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道德经全书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道德经全书 文若愚 4611 2021-04-06 02:29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原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今译】

  真正领悟了“道”的人只是心里知道,却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而那些夸夸其谈热衷于炫耀的人其实是不知道的人。领悟了“道”的人必然会塞堵住嗜欲的孔窍,关闭住嗜欲的门径。不露锋芒,消解纷争,挫去人们的锋芒,解脱他们的纷争,收敛他们的光芒,混同于尘世之间,这就是深奥玄妙的“同一”的境界。达到“同一”境界的人,你不能够亲近他,也不能够疏远他;不能够让他尊贵,也不能够让他卑贱,因为他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所以也就是天下最尊贵的人。

  【解析】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本章中,老子所提出的一种重要智慧便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实际上,这种观点乃是老子一贯的宇宙人生观点的反映,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中便说出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观点的进一步延伸。真正懂得的人往往是不去言说的,而反过来,去言说的往往并不懂得。关于此,庄子也持相同的看法,并在《庄子·知北游》、《庄子·外篇·天道》中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在《庄子·天道》中,庄子说道:世人所珍视的大道,是文字的记载;文字的记载不外乎语言。但是,有的意义是可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有的用语言无法表达出来。以语言文字流传下来的东西往往并无多大价值。我之所以不珍视它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所看重的东西,并不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因为那些真正珍贵的东西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啊。眼睛看得见的是形体和颜色,耳朵听得到的是声音,人们竟然试图通过这些媒介来了解大道,那是做不到的啊。因为那些形、色、声、名根本无助于人们了解真正的大道。

  在《庄子·知北游》中,庄子则直言:“辩不若默,道不可闻”,“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庄子同样是假借寓言的形式指出:不知晓是深奥玄妙,知晓是浮泛浅薄;不知晓处于深奥玄妙之道的范围内,知晓却刚好与道相乖背。简单说,不知晓就是真正的知晓,知晓就是真正的不知晓。道不可能听到,听到的就不是道;道不可能看见,看见了就不是道;道不可以言传,言传的就不是道。要懂得有形之物之所以具有形体正是因为产生于无形的道,因此大道不可以称述。因此有人询问大道便随口回答的,乃是不知晓道。就是询问大道的人,也不曾了解过道。道无可询问,问了也无从回答。无可询问却一定要问,这是在询问空洞无形的东西;无从回答却勉强回答,这是在说对大道并无了解。内心无所得却期望回答空洞无形的提问,像这样的人,对外不能观察广阔的宇宙,对内不能了解自身的本原,所以不能越过那高远的昆仑,也不能遨游于清虚宁寂的太虚之境。庄子最后又总结出:至言去言。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解释,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可直接解释为“智者不言,言者不智”。即认为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是少说话的,而只有没有智慧的人才往往自以为知道很多东西而去夸夸其谈。不过,这里的“知”无论是解释为“知道的人”还是“有智慧的人”,其差别不大,其总归所要告诉我们的观点就是不要说那么多话。关于不要去说那么多话的智慧,可以分作几个层次来讲。

  首先,如上面所言,宇宙间真正高深的道理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因此即使有人感悟到了,也无法用语言传递给别人。因此现实中那些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的人,所讲的肯定不是真正的道。曾经有人说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每个人的知识都是一个圆圈,圆圈外面的部分乃是每个人的未知部分。因此,一个人的知识越多,其圆圈的周长就越大,同时,其所接触的未知世界就越大,也就更感觉到自己的无知。这就是为什么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是谦卑和沉默的缘故。相反,那些一知半解的人,总是急于表现自己的“学问”,这种人往往显得浅薄浮躁,遭人暗地里嘲笑。民谚云: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少说话的另外一个层面便是,有些事你心里明白便可以了,不要说出来。想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有些事情只能心里明白,但不能说出来。一旦说出来,便可能会引起不好的后果。比如在一个特定的形势、场合、背景下,尽管有些事你心里知道,但是不该说的就不说,说了反而不如不说的好,甚至还会带来祸害。或者是有人私下里向你打听一些有关别人的私人信息;或者是有人不怀好意地询问你对别人一些行为的看法,试图和你一块在背后挖苦挖苦别人,这些时候,便是你运用“知者不言”的智慧的时候了,给他来个假装没看见,没听见,或者装傻充愣,这才是真正的“智者”了。相反,那些不知轻重,不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毫无顾忌地拿起什么说什么的人,表面上似乎比别人多知道些东西似的,其实是真正的“不智者”。现实中,因为不懂得适时沉默,因此给自己带来麻烦,乃至带来灾祸的人,可谓数不胜数。

