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道德经全书 艾草文学(www.321553.xyz)”查找最新章节!
第六十四章 无为无败【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今译】
国家安定的时候,为政的人容易保持对国家的治理。因为一切纷乱的事情还没发生的时候,如果有违反常规的事情刚要发生,便能一目了然,并能很快找出解决掉。事情还未见端倪的时候,总是容易图谋的。这就像是脆弱的东西容易分化,微小的东西容易散失。因此,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以前就处理妥当,在祸乱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做准备。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的萌芽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积起来的;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的。违反以上的规律,试图有所作为,固执任性的人必然会失败。因此,圣人总是不妄为所以不会失败,无所执著所以不会遭受损害。普通人做事情,往往会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遇失败,因为不能始终如一。所以在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这样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圣人深知此理,所以他所追求的东西都是别人并不想要的,而众人所稀罕的难得的财货,他却并不稀罕;他所学习的知识也不是众人所喜爱的那些可以用来卖弄聪明的知识,排除众人所有后天的妄见妄知。总之,他确守无为的道体,辅助万物自然发展,而不敢有所作为。
【解析】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是老子所教导我们的又一种做事智慧——凡事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如果说,在前一章中老子所教导我们“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智慧是一种如何去做成一件正面的事情的话,“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则是教导我们如何去避免负面的事情发生。这里,老子告诉我们,防范祸患发生的关键便在于能够提前有所预测,根据一些微小的征兆而预测到祸事的发生,在事情还未发生或者还没有形成不可挽回的态势之前采取措施,杜绝其继续发展。下面这个故事便形象地体现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智慧。
古时候,一户人家刚盖成了新房子。这房子其他地方都好,只是相比于别人家弯曲的烟囱,他家的烟囱建得有些直了。但主人也没多想,只是胡乱地将一垛柴草堆放在烟囱旁,准备等烟囱一干,投入使用。一天,一个木匠出身的客人到这家闲坐,参观了他的新房后对主人说:“这房子建得挺不错的,不过这烟囱建得太直,容易发生火灾,你应该将它改造得弯曲一些。另外,这柴草也离烟囱太近了,最好搬远一些。”
主人听了,笑了笑,不以为然,没放在心上,不久也就把这事忘到了脑后。后来,这家果然失了火,幸亏发现及时,左邻右舍又热心帮忙,火很快被灭掉了。只是厨房内的用具烧掉了一些,没有酿成大祸。为了酬谢大家的帮忙,主人办了酒席。席间,主人热情地请被烧伤的人坐上席,其余的人也根据出力大小依次入座。但那个当初曾建议主人改造烟囱、搬远柴草的人却并没有在席。
大家正高高兴兴地吃着,忽然有人提醒主人说:“要是你当初听从了那位木匠客人的劝告,把烟囱改弯,将柴草搬远点,就不会有今天的祸事了,也用不着破费来酬谢大家了。现在,您论功请客,怎么可以忘了那位事先劝告您的客人呢?难道提前劝您防火的没有功劳,只有救火的人才有功劳吗?我看,您应该把他请来作为上宾才对呀!”
