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解

第六十章 以道治国

道德经全解 文若愚 5869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六十章 以道治国【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今译】

  治理大国就好像煎烹小鱼,常常翻动,小鱼就会破碎,因此不可朝令夕改,过于多事,否则人民就会不堪其扰,国家便会乱。不过,只有有道的人才能做到如此。用“道”治理天下,鬼神便会各归其位。因此鬼不再出来作祟;非但鬼不再作祟,神也不伤害人;非但神不伤害人,圣人也不必伤害那些坏人。鬼神和圣人都不伤害人,这就是天下德性感交的时候,也好像天下之人都回归到本来天真与纯朴的世界那样的祥和与清静。

  【解析】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老子流传得最广、影响最大的几句话之一,不仅被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历代君王引以为治国箴言,甚至曾在1987年被美国政府写入国情咨文中。这句话之所以受到如此推崇,是因为老子以一个传神的比喻,形象而准确地道出了治理国家这件世代存在的大事难事的关键。在这里,老子用煎烹小鱼这样一件极小的事来比喻治理国家这件极大的事,两件事本来看似不可同日而语,但经老子这么一提示,两者内在的规律却的确是非常的相像。煎烹过小鱼的人都知道,小鱼骨脆肉薄,要想将它煎好,首先火不能太猛,所谓“猛火煎蛋,慢火煎鱼”。其次,则是切忌频频翻动,否则小鱼则会散架破碎,不成形了。可以看到,这两点也恰恰是治国的关键,治理一个国家时,也恰恰是不能一味任性而行,不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使用过于刚猛的政策治理国家。并且,也非常忌讳朝令夕改,忽左忽右地瞎折腾,令百姓无所适从。这便是老子所言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基本含义。

  我们知道,老子在《道德经》中曾多次谈及他的政治主张,比如在第三章中,老子提出:“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在第十九章则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在第四十八章则言:“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在第五十八章则有:“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总体上,其对于治理国家的主张便是无为而治,即反对统治者过多地使用智力,制定繁琐严密的法令约束百姓,出台过多的政令去侵扰、折腾百姓。因此,“治大国若烹小鲜”只是以一种更为形象的方式表达了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事实上,本章后面的“以道莅天下”便是对于老子对“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补充,进一步点明了他的观点,以“道”治天下,即无为而治。只不过,“治大国若烹小鲜”显然要更为形象具体一些,给统治者指出了更可具操作性的治国策略。

  不过,老子作为东周的一个文化大师,只是提出了治国策略,并没有亲自掌舵,实践自己的政治主张。为了进一步理解老子的这种治国策略,我们不妨以另一位和他持同样观点的政治人物的治国策略为例,来更真切地感受老子的这种政治主张,这个政治人物便是商朝名相伊尹。实际上,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虽然以比喻精妙流传广远,但他并非是第一个将治国比作烹饪的人,第一个如此做的乃是伊尹。

  伊尹是辅佐商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的第一谋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因为比孔子要早一千三百多年,因此被称作元圣人。传说伊尹的父亲是个厨艺高明的奴隶厨师,因此他自小便学会了一手高超的烹饪技术。但在学习烹饪的同时,伊尹勤学上进,喜欢思考,深谙治理国家之道。后来商族首领汤知道了他的才能,便将他请到自己身边当谋臣。据说一次,商汤向其请教治国之道,伊尹便借用自己擅长的烹饪来打比方,他说道:“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佐料才行;治国恰恰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

