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书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道德经全书 文若愚 14051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原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今译】

  含有深厚道德的人,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毒虫见了他不螫他,猛兽见了他不伤害他,凶恶的鸟见了他而不搏击他。他虽然筋骨柔弱,但拳头握起来,却是很紧。他虽然还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足的缘故。他终日号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元气和谐的缘故。认识和谐的道理就称为知晓真常之道,知晓真常之道就称为明智。如果不以常道养生,而是放纵自己的欲望就会遭到灾殃,欲念主使精气就叫做逞强。事物过于壮盛了就会衰老,这就叫不合于“道”,不遵守常道就会很快死亡。

  【解析】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本章所论述的是“德”的强大作用。为了说明“德”的效果,老子将含有深厚道德的人,比作初生的婴儿,然后以婴儿的种种表现来描述“德”的作用。应该说,这个比喻是十分恰切的。可能许多人都习惯上认为,所谓“德”乃是一种后天学来的东西,婴儿因为并没有多少的自我意识和认知能力,因此他是不具有“德”的。只有在长大之后,一个人才会在这个社会之中逐渐掌握“德”。当然,其具体的数量则是根据这个人的认知能力和道德水准而有所区别。实际上,这种认识与实际情况是恰恰相反的。《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里的“性本善”,按照佛家说法,其实并非是善良之意,而是完善的意思。即人在初生到这个世界上时,其自性便是圆满的。而佛家所谓的自性,指的便是儒家和道家所说的“德”。因此,可以说,一个初生的婴儿一来到这个世界上,便具有完善的“德”。恰恰是后天受到社会习气的污染之后,这些“德”才逐渐减少了。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说的便是因为受到社会习气的污染,所以每个人长大后的“德”便不一样了。而所谓的那些缺少“德”的人,不是因为后天没有学到“德”,而是其先天的“德”丧失掉了。因此,仔细思考的话,会发现无论是儒家的提倡的“止于至善”、“明明德”等修身养性的目标,道家的“清心寡欲”、“返璞归真”,以及佛家的放弃欲望、追求自我圆满的修行目标,在很大意义上,都是返回到婴儿状态的意思。因此,可以说,看似无知而弱小的婴儿,其实能给我们诸多启发,下面试说两点。

  其一,婴儿因为没有自我意识和自己的欲望,因而他便没有大人们通常有的诸多恐惧、忧虑、敌对等情绪,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美好的,他对一切都是友善的,能够得到所有人的喜欢。我们知道,大多数人都不会对婴儿怀着敌意,即使是奸恶之人,看到婴儿也会滋生一丝柔情。乃至如老子所说,毒虫见了不螫他,猛兽见了不伤害他,凶恶的鸟见了而不搏击他。实际上,老子在这里所说的并非是夸张。我们知道,即使是大人,一般情况下,只要你不主动攻击动物,也不因为害怕夺路而逃,即使是危险的动物一般也不会攻击人。而婴儿因为没有自我意识,对他周边的事物既没有敌意,也没有恐惧。正因为此,动物往往并不攻击他。历史上传说中周的始祖后稷,相传其母姜嫄因踩到巨人的脚印而怀上他,以为不吉祥,于是在他出生后便将其抛弃。一次,他的母亲故意将其放在巷子里不管,但是过往的牛羊纷纷避开他,并没有将他踩死。另一次,姜嫄又把他放在树林里,希望野兽吃了他,但是野兽并没有吃他。姜嫄又将他放在寒冰上想冻死他,但是大鸟飞过来用翅膀覆盖他给他保暖。当然,这只是历史传说。不过,在现实中,世界多个地方都曾出现过小孩子跟随狼群,被狼养大的“狼孩”事件,还有类似的“野猪孩”、“熊孩”等。这些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老子所说的话。

