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解

第七十二章 自爱不贵

道德经全解 文若愚 4719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解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七十二章 自爱不贵【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今译】

  人民一旦不害怕统治者的威势,则可怕的祸乱就会随之而来。因此,执政的人不要逼迫人民,使他们不得安居;不要压榨人民,使他们无法安身。只有不压迫人民,人民才不会厌恶统治者,才不会带来祸乱。所以圣人总是有自知之明,却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却不自显高贵。因此我们应该舍弃后者(自见、自贵)而保持前者(自知、自爱)。

  【解析】

  自知不自见

  本章中,老子先是从反面告诫统治者以武力去镇压和威慑百姓,结果只会导致百姓更强烈的反抗,最后引起祸乱。然后老子又从正面建议统治者不要去逼迫、压榨百姓,如此,便不会遭到百姓的厌恶和反抗,国家便安定了。接下来,老子又指出:正是因为此,有道的圣人统治百姓时,便会“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之所以这么说,乃是因为“自见”和“自贵”正是统治者逼迫百姓、压榨百姓的原因。因为想要“自我表现”,所以才会骄傲放纵,残暴妄为,乃至发动战争;因为自以为高高在上,比所有人都要尊贵,所以才会穷奢极欲,恣意靡费,进而横征暴敛,掠夺人民财货。正因为此,老子指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即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作为一个君王的能力所及和限制,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而不去刻意彰显君王的权力和奢华;爱惜自己应该真正爱惜的东西,比如自己的生命价值、在臣民中的威信等等,而不自视过高,过于看重自己。这里,老子主要还是表达他的一种政治观点。不过,除此之外,“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其实还具有一种更为普遍的意义,那便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两句话仍然具有非常实用的行为指导意义。这里我们将其分开来说,此部分先谈一谈“自知不自见”的智慧。

  我们知道,“自知不自见”意思是有自知之明,但不刻意表现自我。进一步分析会发现,这句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自知”,即了解自己,其实说的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问题;而另一层则是“不自见”,即不刻意对别人表现自己,其实说的是自己跟别人的关系。两层意思合起来,便是说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个清晰的把握,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所在,知道自己言行的意义所在,同时我们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不必刻意去以一些言行博取别人的认可或者理解。显然,这是非常明智的,一个人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便会更好地把握自己,也会更好地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为人处事上都会比较从容,并且,会更清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进而坚韧地去追求,因此也就更可能获得成功。

  关于此,韩信“胯下之辱”的故事是最生动的注解。我们知道,韩信乃是真正的勇士,这是无需置疑的。但当时韩信竟然当着众多父老乡亲的面,从那少年裆下钻过。韩信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屈辱,并非是因为胆小,而是因为心中怀有大志,不想因小事而丧失做大事的机会。可以说,当时在他身上所体现的正是老子所说的“自知不自见”的行为准则。即他自己心里清晰地明白自己并非怯弱之人,但为了成就一番大事业,没必要和这种小混混较劲。同时,他也明白自己的“屈辱”举动会引来别人的嘲笑,但他并不因此便去迎合别人的好恶,以向人证明自己的勇武。

  可以说,韩信的这种“自知不自见”的行事准则乃是任何一个想要做一番事业的人应采取的态度。因为要做成一番事业,便必须综合考虑主客观各方面的条件以及时机,然后决定自己到底该如何做。而如果总想着去迎合别人的好恶,刻意在别人眼中取得一个成功者、优秀者的形象,这样往往会打乱自己的步骤,不能有条不紊地取得最后的成功。实际上,但凡要做成一番事业,往往都是要经历一段孤独而落寞、不被人理解乃至遭到别人鄙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人对你的行为评点议论,这时只有那些具有坚韧品质的人才能清晰地把握自己的行为,不为别人的眼光和评点所动,最终沉着地走向成功。英国大作家狄更斯从小流浪,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坚信自己可以在文学上做出一番事业。便在做学徒时不管别人异样的目光,坚持阅读写作,同时十分留心收集人们的日常语言,进行小说创作。很长一段时间,其小说都得不到承认,遭到无数次退稿,但最终等来了成功。另外,还有发明蒸汽机船的美国发明家富尔顿、发明电灯的爱迪生,等等,这些人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无不遭受重重挫折和别人的不理解乃至嘲笑,但他们却一直在内心深处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并不刻意去迎合别人的目光,他们最终都取得了成功。实际上,要做任何一件事情,总会有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如果老是想去迎合别人的意志,便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了。因此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自己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就行了,没必要去刻意向别人表现什么。

  具体而言,除了上面所说的不要让别人目光决定自己的行为之外,“自知不自见”还可以就我们在现实中经常遇到的情形给出一些具体的启发:

  在我们取得成功时,不要因为别人投来的赞赏、敬佩的目光而飘飘然,而要在自己心里明白,自己之所以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哪里,自己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以总结;自己目前所取得的成功是自己最终的目标吗?也许在别人看来的所谓成功,在我们原本的计划里仅仅是我们的一个步骤而已。还要思考,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做,等等。这些,才是我们应该拨开别人的赞赏目光之后所应该认真思考的。

  在我们遭遇挫折时,也许别人会投来瞧不起的目光,甚至冷嘲热讽。这个时候,只要我们在心里明白,自己的挫折只是一时的挫折,并且自己对此也早有准备,这就行了。而大可不必去跟人解释自己的运气是如何的差,结果才导致了失败,以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同情。并且,向别人保证自己仍将会继续努力,等等。这些东西只要自己心里清楚就行了,何必要去跟别人讲呢?

  有的时候,我们难免在生活或工作中遭到别人的误解。当然,有的时候,解释一下是必要的,但是有的误解,则是不需要解释的,或者说是解释不清楚的。比如你的工作没有做好,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但上司却一口咬定是你的工作能力不够所造成的。这时候,你非要去做出解释,可能只会让上司觉得你在狡辩,推卸责任。这种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干脆不去解释,自己知道其中的缘故,并不因为上司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而沮丧就可以了,当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自己则应该付出更多将工作做得更出色,到时上司对你的怀疑自然便消解了。

  除此之外,“自知不自见”的智慧在现实中还可以应用于更多的情形中,总之,这种智慧的核心便是两点,首先,要清晰地把握好自己;其次,便是不必刻意迎合别人。

  【从政之道】

  夏启“自爱不自贵”得人心

  原始社会末期,经历尧、舜、禹之间的禅让之后,禹的儿子启通过武力手段赶走了按照禅让制应该接替禹的位置的伯益,自己继承了父亲的位置。然后,启又在钧台举办大规模的宴会,并强迫各地的部落首领赴宴,宣布建立夏朝,成为了夏朝的第一个君主。

  夏启的不合传统规矩的举动遭到了一些诸侯首领的坚决反对,其中第一个站出来反夏的是有扈氏。他指责夏启破坏了长久以来实行的禅让制度,要他把王位交给伯益。夏启自然不会同意,于是双方在甘泽发生一场大战。由于有扈氏得到了一些地方部落的支持,把夏启打得落花流水。其他的诸侯看夏启吃了败仗,也都开始跃跃欲试地反对他了。这时,夏启身边的一些支持者便建议他招兵买马,重整旗鼓,和有扈氏再打一回。但是,夏启心里却明白,他破坏禅让制夺得君位,很不得人心,即使再召集军队,许多人可能都不愿意为他效力。即使效力了,也并不会很卖力地打仗,因此再打一仗,也未必能够取胜。他认为,当务之急乃是赢得大家的拥护,只要让天下人知道自己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由他掌管天下要比伯益好得多,到时候人心肯定会向着自己,那时再打仗才有取胜的可能。

  于是,夏启回朝后便开始严格要求自己,他不将自己看做是尊贵的帝王,而是表现得平易近人,尊重老人,爱护孩子,并大力提倡其他人也这么做。他吃饭时只吃一碗清淡的蔬菜,睡觉则是躺在简陋的柴草上。并且,除了祭祀神灵之外,他从不演奏音乐来娱乐。同时,他还四处寻访贤能之人,让他们到朝廷来担任重要职务。

  就这样,几年之后,夏启的声誉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纷纷说:“夏启真不愧是大禹的儿子,他对自己严格,对人热情,又懂得选拔贤能之人,我看天下就应该交给他来治理。”如此,人们便逐渐地接受了夏启这个君王,觉得他这样父死子继也没有什么不合理的。

  夏启看到人心已经逐渐朝向了他,便开始积极准备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并向有扈氏发动了第二次战争。这次,因为夏启的巨大威望,战士们打仗都十分卖力。当时,有扈氏的士兵也都有些认可夏启了,不再那么拼命反击。结果,夏启很快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有扈氏也被俘虏,被夏启放逐到了草原地区。这样,夏启所建立的夏朝正式稳定下来,中国也正式由原始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

  在这个故事中,夏启正是通过“自爱不自贵”的方式得到了民心。所谓“自爱”,便表现在他准确地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君王的职责和意义,爱惜自己的名声,他先是严格要求自己,起到一个君王应该起到的表率作用;同时他尊老爱幼,体现了君王该有的美德;他选拔贤能之人治理国家,则是治理国家的有效举措。如此一来,他这种洁身自爱,甘卑处下必然会赢得“他爱”,自然得到了人心。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他不以自己为君王便觉得尊贵,平易近人,爱惜百姓,同时又不过奢华享乐的生活,这便是老子所说“不自贵”。正是他这种不自贵,反而让人们感觉到他的尊贵,愿意拥护、支持他。 道德经全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