是过往的牛羊纷纷避开他,并没有将他踩死。另一次,姜嫄又把他放在树林里,希望野兽吃了他,但是野兽并没有吃他。姜嫄又将他放在寒冰上想冻死他,但是大鸟飞过来用翅膀覆盖他给他保暖。当然,这只是历史传说。不过,在现实中,世界多个地方都曾出现过小孩子跟随狼群,被狼养大的“狼孩”事件,还有类似的“野猪孩”、“熊孩”等。这些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老子所说的话。
婴儿的这种无我无私的特点,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生活中,我们对于周围的一切,往往用一种带有情绪的眼光去审视,进而将周围的人区分出朋友或者敌人。又会习惯性地按照对方的身份将人分为高低贵贱。对地位高或者有钱的人,我们在心理上不自觉便会产生一种重视,对卑贱者我们则不经意地便会有一种轻视。面对不同的场合,我们便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比如在一些稍微隆重的场合,我们可能便会感到一种紧张;遇到危险的情况,我们又会产生恐惧。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我们总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去打量这个世界,因此,一切以对我们是有利还是有害为判断的标准,从而得出结论。如此,我们便失去了那种与世界一体的情怀,失去了那种打量世界的平和眼光。而如果我们能够跳出自我意识的狭隘格局,试着像我们婴儿时期那样去打量这个世界,那么我们便会总是友好和善的,也不会根据别人的身份地位,或者是根据是否对自己有利而下意识地将人分作等级、敌友,因此我们也必然能收获更多的友善。同时,一旦没有那么强烈的自我意识,便不会总是被外界环境所左右,因为外界环境的情况而产生恐惧、紧张等情绪。总之,我们看上去必然是胸怀博大而和善亲切的,做人的格局必然是不一样的了。
其二,老子说,婴儿虽然筋骨柔弱,但拳头握起来,却是很紧。他虽然还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足的缘故。他终日号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元气和谐的缘故。这里边启发我们要保存自我的精气不外泄,或者说要保持一种内敛的精神状态,同时,保持自我身体和精神上的和谐。我们知道,婴儿之所以精气不外泄,同时元气和谐,是因为他对于自我和这个世界都还是懵懂的,也就不会为无论是内在的自我还是外在的世界去费神。他的内心世界和脑子中是异常简单而平静的一个世界,他不会为因得到什么而过分地高兴,也不会因失去什么而过分地悲伤;不会因自己独有什么而骄傲,也不会去嫉妒别人的什么;他不会伤感,不会忧虑,不会烦恼,不会仇恨,更重要的是,他没有什么欲望,不会因为放纵欲望而耗费精神。总之,他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存在,他的精气神不会耗费在那些无谓的地方。自然,在他身上也便不会产生因某种情绪过分而产生的元气不和谐的情况。
和婴儿相反,成年人则往往是将自己的精气神无限地分散在了没完没了的思虑和情绪中,时而为自己拥有什么而高兴得不得了,时而又为自己失去了什么而伤感不已;时而羡慕别人,时而又暗自庆幸;时而为一件过去的事儿恼怒不已,时而又为将来可能会发生的事儿万分忧虑。而这些情绪和思虑都会交替着不断严重耗损我们精气,某种过分的情绪又会破坏我们元气的和谐。正是因为此,我们成年人总是感觉处于一种精神疲惫之中,甚至许多人都处于医学上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同时,许多人不知不觉便患上了某种慢性疾病。其实,精神上的思虑本身是耗费精气的。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我们现代人每天的生活,就现在来说,我们每天的营养条件应该是很好的了,每天其实并没有做什么过重的体力劳动,之所以感到累,原因在哪呢,就在于我们过重的思虑。另外,可能许多人都有体会,小时候我们都不喜欢午休,因为没有感到累。但是,长大后,许多人中午不午休便难受得要命,原因何在,便在于思虑的过重。而一旦某种性质的情绪过分突出,我们的身体便会出现不和谐。因此,在这个方面,婴儿所能给我们的启示便是要学会化繁为简,将复杂的世界变得简单。具体做法便是放下纷纷扰扰的思虑和情绪,学会看淡生活中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我们便不会有烦恼,会拥有更为旺盛和集中的精神去做事,同时也会具有更为沉稳的情绪和心境。自然,我们的事业会更成功,生活也会更快乐。
其实,因为每个人都是从婴儿成长起来的,因此所谓向婴儿学习的智慧,实质上是捡起我们本来就已经拥有后来却丢失了的德性,乃是一种向人本性的回归。
【从政之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其公正无私的为人而受到世代敬仰,其散文《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道出了一代政治家的博大心胸。
范仲淹出生于吴县(今属江苏),从小便对读书产生浓厚兴趣,而对于物质生活毫不在意。他曾经一个人离家到庙中读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这便是后世所说的划粥割齑的典故。二十三岁时,范仲淹来到当时著名的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睢阳区)就读。期间,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没想到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同学知道后便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了。”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27岁的范仲淹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从政之后,范仲淹一心为公为民,对自己的职位则浑不在意,尽量为百姓做实事。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东台县附近),做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闲的职务,但是,范仲淹却依然找到了有所作为的事情。他发现当地海堤因多年失修,已经破败不堪,造成官府盐田受损和不少灾民流离失所。于是,他上奏朝廷,痛陈厉害,然后建议重修堤坝,得到批准。没想到在修建期间,一次突袭的海潮卷走了一百多工匠。其他官吏均打起了退堂鼓,认为堤坝难以修成。对此,范仲淹不顾个人安危,在风浪再次到来,兵民们纷纷惊避的时候,从容地站在那里。官是民的榜样,工匠们的情绪稳定下来。最终,堤坝修成了,为国家和百姓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千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感激范仲淹的功绩,把海堰叫做“范公堤”。当地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至今那里仍有范公祠遗址,为父老怀念。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受晏殊推荐,担任皇帝的文学侍从,开始在中央政府中有了一席之地。但是,新来乍到,政治上无依无靠的范仲淹刚刚摸清中央的政局,竟然不顾当时政治斗争的险恶,上奏章要求当时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将权力交给已年满二十的宋仁宗。此举引起刘太后不满,不久他便被贬到外地。
