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八章 道亡有义【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今译】
大道废弃之后,才有所谓的仁义。聪明智慧出现之后,才有严重的虚伪。亲属之间不和睦,才有所谓的孝敬、慈爱。国家陷于昏乱,才有所谓的忠臣。
【解析】
大道废,有仁义
实际上,在老子看来,社会不是在发展,而是在不断地倒退。上古之时,人们淳朴浑噩,过着穿暖吃饱别无所求的原始生活,人与人之间没有所谓的等级,也没有什么仁义礼法,一切自然而然,合乎大道。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多,人们的欲望在膨胀,你争我夺,相互攻打,伪装欺骗之事开始出现并泛滥。为了约束人们的行为,贤明之人开始提倡仁义道德。接下来,人们连仁义也不要了,为了财富、欲望、名声不惜坑害亲人朋友,寡廉鲜耻、损人利己、狡诈奸猾之徒比比皆是,而且过得比善良的人还好,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为了制止这种恶劣风气,才智卓异之士开始创建社会制度,构建了上下等级,制定了繁琐礼仪,用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接下来,礼崩乐坏,上对下欺凌暴虐,下对上欺骗玩弄,诡诈之人坑蒙拐骗,势利之徒兴风作浪,于是人们拿起武器相互攻杀,社会陷入混乱,兵连祸结,好不容易结束乱世,强权人物便制定森严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可见,由大道到仁义,由仁义到礼仪,社会一个比一个败坏混乱。老子的看法也许偏激,但也不无道理,他的话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这一章的讲述,充分地体现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的这番言论,目光犀利冷峻,观点尖锐深刻。他以不容辩驳的语气和严谨的逻辑,把人们竭力推崇的仁义打翻在地,向社会和世人提出了沉痛的警告。仁义,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理念,然而老子却说:“大道废,有仁义。”也就是,“大道”被废弃了之后,才会出现所谓的仁义。言下之意,人们本来就该彼此平等,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彼此仁爱,共享社会资源,但是,由于这天经地义之事被人们的奸诈虚伪、阴谋欺骗所破坏,社会风气败坏不堪,尔虞我诈盛行,所以社会才不得不提倡仁义道德。反过来想,一个到处叫嚷仁义,颂赞仁义的社会,正是仁义道德、善良真诚、乐于助人等基本品德极度缺失的世界。
其实,在现实当中,讲得最多的,恰恰是做得最少、做得最差的,正因为感到做得还不够好,所以才会有所提倡。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孟子讲仁义,讲王道,讲了很多,而这正是针对当时“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混乱社会现实而提出的。老子对这一点看得非常明白,要不是“大道”沦丧,人们又何必满口的仁义道德呢?
“智慧出,有大伪。”聪明智慧出现之后,才有严重的虚伪。与现代习用的含义有所不同,在这里,“智慧”一词侧重指的是智诈奸巧之义。老子看重的是人的淳朴状态,而极力主张摒弃智巧。在第八十章,老子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总起来说,老子提倡人们放弃使用各种新式的器具,一切都返回到最为淳朴的原始状态去,这是一种相当保守和倒退的思想。不可否认的是,老子此言的出发点在于对人们奸巧之心的排斥,但是,他在倒洗澡水的时候,连孩子也一起倒掉了。他的药方固然彻底,但实在有些矫枉过正,而且在现实中也是不可能得以实现的。而且,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也一定要在发展中解决,就像一个成年人生了病,你不够想象让他回到婴儿的状态去进行治疗。然而,尽管老子摒弃智巧的思想有着很不可取之处,但是他所提出的伪恶由智巧而生的这一发现还是非常深刻的。所以,我们应该关注老子的批判所指,警惕那些调门高昂、机关算尽、诡计多端、装腔作势、虚饰浮夸之人,他们机巧的背后必有不可告人的险恶用心,因为老子已经看透了这类人,并教导我们说“智慧出,有大伪”。
