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十五章 善为士者【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今译】
古时善于行“道”的人,精微奥妙而神奇通达,深刻得难以理解。正因为难以理解,所以才勉强地来形容他:小心谨慎啊,就像冬天涉水过河;反复考虑啊,就像害怕四方相邻者的攻击;拘谨严肃啊,就像在外做客;自在随意啊,就像冰雪消融时的样子;敦厚诚朴啊,就像未经雕琢的木头;开阔豁达啊,就像山谷;混同一切啊,就像浑浊的河水。让浑浊漂浮的物体安静下来,它就会慢慢地澄清。死寂无生气的人或事物运动起来,就会慢慢地焕发生机。持守这种“道”的人,不会要求圆满。正是因为没有达到圆满,所以才能够历久而常新。
【解析】
真正的高人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是从前的意思;“善为士者”,指的就是行为符合“道”的人,亦可称作“善为道者”。这样的人是真正的高人,他们“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从字面上我们可以感知到,这是一种相当了不起的状态,决非泛泛之辈可以达到的。这种描述是针对于“善为道者”而言的,但实际上说的就是“道”,只是因为“道”是不可窥知的,所以老子只能间接地通过善为“道”者来进行表述。那么,善为“道”者,究竟是怎样的“微妙玄通”,怎样的“深不可识”呢?下面老子进行了具体的描述,然而,既然是“不可识”的,又怎样去描述呢?其实,“道”的玄妙之处就在这里,它既深不可识,却也并非全然不可领略。如果完全不能够为人所领会,也就根本没有去论说它的必要了;如果它是平平常常就可以认识到的,也就毫不稀奇了。恰恰是处于可识与不可识之间,“道”才彰显出其独特的意义。
在这一描述中,老子接连选用了七个排比句来描述真正的高人。“豫焉若冬涉川”,就是说这个人在做事情的时候,非常地小心谨慎,就像冬天涉水过河一样。不是有句话叫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吗,因为冬天河面是结冰的,但是这冰未必很厚,有重物压在上面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崩裂,所以人从冰面上过河都异常小心,唯恐脚步重了造成冰面的开裂。
“犹兮若畏四邻”,就是说,这个人做事情的时候,常常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就像害怕遭受旁人的攻击一样。一般来讲,身边的人是最亲近的,而且相互照顾起来颇为方便。然而,这只是事情的一面,事情的另一面是,一个人最大的危险往往就来自于身边的人,远水虽然解不了近渴,难以借力,但是也不会淹没了自己。其实,翻看一下历史也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一个国家所遭受到的攻击绝大数情况下都来自于邻国,在交通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尤为如此。所以,最需防备的不是远方,而是四邻。“豫焉若冬涉川”说的是对自然环境的警惕,而“犹兮若畏四邻”说的则是对人的警惕。
“俨兮其若客”,意思是,拘谨严肃啊,就像是在外面做客。一个人,在自己家里总是很随便的,而到了别人家里,一般都是会感到拘谨的,特别是一些做事很讲究的人。因为既是别人的家,就意味着要与别人发生关系,而稍不小心,就可能惹恼了别人,至少是会令别人心里感到不快。《红楼梦》第三回描写了林黛玉进贾府的情形,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林黛玉是何等的小心翼翼:“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一般人做客,虽然不会像林黛玉那样多虑,而且普通人家也不会有贾府那般的讲究,但是受约束怕也总是难免的,即使是到了至亲的家里,大概也不会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随便的。
“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这三句话总起来说,讲的都是谨慎小心的一方面,而下面一句,角度就完全变换了——“涣兮若冰之将释”。什么叫做“涣”呢?“涣”就是散开的意思,特别用于形容冰雪消融之时水势很大的情形。而这一句讲的就是,善于为“道”的人,非常地自在随意,就像冰雪消融时流动不拘的样子。这就与“俨兮其若客”说的完全相反了,一个是拘谨,一个是随意,这样一来,老子所讲的就似乎有些东拉西扯、自相矛盾了,但实际上,这两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句话:“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这是说,开始的时候,要像个处女那样稳重、娴静,等敌人放松了警惕,露出了破绽,再像逃跑的兔子一样飞快地进攻,从而使敌人猝不及防。作战是这样,而做人也是这样,应当静的时候就能做到静,而应当动的时候就能够很好地动起来。这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的。但这的确是人们努力的一个方向,不是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嘛,做人就应当有这样广阔的适应性,才能在生活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第五点呢,是“敦兮其若朴”。“敦”,就是敦厚诚朴的意思,而“朴”,是未经雕琢的木头。善为“道”者具有敦厚朴素的特点,但还不是一般的敦朴,而是朴讷到了就像一块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木头一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敦兮其若朴”是一种混同于自然的未经开化的境界,而这样正是善为“道”者的高超之所在。敦兮若朴,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讲成具有一股傻气、呆气,但是这种呆傻,不是较常人有所不及的那种状态,而是远高于常人之上的一种修养水平。