三年之后,刘太后死去,宋仁宗将范仲淹召回京中,委任他为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自从当上言官之后,范仲淹更是直陈时弊,无所避讳了。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遭遇大旱的同时又闹蝗灾,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却声称了解详情后再说。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惊然惭悟,就让范仲淹前去赈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仁宗和后宫。
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大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在调查之后,他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在景祐三年(1036年)呈给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因此,范仲淹与当朝最有权势的大臣成了对头。结果,由于宰相势力庞大,加之又善于在皇帝面前买好,而范仲淹则因一心为公,在弹劾宰相的同时,时不时地还让皇帝难堪,结果便多次遭到贬谪。只是因为他每次遭贬到地方上后,总是因在地方上政绩卓著重新返京。刚开始的几次遭贬,在他离京时还有人相送,后来来送的人越来越少。刚开始离京时,一路上还有官员接待,后来也越来越少。一次被贬饶州时,他从开封走水路到那里,至少须经十几个州。除扬州外,一路之上竟无人出门接待他。对此,范仲淹并不介意。他已经习惯于从京师被贬做地方官了。他捻着已经花白的头发,在饶州官舍吟起一诗:“三出青城鬓如丝,斋中潇洒过掸师”,“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在饶州期间,体弱多病的范仲淹又患了肺疾。不久,妻子李氏也病死在饶州。在附近做县令的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他,劝诫他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因此愿他以后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范仲淹立即和了一首《灵乌赋》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本来,已届晚年的范仲淹可能就此老死饶州了。但是宝元元年(1038年),本来归顺于宋王朝的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10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等地。于是范仲淹被调任到陕西前线担任军事副帅。范仲淹到任后,采取了以守为攻的正确策略,并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整饬军务,提高军队战斗力,最终使得西夏主动来与宋朝廷议和,从而缓解了北宋王朝的西北危机。
因为范仲淹稳定西北的大功,已是满头白发的他再次被调入中央,并且开始了他在政治上最有作为的时期。当时,宋王朝外扰不断,边防开支庞大,百姓负担不断加重,各地暴乱越来越多,政治局势危机不断。在此情况下,仁宗罢免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被授以副宰相之职。面对内忧外患,范仲淹力主变革,得到皇帝的支持。于是,在他的领导下,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开始了。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得到精简;以往凭出身做官的子弟,受到重重限制;昔日单凭资历晋升的官僚,增加了调查业绩品德等手续,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全国普遍办起了学校。
但是,范仲淹的新政却触动了大批守旧官僚的利益。最终在守旧集团的压力下,仁宗也放弃了新政,范仲淹再次被贬离京城。这次,他再也未能回京。在此期间,他写下了那篇被人们千古传颂的《岳阳楼记》。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他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弟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公积金,对范氏宗亲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婚丧嫁娶也予以资助(有俸禄的官员除外),这种善举感动天下,全国范姓人民视范仲淹为圣贤而敬之。
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调任颍州,他带病前往,在中途的徐州溘然长逝,享年64岁。这时范仲淹积蓄已尽。一家人贫病交困,仅借官屋暂栖,略避风雨。范仲淹死讯传开,朝野上下一致哀痛。就连西夏甘、凉等地的各少数民族百姓,都成百上千地聚众举哀,连日斋戒。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哀悼。皇帝闻讯后难过万分,追加范公为兵部尚书,赐其极荣耀的谥号“文正”,并亲书褒贤之碑。纪念范公的碑文由曾支持他变法的文学泰斗欧阳修撰写,两年方成,热情饱满,词语生动。
可以说,范仲淹的一生是不避艰险,一心为公的一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体现。而之所以会如此,正是因为他内心保留有更多婴儿般的“德”,即很少有自我和自私的意识。仔细了解的话,会发现的确如老子所说,但凡具有深厚道德的人,其之所以伟大,仅仅就在于其保留有更多婴儿时期的特征罢了。 道德经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