  不要说那么多话的第三个层面,则是考虑说话的效果。想一下便不难明白,一个说话多的人,相比于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其所说话的分量肯定是不一样的。话说得越多,自然分量便会减轻。因此一个真正想影响别人的人,往往不是通过语言去教导别人,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别人。孔子曾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便是身教的问题。正因为此,中国古代的那些父母在子女面前,总是尽量展现出孝敬、诚实、守信的品格和行为,其目的便是将这些品格暗暗地传给子女。古代一些名将在打仗时往往与兵士一起吃苦,其目的则是向士兵传达要想取得胜利,就要吃苦的意思。显然,这些以身示范的教育比口头的言教效果要好得多。之所以施行不言之教,除了考虑说话的效果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许多东西语言是表达不出来的的,只能是靠不言之教来表达。关于此,《庄子·逍遥游》中所讲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列子,是战国时期一个传奇人物,据说他能乘风而行,轻虚飘渺,微妙无比,一飘就是半个月,非常自在。于是有不少人便想拜其为师,但是却从来没有人学会过,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一位叫尹生的人听说列子有乘风之术,很羡慕,就带上干粮找到了列子。尹生每天和列子住在一起,帮列子打柴做饭,一连住了几个月,为的是抽空向列子请教乘风的技艺。但是,尹生向列子探问过十次,列子总不开口。尹生便感到很生气,认为列子心胸狭窄,不愿传授给他人,便告别列子回家去了。列子也没有一句挽留的话。

  尹生回来后,回想起自己的这番经历,觉得不对头。因为他早在见到列子之前,就已经听说了他的事迹,据说饥者求食,他将仅有的一碗饭分与一半;寒者求衣,他将身上的夹层衣剥下一层;别人丢东西怀疑他,他也并不怨恨。由此可见列子不是个心胸狭窄之人,乘风之术他绝不会密不传人。对于自己的求问不作回答,必有他的道理。想到这里,尹生便后悔自己太轻率了,于是他又重整行装,二次拜见列子。

  列子见尹生又回来了,便奇怪地问:“你走了才几天,怎么又回来了?”尹生跪拜说:“学生先前怨恨先生不肯教授我乘风之术,所以才离去。但后来一想,先生不授肯定自有道理,此次消除了怨恨之心,特地向先生请罪,望先生能再次接纳。”列子一听便长叹一声道:“你在这里呆了几个月,我每天都向你传授。你要回去,我以为你已经领会了大道的奥妙,所以任你离去了。没想到你不但没有领会,而且还没入门呢,实在令人遗憾!”尹生一听感到十分迷惑:“先生几个月都未发一言,怎么说天天向我传授?”

  “唉,既然你如此不敏,我就只好以口传授了。”列子说道,“乘风之术本来就无法用语言来传授。用语言传授,表面上似乎说得很清楚,实际上却离道会越来越远,只有默默不语才能慢慢领会它。当初我跟随老商先生学习乘风之术,三年时间里,老商先生没说过一句话。我虚心静气,安养精神,三年后能做到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的境界,直到这时老商先生才斜眼看了我一次。我又修炼了两年,达到了心敢念是非、口敢言利害的境界,这时老商先生才破例向我微笑了一次。我又修养了两年,能够做能随心所欲而心中无是非、随口所言而言中无利害,这时老商先生才让我与他并肩而坐。我又修养了两年,能够放纵心思,任其驰骋,放纵口舌,任其闭张,而对于所思所言的内容我则浑然不知。既不清楚我的是非利害是什么,也不清楚别人的是非利害是什么。不知道究竟老商先生是我的老师,还是我是老商先生的老师。甚至我的体内身外都好似没有区别了。感觉眼睛像是鼻子,鼻子又像是嘴,心凝结在了一起,骨肉都消融了,不知道我的身体倚靠着何物,也不知道自己站立在何处,只觉得自己在随风飘荡,或东或西,好像是没有知觉的树叶一样,弄不清楚到底是我乘风而飘荡还是风乘我而飘荡。”

  “而你,在我门下学艺不过几个月,就有这么多的怨愤,这怎么行呢?怨愤是由彼此之间的界线产生的。之所以有怨愤,乃是因为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这样就在自己和别人之间划出了一条界线。怨愤越大,这种界线也就越深。界线越深,自己和他物就越难以融合。难以融合则气不能容纳你的身体,地不能托载你的双足,要乘风而行也就无从谈起了。”

  总之,“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要提示我们的便是,首先,真正高深的道理,往往是语言难以表达的,只能通过内心去领悟。因此,说得天花乱坠的人往往并非真正的高人。而我们则要避免成为那样的人。其次,许多东西知道了便可以了,不必非要说出来,一旦说出来,往往只能说明你的不智。假装不敏,装傻充愣,反而是最聪明的做法。最后,便是提示我们要想让别人听从自己,话说得再好,都不如通过默默的行动去影响别人有效。 道德经全书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