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今译】
了解别人,叫做聪慧;了解自己,叫做明达。胜过别人,叫做有力;胜过自己,叫做坚强。知道满足,才是富有;坚持力行,才是有意志。不迷失根据,才能够长久;死了而仍然能够存在的,才是真正的长寿。
【解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这句话再为人所熟悉不过了,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知人或者自知,甚至既能知人,又能自知的人,却为数不多。
大家都不是独自生存在孤岛上的鲁滨逊,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地要与很多人发生各种各样的交往,因此,识人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处世本领。关于如何识人,人们已经总结出了很多方法,例如,诸葛亮就曾列出过这样的几条来告诉我们如何观人、知人: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即通过问答来观察其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以此来考察其志向。有这样一句话,要判断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可以首先观察他所追求的是什么。由志向来识人,虽然并不全面,但是从中很可以看出他的为人究竟是怎样的。当年,面对秦始皇威风万千的南巡仪仗之时,项羽说道:“彼可取而代之”,而刘邦则叹道:“大丈夫生当如此”。后来,这二人一个成为西楚霸王,一个成为汉高祖,若不是他们当初即有那般远大的志向,恐怕日后也就未必能够成为震荡乾坤的风云人物了。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通过出其不意的问答来观察其应对突然问题或意外事件的应变能力。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出使楚国,楚王自恃国力强大,对待晏婴颇为傲慢,见到晏婴身材矮小,就对他说:“齐国难道没有人了吗,怎么派你作使者过来啊?”晏婴很平静地答道:“齐国都城临淄,大街小巷有好几百条,人们把袖子举起来,就能成为一片云;甩一把汗水,就能下一场雨;道路上的人摩肩接踵,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么不像样子的人)来出使楚国呢?”晏婴微微笑了一下,说道:“是这样的,我们齐国有个规矩,优秀的人才,就去出使优秀的国家;拙劣的人才,就去出使拙劣的国家,我晏婴最无能,所以被派遣出使楚国。”这样一来,楚王取笑晏婴不成,反倒给自己碰了一鼻子灰,好生没趣。其实,楚王的问题是很锋锐的,如果回答不妥,极容易令自己陷入窘境,可是晏婴却能够从容淡定,变被动为主动,展现出自己卓越的辩才。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指通过询问计谋来了解其学识的程度。当年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求问天下大势,诸葛亮当即提出“隆中对”,为刘备筹划天下大计。诸葛亮未出草庐而知天下三分,充分地显示出自己不凡的识见,而此后几十年间的历史走向,与诸葛亮之说几乎完全吻合。只是后来关羽因与东吴交恶而失去荆州,刘备又错误地兴兵伐吴,惨遭彝陵之败,才使得隆中对策的后半部分失去了赖以实现的基本条件。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就是突然告诉一个人大难降至,通过观察其表现来判断他是否勇敢。北宋文学家苏洵在《心术》中有这样一句话:“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曹操当年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直言“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闻之,恐曹操因此而有杀心,故惊得双箸跌落于地,而此时适逢天公忽作霹雳之声,刘备即以此来掩饰,曹操见刘备听个响雷就吓成这样,因而以为他原来是个如此胆小之人,对他的戒备之心也就不那么强烈了。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就是观察其醉酒后的表现如何,由此来判断他的性情。俗话说“酒后吐真言”,人在醉酒之后,大脑的意识部分地为酒精所麻醉,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自控能力。而人在这种非完全自控的状态下,就会将平时有意掩饰的一面暴露出来,显示出他更为本真的一面。关于酒后的不同表现,人们总结出了一些规律,例如,醉后就睡的人,属于理智很强的人;醉后爱笑的人,个性随和,心态乐观,往往幽默感也很强;醉后会哭的人,则往往心态消极,性情抑郁,或者说在近一时期正承受着难以排解的巨大压力,内心之中有很多委屈难以向人倾述;醉后喜欢唠叨的人,往往平时情绪很不稳定,而且常常是自命不凡,却又时乖命蹇。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就是观察其在利诱面前会做出何种选择,是见利而忘义,还是舍利而取义。东汉的杨震,在担任东莱太守期间,一次因公务途经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曾经受到过杨震的举荐,因此对杨震照顾得极为周到。晚上,王密亲自到杨震的卧室中来,见没有他人,就捧出了重金,来答谢杨震的举荐之恩。杨震急忙拒绝了,王密以为杨震是怕这件事让旁人知道,就说道:“我特地在晚上过来,此事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闻听此言,怒而言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只得又颇为扫兴地将金子带了回去。