  婴儿的这种无我无私的特点,可以给我们许多启发。生活中,我们对于周围的一切,往往用一种带有情绪的眼光去审视,进而将周围的人区分出朋友或者敌人。又会习惯性地按照对方的身份将人分为高低贵贱。对地位高或者有钱的人,我们在心理上不自觉便会产生一种重视,对卑贱者我们则不经意地便会有一种轻视。面对不同的场合,我们便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比如在一些稍微隆重的场合,我们可能便会感到一种紧张;遇到危险的情况,我们又会产生恐惧。之所以如此,便是因为我们总是带着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去打量这个世界,因此,一切以对我们是有利还是有害为判断的标准,从而得出结论。如此,我们便失去了那种与世界一体的情怀,失去了那种打量世界的平和眼光。而如果我们能够跳出自我意识的狭隘格局,试着像我们婴儿时期那样去打量这个世界,那么我们便会总是友好和善的,也不会根据别人的身份地位,或者是根据是否对自己有利而下意识地将人分作等级、敌友,因此我们也必然能收获更多的友善。同时,一旦没有那么强烈的自我意识,便不会总是被外界环境所左右,因为外界环境的情况而产生恐惧、紧张等情绪。总之,我们看上去必然是胸怀博大而和善亲切的,做人的格局必然是不一样的了。

  其二,老子说,婴儿虽然筋骨柔弱,但拳头握起来,却是很紧。他虽然还不知道男女的交合之事,但他的小生殖器却常常勃起,这是因为精气充足的缘故。他终日号哭,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元气和谐的缘故。这里边启发我们要保存自我的精气不外泄,或者说要保持一种内敛的精神状态,同时,保持自我身体和精神上的和谐。我们知道,婴儿之所以精气不外泄,同时元气和谐,是因为他对于自我和这个世界都还是懵懂的,也就不会为无论是内在的自我还是外在的世界去费神。他的内心世界和脑子中是异常简单而平静的一个世界,他不会为因得到什么而过分地高兴,也不会因失去什么而过分地悲伤;不会因自己独有什么而骄傲,也不会去嫉妒别人的什么;他不会伤感,不会忧虑,不会烦恼,不会仇恨,更重要的是,他没有什么欲望,不会因为放纵欲望而耗费精神。总之,他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存在,他的精气神不会耗费在那些无谓的地方。自然,在他身上也便不会产生因某种情绪过分而产生的元气不和谐的情况。

  和婴儿相反,成年人则往往是将自己的精气神无限地分散在了没完没了的思虑和情绪中,时而为自己拥有什么而高兴得不得了,时而又为自己失去了什么而伤感不已;时而羡慕别人,时而又暗自庆幸;时而为一件过去的事儿恼怒不已,时而又为将来可能会发生的事儿万分忧虑。而这些情绪和思虑都会交替着不断严重耗损我们精气,某种过分的情绪又会破坏我们元气的和谐。正是因为此,我们成年人总是感觉处于一种精神疲惫之中,甚至许多人都处于医学上所说的亚健康状态。同时,许多人不知不觉便患上了某种慢性疾病。其实,精神上的思虑本身是耗费精气的。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我们现代人每天的生活,就现在来说,我们每天的营养条件应该是很好的了,每天其实并没有做什么过重的体力劳动,之所以感到累,原因在哪呢,就在于我们过重的思虑。另外,可能许多人都有体会,小时候我们都不喜欢午休,因为没有感到累。但是,长大后,许多人中午不午休便难受得要命,原因何在,便在于思虑的过重。而一旦某种性质的情绪过分突出,我们的身体便会出现不和谐。因此,在这个方面,婴儿所能给我们的启示便是要学会化繁为简,将复杂的世界变得简单。具体做法便是放下纷纷扰扰的思虑和情绪,学会看淡生活中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我们便不会有烦恼,会拥有更为旺盛和集中的精神去做事,同时也会具有更为沉稳的情绪和心境。自然,我们的事业会更成功,生活也会更快乐。