主人听了,这才想起当初的事情来,赶紧去将那位客人请来坐在上席,对他说了许多感激的话。最后,主人说,不过,幸亏现在还不晚,他将按照他的建议重新改建烟囱,并将柴草堆放到安全的地方。众人都拍手称好。事后,主人果然照做了,再也没有出现火灾。
这个故事便告诉我们,凡事要有预见性,在祸事还没到来之前,便应该根据征兆有所预测,从而防患于未然。其实,从哲学上讲,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因果链条中,因果律是除了时间、空间之外另一个任何事物都无法摆脱的先验法则。所有的坏事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在早期便有一定的征兆,如果早早发现,便能够及时避免。比如生活中,一个烟瘾大的人,如果得肺癌,肯定所有人不会觉得诧异;一个酗酒的人得肝癌,大概也不会有人想不通;一个人做人不讲信用,经常出尔反尔,借钱不还,到他真正遇到难事需要用钱时,没有人肯帮忙,大概他也不必抱怨人家绝情;一个人工作不思进取,胡乱应付,得过且过,遇到金融危机企业裁员时第一批便裁到了他头上,大概也不必太过抱怨。为什么?原因便在于在这些人身上,很早就出现了倒霉的苗头,但他们却不去采取措施消除,自然也就没有抱怨的权利了。
除了在个人领域,“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商业领域中更具有现实的意义。美国IBM公司前总裁P.罗杰斯在谈企业成功之道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公司不会等待外界的影响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而是始终向前看。”美国俄勒冈大学商学院院长瑞莫斯教授对罗杰斯的话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成功人士所必须坚持的基础原则之一,便是对意外有充分的准备,做到未雨绸缪。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者,不会任凭其企业被外在不利环境所裹挟,而是对可能出现的危机有相应的准备。即使危机超越了其预想的程度,也会在心理上从容应对,并从中发现机会。事实上,中外无数名企,之所以能够长时间屹立不倒,如果没有强大的对危机防患于未然的能力,是不可想象的。
英特尔公司预见危机的例子便是对“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智慧的成功运用的典型。
1994年,一个数学教授指出装有英特尔芯片的机器上出现了一个除法错误。英特尔对此并未在意。但后来随着媒体对这件事的广泛关注,IBM宣布装有英特尔奔腾芯片的计算机停止出厂。面对质疑,英特尔随即意识到这个看上去很小的问题已经超越了问题本身,它涉及到了人们对于英特尔本身的信心。立即改变原来的策略,免费为所有用户更换所有问题芯片。事后,英特尔方面对这件事进行了分析,最后英特尔总裁格鲁夫得出了一个令他“出了一身冷汗”的结论。那就是这个小小事件的出现并非是偶然性的,而是预示了英特尔正在面临着一场异乎寻常的转折。人们已经习惯性地认为只有装了英特尔处理器的计算机才是最先进的计算机,因此芯片出了问题之后,客户们不是去质疑电脑商,而是直接对英特尔提出质疑。这说明电脑领域的游戏规则已经改变,英特尔不再是一个“芯片制造商”,而是一个消费品牌。一旦出现哪怕多么小的问题,整个品牌都将遭受巨大损害。正是这种预见,使英特尔及早在新的游戏规则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进而避免了被扫地出局的命运。
事实上,成功的商人不仅能够尽可能对前景进行预测,以防范祸患,甚至许多企业还会主动预设现在还并无端倪的危机。百事可乐公司正当其销售量猛增,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其总经理雷格·韦瑟鲁普却预测未来几年汽水市场竞争形势将更加激烈,并就此提出了“末日管理”理论。他经常以大量令人信服的信息让员工们体会到危机就在不远处,“末日”随时可能降临。正是这种弥漫于整个公司的危机感使得百事的员工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斗志,百事每年的经济增长率都保持在15%以上。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危机感很强的人便是比尔·盖茨了。当微软的利润超过20%的时候,他便提醒同事们由于软件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这个利润很可能维持不了多久;后来利润上升到了22%,他仍旧强调这很可能只是一时的;到了今天,微软的利润已经超过了60%,比尔盖茨依旧这么说。表面上看似乎比尔·盖茨有些过于紧张了,但是谁也不敢说,如果之前没有这种危机感,微软会依然是今天的微软。微软能够长期占据计算机行业的领袖地位,或许其秘密很大程度上便藏于比尔·盖茨提出的那句“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的著名口号。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今天,世界的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动,企业不得不在一个蕴含更多不确定性和突变性的危机中打拼。