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书

第十六章 殁身不殆

道德经全书 文若愚 7324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六章 殁身不殆【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殁身不殆。

  【今译】

  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笃实坚定。万物全都在蓬勃生长,我从中看出循环往复的道理。一切事物变化纷纭,最后又各自回归到它们的根源。回到根源叫做“静”,“静”叫做“复命”,“复命”叫做“常”,知晓“常”的道理才叫做“明”。不知晓“常”的道理而轻举妄动,就会发生凶险。知道了“常”的道理,才能够容纳一切;容纳了一切,才能够做到公正无私;公正无私,才能使天下归从;使天下归从,才是顺应天意的;顺应天意,才符合“道”;符合“道”,才能长久,终身都不会有危险。

  【解析】

  致虚守静

  老子哲学的整体倾向是保守的,本章所提出的“致虚极,守静笃”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致”,是追求的意思;“守”,是持守的意思。老子说,要追求“虚”,持守“静”,而且,还一定要达到极点,做到笃实。“极”和“笃”,体现出致虚守静的彻底性。

  当然,老子对于“虚”和“静”的强调,书中决非仅此一例,而是多处均有涉及。其实,老子对于“虚”和“静”的提倡,归根结底,也还是源自于“道”的。“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是无形无象的,这就是“虚”;而“静”呢,是直接与老子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相联系的,也就是“无为”。“静”,就是“无为”的重要表现。因此,可以说,“致虚极”和“守静笃”就是“道”对人的行为所做出的基本要求。

  诸葛亮在写给时年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说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在短短的几句话中,诸葛亮三次提到“静”字,而诸葛亮在此谈论的是人生中最为根本的修身、养德、明志、成学的问题,由此可见,在诸葛武侯看来,“静”对于人生修养是多么的重要。而也正是凭着这种“致虚守静”的长期修养和持续的历练,诸葛亮才能未出茅庐而晓天下三分,才能位居汉相,功高至伟,才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能够以非凡的智慧和高洁的人格而垂范千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并非完全是谦辞,而的确是当时的实情,也是诸葛亮秉持虚静的一种体现。

  这个“静”,代表着一种境界。而与“静”相对的则是“动”。动是由内心的“躁”引发的。躁动是一种不安,是一种烦乱,在这种状态下,不要说感悟大道,就是一丁点小事也做不成。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心绪烦躁之时,连一页书都看不进去,何况其他。有句俗话叫做,“心静自然凉”,这就是说,心中的平静,可以拂去外在的燥热。进一步引申,性情急躁粗心大意的人,做任何事都不容易成功;而性格温和心绪平静的人,由于性情淡定思虑周密而容易成功。

  另外,静是制怒的法宝。科学研究也表明,人在生气的时候,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对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这话的确不无道理。一个人为什么生气呢?因为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可是别人做错了事,自己因此而动怒,受到伤害的却是自己。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在现实中,时不时就大动肝火者还大有人在,就是因为人们“守静”的功夫普遍还不够。有人说,自己在感到生气的时候,是有意地克制又克制的,但还是无法完全克制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守静的功夫不够。老子说,“守静笃”,持守平静,一定要做得彻底,将心中动怒的因子完全驱除干净,如此,就再也不会因为生活中各种不如意的事情而动怒了。当然,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很高的修养境界了。也许,平平常常谁都能够轻易做得好的事,老子也就没有必要再诉诸笔端了。

  诸葛亮接下来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两句话所蕴含的道理是极为深刻的,只有淡泊,才能够明确自己的志向;只有宁静,才能使自己立身长远。古人说:“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矣。”意思是那些粗茶淡饭也能平静生活的人,他们多半拥有冰清玉洁的操守;而追求华服美食的人,他们多半会去做卑躬屈膝的勾当。因为一个人的志向节操,只有在清心寡欲时才能表现出来,而一个人的品行道德,都是因贪图享乐而丧失。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淡泊明志意义深刻而精到的解读。