  伊尹所言正是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观点。违反这一治国之道,往往会导致国家倾覆的危险后果,关于这一点,历史上不乏其例。秦始皇兼并六国后,第一次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这个帝国建立后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取得一系列成就,在军事上也是所向无敌,这个帝国不可谓不强大。但是,因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并进行多次大规模战争、修筑万里长城与阿房宫等大型工程,秦朝对人民征敛过重。过于严酷的法律,对知识分子的残忍打击,使人民“苦秦久矣”,最终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加上六国贵族的响应,便二世而亡了。另一个典型例子是隋朝。我们知道,隋朝同样非常短命。但是这个短命王朝相当伟大。因为,往前算的话,可以说自东汉末年至南北朝,中国便一直未曾出现过一个强有力的稳定的统一政权,尤其自“五胡”入华以来,中国在长达两百多年的历史里处于分裂状态。隋朝建立之后,其强盛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空前绝后。隋朝不但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而且甲兵强锐,所向披靡,小国莫不臣服,这也为后来唐朝的强大兴盛奠定了基础。但是,正是因为这些赫赫功绩,统治者忘乎所以,对百姓役使过分,导致民怨沸腾,最终亡国。总结秦朝和隋朝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治理国家时统治者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愿望任意而行,哪怕你的政令不是出于自己的享乐,而是有利于国家的强盛,只要你的政令不遵循客观规律,过分骚扰人民,便可能有亡国的危险。因为这种做法,正像是用过于猛烈的火去煎鱼,最终只能是将鱼煎糊。

  具体到比较现实的层面,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其实不仅可以应用于治国,而是可以作为一种普遍的管理学智慧。可以说,任何一个团队,包括一个协会、一个学校、一个企业,都可以利用这种“烹小鲜”的智慧。作为一个团队的首领,对于一个团队的管理,首先应该做到顺应规律,不强求,不妄为;其次,则是不能反复无常。拿一个企业来说,如果领导者急功近利,不管市场和生产规律,强行制定不现实、冒进的生产和销售目标,结果便只能导致企业的挫败。或者在制定公司的战略时,对产品缺乏定位,今天要走高端路线,明天又要多管齐下,抓住中低端消费群,最后只能导致什么路线也没走成。因此,一个企业大的原则和定位轻易是不能变的,只能因时间推移、市场演变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小调整”和“小改变”。企业只要抓住了大的原则,制定了大的、基本的规章制度,使企业有了一个正确的、基本的运行轨道,在通常情况下,就应当坚持“以不变应万变”。只要基本的东西是正确的、较为完善的,就不要轻易去“翻弄”它。

  更进一步,无论是顺应规律,还是不来回折腾,其背后深层次的道理便是要保持冷静,不急不躁,便是老子所说的“静为躁君”的道理。一个人只有保持冷静,才能够清晰地看到宏观的局面,看到事情的规律,并判断出自己该走的路线,才能够静下来关注事情的细节。说到细节,我们知道,其实“烹小鲜”除了火不能太猛,不能翻动太多,还有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因为烹饪小鱼除了在火势、翻动频率上的功夫外,还需要在准确地掌握火候,恰当地放调料等细化的功夫上做到位了,才能使鱼味道鲜美。同样,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沉静下来在细节上下功夫也是至关重要的。关于这一点,丰田汽车公司的社长丰田英二的一句话颇为典型:丰田汽车最为艰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技术工人对每一根绳索不高不矮、不偏不倚、没有任何偏差的摆放和操作。总之,“治大国如烹小鲜”在现代管理学上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如果全部展开,还可以有更为细化地论述,这里就点到此为止。

  【从政之道】

  子产治郑

  春秋时期,子产担任郑国宰相。在掌管郑国权柄之后,看到郑国内忧外患的政治局面,子产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顶住反对派的力量,最终将郑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郑国乃是一个小国,当时处于晋国、楚国、齐国等大国的威胁之下,子产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增强国力,提高军队战斗力。为实现富国强兵的想法,子产采取了一系列社会改革。他一执政,便下令划清土地疆界,挖好沟渠,承认土地私有,并在私田上按田亩收税,这就限制了旧贵族,使他们不能再任意掠夺兼并土地,也鼓励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同时,子产还规定,农民有战功的,可以做甲士,担任小官吏,这样就打破了甲士身份的限制。子产优待农民的政策明显触动了旧贵族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事实上,子产的前任子驷就是因为整顿田地疆界,占用了一些贵族的土地,而被这些贵族作乱杀死。子产知道这种情况,但他并没有被吓倒,仍旧坚定不移地推行他的政策。