突如其来的危机,往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乱企业的正常秩序,甚至让企业陷入困顿或绝境。危机一旦形成,化解的难度之大、代价之高,使人不寒而栗。然而,危机的出现,并不是横空出世。危机的前导诱因和问题,其实已经积累了很长时间,各种矛盾和问题,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生发和酝酿,它们不断滋长,日积月累,小患终成大疾。只有不断在细微之处发现、化解危机,才是企业保持卓越的长久之道。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又一至理名言,两千年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的确,人们在做事情时,在开始时很容易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冷静的头脑,但是在快要接近成功时,会因为前面的顺利而形成骄傲心理,同时也会因为接近成功而头脑兴奋,失去冷静,进而丧失谨慎的态度和应有的沉着,功败垂成。对于这种现象,其实不仅老子,很多中国古人都看得很透彻,并提出了谆谆告诫。比如《诗经·大雅·荡》中便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论语》中,孔子对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一以贯之,说的便是一种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的做事态度,与老子所说的“慎终如始”显然是一个意思。人们之所以会如此多地强调这种“慎终如始”的智慧,正是因为如老子所说:“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经常都会发生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功亏一篑的现象。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
我们知道,三国时期的刘备,乃是三国创业者中基础条件最差的。但他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与隐忍低调、谦虚谨慎、从善如流的做人品质密不可分。这一点从他礼贤徐庶、三顾茅庐等事中得以充分表现。另外,从他对儿子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告诫中,也可体会出他谨慎克己的做人信条。正是凭借这种对己严格,对贤能之士尊重的做人风范,他才得以立足荆州和川蜀,创建蜀汉,与占据了“天时”的曹操和占据了“地利”的孙权鼎足而立。但是,在西川称帝以后,刘备便逐渐失去了其早期谦虚谨慎的作风,甚至对于前来投奔他的士人也不那么礼遇了。实际上,早在据有荆州之后,刘备的作风便有所改变了。当初凤雏庞统前来投奔于他,他看人家其貌不扬,便将其冷落,只是给了他一个小官便打发掉了。在称帝之后,他开始变得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意见。当关羽被东吴杀害之后,刘备怒发冲冠,不顾包括诸葛亮在内的大部分人的劝阻,执意兴兵讨伐东吴。而这便破坏了自己联吴抗魏的立国之策,是十分不理智的。结果,他的一意孤行导致了后来的夷陵之败,蜀汉元气大伤,他自己也抑郁而终。后来,诸葛亮多次北伐都没能成功,也与此有关。
另外一个例子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唐朝末年,黄巢率军转战南北,因为起义军作战勇敢,又得民心,一路上队伍不断壮大。黄巢率领起义军攻下东都洛阳后,没有就此懈怠,仅在洛阳停留了十几天,便向长安进发。因唐王朝人心离散,起义军很快便攻下了长安,唐僖宗率众逃亡四川。起义军刚进入长安时,黄巢张贴布告晓谕市人:“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其果然军纪严明,并向贫民散发财物,百姓热烈欢迎。得到民心的黄巢很快称帝,建立大齐政权。但是,黄巢称帝后,便开始失去了原本的进取精神。当时,唐僖宗仍在四川,是个隐患,同时,起义军只是占领了长安城,而在长安周围还驻扎有不少唐朝军队,随时可能反扑长安。但是,志得意满的黄巢既没有派人入川追杀唐僖宗,也没有派兵攻打长安周围的唐军。而是在长安安稳地当起了皇帝,过起了奢侈靡费的帝王生活。所谓上行下效,起义军将士面对富庶的长安,失去了原本严明的军纪,开始烧杀劫掠,哄抢财物,起义军失去了民心。而唐王朝经过一番喘息之后,调动长安周围的军队反扑长安,将起义军赶出了长安,黄巢率人逃窜,最终兵败被杀。
