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解

第五十九章 治人尚啬

道德经全解 文若愚 5590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五十九章 治人尚啬【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今译】

  治理国家和养护身心,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爱惜精神。因为只有爱惜精神,才能做到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能够不断积“德”,就没有什么不能担当的;没有什么不能担当,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掌握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国家就可以长久安定。这就是根深蒂固、长久存在的道理。

  【解析】

  治人事天,莫若啬

  “治人事天,莫若啬”乃是老子在本章所论述的中心思想,其意思乃是无论治理国家还是修身养性,最好的办法便是“啬”。“啬”,本意是将农作物放进仓库收藏起来。后来引申为节约、节用,《韩非子·解老篇》言:“少费谓之啬。”苏辙说:“啬者,有而不用,至于没身而终不试。”可见,所谓“啬”,并非是因为匮乏而不用,而是虽然拥有,却主动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去过奢侈的生活。因此,“啬”包含了老子一向所推崇的“俭”的精神。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中,老子曾言:“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里的“啬”,便指老子的三宝之一——“俭”。

  我们知道,人和动物的一个最大的区别,便是动物的欲望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一头牛一旦吃饱了便躺下来心满意足地反刍了;狮子一旦捕获了一头鹿,饱餐之后便会安闲地躺下来晒太阳;鸟儿只要搭起一个简陋的窝巢便很知足地每天以此为家;老鼠仅仅在潮湿的地下打个洞便觉得是天堂了。可以说,在吃、住、性这些基本的生存需求方面,动物大多都只求最基本的满足。但是人类却不同,人类的欲望可说是无止境的,老子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通过满足欲望的方式去追求幸福永远不可抵达,于是便提醒人们反向而为,节制自己的欲望,在物质上崇尚节俭,知足常乐,认为这样反而能够得到幸福。

  老子的观点是深刻的,但也并非是孤立的,事实上,除了老子,无论是儒家圣贤,佛教戒律,乃至基督教,都告诫人们要节俭,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因为节俭不仅是钱财的问题,而是追求个人修为的基本路径。我们知道,一个人要想追求真理,最基本的一点便是要内心平静,所谓静生定,定生慧。而要做到静,首先便要摆脱欲望的纠缠,一个人内心有欲,便会蠢蠢欲动,浮躁不安,自然无法进行修行。正是因为如此,老子提出修身养性,首先要节俭。

  对于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来说,节俭与否就不止是他个人的事情了。如果他个人欲望膨胀,想要过更为奢华的生活,住更华丽的宫殿,占有更多的美女,那便会对人民征收更多的税收,要人民服更多的徭役。如此,人民必然生活艰难,怨声载道,国家必然不能安定。更进一步,有的统治者在对内横征暴敛的同时,仍不满足,还想占有别国的珍宝、美女、土地,那么,战争便来了,这个国家就更不安定了。相反,如果统治者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崇尚节俭,那么国家对人民的征敛必然比较少,对人民的骚扰也会比较少。同时,各级官僚也会效仿,不会因追求奢侈的生活而过度盘剥人民。如此,人民生活便会安定幸福,国家自然便治理好了。正是因为这个机理,老子认为,一个人修身的道理用到治国上,便可以治理好国家,因为说到底,修身,便是克制欲望;治国,最关键的地方也在这里。关于这个道理,“文景之治”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不过,老子在这里所强调的“啬”,所指的不仅仅是生活上的节俭,还包括更为广阔的意义。联系老子在其他章节的思想,除了提醒人们要“啬其欲”之外,老子还要求人们在诸多方面保持“节用”。如在《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老子言:“无为之益”。在第五十七章中,老子言:“我无为则民自化。”这是提醒人们“啬其为”。在第五十六章中,老子曾言:“塞其兑,闭其门。”在第六十五章,则言“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这是提醒人们“啬其智”。同样在第五十六章,老子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是提醒人们“啬其言”。在第七十三章中,老子则言:“勇于敢则死,勇于不敢则活。”这里强调的则是“啬其勇”,等等。这里的“啬”,实际上包含了老子在其他章节所提出的诸如“清静无为”、“守柔处下”、“藏拙守愚”等思想,其总体上便是要求人们在克制自己欲望的同时,也克制自己的精力、思虑、行为等。要尽量少地运用自己的眼、耳、口等器官,不去关注纷繁芜杂的事情,不去说太多无谓的话;要尽量少运用自己的智力,不去思虑过多的东西,卖弄智巧;不要过多运用自己的身体去妄为,一切顺其自然,不强为强争,等等。总之,便是保持一种恬淡安适的心境,顺其自然。如此,如老子所言,“夫唯啬,是谓早服”,意思是早作打算,而其原理则是通过在精神、欲望、智力等方面的节约、节用,提前预知危险的存在并避开。