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令其做一件事情,看看他能否遵守信用,如期完成。孔子曾说:“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商鞅变法时有“立木赏金”,为的就是取信于人,让大家都能够相信国家的变法是切切实实的,并不是做样子给百姓看的。正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作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心中一定要有着比生命更为贵重的价值,而遵守信义,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以上说的是知人的一方面,而与知人相应,自知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孙子兵法》谋攻篇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地形篇也说道:“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写过一则寓言,叫做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有只乌鸦得到了一块奶酪,在树梢上站稳,正打算享用,却忽然听到一只狐狸对她说:“哎呀,我的宝贝,你长得多么美丽呀!你的脖子生得多么娇美,你的眼睛生得多么迷人,简直就是童话里的公主!你的羽毛又多么光洁,你的嘴巴弯得多么可爱,你一定还有天使一般的歌喉。你应该唱支歌儿,可爱的乌鸦,你唱吧,乌鸦妹妹!你生得这样漂亮,假如你还是一个出色的歌手,那你就是鸟中之王啦!”乌鸦从来没有听谁对自己说过这么多动听的话语,不禁忘乎所以,颇想展现一下自己动听的歌喉,于是就“呱呱”地叫了起来,可是她一张嘴,那块乳酪就落入了地上狐狸的口中。寓言中的乌鸦是很愚蠢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此类缺乏自知之明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吧。
《战国策》里有一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邹忌身材修长,形貌
丽,而城北徐公也以貌美而知名,邹忌分别问了自己的妻、妾和客人,他们都说徐公不如自己美。可是当邹忌真地见到徐公的时候,仔细地看了看他,觉得自己不如人家美,又拿来镜子细细地端详,就感觉差得更远了,可是为什么那些人都要说假话呢?他在夜里睡下的时候就苦苦地思索着,终于想明白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妻子爱我,妾怕我,而客人有求于我,因此,他们对自己的问题所给出的答案都偏离了客观真实。由是观之,邹忌不失为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而这份自知之明是殊为难得的。
【为人之道】
董卓之死
东汉后期,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严重地威胁着中央政府的统治,汉灵帝时期,朝廷曾致力于打击地方豪强,但是,不断爆发的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叛乱,又使得东汉王朝不得不依靠这些地方势力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结果地方豪强的势力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不断坐大,特别是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朝廷给予了地方官僚和豪强以更多的权力和利益,形成了遍地诸侯的分裂局面,当时,汉朝中央已经无力操控地方势力,随后的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已经成为不可避免之事。而董卓就是在这一时期崛起的一大地方豪强。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出身于豪富之家,自幼好侠,专喜结交豪勇之士和落魄之徒,而他自己体格健硕,力气过人。加之性情豪爽,接待宾友不惜一掷千金,因而使得许多人心甘情愿地依附于他,尤其在羌族人之中,董卓颇有威望。自东汉中期以来,羌族人就不断地发起叛乱,而在羌族人中有着很大影响力的董卓自然会成为朝廷征召抚羌的优选对象。汉桓帝永康元年(167年),董卓被聘为羽林郎,后因在对羌作战中屡建战功,职位不断迁升,直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后来,在镇压黄巾军的一次作战中董卓惨遭失败,因此被革职。但是不久之后,边章、韩遂反叛,兵锋强锐,汉灵帝急忙征召所有可以利用的人抵御,董卓因此而得以东山再起,重新担任中郎将,拜破虏将军。董卓在平定此次叛乱之中立了大功,由此被授为台乡侯。不久,韩遂、马腾再次兴兵,董卓则又一次为朝廷解围。随着董卓权势的增长,朝廷对他也越来越警惕,于是想让董卓迁官为不掌实权的少府。董卓知道朝廷的用意,遂不肯就职。不多时,汉灵帝病重,召见董卓,任命其为并州牧,所辖军队隶属于皇甫嵩。董卓对此安排深为不满,拒绝交出兵权,而朝廷对他则无可奈何。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十四岁的刘辩继位,是为少帝。因少帝年幼,故由何太后辅政,而朝廷大权则掌持在少帝的舅舅、大将军何进手中。桓帝和灵帝两朝,宦官颇受宠信,而他们则自恃受宠,为非作歹,深受朝臣的诟病。何进欲诛除张让等宦官,但是何太后认为新君刚刚即位就诛杀旧臣,是一种轻率和危险的举动,因而不同意。何进便与司隶校尉袁绍商议,招董卓进京讨伐张让,想以此胁迫何太后,进而除掉宦官。但何进谋事不密,反而先为张让所杀,随后,袁绍率兵入宫,杀尽宦官。与此同时,被召的董卓也已率军入京。