  同样,唯有宁静,方可致远。张爱玲有句名言,叫做“出名要趁早”。然而,出名早也未必就都是好事。一个人有了名声,也就意味着会同时收获到巨大的物质利益。而名和利,是最容易将人的头脑冲昏的。自古就有“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说法,“了了”,也就是很聪明的意思,一个人小时候就很聪明,很有名气,长大了未必就会取得很大的成就,就像方仲永那样,幼时被视为神童,可是长大了呢?“泯然众人矣”,跟普通人没什么差别了。成名之后,名利俱收,人往往也就很难再全身心地致力于自身造诣的提升了,而如果自身的素养不够,当走到某一个高度的时候也就很难再向前行进得更远了。这就是“宁静致远”的道理。

  由此来看,老子讲的“致虚极,守静笃”,话语极简单,但是道理极深刻,致虚守静,应当是大家为人处世所当持守的一项根本准则。

  【为人之道】

  吕布之死

  吕布(?~199),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人,以骁勇而闻名,早年投于并州刺史丁原麾下。当时,汉灵帝宠信宦官,宦官与朝臣之间的矛盾非常激烈。灵帝驾崩后,大将军外戚何进图谋诛除宦官,但是错误地采取了召西凉军队入京的策略,结果,西凉刺史董卓进京之后即占据不出,把持了朝政,并且为恶多端。董卓的倒行逆施自然会招致众人的反对,而丁原就是反对者之一。董卓欲诛丁原,但又因为怯于吕布的勇猛而不便下手,遂略施小计,诱降了吕布。吕布转而杀掉了丁原,投奔了董卓。

  董卓对吕布非常看重,并且认其为义子。但是,董卓又是一个缺乏自我控制力的人,曾经因为一点小小的龃龉,就凶狠地用戟向吕布掷去,吕布虽然躲过了戟,身上没有受伤,但在心理上却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另外,吕布还与董卓的一个小妾有染,因惧怕被董卓发现而颇为担忧。

  在这一时期,司徒王允认为吕布是一个豪杰,因此与他的交往颇为亲密。一次,吕布去探望王允,将董卓一时怒愤,向他掷戟的事情讲了出来,并且表示出极大的不满之意。而当时王允则图谋除掉董卓这一祸害,便趁此机会让吕布作为内应。但是吕布也有自己的顾虑,因为毕竟他与董卓已认定为父子,以子弑父,殊为不妥。王允对他说道:“将军姓吕,而太师姓董,本来就不是骨肉至亲,况且他要杀你的时候,难道就有父子的情分吗?”吕布闻听此言,便定下决心,不久之后即亲手杀掉了董卓。

  诛除董卓之后,吕布晋升为奋威将军,留守朝中,但是原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率西凉兵杀入洛阳,吕布抵挡不住,遂去投奔袁术。他本以为自己除掉了袁术的仇敌董卓,因此会受到袁术的欢迎,可是袁术却讨厌吕布这个人反复无常,对他拒不接纳。吕布只得再投到袁绍的门下。袁绍与吕布在常山击败了张燕,而后,吕布居功自傲,请求袁绍给予自己更多的兵马,同时他的部下也颇为骄横,到处劫掠,这令袁绍非常忌恨。而吕布也察觉到了袁绍对自己态度的变化,就请求离去,袁绍担心此后吕布成为自己的祸患,就派人夜间去袭杀吕布,但是没有成功。

  吕布从袁绍那里逃走后,就又投奔了张杨。李傕、郭汜闻知,就致书张扬,叫他杀了吕布。吕布知道这一消息后,就赶紧去面见张扬,向张扬陈说了事情的利弊,张扬答应保护吕布出逃。吕布就又辗转到了张邈那里。听从陈宫的劝说,张邈令吕布趁曹操出征之机袭取了兖州。曹操回攻,最终吕布不敌,丢失了兖州,到徐州投奔刘备。