  其实,因为每个人都是从婴儿成长起来的,因此所谓向婴儿学习的智慧,实质上是捡起我们本来就已经拥有后来却丢失了的德性,乃是一种向人本性的回归。

  物壮则老

  本章中,老子再次提出了“物壮则老”的思想。在《道德经》第三十章中,老子就曾言:“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两次说出同样的话,也可看出老子对于这句话的刻意强调。“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的意思,便是物体走向强盛的同时,也意味着开始走向衰落,因此强盛乃是不符合“道”的,而不符合“道”,便意味着衰亡。其实,在《道德经》中,老子反复强调了这一思想:一个事物走向其强盛的顶端的同时,也是其走向反面的开始。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这里的“强盛”乃是一种泛指,其不仅仅指的是力量上的强大,而是可以代表美丽、荣耀、美满、成功等凡具有正面意义的特征的东西。无疑,这些东西,都是人们想要追求并达到的。但是,殊不知,一旦达到了这些状态,同时也便意味着开始走向其反面。所谓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一台晚会达到高潮的时候,也便意味着差不多要到曲终人散,令人伤感落寞的散场时刻要到来了。一个女孩子在20岁左右达到了人生最美丽的年龄,但同时也意味着开始走下坡路了;一个男人到达自己的中年,在体魄和智慧上达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合点,因此也是人生中最为强大的时候,但同时也意味着就要进入衰弱的老年了。总之,老子通过“物壮则老”所要提醒我们的有两点。而这两点,老子其实都已经多次强调过,其一乃是“守柔”,其二则是适可而止。

  所谓守柔,即坚守事物的柔弱状态,具体展开便是处下、不争,不逞强,不事张扬。老子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长久。不过,“物壮则老”内所包含的老子的守柔思想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不争、处下,不事张扬,不逞强等还有所区别,这里的守柔有一个前提,如老子所言:“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即是在有了结果,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之后勿矜、勿伐、勿骄、不得已、勿强。这么一说,这里所说的在取得成功之后的“守柔”,其实就是适可而止。即我们在取得一定成功之后,不要一味地仍然继续往前走,非要达到辉煌的顶端,一旦如此,必然会走向其反面。关于此,我们以功劳、权位、财富这几个古往今来的人们最倾心追求的东西为例来谈一谈。

  我们知道,每个男人都渴望能够建功立业,封妻荫子。但是,功劳这个东西并非是越大越好,达到一定程度,其便不一定是好事了。

  秦国名将白起,乃是秦昭王时代的大将,秦国之所以能与六国进行军事对抗,他的作用不可忽视。其中,仅在长平之战中,白起便一举坑杀赵国士兵40万,从此使山东强国赵国一蹶不振。随着白起威望的日渐尊崇,秦国在军事上开始几乎离不开他。他不仅因功高震主而引起秦昭王的猜疑,而且引来丞相范雎的攻击。长平之战后,白起又连下赵国数城,眼看就要拿下赵都邯郸。丞相范雎因担心白起功劳过大,会位居自己之上,于是进言秦昭王,命其班师,并剥夺了他的兵权。别的将领接替白起攻打邯郸,战事不利,白起暗中高兴,觉得秦国打仗离不开自己。秦昭王派白起前去攻打邯郸,白起却称病不行。范雎也来请求他出征,白起也不听他的。范雎便向秦昭王谏言撤销白起的官爵并将其流放到阴密(今甘肃灵台)。当白起走到杜邮(今陕西咸阳)时,秦王再次接受范雎的意见,认为白起肯定是怀着怨恨离开的,他对秦国有如此大的功劳和威望,万一谋反便很危险,便赐剑让他自裁。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实不仅是白起,赵国名将李牧、吴国功臣伍子胥、汉代的韩信,无不是因为功高震主而遭到杀戮。所以说,功劳这个东西是符合老子所说的“物老则壮”的。

  另外,我们知道,权力,也是许多人都想追求的东西。古代多少读书人十年乃至几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了能获得哪怕不大的权力。但是,权力一旦太大,也同样未必是好事。

  汉高祖刘邦死后,皇后吕雉大权独揽,野心勃勃的她为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一系列手段扩大吕氏的势力。她接连杀掉刘姓皇族子弟,并不断分封诸吕。吕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父吕文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张偃为鲁王,将吕禄的女儿嫁给刘章,封刘章为朱虚侯,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吕后二年,吕台去世,谥号肃王,封其子吕嘉代吕台为吕王。吕后四年,又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临死前,吕后又让梁王吕产担任相国。让吕禄的女儿做皇后,并下令任命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统领北军;吕产统领南军。事实上,吕后几乎夺得了刘家天下。

  但是,吕氏家族在权势熏天的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其权势的无限扩张直接影响到了刘氏家族及一群开国元老的利益。只不过因为吕后是皇帝的亲生母亲,皇帝自己不说,其他人都不好说什么。但吕后一死,各方面为了自己的权力利益,迅速发动兵变,将吕氏一族灭门了。

  权力这个东西,是把双刃剑,一不小心便会伤到自己。可以说,历史上因为位高权重但最终死于非命的人不计其数,秦朝宰相李斯、汉代的外戚王莽、三国魏国的曹爽、明代宰相胡惟庸、清代的权臣鳌拜,等等。所以说,权力这个东西显然也符合老子所说的“物老则壮”。

  让我们再来看看财富。财富是越多越好吗?