董卓初入京之时,所部人马只有三千人,为了震慑百官,他就让士兵晚间悄悄地溜出城外,第二天再声势浩大地开进洛阳城,连续数日,弄得洛阳城中的百官和居民,真是不知董卓究竟带来了多少人马,因而都不敢轻举妄动。当然,这样的伎俩只能作为权宜之策,董卓在虚张声势的同时,紧锣密鼓地通过各种手段,收编了原何进、何苗、丁原等人所属的大批军队,从而掌握了整个洛阳地区的军事力量。
仗恃着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董卓在洛阳城中便放开手脚大干了起来,第一件就是废掉汉少帝,而改立陈留王刘协为新君,即东汉的最后的一个皇帝汉献帝。在废立皇帝的过程中,董卓见到满朝文武都不敢反对自己,野心更加膨胀,立即晋爵为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又自封国相,完全控制了朝廷大权。在大肆扩权的同时,董卓收罗亲信,广树爪牙,大力打击异己力量。朝中反对董卓的人不是被逼出逃,就是惨遭迫害。朝政完全落入董卓手中。
掌控了东汉王朝的最高权力之后,董卓凶相毕露,对自己所欲加害之人极尽残忍之能事,断手、挖眼、割舌、火焚等极其野蛮的行径只道是家常便饭。而董卓所迫害者决非少数人,而是遍及官民上下。洛阳作为东汉都城,相沿已达一百六十余年,城中富甲之族甚多,董卓见此,流涎欲滴。于是放纵手下士兵进行“收牢”行动,实际上就是赤裸裸地抢劫。如狼似虎般的兵士,奸淫烧杀,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整个洛阳城因此而暗无天日,人心大乱。董卓专权,以其种种滔天的恶迹而在中国历史画卷上写下了最为阴惨的一页。
董卓的这番肆无忌惮的倒行逆施,当然会引起普天之下的共同声谴。在他入京的第二年,各路诸侯就汇合成一只声势威赫的讨卓联军,浩浩荡荡地向洛阳进发。为了躲避兵锋,董卓挟持皇帝迁移到长安。同时,在联军内部,各方将领勾心斗角,都想伺机为自身争夺到更多的利益,并不将追击董卓作为首要的任务放在心上。董卓因此得以在长安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舒心日子。
不过,两年之后,董卓还是被杀掉了,正所谓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董卓最后就死在了他的亲信吕布的手中。吕布本来是丁原的部下,后来为董卓所收买,杀掉了丁原而投靠于董卓。吕布武艺超群,勇猛过人,董卓对他极为看重,给予他隆厚的封赏。董卓知道自己树敌甚众,想要杀他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且他也遭遇过越骑校尉伍孚的刺杀,只是因为刺偏才保住性命。因此,他对保卫自己的安全极其重视,让武力过人的吕布担任自己的贴身侍卫。为了拉拢吕布,他还将吕布认作义子。然而,在这对义父子之间却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冲突,董卓一时气愤,竟然无所顾忌地抓起戟来向吕布掷去,吕布眼疾身快,及时躲开,才逃却了一劫。对这次意外,吕布表现得很冷静,他见董卓发怒,立即谢罪认错。董卓没有再行追究,也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仿佛这件不愉快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样。可是在吕布则不然,他虽然表面上对董卓恭谨如初,可是在内心中却对董卓怀怨颇深。造成两人对此事产生不同态度的原因,有个人的地位和性格的影响。此外,这件事中,双方所受到的伤害实际上不平等的,吕布只是在言辞上抵牾了董卓,可是董卓却向吕布掷以利刃,如果吕布疏忽,很可能就有性命之虞。董卓因一时失去自控,得罪了他最为亲近又最为依赖的人。当此之时,董卓和吕布之间的君臣之礼和父子之义,在于吕布一方来说已经不复存在了。
另外还有一件事严重地影响了吕布和董卓之间的正常关系。那就是,吕布看中了董卓的一个小妾,情不自禁,竟然与其私下往来。鉴于他与董卓之间的关系,这绝对是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吕布不知道一旦此事为董卓所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日日忧心惶惶。当时,司徒王允等人正密谋除掉董卓,他们选中的铲除董卓之人,正是吕布。因为吕布身为董卓的亲信,要刺杀董卓是最便利不过的了。可是,既然是董卓的亲信,也就意味着是对董卓最为忠诚的人,他怎么可能背叛待其甚厚尤其是与他有着父子之名的董卓呢?其实,王允等人早已看出了这里面的蹊跷。当初,吕布身为丁原部下,丁原亦待其不薄,而董卓仅略施恩宠,诱之以利,他就极为轻率地叛杀了恩人丁原。而今,只要同样地喻之以理,晓之以利,他也就有可能同样地背叛董卓。还有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已经发现吕布与董卓之间出现的矛盾与裂痕,认为只要加以引诱,吕布必然会与董卓离心。若不然,王允等人也不敢贸然去拉拢吕布。因为如果吕布忠于董卓,透露了此事,他们将有灭族之祸。果不其然,吕布为报仇,也为了能够与爱姬长相厮守,便以报忠朝廷、为国除贼之名,乘董卓入朝之时将其刺杀。
董卓最终丧命于吕布之手,固然是因为他的作恶多端,人人皆欲诛之而后快,不过,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实在是一种识人有误的结果,他没有充分地意识到吕布乃一反复无常之小人,将这样一个人放在身边形影不离,岂不是相当于在自己脚后跟上捆绑了一颗随时都有可能被引爆的炸弹吗?而他与吕布闹翻之后,却仍然对吕布毫不戒备,依然让他充作贴身侍卫,更是错上加错。尽管他对吕布极示恩宠,殊不知,一桶蜂蜜也远远遮盖不了一勺毒药的杀伤力,他的怒而一掷,没有伤着吕布的身体,却在吕布的心里留下了无法弥合的创伤。如此一来,他其后为吕布所杀,又有什么可奇怪的呢? 道德经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