实际上,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这些人都是在基本上已经获得成功的时候放松了自己的意志,最终功亏一篑,这正是因为没能像老子所说的“慎终如始”的结果。不仅是在争夺政权的过程中是如此,其他事情也同样如此。西方有一位数学家,毕生从事圆周率的计算。他花了半生的心血把圆周率推算到了小数点后的七百多位数,他也因此受到人们的尊崇。但是,后来人们发现他在小数点后的二百多位数那里就出错了,这意味着他后面的努力全是无用功。真可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令人惋惜。可以想象,在一开始时,他肯定清楚地知道从事圆周率计算这样精密的计算工作,是不能出一点岔子的。因此在开始时他肯定是抱着一万分的谨慎进行他的工作的,甚至都可以想象他肯定是做出了反复的验证的。但是,可能是前面的验证没有出现过错误,在后面他便开始放松警惕了,结果导致了这个令人遗憾的结果。
“慎终如始”的智慧,对治的是人们常犯的两类错误,一类是早期靠“守道”获得成功,而后期因“失道”导致失败。这类人,其前期靠虚怀若谷,励精图治,戒惧谨慎,创立了了不起的功业,但是,巨大的成功也改变了他的心态和人格,使这些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走向反面,最终因得意忘形、懒惰懈怠、贪图安逸而溃败。
另一类是在做事或创业的早期阶段,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有着克服种种困难的能力和智慧,不被挫折和失败打垮的坚强意志,以及低调谦和团结大众的姿态。这类人,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战胜挫折,积累成功,一步步逼近目标,但就在要实现目标的时候,他们的心态突然发生变化,认为成功唾手可得,便一反创业早期的努力和低调,浮躁盲动、自大狂妄起来。但是,这个时候,反面的力量依然强大,面对的困难并未减少,甚至可能比以前更大,只是困难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由于这些被一时胜利冲昏头脑的人把“道”给扔掉了,他们丧失了冷静的头脑和所有赖以发展的美德,在立足未稳之时,一下子被击垮,再也爬不起来。上文的黄巢和明末的李自成,都属此列。
“慎终如始”可以说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要遵循的一个道理,历史上那些取得成功的人物,无不是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并以此要求自己,最终才获得了成功,这样的例子同样有许多。
戡平太平天国的曾国藩,军事才能并不高明,他的对手石达开曾评价说:“谓曾国藩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画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觏也。”实际上,即使是打了胜仗之后,曾国藩往往还在夜间亲自训营,检查漏洞,正是靠这种始终如一的谨慎,他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不仅在军事上如此,在政治上,清廷对于位高权重的曾国藩也一直十分提防,害怕其拥兵自立。而实际上,他也的确有这个实力。但最终,他选择了交出兵权,并一直谨言慎行,戒骄戒躁,时时刻刻小心行事,自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最后得以善终。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的完人。
总之,正反两面的无数事例已经反复证明了老子所说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正确性。这句话告诫我们,想要做成一番事业,保持一颗进取心和一颗冷静的头脑,同时保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是必要的,但还不够,最关键的还要将这些东西保持到完全胜利的那一刻。古人讲:“行百里者半九十。”说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便和走了五十里没区别,因为同样是没有达到目的地。
【为人之道】
远见卓识辛宪英
辛宪英是三国名人辛毗的女儿,以洞察幽微的眼光而闻名。辛毗原先追随袁绍,官渡之战后,袁绍覆灭,他又成为袁绍儿子袁谭的谋臣。公元204年,曹操消灭袁谭,因看重辛毗的才华,上表推荐他任议郎,后辟为丞相长史。
曹操晚年,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权,斗争十分激烈,辛毗支持曹丕,被曹丕引为心腹。后来,曹丕被立为太子。当得知这个消息,曹丕高兴得抱着辛毗的脖子说:“辛先生知道我很高兴吗?”辛毗把这事告诉了女儿,辛宪英摇头叹息道:“太子是继承国家宗庙社稷的人。接替君主的位子责任重大应该心怀担忧,况且将来要主持国政,做太子身系国家安危,不能不怀有恐惧,应该担忧惊惧的事他却感到高兴,怎么能够长久地统治下去?太子如此,魏国怎么可能会繁荣昌盛起来呢?”在这里,辛宪英仅仅听了父亲简单的几句话,就对一个国家的命运作出判断,而且判断十分准确,他见微知著的才能令人敬服。果不其然,从曹丕篡汉到司马氏代魏,曹魏政权只存在了短短的45年。在这件事上,辛宪英表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试想,一个国君岂是那么好干的,千斤重担在肩,应当谨慎戒惧,如履薄冰。而曹丕则不然,竟然兴高采烈,得意忘形,如此看来,魏国能不短命吗?