  明代富豪沈万三,被称作江南首富,在中国历史富豪榜上也名列前茅。并且,值得一提的是,与晋代靠劫掠来往商人的石崇、清代靠贪污受贿的和珅等人不同,沈万三完全是靠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取得了巨额财富。即便靠正当经营获得财富,就越多越好吗?未必!所谓树大招风,沈万三的巨额财富让许多人眼红。开始,他是不得不和张士诚建立的大周政权合作,给予其财力上的支持。后来朱元璋在群雄争霸中胜出,建立了明王朝,眼睛也不自觉地落在了沈万三的万贯家财上。民间传说沈万三有一个聚宝盆,他正是靠这个东西生出了万贯家财。当然,理性人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朱元璋却要征用聚宝盆来建南京城,沈万三无奈,只好暗里召集能工巧匠用黄金钻石打造一个聚宝盆,上面绘制各种吉祥的图案,总算过了这一关。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沈万三又主动助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城墙。为进一步讨好朱元璋,沈万三主动提出自己想要犒劳军士,没想到却被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将其流放。他的子女也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他的家族在一个政治案件中遭到牵连,几乎全部被杀,财产也都被没收。

  其实除了沈万三,石崇、和珅等许多富豪都没有落得好下场。由此可见,对于财富的积累也同样符合老子所说的“物壮则老”的原则。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无论是功劳、权位,还是财富,都讲究一个适可而止,达到鼎盛,未必是好事。而更进一步说,功劳、权位、财富只是作为人们通常所追求的几种典型事物,在处理工作与生活的事务中“物壮则老”的智慧仍旧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首先,它提醒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要一定非要达到顶点。比如你与人产生争执,只要能够将问题说清楚,自己不受委屈,也便可以了,不一定非要把对方说得哑口无言,在众人面前感到难堪。那样,你虽然嘴上一时痛快,但从此却多了一个敌人了。在一个团队中,你希望能够彰显自己的优秀,但做事时尽量认真负责,自自然然地让大家觉得你值得信赖也便可以了,大可不必事事都要抢风头,非要显得比所有人都高明才罢休。那样,便可能遭到别人的反感乃至讥讽了。总之,就是要掌握见好就收的智慧。

  其次,它提醒我们,凡事不一定非要等到其达到顶点时才是完美的,要学会享受过程的快乐。比如在你追求某种东西的过程中,固然得到的那一刻是最令人激动的,但是在真正得到的那一刻,可能也是你失去了追求的目标以至于最感空虚的一刻。因此,要学会享受追求的过程。事实上,许多事情都是如此,一般而言,一个人事业成功的时候,往往便已届中年了,此时其实人心疲惫不堪,对于成功已经没有了狂欢的激情。因此,我们要学会掌握高潮到达之前的快乐,对于每一步的小小的成功和进展都要感到快乐。并且,我们不一定非要得到那种理想状态的东西才感到快乐,对于次一级的成功,对于并非我们理想状态的获得,也要感到快乐和满足。因为,正所谓“物壮则老”,如果真的达到了理想状态的东西,说不定会转向反面呢。

  【为人之道】

  张良守道

  我们知道,一个人一旦跟随人主打天下,自然都是想将来能够得到一番富贵的。自然,功劳越大的,其富贵也就更不可限量。但是,历史也已经告诉所有的人,功劳大也可能意味着杀身之祸。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很多,而真正能够做到的就少了,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便是春秋时期帮越往勾践灭吴的范蠡,其故事在其他章节已经讲过,这里,让我们来讲一讲另一位著名人物,他便是汉代帮刘邦打天下的张良。