第六点,老子讲的是“旷兮其若谷”,就是说这个人的胸襟是何等的开阔空旷啊,就好像深广的山谷一样。在第六章,老子将“道”称作“谷神”,说的也是“道”具有山谷一般渊然而虚静的品质,成语“虚怀若谷”就是由此而来。可以说,这一点是老子所一向肯定的“道”的最基本的品质之一。
【为人之道】
承前启后的儒学大师
——郑玄
郑玄(127~200),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是东汉后期首屈一指的儒学大师。
郑玄的家世原本是很显赫的,但是到他出生的时候家道已经中落,祖父和父亲两代都没有做过官,而是在乡间务农。就农民来讲,他的家境也是比较寒酸的。郑玄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中,并没有一条事先就已经为他铺好的前程似锦的道路,他要想出人头地,做出一番事业来,难度是很大的。但是郑玄天资聪颖,而且自幼好学,经过勤奋的攻读,在16岁的时候,就已精通儒家经典,同时对谶纬方术之学也颇为通晓,还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因此,少年的郑玄在当地声名远播,被大家誉为神童。
迫于生计,郑玄18岁的时候出任地方小吏乡啬夫,掌管诉讼和税收等事务。对于自己主管的工作,郑玄十分勤恳认真,并且对待那些孤苦可怜的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同情,尽己所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因此,郑玄甚得乡里好评,不久晋级而成为乡佐,就是乡里管理赋税的小官。在乡里谋事的同时,郑玄丝毫也没有放松自己的学业,他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刻苦的学习。
一天,北海相杜密到高密巡视时见到了郑玄,对他的才学非常赏识,于是就调任郑玄到郡里任职,以使他有机会得到深造。到了北海郡不久,郑玄就辞去了官职,进入太学学习。太学是汉朝的最高学府,而郑玄师从之人又当时知名的经学博士第五元先。此后约10年间,郑玄悉心治学,并且游学于幽、并、兖、豫各州(相当于今山东、山西、河北、河南一带),遍访名儒,转益多师,使得学问达到了极为渊博的程度。但是郑玄自己却毫不满足,又不远千里,西入关中,拜扶风的马融为师。
马融是当时全国最为著名的经学大师,虽然徒从甚众,但是仅有少数高徒能够亲承马融本人的教授,而大多数人则只能够通过这些高徒间接地受教于马融。郑玄投学到他的门下后,三年不为马融所知,并且一直没能亲自见到马融。但是,郑玄并未因此而有丝毫的懈怠,在治学方面一点儿也不马虎。
有一次,马融与众高徒在演算一道浑天问题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疑难。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个徒弟想到了郑玄。因为郑玄虽然未能直接受教于马融,但是在那个学术圈子中,郑玄有一定的名声。抱着不妨一试的态度,这个徒弟去请教郑玄。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这道问题到了郑玄那里,不过就是一道很普通的天文学问题罢了,并无甚难之处,很快就给出了答案。由此,马融才见识到郑玄过人的才华,开始对郑玄十分看重。
郑玄在马融门下受学七年,因父母年迈而回到家乡。此时的郑玄,于百家之学已无所不通,成为一代鸿儒,但是他的家境依然很清贫。于是,他一面种田,一面授徒讲学。东汉时期,在官员选拔方面采取的是荐举制,像郑玄这样学问好而名声高的经学大师,在当时是很容易被荐举或征召入朝为官的。但不幸的是,恰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党锢之祸”。东汉桓帝和灵帝时期,宦官专权,朝政日非。当时的一个世家大族李膺对此非常不满,他联合太学生们抨击朝政。这惹恼了执掌朝权的宦官们,李膺等一百多人被下狱处死,又有数百人被囚禁和流放,这些获罪者被称作“党人”。这些“党人”的门生故吏、亲戚朋友们,也都遭受禁锢,即有官者免官,无官者不得授官。这场政治风波在历史上被称为“党锢之祸”。
由于党锢之祸的发生,郑玄遭受连累而被禁锢十四年不得任职为官。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郑玄恰恰得以集中全部精力来进行自己所喜爱的学术工作。在这十数年中,郑玄遍注群经。郑玄的经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不拘泥,择善而从,使得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融为一炉,由此开创了一个新的学派——郑学。郑学受到士人的普遍推崇,逐渐成为儒学主流,这创造了经学的统一时代,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黄巾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东汉王朝出于平息统治阶级内部的纷争和统一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解除了对党人的禁锢。郑玄这才有了为官的机会。但是,此时郑玄对于黑暗的东汉官场已甚为反感,羞与那些邪恶祸世的外戚、宦官为伍。他先后十数次辞拒了各种征召,决心不再出仕,而专意于经术,著书立说,授徒讲学。郑玄的弟子遍及天下,投于门下的学生常常超过千人,为一时之盛。
郑玄在其晚年遭受兵乱,曾避居于徐州。孔融任北海相时邀请郑玄回乡。在回高密的路上,郑玄曾遭遇黄巾军,但他们对郑玄十分尊重,见到郑玄皆行参拜之礼,并且因慕郑玄之名,对高密也未加侵扰。官渡之战中,袁绍为壮大声势,争取民心和声望,叫袁谭逼迫郑玄随军。已经年迈而又染病在身的郑玄被逼无奈,只得抱病而行,路上病势加重,病逝于元城(今河北大名境内)。直到病重和临危之时,郑玄还在注释《易经》。郑玄的学生们为了纪念恩师的教诲,像孔门弟子为纪念孔子而编辑《论语》一样,也把郑玄平时和弟子们问答学术的言论编辑为《郑志》。郑玄以其毕生的精力注释和传授儒家经典,是一位集大成的经学大师。从唐代起,郑玄所注的《诗》、《三礼》即被视为儒家经典的标准注本,收入九经,宋代又将其列入十三经注疏,长期作为官方教材。直到今天,郑玄的经注仍然是这些古代经典的权威注本。 道德经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