  吕布见到刘备,恭敬有加,而刘备虽然表面上善待他,但是心里也很厌恶吕布的反复无常,因此外派他前往小沛驻扎。这时,曹操又使出了“驱虎吞狼”之计,令刘备和袁术交战,而吕布则乘此机会夺取了徐州。这样一来,刘备又反过来投靠了吕布,吕布则又命刘备去小沛屯驻。

  袁术有意勾结吕布共击刘备,但是吕布担心袁术击破刘备之后对自己不利,遂采用“辕门射戟”之计,化解了袁、刘之间的争战。显然,吕布是有意偏袒刘备的,而袁术又担心吕布和刘备联合起来不利于己,因而派遣使者与吕布通好,有意同他结为儿女亲家。吕布应允,但随后又听信了陈珪的挑拨,转而背诺,断然回绝了袁术,改变主意,遣人与曹操修好。

  袁术得知吕布拒绝了求亲,立时大怒,派兵攻打吕布,但是遭受了挫败。这时,屯驻于小沛的刘备积极招兵买马,实力日益壮大。吕布见此,又连结袁术,一同攻打刘备,使得刘备只得去投奔曹操。

  汉献帝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吕布,吕布虽勇,但是勇而无谋,又多有猜忌,不肯听从陈宫的劝谏,致使屡屡败绩。曹操围城三月,吕布手下的将士多有叛心。见此情形,吕布心知大势已去,就令左右人等将他捆起来去向曹操请赏,但左右之人不忍如此,遂下城投降。

  吕布被押缚着见曹操的时候,说道:“从今而后,天下可以安定了。”曹操听了感到诧异,问道:“何出此言呢?”吕布说:“明公(对曹操的敬称)所忧患的不过是我吕布罢了,现在我吕布已经归服了。如果我带骑兵,明公带步兵,平定天下岂非易事?”吕布又看了看刘备,说道:“玄德,卿为坐上客,我为降虏,绳缚我急,难道就不能替我说句话吗?”曹操笑着说:“缚虎不得不急啊。”随即命人给吕布松绑,意欲释放吕布。但是刘备赶紧阻止了曹操,说道:“不可。明公不见吕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这句话是说,当初吕布曾事奉丁原和董卓,可是后来丁原和董卓都死在了吕布的手中,那么现如今让他来投靠你曹操,难道就会得到什么好的结果吗?曹操对刘备的说法表示赞同,因此缢杀了吕布。

  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事物不论怎样变化,其中都蕴含着循环往复而始终不变的因素。吕布转投多人,薄情寡义,翻脸即叛。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说明吕布始终不能复归正道,而吕布之死,也正是死在了这一点上。

  【从政之道】

  贾诩料敌决胜

  贾诩(147~224),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谋士,时人称之为“毒士”,有“奇谋百出,算无遗策”之美誉。试看贾诩的一系列重要谋略,我们很自然地就会对这一说法感到认同。

  贾诩早年有一次在辞官还乡的路上被氐族人劫持。氐是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与中原人多有不和,因而贾诩等人凶多吉少。见此情景,贾诩机智地诈称自己是段颎的外甥,说如果放过他的话,他的家人必定会以厚礼前来赎谢。段颎是当时的太尉,曾经长期驻守边陲,在氐族人之中的威望很高,因此氐族人不敢轻易加害于贾诩,将他放了,而同行的一干人等则全都被杀害了。

  董卓进京之后,贾诩成为董卓女婿牛辅的部下。后来董卓被杀,他的余部乞降,然而当时主持朝政的司徒王允不予同意,于是李傕等人深感恐惧,企图解散所部,逃归乡里。贾诩对他们说:“现在朝廷正在谋议将西凉人(即董卓的部下)全部杀掉,现在你们撇开军队孤身逃跑,只要一个亭长就能将你们抓住,不如起兵攻长安,也好为董公报仇,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奉国家以征天下;如果没有成功,再走也不迟。”于是,李傕等人决定起兵,浩浩荡荡地攻入了长安。虽然起兵得胜,但李傕、郭汜、樊稠三个主将之间多有不和,最后撕破脸皮,相互残杀,三人最终也都被他人所杀。