  张良,字子房,本是韩国贵族子弟,其祖先曾五代担任韩国相国。秦灭韩后,他图谋恢复韩国,结交刺客,在古博浪沙(在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未遂,遭到通缉,于是逃亡至下邳(今江苏邳州)。据说,在下邳时张良遇见一老头鞋子掉在了桥下,老头蛮横地要求张良给自己捡鞋穿上。张良悯他年迈照做了。结果这个老头授予张良《太公兵法》,张良从此有了很好的军事谋略。后来陈胜、吴广起事,天下大乱,张良也聚集了百余人反秦,遇到率领数千人队伍的刘邦后,率部归顺。

  张良归顺刘邦后,其卓越的谋略得到了发挥,为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胜出,最终争得天下立下了赫赫功勋。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年底,被众义军所拥立的楚怀王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并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取道颍川、南阳,打算从武关进入关中。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占颍川。韩王和张良便与刘邦会合。刘邦请韩王留守阳翟(今河南禹州市),而让张良随军南下。九月,军队抵达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南阳郡守退入宛城(今河南南阳)固守。刘邦入咸阳心切,见宛城一时难以攻取,打算绕过宛城继续西进。张良认为不妥,劝道:“您虽然急于进关,但这一路上秦兵还很多,而且都扼守着险要之地。现在不拿下宛城,一旦宛城的秦兵从后面追杀过来,那时,强秦在前,追兵在后,就很危险了。”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更换旗帜,率兵乘夜间抄小路悄悄返回。拂晓时分,刘邦的军队已把宛城重重围住,并最终招降了南阳太守,由此兵威大振,其他城池望风而降。

  接下来,刘邦率军抵达峣关(今陕西蓝田东南)。峣关是古代南阳与关中的交通要隘,是通往秦都咸阳的必经之地,易守难攻,秦有重兵扼守此地。刘邦想要强行攻取,张良劝阻,认为对方力量强大,不可强攻,并给刘邦出了一条计策。刘邦按计行事,先是虚张声势,威吓峣关守将。然后又派郦食其多带珍宝财物去劝诱秦将。结果获得成功,守将投降。并且,张良在秦军投降后进行了冷静地分析,认为秦军只是守将投降,其下面的将士未必心服。于是刘邦率军突然发起进攻,大败秦军,为自己进发咸阳解除了后顾之忧。公元前206年元月,刘邦抵达霸上(今西安市东)。这时,秦王子婴看大势已去,出城投降。刘邦之所以能够先于项羽抵达咸阳,可以说张良功劳最大。

  刘邦大军进入咸阳后,为豪华的宫殿、大量的珍宝和美女所诱惑,产生了享乐的念头,对樊哙等人的反对置之不理。这时,张良出面,仔细分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项羽的强大兵力,刘邦这才冷静下来,下令封存秦朝宫殿、府库、财物,还军霸上整治军队,以待项羽等路起义军。在张良建议下,刘邦还召集诸县父老豪杰,与之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通告四方:“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安诸如故。凡吾所以来,非有所侵暴,勿恐。”因此,秦地百姓对刘邦热烈拥戴,争先恐后用牛羊酒食慰劳军士,唯恐他不能当上关中王。正是因为采纳张良的建议,刘邦才争得了民心,为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为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接下来,项羽率领四十万大军入关,驻扎在鸿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听说刘邦先于自己入关,项羽十分恼怒,两军对峙,形势危急。这时,项羽的叔父项伯因与张良交好,悄悄骑马来到刘邦军中私见张良,并邀他一同潜逃。张良不肯逃走,而是将情况都一一告诉了刘邦,并将项伯引荐给了刘邦。而刘邦通过项伯给项羽捎话,称自己并无称王之心,并答应亲自前去谢罪。为取得项羽信任,刘邦第二天果真带着几个随从前去项羽的营中谢罪,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在鸿门宴上,面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局面,又是张良及时找樊哙入内,使危机得到缓和。然后,刘邦借口如厕逃回,张良一个人留下来应付局面。这次,张良可说是救了刘邦性命。