  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必须增加军费,因此,子产加大了税收额度。结果,一时之间,民怨四起,郑国百姓对他咬牙切齿,甚至还有人要密谋加害他。如此一来,他遭到了来自上层贵族和下层百姓的双重仇视,原来和他站在一起的士大夫也站出来反对他。甚至子产的家人也都劝子产改变主张。

  但是,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和处处存在的危险,子产不为所动,他对自己的朋友解释说:“我不会因为别人的反对而改变我坚信的正确主张,只要我是对的,我并不在乎为此牺牲自己的名利乃至性命。现在郑国百姓之所以反对我,是因为我的政策没有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看到了效果,自然不再恨我了。如果我现在因为阻力而半途而废,我以后的所有政策都会因为阻力而无法实施。”

  过了几年,鼓励农业的政策收到了效果,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国库充盈,军队也逐渐强大起来,足以抵御外国的军事侵略。看到这种情况,郑国的官员和百姓都转而支持子产。

  在春秋时期,统治者崇尚“法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法治观念,国家虽然制定有法律,但是并不让老百姓知道,以在内心里威慑百姓不敢犯罪。并且,因为对于法律的解释只有官员和贵族说了算,所以他们经常凭自己的意愿任意处置百姓。面对这种状况,子产下令铸了个金属宝鼎,把原来刻在竹简上的郑国刑法一条一条地铸在鼎上。他让人把鼎安置在王宫门口,让老百姓学习了解法律,进而做到心里有数。这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刑鼎”。刑鼎铸成后,遭到郑国贵族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刑法一公布,百姓心中就有了底,就用不着再怕贵族和官吏了。这样不分尊卑,还怎么治理百姓呢?子产却不为所动,坚持认为这样才有利于人民遵守法度。子产的这个措施得到了郑国百姓的普遍欢迎,因为对法律心里有数,知道了自己行为应该止步的边界,郑国的犯罪之人大大减少。

  除此之外,子产还有一个为后人称道的举措,便是在全国各地办理称作“乡校”的学校,教授郑国百姓一些文化知识。不过,人们一旦有了固定的聚集地点,又学了点知识,便开始评论国家各项制度和政策,同时还对君王和官员的行为评头论足。这样一段时间后,许多贵族和官员觉得如此下去,必然会对统治者造成威胁,因此强烈要求关掉“乡校”。子产却在朝廷上辩论道:“什么毁掉乡校?人们早晚干完活儿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对于我们制定政策具有很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最终,在子产的极力坚持下,“乡校”保存了下来,郑国人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人们更知书达理了。同时,子产经常派人收集人们的言论,对他们抱怨的政令加以取缔或修改,对于他们欢迎的政令则继续推广,人们的抱怨也便逐渐减少了,郑国上下达到了空前的安定和团结。

  子产治理郑国的二十几年,郑国的内政修明,国家安定,人民幸福,外交上也不再吃大国的亏。因此,孔子也对子产大加赞赏,称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君子。可以看出,子产之所以能够将郑国治理得安定强盛,便是因为他正是像老子所说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方式治理郑国的。我们知道,他所推行的政令,无不遭遇了极大的压力,如果他因为碍于压力,便放弃自己的改革措施,今天承认土地私有,明天又收回政令;今天允许有功的农民担任官吏,明天又取消了这个规定,恐怕郑国便会正像是一条被不断翻动的小鱼那样支离破碎了。而他正是明白这一点,于是顶住重重压力,使得自己的措施得以始终如一地实施,直到显示出了效果而被大家接受,他才能够得以成功。另外,子产之所以能够改革成功,其对于改革的时机和火候的把握显然也是至关重要的,而这同样与“烹小鲜”是一样的道理。 道德经全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