  后来,贾诩投靠了段煨,但是段煨又害怕他夺取了自己的兵权,因此表面上待之甚厚,心中却很为惮忌。于是,贾诩又转而投靠了张绣。对于这一选择,贾诩分析得非常透彻,在他临走的时候,有朋友送他,问为什么段煨待他那么好,他还要离开呢?贾诩说:“段煨性情多疑,对我多有猜忌,虽然对我很好,但是终不可倚靠,时间长了难免会遭遇不测。可是我离开了,他就会很高兴的,因为他期望我能够连结强大的外援,所以一定会厚待我的家人,而张绣那里又缺少谋臣,也很希望我能够过去。这样,我自己和家人就都能够得到保全。”而事实果然如贾诩所言,段煨和张绣对他的这一选择都感到很高兴。

  当时,屯兵宛城的张绣与荆州的刘表联合起来,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因而,曹操亲征张绣。不久后,曹操闻悉袁绍要抄掠他的后方,便打算撤军。这时,刘表与张绣联合夹击曹操,但被曹操出奇兵击退。曹操得胜之后,立即北撤。张绣想要追击,贾诩说:“不能追,追则必败。”张绣不听,结果的确打了败仗。而贾诩却对铩羽而归的张绣说:“再去追击,一定可以得胜。”张绣说:“刚才没有听从您的话,以至于此,现在我军已经遭受了挫败,怎么还要去追呢?”贾诩说:“兵势有所变化,这次去一定会胜利的。”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再次带兵追击曹操,竟然将曹操的后卫部队一举击溃,大胜而还。张绣非常高兴,问贾诩道:“先前我用精兵去追击退军,您说一定要失败;而后我用败卒去追击胜兵,您却说一定会得胜,结果全都像您说的那样,怎么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说法都会应验呢?”贾诩解释说:“这个是很容易知道的,将军虽然善于用兵,但并非曹操的对手。曹军刚刚撤退的时候,为防备来袭,曹操必然亲自断后,这样一来,我们虽然是用精兵追击,但对方的将士却也全力戒备,所以知道一定会遭到挫败的;曹操此次出征,并无失利之处,然而匆匆撤兵,一定是后方有事。因此,在击退了将军的一次追袭之后,自己就会加速回赶,而留遣他人断后,而其他的将官虽然勇猛,却敌不过将军,所以再追必胜。”

  官渡之战前,袁绍派人来招降张绣,张绣有心同意,但是贾诩却当面拒绝了来使。这令张绣感到很尴尬,他问贾诩,那又该如何呢?贾诩说不如归降曹操。张绣问:“袁强曹弱,而且我们又与曹操有仇,怎么能去归降他呢?”贾诩说:“正因如此,我们才应该归降曹操。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此其一;袁绍强盛,而我们的人马很少,去投奔他,是不会受到重视的,曹操人少,我们过去一定会很受欢迎的,此其二;曹操有霸王之志,一定不会以私怨为意,而必然明德于四海,此其三。因此,将军但行无疑。”于是,张绣归降曹操。果然,曹操大喜,热烈地欢迎张绣。

  其后,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渭南之战、征东吴等多次战事中,大都是听从贾诩的建议就会得胜,不听就会挫败,贾诩超凡的智慧屡次得到明确无误的验证。

  贾诩出谋划策,之所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是因为他深谙人事之常理,对各种人物的心理揣摩得非常透彻,而且对自保之道尤为精晓。他自己并非曹操的旧臣,却才智夺群,未免会引起曹操的猜忌,因而言行十分谨慎,没有私交;儿女结亲,也不找高门大户,显得极为谦恭。贾诩可以说是一个智识通达之人,在动荡不安、祸乱四伏、血腥杀戮的汉末、三国时期,能够辗转于诸侯之间,得享高寿、独善终年,可谓难得。 道德经全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