  接下来,项羽分封诸侯,故意将刘邦封在偏僻的巴蜀,并将三个秦军降将分封在关中,目的是阻止刘邦北上。张良贿赂项伯,使刘邦得了汉中之地。接下来,在刘邦入汉中时,行至褒中(今陕西褒城)栈道时,张良建议刘邦烧掉栈道,以向项羽表明自己无意东顾。项羽果然中计,对刘邦放松警惕。刘邦在此积蓄力量后,率军从陈仓小道(今陕西宝鸡)出击,一举平定了三秦之地。凭借关中的富饶物产和险峻地形,刘邦正式开始和项羽逐鹿天下。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后来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刘邦屡战屡败,几次都差点丢掉性命。在战争中,张良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他对刘邦分析道:“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与项羽有隙;彭城之战,项羽令其相助,他却按兵不动。项羽对他颇为怨恨,多次派使者责之以罪;彭越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怀有不满,而且田荣反楚时曾联络彭越造反,为此项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结果未成。这二人可以利用。另外,汉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托大事,独当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这三个人,那么楚可破也。”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谋”。

  刘邦依计而行,派舌辩名臣隋何前往九江,策反九江王英布;接着又遣使联络彭越;同时,再委派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发展壮大汉军力量,迂回包抄楚军。最终,一个内应外合的军事联盟形成,扭转了刘邦一向被动的局面。事实证明了张良“下邑之谋”的深谋远虑,最后兵围垓下打败项羽,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三支军事力量。

  除了这些功劳,张良还曾阻止过刘邦按照郦食其的建议分封六国诸侯的建议,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失误;还曾在韩信攻下齐地要求封王,刘邦发怒时,及时劝阻了刘邦,稳住了韩信,才避免了刘邦集团一次可能的分裂危险,并最终击败了项羽。总之,正是因为张良为刘邦所立下的重大功劳,张良才与萧何、韩信一起被列为汉初“三杰”。虽然拥有这么大的功劳,张良却没有贪恋高位。据说论功行封时,按级班爵,刘邦让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不久,在萧何立为相国后,张良又向刘邦提出隐退的请求。他说:“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知足之心,谦恭之态,肺腑之言,词意恳切,跃然纸上。他从此脱离了政界,学辟谷之术,导引轻身,走上了养生延年之道。可以说,张良以不世之功却主动隐退,正是因为深深地懂得功劳可以带来权位的同时,也会带来杀身之祸的道理。正是为避免这种“物壮则老”的结局,他才主动使自己在抵达极端之前退下来。从后来的韩信被杀,连谨慎的萧何都曾被刘邦猜疑的事实看,张良无疑是明智的。

  【从政之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以其公正无私的为人而受到世代敬仰,其散文《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道出了一代政治家的博大心胸。

  范仲淹出生于吴县(今属江苏),从小便对读书产生浓厚兴趣,而对于物质生活毫不在意。他曾经一个人离家到庙中读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半盂醋汁,吃完继续读书。这便是后世所说的划粥割齑的典故。二十三岁时,范仲淹来到当时著名的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睢阳区)就读。期间,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没想到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同学知道后便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了。”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27岁的范仲淹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从政之后,范仲淹一心为公为民,对自己的职位则浑不在意,尽量为百姓做实事。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海陵西溪镇(今江苏东台县附近),做盐仓监官——负责监督淮盐贮运转销。实际上这是一个很闲的职务,但是,范仲淹却依然找到了有所作为的事情。他发现当地海堤因多年失修,已经破败不堪,造成官府盐田受损和不少灾民流离失所。于是,他上奏朝廷,痛陈厉害,然后建议重修堤坝,得到批准。没想到在修建期间,一次突袭的海潮卷走了一百多民工。其他官吏均打起了退堂鼓,认为堤坝难以修成。对此,范仲淹不顾个人安危,在风浪再次到来,兵民们纷纷惊避的时候,从容地站在那里。官是民的榜样,民工们的情绪稳定下来。最终,堤坝修成了,为国家和百姓生活带来极大地便利。往年受灾流亡的数千民户,又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感激范仲淹的功绩,把海堰叫做“范公堤”。当地不少灾民,竟跟着他姓了范。至今那里仍有范公祠遗址,为父老怀念。

  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受晏殊推荐,担任皇帝的文学侍从,开始在中央政府中有了一席之地。但是,新来乍到,政治上无依无靠的范仲淹刚刚摸清中央的政局,竟然不顾当时政治斗争的险恶,上奏章要求当时垂帘听政的刘太后将权力交给已年满二十的宋仁宗。此举引起刘太后不满,不久他便被贬到外地。