不少人认为老子的主张带有愚民的色彩,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就在于老子的:“智慧出,有大伪。”人们一旦有了智慧,这个社会就会发生混乱的。可是老子的错误在于,他是以一种后退的眼光来看待人类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这一问题的。在动物界,一般不会有欺诈的现象,可是到人类这里出现了,因为人类在生物进化谱系上比其他动物更高级,那么又如何来避免这一由进化所导致的问题呢?老子给出的办法是:退回去,退回到接近于动物的人类的最为原始的状态。这就如同一个人在赶往前方更为美好的生存境地的路途中遇到了一片泥泞的沼泽,如何摆脱这片沼泽?老子告诉人们,回到原来停留的地方,也就可以避免沼泽了。这样虽然可以免却了沼泽之苦,但是却永远也无法抵达更加理想的彼岸了,这实际上也就遏止了人类前进的步伐。那么,面对由智慧所产生的伪恶,应当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办法只能是:以智制智,也就是说,社会上正义的力量应当运用更加高超的智慧来制约为邪恶之徒所掌握了的智慧,这也就相当于豹的速度与羊的速度共同进化的问题,豹要捕捉到羊,不能想着羊跑得更慢,而只能想着自己要比羊跑得更快。
【为人之道】
华歆轶事
华歆(157~231),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和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次,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路上有个人想要一起搭船,华歆感到很为难,不想收容此人。但是王朗说:“船上的地方还很宽绰,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于是,他们收留下了这个逃难的人。不料,途中贼人追了过来,情势显得很危急。为了加快行进的速度,王朗就想抛下自己刚才搭救的那个人。然而华歆说道:“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已经允许他搭我们的船了,又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因此,华歆仍像先前一样照料着一同搭船的人。《世说新语》中讲道:“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在起初相安无事的情形下,似乎王朗的做法更高尚,但他的高尚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船上的地方还宽敞,而当时又没有贼人的紧急追赶。后来呢,危险的情况出现了,王朗和华歆的表现就又有了不同,与先前恰恰相反,这一次是王朗想要舍弃自己已经搭救的人,而华歆却要坚持救人救到底。而正是在这样危急的时刻,才显示出人格的优劣。所谓“患难见真情”,说的不就是这个道理吗?王朗的做法属于“锦上添花”的那一种,而华歆的做法则属于“雪中送炭”的那一种,二者相较,孰轻孰重,判然分明。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件事情也表明了华歆重诺的优良品质。他先前之所以不想答应那个人的求救,是因为他知道,搭救了他,行进速度就会减慢,这样,一旦发生了紧急的情况,大家都会非常危险,对于这种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华歆没有轻易地进行许诺。而王朗则完全相反,随随便便就答应人,全不考虑自身的能力,如果发生意外,就又想着背弃信诺。王朗的做法相当于什么呢?就相当于将一件自己用不着的东西慷慨地送给了别人,而一旦自己需要用那件东西的时候,又撕破脸皮将它讨要回来。而华歆呢?他是觉着那件东西自己还需要用,因此不便送给别人,但是一旦赠送了出去,以后不论自己多么地需要它,也都不会再将它讨回来。这就是君子一诺,覆水无收。
《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与华歆有关的另外两件事情。一次,他和朋友管宁一同在园中锄菜,忽然地上出现了一片金子,管宁照样挥舞着锄头,仿佛那片金子和瓦片、石头全然没有什么区别似的,而华歆则将金片捡了起来扔到了一边去。还有一次,华歆和管宁同席读书,这时外面有一队高官的车乘驶过,管宁依旧读书,仿佛门外什么也没有,而华歆则放下了手中的书本出外观看。于是,管宁将席子割开而不与华歆坐在一起了,并且对他说:“你真不是我的朋友啊!”
华歆和管宁一起见到金子,他们都没有将金子占有,可谓都是很高尚的,然而,他们对待金子的态度还是有所不同的,华歆将金子捡起来扔到了一边,这说明了什么呢?虽然他没去占有那片金子,但是在他眼中,金子还是金子,他并没有做到完全不在乎。而管宁呢,在他的眼中,那金子和石头、瓦块有什么区别呢?他已经彻底地放下了金子与石瓦之间的这种贵贱之分。
在电视剧《西游记》“取经女儿国”一集中,具有绝色之美的女儿国国王将唐僧引入自己的寝宫,一心想要与她结为夫妻,唐僧却说:“佛心四大皆空,贫僧尘念已绝,无缘消受人间富贵,阿弥陀佛!”而女王对他说:“你说四大皆空,却紧闭双眼,要是你睁开眼睛看看我,我不相信你两眼空空。”她接着说:“不敢睁眼看我,还说什么四大皆空呢?”的确,唐僧口中念诵“四大皆空”,可是心中、眼中,却并不能做到一切空空如也,面对美色的诱惑,他还不能够做到坦然地面对,而是需要自己去刻意地回避,若是他心中真的了无尘念,就如同管宁见到金子一样,又如何会在女儿国国王面前如此难堪呢?依据老子的说法,正是因为唐僧的心中还有尘世之想,才显出了他的意志之坚定、信念之岿然啊! 道德经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