  具体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应该说,老子的这种“啬”的智慧对我们是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的。先不说追求人生大“道”,就比较现实的层面而言,“啬”的智慧对解决我们现代人过于焦虑的状况是很有帮助的。过多的劳作消耗了我们的体力,过多的追求分散了我们的精神;过多的娱乐消解了我们的意志,过多的言说耗散了我们的心气;过多的欲望戕害了我们的身心,而所有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身体之宝、精神之宝、幸福之宝,这些元素的过度消耗会使我们心浮气躁,内心焦虑不安,最终导致体质下降,精神不济,道德损伤。唯有节制自己,守护精气神,才能长保健康。当然,如果你有权有势,节欲惜用,不仅能使你常保富贵,基业长青,事业光大,也能促进与他人乃至社会的和谐,而至福德绵长。

  【为人之道】

  苏轼的“三养”之道

  大家都知道,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诗、词、画、书法都开一代风气,但是可能许多人不知道,苏轼对于养生之道也颇有造诣,受到许多人推崇。也正是凭借自己的养生之道,一生坎坷的苏轼还是活了64岁,换做别人遭遇他那样的经历,可能夭寿。对自己的养生之道,苏轼将其总结为“三养”,在下面这个故事中,苏轼的“三养”之道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冤枉并贬为黄州团练使这样的小官。到黄州后,苏轼生活更加贫困。但他仍保持乐观态度,开荒种稻,养牛种菜。在给友人的信中,他说:“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他自奉节俭,每月初一,取钱4500文,分为30串,挂在屋梁上,每天只用一串(150文),如有剩余,就存入竹筒,以待宾客。

  苏轼的书法造诣非常高,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苏、黄、米、蔡”,乃是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对于苏轼这样的人物,黄州地方的人是很难亲眼见到的。苏轼到黄州后,当地的乡绅们纷纷前来拜望,很想留下苏轼的一些墨宝,不少人表示愿意出很高的价钱买,但是苏轼一直不肯答应。一次,当地的乡绅们修建了一座南天门,很想让苏轼题字,并请他的医生朋友前来请托。苏轼碍于朋友面子,便答应了下来,但说明这算是帮朋友的忙,并不收钱。

  一天夜里,苏轼兴致来了,便铺开宣纸,开始挥毫。但是刚写好“南天”两字,突然听到自己的儿子苏迈喊道:“有贼啊!”苏轼一听,便放下笔到外面看看怎么回事。来到院子里之后,发现那个贼已经被儿子和仆人抓住,自己的妻子也拿着灯出来了。苏轼再看那个贼,已经吓得浑身发抖。

  苏轼走上前来,问那个贼是什么人。那个贼看到苏轼后,跪在地上连连求饶,声称自己名叫马小二,家住附近的村庄,听说这里来了个从京城来的大官,钱多得没处放,就挂在梁上,就来偷窃,以后再也不敢了。说完,他还从怀里掏出从梁上偷来的一袋钱。

  苏轼一听,不觉失声笑出来,他叫马小二自己打开钱袋数一下,看有多少钱。马小二数了一遍,告诉苏轼有150文。苏轼告诉他:“这就是我一家老小一天的生活费,你偷一袋,我们就要挨一天的饿啊!”