  三年之后,刘太后死去,宋仁宗将范仲淹召回京中,委任他为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自从当上言官之后,范仲淹更是直陈时弊,无所避讳了。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遭遇大旱的同时又闹蝗灾,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却声称了解详情后再说。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仁宗惊然惭悟,就让范仲淹前去赈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仁宗和后宫。

  范仲淹看到宰相吕夷简大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在调查之后,他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在景祐三年(1036年)呈给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因此,范仲淹与当朝最有权势的大臣成了对头。结果,由于宰相势力庞大,加之又善于在皇帝面前买好,而范仲淹则因一心为公,在弹劾宰相的同时,时不时地还让皇帝难堪,结果便多次遭到贬谪。只是因为他每次遭贬到地方上后,总是因在地方上政绩卓著重新返京。刚开始的几次遭贬,在他离京时还有人相送,后来来送的人越来越少。刚开始离京时,一路上还有官员接待,后来也越来越少。一次被贬饶州时,他从开封走水路到那里,至少须经十几个州。除扬州外,一路之上竟无人出门接待他。对此,范仲淹并不介意。他已经习惯于从京师被贬做地方官了。他捻着已经花白的头发,在饶州官舍吟起一诗:“三出青城鬓如丝,斋中潇洒过掸师”,“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在饶州期间,体弱多病的范仲淹又患了肺疾。不久,妻子李氏也病死在饶州。在附近做县令的诗友梅尧臣,寄了一首《灵乌赋》给他,劝诫他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因此愿他以后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范仲淹立即和了一首《灵乌赋》说,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我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本来,已届晚年的范仲淹可能就此老死饶州了。但是宝元元年(1038年),本来归顺于宋王朝的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10万军马,侵袭宋朝延州(今陕西延安)等地。于是范仲淹被调任到陕西前线担任军事副帅。范仲淹到任后,采取了以守为攻的正确策略,并推行了一系列措施整饬军务,提高军队战斗力,最终使得西夏主动来与宋朝廷议和,从而缓解了北宋王朝的西北危机。

  因为范仲淹稳定西北的大功,已是满头白发的他再次被调入中央,并且开始了他在政治上最有作为的时期。当时,宋王朝外扰不断,边防开支庞大,百姓负担不断加重,各地暴乱越来越多,政治局势危机不断。在此情况下,仁宗罢免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被授以副宰相之职。面对内忧外患,范仲淹力主变革,得到皇帝的支持。于是,在他的领导下,北宋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开始了。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得到精简;以往凭出身做官的子弟,受到重重限制;昔日单凭资历晋升的官僚,增加了调查业绩品德等手续,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全国普遍办起了学校。

  但是,范仲淹的新政却触动了大批守旧官僚的利益。最终在守旧集团的压力下,仁宗也放弃了新政,范仲淹再次被贬离京城。这次,他再也未能回京。在此期间,他写下了那篇被人们千古传颂的《岳阳楼记》。在他人生的最后几年,他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弟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公积金,对范氏宗亲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婚丧嫁娶也予以资助(有俸禄的官员除外),这种善举感动天下,全国范姓人民视范仲淹为圣贤而敬之。

  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调任颍州,他带病前往,在中途的徐州溘然长逝,享年64岁。这时范仲淹积蓄已尽。一家人贫病交困,仅借官屋暂栖,略避风雨。范仲淹死讯传开,朝野上下一致哀痛。就连西夏甘、凉等地的各少数民族百姓,都成百上千地聚众举哀,连日斋戒。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老百姓纷纷为他建祠画像,数百族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哀悼。皇帝闻讯后难过万分,追加范公为兵部尚书,赐其极荣耀的谥号“文正”,并亲书褒贤之碑。纪念范公的碑文由曾支持他变法的文学泰斗欧阳修撰写,两年方成,热情饱满,词语生动。

  可以说,范仲淹的一生是不避艰险,一心为公的一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体现。而之所以会如此,正是因为他内心保留有更多婴儿般的“德”,即很少有自我和自私的意识。仔细了解的话,会发现的确如老子所说,但凡具有深厚道德的人,其之所以伟大,仅仅就在于其保留有更多婴儿时期的特征罢了。 道德经全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