辛宪英有个弟弟名叫辛敞,当时在军中为官,被大将军曹爽任命为参军。曹睿临死前,因曹芳年幼,把朝政大事托付曹爽和老臣司马懿。后来,由于皇帝的信任,曹爽大权独揽,极力排斥司马懿。不得已,司马懿装病,伺机而动。公元249年,曹爽得知司马懿“病入膏肓”,便放心陪皇帝到高平陵祭祀。曹爽离开都城后,司马懿突然发动政变。
曹爽的司马鲁芝得知消息,准备冲出城去向曹爽报信,并招呼辛敞一起行动。辛敞很害怕,他急急忙忙来找辛宪英,问道:“天子现在在外面,司马懿把城门关上了。大家都说司马懿要篡国夺权,情况真的这么严重吗?”辛宪英说:“事情的状况现在还不清楚,但据我估计,太傅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的。当年魏明帝临终的时候,拉着司马懿的手臂,把后事都托付给他,这事朝廷里谁不知道?而且曹爽和太傅两人都接受了托孤的任务,但只有曹爽一个人独揽权势。司马懿这样做不过只是为了诛杀曹爽罢了。”辛敞问:“司马懿能成功吗?”辛宪英说:“曹爽根本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司马懿肯定会成功的。”辛敞说:“既然这样,那我就可以不出去了是吧?”辛宪英说:“你怎么可以不出去呢?忠于职守是做人的大道理。普通人如果有了困难,还应该同情他;你做别人属下怎么能无动于衷呢。不过,作为普通部属,你只要尽该尽的责任就行了,如果是亲信,那就应该献出生命。你是一般臣属,看大家怎么做,你跟着做就是了。”辛敞见许多人都行动起来,自己也就跟着出奔城外。后来司马懿果然讨伐了曹爽。这件事平定下来后,司马懿认为辛敞做人有情义,并且当时也是各为其主,就没有加害辛敞。等过了这个坎,辛敞叹息着说:“我如果不和姐姐商量的话,差点有亏大节了!”在这里,辛宪英把事理剖析得如此精到,斗争各方的才智心态无不洞察,不仅准确预测到事件的结果,更可贵的是,她给自己弟弟所出的主意既合情又合理,不仅帮他成功地避祸保身,而且帮他逢凶化吉。
公元262年,钟会被封为镇西将军,率兵伐蜀,辛宪英对侄子羊祜说:“钟会怎么跑到西边去了?”羊祜回答道:“朝廷准备让他去消灭蜀国。”辛宪英说:“钟会做事骄横跋扈,不甘心老老实实地做臣子,我是担心他心怀不轨。”钟会受命率军出征,行前征调辛宪英的儿子羊琇做自己的参军,辛宪英很犯愁,担心地说:“从前我只为国家而担忧,没想到今天灾难快要降临到我家了。”羊琇听母亲剖析事理后,坚决向晋王司马昭请辞,但司马昭没有同意。辛宪英对儿子说:“算了,你还是去吧,记住要做事要小心谨慎些!古代的君子在家里就对自己的亲人孝顺,出去就为国守节尽忠,在官位上要想着自己的职责,在道义上要想着树立的志向,出门在外,不要让父母担忧就行了。在军队里可以解救危难保全你性命的,大概只有仁义和忠恕之道了!”羊谨记母亲所言,随钟会出征。在灭掉蜀国后,钟会果然起兵造反,被朝廷平定。事后,朝廷得知羊琇曾劝阻钟会,不仅没有降罪于他,而且给他叙功,加封为关内侯。这里,辛宪英对钟会的认识和判断让人惊叹,最难得的是她看着自己的儿子身赴险境,却无法阻拦时,面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她还是找到了最恰当的应对之策,帮儿子渡过了难关。
羊祜是辛宪英的侄子,对她十分敬重,曾特意用锦缎做成被子送给她。辛宪英收到后,觉得盖这样的被子过于奢侈,于是就把它反过来盖,她就是如此地节俭和有见识。她在七十九岁那年去世。
在历史上,辛毗、羊琇等人无不以智谋著称,但是,当他们遇到困难时,都赶紧去找辛宪英商量,可见她惊人的智慧和远见。一个足不出户的妇女,竟然有着这样卓越的政治洞察力,简直是个奇迹。之所以能够每言必中,原因在于她做到了“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而这样的高深智慧,正是老子所教导的。 道德经全书