  马小二一听十分惊讶,不太相信地问道:“这真是您一家一天的开销?”苏轼点点头,马小二于是说道:“那您和我们普通百姓一天的开销差不多啊!”苏东坡笑着说:“物质生活上的追求是没有极限的,你就是太注重生活的享受才铤而走险的吧!”

  马小二一听慌忙申辩道:“大人,我知道您是好人了,但是我也不是像您说的那种坏人啊!我家中的老母卧病在床,妻子是个哑巴,三个儿子幼小,生活实在过不下去了,我才出此下策啊。并且我发誓这是我第一次偷东西,没想到就被您抓住了,求您放了我吧。”苏轼一听,便让儿子去请自己的几个医生朋友来,看马小二说的是否是真的。

  几个医生朋友过来了解情况之后,告诉苏轼这个马小二说的是实情。苏轼一听,对马小二十分同情,告诉马小二,念他事出有因,又是初犯,要放了他。马小二一听,十分感激,连连磕头后,便转身准备走。

  苏轼一看,喊住了他,对他说道:“你也看了,这袋子里的钱对你没多大帮助,这样吧,我给你一个东西,可以让你多换些钱。”说完,苏轼转身回到书房,大笔一挥,在宣纸上点了一个墨点。然后将其卷起来,交给马小二,让他好好保存这个东西,说这个东西可以卖一万钱。马小二一听,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疑惑地拿着那卷纸回家了。几个医生朋友也不大明白苏轼的意思,问苏轼原因,苏轼只是笑而不答,并让他们告诉求字的乡绅明天前来拿字。

  第二天,乡绅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了苏轼家,苏轼便引他们到书房取字。乡绅们看到桌子上放的题字苍劲有力,非同凡响,纷纷大加赞赏。但仔细一看,却发现其中的“门”字少了一点,于是指给苏轼看,请他给补上去。苏轼这时笑笑说:“对了,这一点是忘在后村的马小二家了,你们去那里取吧。”

  马小二回家后,瞪着眼在灯下看着那一点很久,也不知道苏轼到底是什么意思,最后只好洗洗睡了。第二天一大早就又爬起来,拿起那一点仔细端详起来,心想,这一点怎么会值一万钱?最后他还自作聪明地想到,听说这个官爷很有学问,是不是他拐着弯骂我呢,这一点其实是暗示我一点也不懂得呢?正在狐疑之际,却见到本乡的几个有钱的乡绅上门来了,一问来意,顿时明白了苏轼的意思。于是,他便开口要价一万钱,分文不让。乡绅们知道苏轼的字值钱,并不计较那么多,一口答应了他的要求。

  乡绅们走后,马小二便将一万钱分作两份,自己留了一千文,另外九千文他带在身上来到了苏轼家里。见到苏轼后,他将情况说明,然后表示要将这钱给苏轼,他说道:“大人您的生活也不富裕,况且这些钱本来就属于您。”苏轼不肯收,只是笑着说:“我虽然不富裕,但是我每天150文,已经足够了!”

  马小二于是便很迷惑地问:“大人您浑身是宝,写一个点就值一万钱,为什么却过这么清苦的日子?”苏轼笑着说:“因为君子提倡俭朴,俭朴的生活看起来清苦,实际上却有‘三养’呢。”马小二问道:“哪‘三养’呢?”苏轼虽然知道说了马小二也不会懂,但还是解释道:“安分以养福,宽胃以养气,省费以养财。”

  马小二自然不太懂苏轼的“三养”是什么意思。今天看来,苏轼所讲的“三养”,其实便是将老子所说的用以修身养性的“啬”的智慧进一步具体化。即通过克制自己的欲望和精神来获得健康和安适的心境,避免灾祸。 道德经全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